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歐姆定律教案
教師們在教學生的同時,往往都會制定一個好的教案讓學生更能理解裡面的知識。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設計: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初步認識歐姆定律,正確說出各物理量的單位,正確認識影響電阻的因素並能正確地進行簡單計算。
2.歐姆定律簡單應用。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對比,形成對歐姆定律的初步認知;
2.通過分析,學會歐姆定律簡單應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經歷“問題—思考—探究分析—結論”的實踐過程,提高學生的主動探究的意識;
2.在分析實驗現象過程中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3.通過讓學生分析,培養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歐姆定律的建立;
【教學難點】歐姆定律的簡單應用。
教學工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知識回顧: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係
實驗電路圖:
實驗結論:
當導體的電阻一定時,通過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當導體兩端電壓一定時,通過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探究活動1:
利用“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係”的實驗資料計算,並與電阻R比較,看電阻R與有什麼關係?
R=5 W
二、新課教學
一、歐姆定律
1.內容: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2.公式:
1I=U/R
2單位:U 表示導體兩端的電壓,單位V。
R 表示這段導體的電阻,單位Ω。
I 表示通過導體中的電流,單位A。
3推導式:U=IR R=U/I
4對歐姆定律的理解:
·I、U、R應指同一導體或同一部分電路;
·I、U、R的單位應統一,採用國際單位。
歐姆定律只適用於部分電路或純電阻電路,即不含電源、電動機等在內的電路。
I、U、R必須是指同一導體、同一時刻的物理量。
科學家簡介:喬治·西蒙·歐姆Georg Simon Ohm,生於德國埃爾蘭根城,父親是鎖匠。父親自學了數學和物理方面的知識,並教給了少年時期的歐姆,喚起了歐姆對科學的興趣。歐姆是一個很有天才和科學抱負的人,他長期擔任中學教師,由於缺少資料和儀器,給他的研究工作帶來不少困難,但他在孤獨與困難的環境中始終堅持不懈地進行科學研究,自己動手製作儀器。歐姆最重要的貢獻是建立歐姆定律。
二、歐姆定律的應用
例題:一輛汽車的車燈接在12 V電源兩端,燈絲電阻為30 Ω,求:通過燈絲的電流?
解:
解題步驟:
1根據題意畫等效電路圖。
2在圖上標出已知條件和所求量。
3列公式,帶入資料,算出結果勿忘單位。
課後小結
一、基本知識
1.歐姆定律的內容、表示式
2.會用歐姆定律進行簡單計算。
二、基本技能:會正確利用圖象進行分析。
三、基本方法:觀察法、對比法
練習題:
1、幾位同學學習了歐姆定律後,根據I=U/R,匯出了R=U/I.於是他們提出了以下幾種看
法,你認為正確的是
A. 導體電阻的大小跟通過導體中的電流成反比
B. 導體電阻的大小跟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C. 導體電阻的大小跟通過導體中的電流和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無關
D. 導體兩端不加電壓時,導體的電阻為零
2、有一定值電阻兩端加上 6 V電壓時,通過的電流為 0.5A,可知它的電阻為 Ω,若給它加上 18 V電壓,電阻中電流為 A,此時電阻為 Ω,若導體兩端電壓為零,電阻中電流為 A,此時電阻為 Ω。
3、在探究電阻兩端的電壓跟通過電阻的電流的關係時, 小東選用了兩個定值電阻R1、R2分別做實驗,他根據實驗資料畫出瞭如圖所示的圖象,請你根據圖象比較電阻R1 與R2的大小,R1 R2。選填“大於”、“等於” 或 “小於”
初三物理電阻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