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美術一堂學教育敘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5日

  教育敘事,即是講有關教育的故事。它是教育主體敘述教育教學中的真實情境的過程,其實質是通過講述教育故事,體悟教育真諦的一種研究方法。非為講故事而講故事,而是通過教育敘事展開對現象的思索,對問題的研究,是一個將客觀的過程、真實的體驗、主觀的闡釋有機融為一體的一種教育經驗的發現和揭示過程。

  今天,我們上了一堂“語美整合課”——語文、美術一堂學。

  人教版義務教育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七的“口語交際”是看圖講故事——說好“話”的前提是讀懂“畫”,其後有一“畫畫寫寫繪製連環畫”練習;美術第13課是“故事畫”——畫出美畫的前提是講出故事,繪製連環畫是其拓展項。教學內容與要求的同向讓我們想到了互相滲透、相得益彰的橫向穿插教學:備課是在兩科老師的商討下完成的,活動是在兩科老師的交叉引導下進行的。

  整堂課分講故事畫圖、看圖講故事、畫圖寫故事三環節:

  第一步,語 文老師引導示範“如何講述自己的生活小故事”;美術老師特意點明其中包含的“繪畫要素”:時間與場景、心情與表情等的緊密聯絡——這也正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關鍵點。

  第二步:小組內自由講故事,美術老師為各組拍照——為引導學生“從身邊講起、畫起”準備現場資料;語文老師觀察、指導各位同學的表情、語言等各方面的情感表達方式。

  第三步:投影顯示“現場照”,真正讓學生體會到“我就是故事與圖畫的主人公”。語文、美術老師各自從不同的角度來指導圖畫的描述、繪畫方法,同一個觀察點,不同的視角就會有不同的“投影”;同一腦海中,對同一情景的“三視影像”又會彼此互動,感觸點的增多自會讓想象更加合理到位,讓語言表達更加深情真摯,讓圖畫繪描更加真切生動。而且,這一特別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們一會兒感到語文老師是自己的“同學”,一會又感到美術老師是自己的“同學”;一會兒在與“同學”一起向老師提問、請教,一會兒又與“同學”一起反駁老師、表述自己的正確理解——行動的勇氣就來自身邊那位特別的“同學”,這不正是我們一直在尋求的自然、真實的“師生一體化”學習氛圍嗎?

  第四步:迴歸課本。自讀語文課本上的“故事圖”,自由講述後想象、續編,利用所學描述、繪畫方法進行表演、作畫,並將二者融為一體——製作連環畫。

  三課時的教學內容美二語一兩課時完成了——連課下作業都搬上了課堂!二位老師的交叉引導,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了自己的主人身份,敢於放寬自己的思維領域、提高自己的表達勇氣,讓語文“口語交際”與美術“故事畫”的學習都取得了超標教學效果。

  反思:前蘇聯教育家斯卡特金在具體分析作文訓練同小學各科教學的關係時,認為作文訓練同閱讀、美術、音樂、數學、綜合實踐等學科建立橫向聯絡,科任教師協助指導,讓各科為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提供條件,使這些訓練服務於各學科,能達到互相滲透、相得益彰的目的。口語交際是作文的雛形,教學過程中更應時時考慮橫向穿插。它既能讓老師的引導全面到位,又能使學生的思考與練習點滴不漏、擴及千里。

學生思維教育敘事
戶外寫作教育教學敘事
相關知識
語文美術一堂學教育敘事
一年級語文教學教育敘事
初中語文老師教學教育敘事
語文課教學教育敘事反思
小學語文教學教育敘事
美術教學教育敘事
小學作文教學教育敘事
英語老師教學教育敘事
教師教學教育敘事範文
口語教學教育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