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大氣層是如何形成的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7日

  在地球的上空,有一層薄薄的氣體,叫做大氣層,它是地球的保護傘,把太陽輻射出來的紫外線、紅外線等對人體有害的輻射給吸收稀釋,這樣人類才會更好的生活在地球上,那麼你知道地球的大氣層是怎麼形成的嗎?下面小編為你分享一下吧。

  地球大氣層形成的過程

  在地球強大引力的作用下,大量氣體聚集在地球周圍,形成數千千米的大氣層。探空火箭在3000千米高度仍然發現有稀薄的大氣,科學家認為,大氣層一直可以延續到距地面6400千米左右。大氣中氮佔78%,氧佔21%,氬佔0.93%,二氧化碳佔0.03%,氖佔0.0018%,此外還有水氣和塵埃。由於有了大氣,才使射進來的陽光遇到大氣分子後偏高原來方向而產生散射。對於低層的分子來說,主要是散射藍色光,從而使天空成為藍色。有了大氣層,在晝夜交替的過程中,我們才能欣賞到晨光明霞、黃昏夕照的壯麗景色。

  根據大氣的熱狀態,大氣層自地球海平面向上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和熱層。對流層的厚度不均勻,赤道地區約16千米,兩極約8千米,是大氣中最稠密的一層。大氣中的水氣幾乎都集中在這裡,是展示風雲雨雪的大舞臺。

  對流層上面,直到高於海平面50千米這一層,氣流主要表現為水平方向運動,稱為平流層。這裡基本上沒有水氣,晴朗無雲,適於飛機航行。在20~30千米處,氧分子在太陽紫外線作用下形成臭氧層,臭氧層是防護紫外輻射的屏障。高度在50~80千米的大氣,稱為中間層,其溫度隨高度的增加而下降。中間層以外的大氣因受太陽輻射,溫度較高,氣體分子或原子大量電離,複合機率又少,形成電離層。電離層能導電、反射無線電波、實現遠距離通訊。從中間層到500千米左右的高空,稱為熱層。熱層的氣溫很高,在500千米高度,溫度可升到1100℃左右。熱層以上就是地球的外大氣層了。外大氣層和行星際空間融合在一起。

  地球大氣層的組成

  地球大氣層或大氣圈是圍繞著地球的一層空氣,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氣體圈層,包圍著海洋和陸地。大氣圈沒有確切的上界,在2000 ~ 16000 千米高空仍有稀薄的氣體和基本粒子。在地下、土壤和某些岩石中也會有少量空氣,它們也可認為是大氣圈的一個組成部分。地球大氣的主要成分為氮、氧、氬、二氧化碳和不到0.04%比例的微量氣體。地球大氣圈氣體的總質量約為5.136×1021克,相當於地球總質量的百萬分之0.86。由於地心引力作用,幾乎全部的氣體集中在離地面100千米的高度範圍內,其中75%的大氣又集中在地面至10千米高度的對流層範圍內。根據大氣溫度垂直分佈和運動特徵,在對流層之上還可分為平流層、中間層、熱成層等。 地球早期的大氣層中富含火山噴發氣體,例如二氧化碳。現在的大氣層只含有極少量的二氧化碳,而富含氧氣。其改變原因是早期的生命形式——微生物體吸入二氧化碳而排出氧氣。這些微生物聚集在一起被稱為藻青菌,依靠光合作用製造能量,它們與早期那些製造氧氣的有機體極為類似。 大氣的合成物和每種成分的功用 合成物 佔有量體積比 功用 氮氣 78.084% 維持植物生長 氧氣 21.946% 維持生命和幫助燃燒 二氧化碳 0.037% 保持地面溫暖 臭氧 0.000004% 抵擋有害的紫外線輻射 其它氣體

  水蒸氣 無常 影響天氣狀況 固體粒子,包括灰塵、火山灰等等 對雲和雲霧的形成非常重要 大氣層aerosphere又叫大氣圈,地球就被這一層很厚的大氣層包圍著。大氣層的成分主要有氮氣,佔78.1%;氧氣佔20.9%;氬氣佔0.93%;還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氣體氦氣、氖氣、氬氣、氪氣、氙氣氡氣和水蒸汽。大氣層的空氣密度隨高度而減小,越高空氣越稀薄。大氣層的厚度大約在1000千米以上,但沒有明顯的界限。整個大氣層隨高度不同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和散逸層,再上面就是星際空間了。

  對流層在大氣層的最低層,緊靠地球表面,其厚度大約為10至20千米。對流層的大氣受地球影響較大,雲、霧、雨等現象都發生在這一層內,水蒸氣也幾乎都在這一層記憶體在。這一層的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大約每升高1000米,溫度下降5~6℃。動、植物的生存,人類的絕大部分活動,也在這一層內。因為這一層的空氣對流很明顯,故稱對流層。

  對流層以上是平流層,大約距地球表面20至50千米。平流層的空氣比較穩定,大氣是平穩流動的,故稱為平流層。在平流層內水蒸氣和塵埃很少,並且在30千米以下是同溫層,其溫度在-55℃左右。

  平流層以上是中間層,大約距地球表面50至85千米,這裡的空氣已經很稀薄,突出的特徵是氣溫防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空氣的垂直對流強烈。

  中間層以上是暖層,大約距地球表面100至800千米。暖層最突出的特徵是當太陽光照射時,太陽光中的紫外線被該層中的氧原子大量吸收,因此溫度升高,故稱暖層。散逸層在暖層之上,為帶電粒子所組成。

  除此之外,還有兩個特殊的層,即臭氧層和電離層。臭氧層距地面20至30千米,實際介於對流層和平流層之間。這一層主要是由於氧分子受太陽光的紫外線的光化作用造成的,使氧分子變成了臭氧。

  電離層很厚,大約距地球表面80千米以上。電離層是高空中的氣體,被太陽光的紫外線照射,電離成帶電荷的正離子和負離子及部分自由電子形成的。電離層對電磁波影響很大,我們可以利用電磁短波能被電離層反射回地面的特點,來實現電磁波的遠距離通訊。 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氣體聚集在地球周圍,形成數千公里的大氣層。氣體密度隨離地面高度的增加而變得愈來愈稀薄。探空火箭在3000公里高空仍發現有稀薄大氣,有人認為,大氣層的上界可能延伸到離地面6400公里左右。

  據科學家估算,大氣質量約6000萬億噸,差不多佔地球總質量的百萬分之一,其中包括:氮78%、氧21%、氬0.93%、二氧化碳0.03%、氖0.0018%,此外還有水汽和塵埃等。 根據各層大氣的不同特點如溫度、成分及電離程度等,從地面開始依次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熱層電離層和外大氣層。

  地球的大氣層:1、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其生長所必需的空氣;2、使地球溫度相對穩定,晝夜、年季之間變化都在可適當的範圍內;3、使地球免受太陽射線的強烈照射,把大部分吸收掉了。沒有大氣層了,地球上沒有了水,所有的生物都會消失,地球就變成月球一樣.

落日的幻覺閱讀題答案
黑洞的真相樣貌是什麼樣子的
相關知識
地球大氣層是如何形成的
大氣層是怎樣形成的
大氣層是怎麼形成的
斷層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是如何形成的
大海是如何形成的
天氣形成的原因是如何形成的
嬰兒疝氣是如何形成的
企業文化的氣質是如何形成
地震是如何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