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難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大學生就業難,與工作經驗關係不大
招聘會場中,隨處可見“X年工作經驗”這樣的要求,大學生不能將就業難歸咎於工作經驗,因為別人有的你沒有,但你有的別人也沒有,雖然你沒有工作經驗,但你有可塑性。
不少大企業每年都有校園招聘,而且規模比社會招聘還要大,他們看重的就是大學生的理論水平和可塑性。不要拿自己的弱項去比別人的強項,只要發揮出自己的強項,照樣可以縱橫職場。
可悲的是,現實讓大學生認清了一點他們自己沒有的優勢,這本來是好事,但大學生身上應該有的優勢也找不到了,這就問題了。企業需要經驗,但是也需要理論,並不是放棄理論只抓經驗。
有一次,我在某知名財經院校招聘,某人力資源專業的學生前去應聘,因為是學生,我就隨機問了幾個課本上的理論常識。我問他學過哪些績效考核的理論,隨口而來的那幾個MBO、360、KPI、BSC他居然一個也答不上來,你說,即使他有工作經驗,我能錄用他嗎?
大學生們,任何的工作實踐是需要理論去指導的,熟練掌握專業理論知識是你們必須去做的功課。工作經驗固然重要,但對大學生來講,理論知識比經驗更重要,放下課本去社會上混上幾天工作經驗然後用這幾天的皮毛功底去忽悠那些閱人無數的招聘經理們,這,才是最得不償失的。
大學生就業難,與所學專業的關係不大
在職業市場中,對求職成功起關鍵作用的因素,不是專業是否對口,而是專業之外的其他東西,這也是比專業更重要的東西,比如心態,比如感性與理性,比如敏感程度,比如適應能力等等,這些素質也是在大學這幾年中積累起來的。說到這,你還抱怨你的專業沒有吸引力嗎?
由於工作關係,近些年接觸到很多大學生,談其就業難的問題,不少都說到專業。“我這個專業不好找工作,太巨集觀了”,“我學的這個專業理論性太強,而且又沒地方實踐”,這類觀點非常多。
有的人對我說:我學的是工商管理,這專業太巨集觀了,而且剛畢業的學生,誰讓我去管。我這樣反駁了他:第一,專業巨集觀不是找工作難的原因,會計學不巨集觀,可學會計的學生為什麼還有大批人也找不到工作呢?第二,如果說你是剛畢業的學生,沒人讓你管,那這幾年的大學你是白上了,管理不僅僅是管人,作為基層的管理人員,更重要的是管事。不少大學生,一談到管理,首先想到的是管人,這點是應該改變的,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管理就是管事。
就業的出路與專業的關係並不大,一些文科類的專業更是如此。拓展視野和知識面、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強化適應環境的能力和建立積極的心態才是你求職的法寶。
大學生就業難,是職業規劃缺失的必然結果
與已經畢業的大學生談職業規劃,已經有點遲了,但亡羊補牢,為時未晚。職業規劃,早在高考後填報志願的那會就開始了,填報志願的一個主要依據就是職業規劃,要想好以後要從事什麼職業,才能選擇適合的專業。上文我曾說專業不是求職的關鍵,並不是說大家就可以丟掉專業,專業是必須慎重去選的。
我見過很多處於求職狀態的人,他們有大學生,也有工作過一段時間又跳槽的。他們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處於職業的迷茫期,不清楚自己適合做什麼。
職業規劃的理論知識在這裡我就不講了,我舉個例子。我現在所在的公司是物業行業,招聘保安員是日常工作之一。每次我上網開啟招聘網頁,都會有不少簡歷發過來,而且我發現裡面有很多大學生,本科也不在少數。我心裡還在想,現在的大學生越來越務實了,知道找工作難,願意從底層做起了,是個好趨勢。可是電話打過去,人卻來不了幾個,即使偶爾有來的,談了幾句話,我就發現他的職業方向不在這裡,我就想,既然他不想做這工作,還發這個簡歷幹嘛,難道是短期行為,找個臨時性工作,通過繼續交談,讓我失望的是,這飛來的簡歷連短期行為都不是,不少大學生在網上發簡歷,看到招聘,滑鼠一點,不管什麼崗位,簡歷就飛過去了,職業目標幾乎就是空缺的。
沒有做過調查,不敢妄言,我希望這樣的大學生是少數。畢竟這樣的大學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對企業的不負責,是在浪費金錢,浪費時間,浪費自己的青春歲月。
大學生們,要儘早為自己做個職業規劃,為自己的職業定位。職業定位不求精準,總該有個方向,有了職業錨,你的求職才會有的放矢。
求職的路上一定不能哪些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