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導遊詞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9日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於貴州省東南部,東經107°17′20〞-109°35′24〞,北緯24°19′20〞-27°31′40〞。截至2014年,下轄17個縣市區,首府凱里。東鄰湖南省懷化市,南接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河池市,西連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抵遵義、銅仁兩地區。境內東西寬220千米,南北長240千米。總面積30223平方千米。2012年,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常住人口347.27萬人,有苗、侗、漢、布依、水、瑤、壯、土家等33個民族,其中非農人口45.45萬人。值得一遊的好地方,下面小編為大家提供一篇導遊詞,希望你喜歡

  各位遊客,你們好!現在我們就要到達侗族文化中心—黎平。我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紅軍長征及在黎平的情況。

  1930年至1931年9月,中央紅軍同中央革命根據地的人民一起,連續粉碎了國民黨蔣介石第一、二、三、四次軍事“圍剿”,勝利地保衛了中央革命根據地。到第五次反“圍剿”時,王明“左”傾冒險主義者不顧敵強我弱的客觀事實,拋棄了紅軍第一、二、三次反“圍剿”的成功經驗,指揮紅軍採用冒險主義的“集中對集中、堡壘對堡壘”,實行“正規戰”、“陣地戰”。他們不顧敵人在裝備上、人數上大大優於紅軍的實際情況,與敵人拼消耗,使紅軍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使紅軍善打運動戰、游擊戰的特長無法發揮,使紅軍越打越少,根據地越打越小。最後紅軍主力不得不退出中央革命根據地,實行戰略大轉移。

  1934年10月18日,這是中國工農紅軍史上,中國革命史上難忘的一天!這天,中央紅軍分別從江西省的瑞金、會昌、興國、寧都、福建省汀州等地出發。毛澤東帶領中央三隊從江西於都出發,邁開了震撼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徵的第一步。

  中央紅軍長征開始時,王明“左”傾路線領導者計劃要到湘西建立新的根據地。在長征中,他們又實行退卻中的逃跑主義,採取“甬道掩護”、“大搬家”式的奪路突圍方式,抬著笨重的機器和罈罈罐罐每天只能行走一二十華里,使紅軍在蔣介石的圍堵中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至1934年12月初突破敵人的第四道封鎖線──湘江封鎖線時,紅軍兵力損失三分之二,已由長征出發時的86859人1934年10月8日紅一方面軍花名冊,在到達湖南、貴州邊境時,減少到3萬餘人。

  此時,蔣介石已完全知道中央紅軍轉移的意圖與轉移的路線,遂在紅軍北去湘西路途上調集了14個師共約16萬多人的兵力,布成一個大口袋等待紅軍。在中央紅軍的背後,尾追紅軍的桂軍2個師約6萬人也緊跟到通道以南的湘桂邊界。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中國工農紅軍到底往何處去?中國革命將如何開展?是繼續按照“左”傾領導所堅持的要中央紅軍北上湘西去會合紅二、六軍團,讓苦戰兩個月、戰鬥力與戰鬥人員異常削弱的紅軍,去與五六倍於己的優勢敵軍硬拼,還是要堅持從實際出發,採取符合實際情況的行動方針,這是關係到紅軍隊伍和革命的生死決策。“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在這革命的緊急關頭,毛澤東再次顯示出力挽狂瀾的勇氣和智慧。毛澤東向中央政治局建議紅軍放棄去湘西的計劃,改為向敵人防守力量較弱的貴州進軍,並爭取主動創造戰機,打幾個勝仗,使苦戰兩月跋涉千里的紅軍部隊能稍事休整。毛澤東的這個建議既大膽而又穩妥,體現了堅持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的思想,得到周恩來、朱德及王稼祥、張聞天等多數同志的支援。毛澤東的主張如風雨夜中的一座燈塔,給紅軍指明瞭方向,也得到了廣大幹部的擁護,使人們重新拿起實事求是的思想武器。紅軍按照毛澤東的正確主張,改變前進方向,不去湘西,而調頭西進貴州,進入苗嶺山脈。

  1934年初冬,中國工農紅軍進入貴州。黔東南有漢、苗、侗等30多個民族,位於雲貴高原的東南部,大部分地區海拔500至1000米,山川縱橫,地形複雜,交通閉塞。當時人口有80餘萬人。統治貴州的地方軍閥只為中飽私囊,使地方經濟凋敝。此時貴州的軍閥王家烈任國民黨第二十五軍軍長兼貴州省主席,主持貴州軍政。他與蔣介石及其他軍閥矛盾重重,時常兵戎相見。

  蔣介石與貴州軍閥的矛盾及貴州軍閥間派系的矛盾,大大削弱了他們在貴州的統治力量,也大削弱了他們的防堵紅軍入黔的力量。

六盤水導語詞
貴陽鎮遠古鎮導遊詞優秀範文
相關知識
黔東南導遊詞
最新海南大東海導遊詞
山東煙臺龍口南導遊詞
東湖導遊詞英文
東湖導遊詞
武漢東湖導遊詞
海南導遊詞不會寫
海南導遊詞範文精選
關於海南導遊詞怎麼寫
關於海南導遊詞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