教育學生成功案例_教師教育學生案例
教育學生,從愛出發,愛是一種特持久而深刻的感情。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教育學生成功案例,歡迎閱讀!
教育學生成功案例篇1
一、案例描述
本學期我接了三班的英語,班上有後排幾位同學基礎較差,而且淘氣,上課愛製造點小鬧劇。他們在課堂上不能獨立完成練習並回答老師的問題,同學們經常嘲笑他們,他們上課回答問題時答非所問總會令其他同學笑的前仰後合。久而久之,他們就不敢在課堂上回答問題了,更不用說在英語課上發言了。我很想幫助他們,我不希望能跟上的學生掉隊。但由於他們的自卑心理,他們怎麼都不願意配合我。第二週時,有一次我偶然發現一個同學沒有配套練習冊,經過了解,原來因為他買的遲,在我們學校未能配發到。他的爸爸去新華書店買,也因為時間太遲而未能買到。他們的家長忙了生意,也找五年級就不再過問他們的學習了。試想,課後又怎麼很好的完成家庭作業呢?這樣肯定對他們的學習有影響。瞭解到這種情況後,我就把自己的練習冊借給他。當他從我手裡接過書的時候,他滿臉是驚喜的表情。自此,我能感覺到他們對我有了一點信任,我也在課堂上對他們多加照顧,幾乎每節課我都會叫他們回答問題或是上黑板做題,並且經常對他進步的表現進行表揚。半學期過去了,他們的英語學習情況有了很大改變。尤其是剛開始從來上課不張嘴,作業寫得一塌糊塗,而且經常拖欠作業。現在,幾乎節節課他都要舉手發言,學習態度非常積極,作業交的及時了,書寫進步很大,尤其最近複習開始聽寫單詞,他兩次都拿了100分,第二次月考也考了90分。看到他的轉變,我由衷的感到高興。
二、反思
學困生是教師們經常談論和感到最為頭疼的一個學生群體,我們應該對他們抱怎樣的態度和採取怎樣的方法呢?我認為:
1.學困生最基本的需要是附屬需要
所謂學生的附屬需要,或者說附屬內驅力,是指學生不是直接指向學習,而是直接指向集體或對長者的一種需要,表現為希望獲得讚許、關愛或接受。教師滿足了學困生的附屬需要,教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讚揚學困生,並對他們的學習生活處處關心,他們就會發現教師和同學並沒有遺棄他們。
2.學困生最看中的評價是教師評價
學生的成就感主要依賴於教師的評價,學困生對教師的信任特別敏感。教師的信任是學生的希望所在,是學生戰勝困難的動力所在。
3.轉化學困生最好的後盾是家庭
家長的信任、理解和配合,是轉化學困生工作的後備力量。
4.對學困生最有效的幫助是同伴幫助
學生獲得的知識,並不完全是教師傳授的結果,學生所依賴的是經驗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以及同伴經驗互補的結果。教師的“授業”對於每一個學生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但對於一個基礎欠缺的後進生來說,由於其經驗水平離教師的預期太遠,教師的“授業”往往很難貼近學困生。而同伴之間的互助,更有利於學困生的進步。
學生的可塑性非常強,身為教師我們如果能對所有學生都多一點關愛,尤其是對學困生再多一點愛的話,相信我們的努力會造就更多的有用之才。
教育學生成功案例篇2
問題學生王某的基本情況
學生王某男 1988年10月出生,家住永外,2001年9月考入我校。由於我校初中部分校在永外地區,該生初一、初二均在分校上課,升入初三回到109中本部上學。為了解這批學生情況,掌握問題學生基本狀況,以便於教育,我們德育處老師在這批學生未上初三就到分校找德育處老師及班主任瞭解情況,找“問題學生”個別談話。當找王某同學談話時觀察該生,發現該生在說話、行為上都帶有社會上那些流氣的表現,站、坐沒有規矩,說話耍貧嘴,據德育處和班主任介紹,該生父母是一般工人,文化素質不高,對孩子寵愛、袒護,管理不利,致使孩子不愛學習,曠課、看黃色光碟,交異性朋友,公開講下流話,大街上公開與女生摟抱,在校內抽菸、結夥打架,被學校問題學生公推“老大”學校曾給予其嚴重警告處分。
升入初三後,王某仍然偷著抽菸,其他情況有所收斂,9月中旬又夥同幾名“問題學生”到我校高中部去劫初二同學的錢,將初二學生挾持到學校附近的衚衕內,又打又罵,威逼索要1000元,當時只要到200元,王某要了50元,剩餘的錢分給了其他同學。
鑑於王某以上的嚴重違紀情況和一貫表現,學校針對該生研究制定了以下幫教計劃:
1、為嚴肅校紀、教育本人學校決定給予其記過處分;
2、召開“遵紀守法、遠離犯罪”法制教育訓誡會,請分局內保處警官,學生家長、問題學生共同參加,由警官主講,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
3、由德育處老師分別與王某及家長進行談話溝通,指出王某發展下去的嚴重後果,強調家長的責任,德育處定期與王某談話,隨時瞭解情況,加強校紀,法制、人生前途教育.
4、、加強班主任工作,要求班主任多找該生談心,多與家長溝通,通力協作配合教育,儘量聯絡科任教師為其補習文化課.
幫助教育取得的效果
經過以上教育工作,家長認識到了該生問題的嚴重性,坦誠自己原來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著不足,願意與學校配合,加強對孩子的教育。一段時間後,該生有了一定好轉,不在學校內吸菸、準時到校上課,與原來的女生斷絕了聯絡,減少了與問題學生的接觸,並開始在力所能及的情況子下學一些基礎的文化知識。
王某的這些變化德育處及時抓住契機,現由年級進行表揚,德育處老師找其談話,鼓勵進步,提出希望,並在適當的時機在全校大會上點名表揚。
在王某進步的過程中也有反覆,王某與原來的女同學斷絕來往後,有的同學起鬨,譏笑他,挑撥說“某某班同學與你的女朋友好上了,還罵你”王某聽後衝動之下打了那個同學。德育處在處理這件事的過程中,考慮到問題學生在改正錯誤過程中的反覆問題,認為只要學生真正認識錯誤,真心悔改,學校在處理時可以從輕,給予機會。德育處認真分析了王某的情況,與其進行了耐心細緻地談話,令他寫出深刻檢查,向被打學生及家長賠禮道歉,王某在向被打學生家長道歉時,痛哭流涕,深悔不該,得到家長理解,替其向學校說情,求得學校從輕處理。
經過這件事後,王某深深感覺到對不起學校,對不起老師,多次表示要接受教訓,改正錯誤,在以後的時間裡,王某真的改掉了原來不少壞習慣,能夠遵規守紀,認真上課,主動為學校為班級做好事,由於進步顯著,在考察期內撤銷了處分。初三畢業憑藉自己的實力考入了北京市國際藝術學校。前不久回學校看老師時高興地告訴我們目前已經參加了電視劇的拍攝。
分析王某成為問題學生的原因:
1、社會成因:家住永外,地域環境對其有一定影響,經常接觸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沾染了許多不良習慣,如抽菸、曠課,看黃色光碟等。
2、家庭成因:父母文化水平低,對孩子溺愛,不能正確對待孩子的優缺點,與學校配合不利,對孩子要求不嚴格,也沒有高的標準。
3、學校成因:這一階段學校一校多址,幾個學校合併,學生上課地址多次改變,加之學校畢業班學生人數多、班級多,給學校管理帶來一定困難,教師、班主任素質有待提高
從王某轉變中我們的反思
1、學校、家庭緊密配合是教育轉變問題學生的關鍵
從王某的事例中我們感到問題學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原因佔有很大比重.因此,要教育轉化問題學生必須爭取家長的配合與支援,首先要讓家長充分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其次,幫助家長樹立信心,孩子是可以教育轉變,第三,與家長一起制定切實可行的幫教措施。學校定期與家長溝通,堅持表揚鼓勵為主,發現問題及時與家長聯絡,應該說我們的做法見到了實效,在王某的進步過程中,家長始終能夠與學校密切配合,學校隨叫隨到,學校、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這是教育轉化問題學生的關鍵。
2、抓住教育契機,寬嚴結合促其轉變
在王某的轉變過程中,我們抓住了幾個教育契機,恰到好處的運用了寬嚴結合的方法,促使其向好的方面轉化。如:在處理劫錢事件中堅持按校規嚴肅處理,處分升至為記過,當王某進步過程中出現了反覆,聽信別人的傳言一時衝動打了同學,我們沒有簡單從事,而是做了大量的調查工作,認真分析了王某反覆的主客觀原因籍犯錯誤的態度,決定不給其處分升級,允許其出現反覆,允許其犯錯誤。通過嚴肅的批評教育,耐心細緻的思想教育,王某確實對錯誤有了深刻認識,痛下決心,決不在惹事。此次問題的處理,對王某的觸動很大,他深深感到學校的誠意,學校的寬容,在畢業前的那段時間內,王某進步突出,贏得了師生的好評。
3、引導、幫助問題學生儘可能多學點文化知識,把精力放在學習上
王某及其他問題學生身上共性的問題是學習成績差,缺乏學習興趣,我們在制定幫教計劃時徵求班主任、科任老師的意見,請老師們儘可能幫助王某同學補習文化知識,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在課堂上給予關注,這一措施得到了落實,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王某同學課上認真聽講,回答老師的提問,經常得到老師的一些表揚,作業也能按時完成,各科學習成績均有一定提高,當他把精力放在學習上後,也就減少了惹是生非的機會。
教育學生成功案例篇3
一、 個案的基本情況介紹
學生A,該生是一名後進生,各方面能力較強,腦子很靈活,勞動較積極、主動,但學習成績非常不理想。此外,該生的行為習慣極差,還經常性的影響他人,讓班級同學頗感反感。
二、 本學期個案的表現
1.工作方面:對待勞動較積極,主動。
2.紀律方面:自習課經常性講話,課間不能做到文明休息。
3.學習方面:上課時常常開小差,作業有拖交、欠交的現象,不懂的問題也不向教師和同學請教,學習成績每況愈下,甚至有放棄學習的苗頭。
4.生活方面:時常與行為習慣不太好的同學交往。
5.思想方面:總感覺他的思想還非常幼稚,有些行為常常不能自控,但凡事都是“過腦即忘”。 經過分析,我認為該生的這些異常表現歸根結底還是和他的以往表現有關,和其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從而
導致其思想和行為上也出現了偏差。
三、 引起表現的可能原因分析
1.由於該學生在學習上比較困難,基礎薄弱,可能是缺乏學習的動力和熱情。加之家長的文化程度較低,可能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不夠妥當。
2.該學生在小學六年的行為習慣已經養成,所謂“壞習慣養成了,想改也不容易”。
到了初中以後,我接任班主任工作之後,我發現了該生的不規範表現。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並多次交流談心,該生的行為習慣並無多大進步。
四、 採取的策略和輔導過程
第一階段:尋找真正的原因
加強學校與家庭的聯絡,保持雙方教育的同步性。學生受家庭、社會和學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不同群體對他們的要求不同。然而,由於識別能力差,不能分清是非,學生對各種要求無所適從,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行為上的不適應,出現心理和行為的偏差。針對這種學生,必須及時地同家庭聯絡,共同尋找產生偏差的根源,對症下藥,通過同步的關心、引導、督促等手段逐
步恢復學生的心理健康。
第二週時我與他的父母取得了聯絡,瞭解到家庭教育的一些不太完善的措施,導致其行為上的偏差在學校的生活中顯現出來。
第二階段:尋求解決方法
注意學生的行為變化與思維方式,適時調整教育方法。行為偏差的形成是一個長期過程,要糾正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需要樹立循序漸進的目標,逐步引導、慢慢糾正的方式。採取批評教育、多談心、多鼓勵等手段,從思維、行為上的具體表現入手,做深入細緻的教育工作,把各種不良思維、行為消滅在萌芽之中,最終會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多次找他促膝談心,詢問他對自己的自我評價,詢問他心中的想法,鼓勵他向優秀學生學習。我對他說:“老師希望能成為你的朋友,特別是當你遇到困難時,即使我不能完全幫你解決問題,但我願意傾聽你的心聲。”他有點感動。
利用榜樣的力量進行教育。以班級中優秀學生為榜樣,對該生進行教育。在經過多次的交談後,我覺得他
的心情、行為有點轉變。
選擇突破口。由於他原來對勞動這項工作非常熱心、積極,所以我選擇這個為突破口。在工作上我適時地給予他提拔,並協調班幹部為他的工作多出力相助,使他的一些工作得以較順利的開展,這對他肯定自己的能力很重要。
盧梭說過:對別人表示關心和善意,比任何禮物都能產生更多的效果,比任何禮物對別人都有更多的實際利益。為配合學校的活動,為幫助他以及班級中其他在某些方面較欠缺的同學能戰勝自我,我在班級中開展了對同學表示關心的“尋找你眼中同學的閃光點”的活動:請每位同學列出班中其他每一位同學的閃光點。因為同學們熱情地讚揚他,給了他很高的評價,我知道他需要這個。
四、個案教育效果
通過近一學期的具體工作,當事人各方面都有比較明顯的轉變,教室裡處處可以看見他為班級忙碌的身影、而且成績有明顯的提高。
五、 個案教育引出的思考
要經常深入瞭解學生,及時掌握情況。事物的發展變化,總是從量變到質變。學生受到的挫折往往是由不易察覺的挫折積累起來的。這就要求教師一定要深入學生當中,及時瞭解情況,做細緻的思想教育工作,防微杜漸,將一些大的挫折消滅在萌芽狀態。
創造條件,給予學生成功的機會,增強他們戰勝困難的信心,重大的挫折,學生難以承受,在老師的耐心幫助下,他們可能看到了希望,初步樹立戰勝挫折的決心。此時,一方面要以“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等循循善誘,激勵學生不斷努力。另一方面,教師還要創造條件,讓學生不斷取得成功,使他們認識到“我一定能行”,並經過不斷的努力,使他們看到自己確實能行。
要注意利用榜樣的力量進行挫折教育。意志堅強還是薄弱,對人的學習,乃至一生的事業關係極大。凡是在學業和事業上做出較大貢獻的人,都是意志堅強、不怕困難、鍥而不捨、始終如一的人。反之,那些意志薄弱、知難而退、不願艱苦奮鬥的人,即使具有超常人的聰明才智也很難獲得成功。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學生
初中政教工作計劃範文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