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下冊漁夫的故事說課稿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7日

  《漁夫的故事》是四年級語文下冊最後一篇課文,這篇課文語言形象生動,特別是魔鬼的形象和魔鬼與漁夫的對話,非常引人入勝,能充分調動起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小編在此整理了四年級語文下冊《漁夫的故事》說課稿,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四年級語文下冊《漁夫的故事》說課稿1

  一、按照“思維遞進理念”說教材

  初中語文第一冊編者在第四、第五兩個單元“觀察、反映生活——人和事,景和物”之後,安排第六單元“現實和想像——神話、民間故事”,這是頗具匠心的。由觀察反映現實生活中的人事景物,到了解立足於現實而又富有幻想的神話和民間故事的特點,藉以開發、拓展學生的想像能力,它體現了思維遞進理念。

  《漁夫的故事》通過豐富的想像,塑造了兩個來自於現實而又超越現實的典型形象——漁夫和魔鬼。通過漁夫機智地制服魔鬼的記述,形象地告訴我們:正義力量一定能戰勝邪惡勢力;對付魔鬼那樣凶惡的敵人,不能抱有幻想,不能心慈手軟,而要敢於鬥爭,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戰勝它。

  《漁夫的故事》為什麼能如此吸引孩子,甚至感化國王?因為它是神奇的想像。如果沒有想像,那就沒有漁夫和魔鬼這兩個藝術形象,也就沒有了《漁夫的故事》,甚至沒有了文學。反過來,要讓初一學生領悟漁夫戰勝魔鬼的過程,反映了勞動人民的覺醒,是勞動人民的智慧、力量和勇於鬥爭、善於鬥爭的勝利,也必須藉助想像,否則就只能靠老師“填鴨式”的灌輸了。由此可見,思維從現實向想像遞進,是何等的重要。

  二、圍繞“現實和想像”要求說目標

  《語文教學指導綱要》規定,選讀一些中外名著的目的是讓學生更多地瞭解中外的優秀文化,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培養賞析能力。《漁夫的故事》選自《一千零一夜》。《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譚》,它是一部著名的阿拉伯民間故事集。豐富多彩的故事內容,充分顯示了古代阿拉伯人民高度的智慧和豐富的想像力,它不僅是阿拉伯人民的寶貴文學遺產,也是世界人民的文學瑰寶。高爾基稱它為“民間文學史上最壯麗的一座紀念碑”。因此,瞭解《一千零一夜》,瞭解課文情節生動,形象鮮明的特點應是本文教學的認知目標。

  《漁夫的故事》是本單元繼《牛郎織女》之後的第二篇民間故事,學生通過《牛郎織女》的學習,已瞭解了民間故事的一般特點。因此。初步學會按民間故事的特點來賞析課文,有表情地朗讀對話宜為本文教學的技能目標。

  感受“正能壓邪”的道理,感受課文所歌頌的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是本文教學的情感目標。

  根據初一學生好奇、好強、愛幻想、愛表演的心理特點,提出“魔鬼被投人大海以後”“假如漁夫在前三個世紀裡解救了魔鬼”等極具想像空間的問題,激發學生進行再想像,以達到本文教學的思維目標:開發、拓展學生的想像能力。

  課文十分成功地運用了對話、外貌和心理描寫,來刻畫漁夫和魔鬼的性格特徵,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變化。漁夫誠實善良、勇敢機智,是正義力量的代表;魔鬼凶殘狡猾,卑鄙愚蠢,是邪惡勢力的化身。故事通過漁夫這個形象,歌頌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通過魔鬼這個形象,揭露了敵人的殘暴和愚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賞析漁夫和魔鬼的性格特徵是本文的教學重點o

  “立足於現實而又富有幻想”是本文的藝術特色,也是民間故事的主要特點,初一學生由於受生活閱歷、思想認識、文學修養等影響,不明確生活真實和藝術真實的差異,所以對“立足於現實而又富有幻想”的藝術手法難以理解。他們或把虛構的人事信以為真,或者相反,把藝術形象價值全盤否定。因此,課文是怎樣把現實生活與豐富的想像結合起來的應是本文的教學難點。

  三、根據“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主動性相結合”的原則說教法

  教學是教和學的雙邊活動,既要有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有學生的主動性。因此,本文的總體教學思路為:在教師引導下,學生主動學會根據民間故事的一般特點來賞析課文的方法,以達到“教是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可採用“分角色朗讀”、“鑑賞分析”、“課堂討論”等方法進行教學。

  簡潔而有個性的對話描寫是本文刻畫人物的主要手段,愛模仿、好表演是初一學生的普遍心理特徵。通過分角色朗讀,把無聲的文字變為有聲的語言,人物的性格特徵通過聲音的高低,語速的快慢,節奏的強弱,並輔以表情、動作、姿態,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同學們面前,初步達到感知人物形象的目的。

  葉聖陶先生的“教是為了不需要教”理論,要求我們教學重在指導方法,培養能力,根據學生通過上一課《牛郎織女》的學習。已經瞭解了民間故事的一般特點這一實際情況,用鑑賞分析法來教學這篇課文應該是比較妥當的。因為“語文知識教學和語文能力訓練相結合”原則要求我們:語文能力訓練要藉助於必要的語文知識教學;語文知識教學,要著眼於應用,著眼於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學生在已知的有關民間故事知識指導下,通過教師的引導、點撥,初步學會賞析未知的《漁夫的故事》,這種方法正體現了上述教學原則。

  《漁夫的故事>是一篇立足於現實而又富有幻想的民間故事,故事全屬虛構,卻寫得波瀾起伏,扣人心絃,表現了作者豐富的想像力和構思能力,要讓初一學生體會這種藝術創作手法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可採用課堂討論法進行教學。教師設計一組由淺入深的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以達到鋪設臺階,化難為易的目的。

  四、緊扣“賞析人物形象”的重點說設計

  第一步,簡介作品,導人新課。

  通過娓娓動聽的對《一千零一夜》故事內容的講述,營造神祕氣氛,使學生的想像與作品的想像貼近,激發閱讀興趣。

  第二步,複習知識,明確目的。

  通過複習民間故事的一般特點,指導賞析民間故事思路,使學生在賞析過程中有章可循。

  第三步,學以致用,賞析課文。

  1根據“完整的故事情節”來賞析故事內容。引導學生理清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個部分,概括出“捕魚撈瓶”,“放魔出瓶”。“誘魔人瓶”,“投瓶人海”的故事情節。理解課文故事情節完整,曲折生動,扣人心絃的特點,讓學生的想像依託故事情節有條不紊地展開,又使原有的語文知識得以鞏固。

  2根據“鮮明的人物性格”來賞析漁夫和魔鬼兩個形象。首先指導學生分角色有表情朗讀對話,生動形象地再現人物性格,讓學生從語言的音韻變化中分辨角色,整體上感知各自的性格特徵。接著具體分析語言、外貌、心理描寫對刻畫人物性格的作用。最後,引導學生從具體的語言材料中,概括出漁夫的“誠實善良,機智勇敢”,魔鬼的“凶殘狡猾,卑鄙愚蠢”的鮮明的性格特點,給學生以深刻的印象。

  3根據“語言口語化,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地方色彩”來賞析語言特色。運用舉例分析法來完成這一教學任務。

  第四步,由淺人深,突破難點。本文的教學難點是對“立足於現實而又富有幻想”的這一藝術特色的理解。為突破這一難點。教師可從人物和情節角度,考慮、設計一組由淺人深的問題,組織學生課堂討論,讓學生沿著教師鋪設的臺階,拾級攀登,逐步明確:漁夫是現實生活中的人物,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勞動人民的優秀品質,是正義力量的代表;魔鬼是幻想中的人物,但是像魔鬼那樣的壞人在現實生活中是存在的,在它身上集中反映了各種反動派的種種本性,它是邪惡勢力的化身。漁夫跟魔鬼的鬥爭情節也是幻想的,但是這種鬥爭正是現實生活中正義與邪惡鬥爭的曲折反映,最後漁夫的勝利則寄寓了“正能壓邪”的道理。

  第五步,開拓想像,訓練思維。愛因斯坦認為“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在賞析課文之後,當堂提出“假如漁夫在前三個世紀解救了魔鬼”、“魔鬼被投人大海以後”等題目,要求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口述一段話,以訓練學生創造性的思維,開拓學生豐富的想像力,達到由感知想像到創造想像的昇華。課後要求學生“話”“表”兼顧地講述《漁夫的故事》,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鍛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附:板書設計

  漁夫的故事

  立足於現實,富有幻想

  完整的故事情節{ 開端:捕魚撈瓶;發展:放魔出瓶

  高潮:誘魔入瓶;結局:投瓶入海

  鮮明的人物性格{ 漁夫:誠實善良機智勇敢正義

  魔鬼:凶殘狡猾卑鄙愚蠢邪惡

  語言口語化,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地方色彩

  正能壓邪

  四年級語文下冊《漁夫的故事》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漁夫的故事》選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這是個充滿智慧的故事,故事主要講了一個貧窮的漁夫,到海邊去捕魚,意外地撈上了所羅門王封鎖魔鬼的瓶子。他開啟瓶子,狡猾凶惡的魔鬼鑽了出來,想要殺死他。漁夫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鎖在瓶子裡。故事中魔鬼的強大和漁夫的弱小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但是故事卻告訴人們:擁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強大的、不可戰勝的。

  課文語言形象生動,特別是魔鬼的形象和魔鬼與漁夫的對話,非常引人入勝,能充分調動起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選編這篇課文,目的有三:一是使學生通過閱讀,知道有智慧的人,是真正強大的,不可戰勝的。二是進一步學習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簡要講述故事。三是激發學生讀故事的興趣。

  教學本文的重點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理清課文脈絡的基礎上,從有關詞句中體會魔鬼的凶惡、狡猾和漁夫的智慧,引導學生簡要地講述故事。

  二、說目標

  《語文教學指導綱要》規定,選讀一些中外名著的目的是讓學生更多地瞭解中外的優秀文化,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培養賞析能力。《漁夫的故事》選自《一千零一夜》。《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譚》,它是一部著名的阿拉伯民間故事集。豐富多彩的故事內容,充分顯示了古代阿拉伯人民高度的智慧和豐富的想像力,它不僅是阿拉伯人民的寶貴文學遺產,也是世界人民的文學瑰寶。高爾基稱它為“民間文學史上最壯麗的一座紀念碑”。因此,瞭解《一千零一夜》,瞭解課文情節生動,形象鮮明的特點應是本文教學的認知目標。

  初步學會按民間故事的特點來賞析課文,有表情地朗讀對話為本文教學的技能目標。

  感受“正能壓邪”的道理,感受課文所歌頌的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是本文教學的情感目標。

  根據小學生好奇、好強、愛幻想、愛表演的心理特點,提出“漁夫會怎樣簡短地講給妻子聽?”“又會怎樣跟漁夫們講魔鬼的事?”等極具想像空間的問題,激發學生進行再想像,以達到本文教學的思維目標:開發、拓展學生的想像能力。

  課文十分成功地運用了對話、外貌和心理描寫,來刻畫漁夫和魔鬼的性格特徵,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變化。漁夫誠實善良、勇敢機智,是正義力量的代表;魔鬼凶殘狡猾,卑鄙愚蠢,是邪惡勢力的化身。故事通過漁夫這個形象,歌頌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通過魔鬼這個形象,揭露了敵人的殘暴和愚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賞析漁夫和魔鬼的性格特徵是本文的教學重點。

  三、說教法

  教學是教和學的雙邊活動,既要有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有學生的主動性。因此,本文的總體教學思路為:在教師引導下,學生主動學會根據民間故事的一般特點來自己讀悟課文的方法,以達到“教是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可採用“分角色朗讀”、“評價分析人物”、“創設情境,口語交際”等方法進行教學。

  簡潔而有個性的對話描寫是本文刻畫人物的主要手段,愛模仿、好表演是小學生的普遍心理特徵。通過分角色朗讀,把無聲的文字變為有聲的語言,人物的性格特徵通過聲音的高低,語速的快慢,節奏的強弱,並輔以表情、動作、姿態,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同學們面前,初步達到感知人物形象的目的。

  四、說設計

  1、簡介作品,導人新課。

  通過娓娓動聽的對《一千零一夜》故事內容的講述,營造神祕氣氛,使學生的想像與作品的想像貼近,激發閱讀興趣。

  2、快速閱讀課文,概述故事內容。

  課文較長,對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概括有難度,因此,我讓學生抓住三個詞語“漁夫、瓶子和魔鬼”來概括,以降低難度,達到簡明概括的目的。

  3、根據“鮮明的人物性格”來分析漁夫和魔鬼兩個形象。

  首先指導學生同桌分角色有表情朗讀對話,生動形象地再現人物性格,讓學生從語言的音韻變化中分辨角色,整體上感知各自的性格特徵。接著自讀自悟,再全班討論,具體分析人物特點,引導學生從具體的語言材料中,概括出漁夫的“誠實善良,機智勇敢”,魔鬼的“凶殘狡猾,卑鄙愚蠢”的鮮明的性格特點,給學生以深刻的印象。

  4、從概括形象入手,歸結寓意。

  設計問題“漁夫和魔鬼鬥爭的過程,你明白了什麼?”讓學生談談感受,自己歸結出寓意,受到教育。

  5、創設情境,口語交際。

  愛因斯坦認為“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在賞析課文之後,提出“漁夫會怎樣簡短地講給妻子聽?”“又會怎樣跟漁夫們講魔鬼的事?”等題目,要求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口述一段話,以訓練學生創造性的思維,開拓學生豐富的想像力,不知不覺中達到簡要講述故事的目標。課後要求學生講述《漁夫的故事》給家人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鍛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6、拓展閱讀,鼓勵課外閱讀。

  ①推薦學生看我國古代類似的故事:《東郭先生和狼》,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和《漁夫的故事》的相似之處。

  ②讀資料袋,激發學生課外閱讀《一千零一夜》的興趣。

↓下頁更多四年級語文下冊《漁夫的故事》說課稿↓

  

世界上最長的故事
迪斯科的簡介
相關知識
四年級語文下冊漁夫的故事說課稿
四年級語文下冊漁夫的故事課文
四年級語文下冊漁夫的故事教學反思
四年級語文下冊七月的天山說課稿
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永生的眼睛的教案
四年級語文下冊父親的菜園課文
四年級語文下冊魚游到了紙上課文
四年級語文下冊永生的眼睛課文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
四年級語文下冊夜鶯的歌聲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