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考研院校應該考慮哪些因素
在選擇考研院校之前,我們應該要考慮好幾個問題先。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擇校要考慮的五方面因素
一是未來工作的城市,打算將來在哪裡就業,就選擇那裡的高校,比如想在北京就業,就把目標院校定在北京,這樣既熟悉當地環境,又有人脈資源,找工作當然得心應手;如果想在北京工作,選擇上海的學校就有點荒唐了。
二是個人的理想與抱負,考研不容易,讀研的機會成本很高,一定要選一個能夠實現個人抱負的大學,這樣備考也有動力,讀研也有激情,如果選擇一個自己不滿意的院校,輕則鬱悶三年,重則遺憾終生。
三是個人的能力,考研目標院校的選擇一定要量力而行,要確保有機會考上,如果選擇的學校很好,但考取的概率幾乎等於零,這就沒有意義。這一點與第二點似乎有些衝突,其實並不矛盾,理想的目標院校應該是個人能力與個人抱負的交叉點上。
四是所選擇的專業,要考慮所選擇的院校是否有目標專業,以及目標的專業的強弱等,事實上,院校與專業的搭配選擇是很有講究的,一般來講,名校名專業考取的難度很大,就業前景很好;名校一般專業考取的難度較小,就業前景也很好;一般院校名專業考取的難度較大,就業較好;一般院校一般專業,考取的難度較小,就業前景一般;同學們可以參考這些特點,靈活的選擇。
五是成功率,涉及到很多因素,包括目標院校的招生政策、錄取比例、分數線、導師因素等等,如果對目標院校進行徹底的分析,那將對整個考研的成功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像很多院校都有熱冷之分,或者有的學校推免名額多,留給考研的名額就少,考取難度相應也會加大。還有招生人數過少的高校,考取率較低,都應慎重報考。
熱門學碩與熱門專碩的擇校經驗
一熱門學碩擇校
法學:說到法學,不得不提的就是“五院四系”。五院是指北京政法學院中國政法大學前身、西南政法學院西南政法大學前身、華東政法學院華東政法大學前身、中南政法學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前身、西北政法學院西北政法大學前身;四系分別是北京大學法律系、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武漢大學法律系、吉林大學法律系。“五院四系”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中國法學研究和高等法學教育的最高水平,堪稱法學類院校中的泰山北斗。中國高等法學教育界曾有這一種說法:只有從“五院四系”走出來的人,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法學科班生”。
醫學:目前國內醫學院校不在少數,且層次結構分佈各不相同,總結起來大致可以分為四類:老牌的知名醫科大學建校早,歷史悠久,地理位置優越,學術水平高,論文排名靠前,名醫薈萃,醫療技術領先;省屬或區域內如東北、華北、華南知名的醫科大學在一定範圍內比較有名氣,其中的某些專業在國內甚至國際上都具有領先地位,但與老牌的知名醫科大學相比,其醫療水平、學術水平在總體上還是稍遜一籌;各省的規模相對較小的醫學院辦學各有特色,但在醫療水平、科研水平上表現一般;各省的私立醫學院校,一般沒有碩士學位授予權。
計算機:可以優先考慮華北地區,華北地區的IT產業發展的潛力無限,尤其是京津地區,軟體業規模居全國之首,已成為我國科技自主創新的重要陣地。在作業系統、資料庫、中介軟體、通用應用平臺、行業應用平臺和辦公套件等平臺軟體領域的研發上取得了不俗成績。計算機專業主要分為三大類:計算機基礎專業、與理工科交叉的計算機專業、與文科藝術類交叉的計算機專業,具體每一類都有許多專業,也都相應對應不同的院校,大家可以參考考研論壇和考研網的建議,做出決定。
金融學:金融學研究生的擇校大致可分三類:綜合類大學金融專業、財經類大學金融專業、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金融學研究生在專業和學校的選擇上要考慮的問題有很多,其中包括地域,興趣和今後的就業問題。這些方面可以參考考研論壇和考研網的建議,但不要盲從,要有獨立思考的空間。還可以看一下同專業的招聘資訊,對今後的就業有一定的瞭解。對於網上的一些擇校的建議,切勿人云亦云。
經濟學:報考經濟學專業,如果未來想到公司裡或者政府機關就職,地緣因素比較明顯。而且一般比較好的院校都在上海、北京兩地。同時,報考時要考慮畢業後想留在什麼地方工作,想在什麼地方謀求發展,就業或者創業,還是想繼續讀書,爭取留校任教,或者到一些研究機構從事研究工作,這些問題在擇校報考時最好妥善處理好。
管理學:管理學專業的院校可分三大類:老牌的管理學院系,多集中於北京、上海、武漢等大城市,歷史最悠久、實力最雄厚,管理學教學體系較為成熟。因此儘管競爭激烈,報考難度很大;開設在“211工程”高校的管理類院系,其實力不俗,發展迅速,在管理學教育上絲毫不遜色於老牌院校;由於院校本身的實力較強,報考這些院校的考生多為本校考生,他們在獲取內部資源方面佔據天時地利的優勢,往往錄取率較高。報考這些院校的跨校考生人數較少,且本科多為二類院校,實力一般,因此考試難度較大,考研成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省屬重點大學的管理學院,雖然成立歷史較短,但發展迅速,每年報考這些院校的本省考生比例較高,競爭情況視報考專業而有所不同,企業管理、管理工程等專業競爭比較激烈,而圖書館學、情報學等專業則較為冷門。
英語:很多考生認為學英語就應該去一些文科院校,尤其是英語專業特點較為鮮明的院校,比如北外、上外、川外等。當然,如果你有足夠的實力和自信,這也無可厚非。但是,在多數情況下這並非明智之舉。這些院校報考人數多,錄取率很低。相比之下,清華、北航、北理工、哈工程等理工科強勢院校,英語專業也都很有特點。更重要的是,這些院校在英語同理工專業的結合方面做得很好。這些院校研究生階段除了要學習一般院校所開設的英語語言文學、詞彙學、翻譯、寫作等課程外,還要學習各院校所獨具的優勢專業,比如航天領域、船舶領域相關英語等。具有這樣專業背景的研究生在將來的就業競爭中無疑更具競爭力。
社會:考社會學專業,應該考慮三個因素:一是大學所在的城市,二是大學在中國大學體系中的位置,三是這個學校的社會學學科在中國社會學界的位置。社會學專業在不同大學中的地位是不一樣的,其水平當然也就參差不齊。社會學在中國非常年輕,老一輩主要做奠基工作,但社會學水平到底有多高真還看不出來,相反,倒是越到晚近,社會學才越成熟。
二熱門專碩擇校
金融碩士:
地域方面,儘量選擇經濟發達地區,這類地區金融企業眾多,其次選擇省會城市;校內資源方面,要注重導師在金融行業的地位及優質的校友資源,對個人發展特別重要。
法律碩士:
地域方面,一方面實力強的法學院校多集中在東部經濟發達地區,機會多;也要與自身畢業後的發展情況結合,綜合考慮選擇最合適的。
會計碩士:
地域方面,建議首選經濟發達地區院校,企業眾多機會多,就業優勢大;首選211院校,因為經管類學生職業發展需要深厚人脈,211院校的人脈積累遠勝於非211院校;學費、學年制也需考慮:有些高校學費不菲,經濟條件有限的同學還需三思;年紀較大同學則需考慮學年制的問題。
翻譯碩士:
儘量選第一,二批獲批院校,MTI院校已經遍地開花,質量也參差不齊,擇校建議選擇前40院校,目前社會對這40所學校出來的MTI學生認可度較高;避免報考工科類院校的MTI,首先專業性不強,其次實踐機會少,最後工科院校不一定好考;謹慎選擇八大外國語院校,八大外語學院都是專語言類王牌校,競爭激烈,難易程度可想而知;綜合類大學的MTI更加保險,報考這些院校的MTI不太吃虧,雖然MTI在該校不是王牌專業,但是由於這類學校本身就是優秀類學校,社會認可度較高。
考研院校選擇需要考慮注意哪些事情
一、環境和氛圍
每人對人生的規劃不盡相同,考研估計也一樣,如果想繼續讀書,從事研究工作,碩士研究生讀完了,還想讀博士,那麼最好選擇學習氛圍與人文環境比較好的學校,同時應選擇學位授予權完整的學校和研究機構,最好選擇同時招收碩士和博士的導師。
在對待名牌大學的問題上,一般而言,名校教學資源豐富,學術氛圍濃厚,前沿性的講座比較多,這有利於學生開拓思維,樹立良好的學術理念。如果自身的學習與應試能力比較強,名校不妨作為首選;如果有些問題,最好是採取迂迴策略,碩士先上名氣不太大、競爭不太激烈的院校,再報考博士時可以再考慮這些院校。
二、職業前景
一些院校或許知名度不是特別大,但某些專業不錯、比較有特色,或者一些專業還出過不少知名人士。如果是自己基礎不太好,就是為了以後找一個好工作,就可以選擇專業方向較好,不一定是有名氣的院校。但就整體報考情況來看,不少考生還是中意北大,人大,南開等名校,對專業本身的優劣勢的關注處在次要的位置。
盲目選擇名牌大學與社會上的招聘風氣,招聘偏好有關,一些用人單位在招聘時明顯傾向於名校,一些單位在招聘事基本上只考慮名校,比如說985、211院校。在很多情況下,名牌院校的背景無疑可以增加就業的籌碼。如果能客觀評估自身實力,認為有考上的希望,不妨放手一搏。同時,如果你以後想從事教師職業的話,建議選擇師範類院校,因為現在招聘老師都喜歡師範院校的畢業生。
三、學界口碑與社會知名度
設定歷史學專業碩士點的院校中,按照一般的專業排名,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等院校的歷史學專業名列前幾名,但如果結合學校的綜合實力與知名度,則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等知名學府往往有更大的知名度,資源優勢也更明顯。報考這些學校有一定的好處,除考中之後能獲得多種資源優勢和品牌外,即使考試失利或面試失敗,由於這些學校大多屬於自主招生高校,複試分數線要比國家線公佈的早,可以提前行動著手調劑,掌握先機;而且在調劑工作中,有不少非名牌的重點院校喜歡優先錄取這些考生。
如果自己實力不錯,除報名校外,還可以考慮報考名校的強勢專業。當然,如果你覺得名校壓力較大,那麼選擇一些歷史學專業排名不錯,但學校整體知名度一般的院校。
四、地域因素
報考時要考慮畢業後想留在什麼地方工作,想在什麼地方謀求發展,就業或創業,這些問題在擇校時最好妥善處理好。
目前,國內的一、二線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杭州,成都,南京等地一般比較受歡迎,尤其是北京和長江、珠江三角洲地區,想要在什麼地方工作,求發展,最好就報考那一帶的學校。這樣畢業後找工作也比較方便。一方面畢業時,大家不可能有太多時間跑到其他地方找工作;另一方面,在政策、經濟、資訊、交通、成本上不允許,不可能長期住在外地找工作。此外,用人單位受就業的傳統觀念、地理歧視與政策限制的影響,要麼本能地傾向於來自大城市來的應聘者,要麼希望要熟悉本地環境的畢業生。
考研選擇專業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首先、個人興趣
如果你對某個專業特別感興趣,那就應該去學,這個專業就是你的首選。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興趣和愛好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師,也是一個人學習的動力。它往往是獲取知識、成就事業的源頭。大教育家誇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也指出:如果人們吃飯沒有食慾,勉強地把食物吞到胃裡去,其結果只能引起噁心和嘔吐,至少也是消化不良。反之,如果在飢餓的情況下,把食物吃到胃裡去那它就會樂意接受,並很好地消化它。從這個論述中可以看出,興趣對於學習的重要,它可以使大家學習時得心應手。再則,研究生畢業後要繼續自己的專業,如果沒有興趣會感到枯燥、無聊和乏味,這樣浪費的不僅僅是我們三年寶貴的學習時間,更是一生的生活情趣和生活質量。所以我們在選擇專業時要對自己的興趣作清晰的認識和判斷。
如果你對自己的專業並沒有熱情,甚至極其不喜歡,那麼雖然考上本專業的機率大得多,但是還是建議不要再報考本專業的研究生。因為,讀研是和你講來的職業生涯有密切聯絡的,而不是單純地為了讀研究生而考研。如果你讀本專業的研究生不能使你離你的職業理想更近一步,那麼,研究生三年的時間就幾乎是浪費了。如果你以後要轉到你覺得比較有前景或比較喜歡的職業和在本科畢業時的難度幾乎一樣大,那麼節省時間和精力,早點找到自己喜歡的專業,早點準備考研,考到自己想讀的、覺得比較理想的專業去,即使降低學校的檔次也是合算的。
▶其次、招生人數與歷年推薦免試生所佔比例
招生人數過少的高校,考取率較低,一般不應選報。推薦面試生比例過高的學校,由於可供考取的名額過少,無形中提高了考取難度,一般不應選報。
▶第三、歷年複試分數線和錄取比例
複試分數線的高低、錄取比例的大小意味著競爭力的強弱。考生在選定某些專業時可根據往年的這些實錄來定奪專業的取向。儘量選擇錄取比例比較大的學校報考,考取率較高。
▶第四、學校的研究生培養年限
目前,大多數學校研究生培養年限為3年或2.5年,少數學校學制為2年,並且考生要掌握準確資訊,結合切身實際再做選擇。
▶第五、個人實際情況
目前國內有兩種研究生培養方式:
一種是學術取向的;
一種是職業取向的。
這樣可以大致將考生的學業發展取向分成兩大塊。一般情況下,讀職業取向的研究生學位比讀學術性取向的學位花費要多,但未來的職業回報預期要大。由於各學科和專業之間就業率的差距很大,考生在選擇時要考慮的不僅僅是自己的興趣,還要考慮家庭和個人的經濟承受能力。如果負擔很重,要求你要儘快取得一份薪水可觀的工作,那麼即使考生對天文學達到痴迷的程度,恐怕也不得不暫時委屈一下自己的興趣。畢竟人生除了自由發展外,還有許多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專業問題是考研報考的主要問題之一,希望考生都能夠理性對待專業院校的選擇。
看過的人還:
考研英語翻譯題型特點及答題策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