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學科的答題方法彙總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2日

  答題方法的正確恰當與否,直接關係著每一位考生的成績。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總結的一些高考政治答題方法和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客觀題知識小背囊:

  1、三個雙胞胎:凡講到“精神”反作用如:“政治文明”“民族精神”“三個代表作為指導思想”“神六精神”“時代精神”“青藏鐵路精神”“科學發展觀”“和諧文化建設”等有關的題都可考慮:①意識的能動作用②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反作用③價值觀的導向作用。三胞胎但:正確的意識對事物具有促進作用≠意識對事物具有促進作用//凡講到與“創新”有關的題時都可考慮用上:①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前提下,充分的發揮主觀能動性;②辯證否定觀創新思維;③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三胞胎//凡講到現實決定“方針政策”“思想”“路線”的,都可用上①“物質決定意識”②“實踐決定認識”③“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三胞胎

  2、一個雙胞胎這兩個往往是同時體現的:物質決定意識,要求一切從實際出發;矛盾特殊性要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3、哲理=哲學道理=哲學原理+方法論。//唯物主義即:唯物論≠辯證唯物主義=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

  4、想問題、辦事情只能一切從實際出發,不能從意識主義、思想、理論、主觀經驗出發,不能從

  人民的願望、利益出發!但要以人民的利益為目的、歸宿。

  5、凡是三者或以上的都可以用聯絡的觀點來解題。如:經濟、資源、環境和人口;速度、效益與質量。

  6、凡是國家重大工程建設都體現了建立新的具體聯絡,為人類造福。但並不是改變聯絡。如:青藏

  鐵路、三峽工程、南水北調、網路文化建設等

  7、聯絡和規律具有客觀性,起作用又是需要條件的,所以人們不能改變聯絡和規律本身,但可以改變聯絡和規律起作用的條件,讓聯絡和規律起作用或不起作用。不能說“創造規律、改變規律”

  8、任何事物必定與他事物有聯絡,但並非任何二個事物之間都有聯絡。

  9、見到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材料時,應用聯絡的觀點和發揮主觀能動性與尊重客觀規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科學的發展觀來解題。

  10、規律是客觀的,不依人的意識為轉移的,雖然人類不能改造規律,但人發揮主觀能動性又是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為人類造福的。

  11、所有的轉化都需要條件。如主次矛盾與矛盾主次方面的轉化,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轉化。

  12、社會主義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經濟≠股份合作制經濟集體經濟

  大眾文化≠先進文化≠傳統文化;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文化的特點≠文化對人的影響的特點≠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徵;民族精神≠時代精神;文化建設≠思想道德建設;依法執政≠依法行政;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最大特點≠人民民主的特點;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決定≠影響;主體≠主導

  13、關注考試時題中常見政治術語的內容:如基本、基礎、前提、政治基礎、原因、根本原因、意義、必要性、不利影響、包括、必須、作用、要求、決定與影響,根本標誌等。如:貨幣的基本職能≠貨幣的職能;實踐是認識的基礎;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權利和政治權利,行使這個權利是公民參與國家管理的基礎和標誌。

  二、主觀題知識小背囊:

  【簡答題】“認識”“看法”“啟示”“依據”“體現”“資訊”

  1、“是什麼”一類的題:必須準確運用教材語言或時政用語,不可杜撰。如:科學發展觀的含義、新型工業化道路、五個統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含義或特徵等,左右共治、議會之田、驢象之爭;文化、文化的多樣性、大眾文化、傳統文化、先進文化;。

  2、“為什麼”一類的題:地位、意義、現狀等。必須做到條例清楚,層次分明。教材語言時政用語。包括直接因果和必要性或重要性。根據附分確定答案.

  3、“意義”一類的題:一般包括“經濟意義、政治意義”兩個部分。仔細審題,運用聯絡多樣性方法,由直接到間接。微觀到巨集觀。由國內到國外。

  4、“怎麼樣”一類的題:即問你措施。作答時要注意思維的拓展性。如:怎樣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政府、社會、生產經營者、消費者等運用聯絡多樣性方法。一般為平行聯絡。

  5、“用什麼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一類的題:首先要表述清楚知識本身,既先答出具體原理,然後根據題幹要求運用知識聯絡材料準確作答。

  6、“體現---哲學道理”的一類題:首先要鎖定好題幹限定角度,然後根據材料中的表述語,一一對應分析,做到理論聯絡材料實際,千萬不可斷開材料。

  A、體現了什麼哲理:原理表述+材料分析B、如何體現:材料分析+原理表述

  【辨析題】肯定該肯定的,否定該否定的,補充該補充的,結合該結合的。

  1、首先應分清辨題層次,把握命題意圖。找準辨點,準確嫁接課本知識,做到既肯定,又否定。肯定時,要簡要寫出課本理論依據;否定時,要補全相關要素。

  2、判斷語言常用“不科學、不合理、不全面”等,少用或不用“這個觀點是正確的”、“這個觀點是錯誤的”。

  3、判斷語言既要有針對性地用,即哪句對說哪句,用知識原理說明;哪句錯說哪句,也用知識原理解釋。最後,在總結的時候還要判斷。概念性知識要表述清楚、準確。

  如2006年廣東的高考題“民主是以犧牲少數人利益為代價的決策機制”就要求對民主的概念闡述清楚;“公司作為現代市場經濟重要的企業形式,其本質特徵就在於出資者的人數較多。”要求對公司的相關知識進行列舉.

  4、題中有些表述其實答案在課本中。

  如2006年“公司作為現代市場經濟重要的企業形式,其本質特徵就在於出資者的人數較多。”中的“本質特徵”其實就是課本中有關公司的知識內容;另2002全國卷“國家間關係的變化是無規律可循的”。中的所謂“規律”其實答案在課本中“國家間出現的分離聚合、親疏冷熱的複雜關係,主要是由各國的國家利益和國家力量決定的”。

  7、重點關注政治生活、生活與哲學中的重要概念.如:民主執政,民主決策,民主集中制,政府的權威,民主監督,和平發展;哲學的作用,實踐,真理,發展,規律,矛盾,辯證否定、創新。

  1、審題要準:把握材料中的資訊點,知識對應點。

  如:關鍵、重點、重中之重、中心、中心環節、首位、突出位置——抓主要矛盾。例:把解決“三農”問題放在各項戰略任務的首位。自主創新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經濟競爭力的關鍵,也是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成績、缺點;優勢、劣勢;進、退——對立統一,兩點論,兩分法,全面地看問題。主流、主體、九個指頭、成績是主要的——矛盾的主要方面

  [2006高考:4.2005年10月15日,青藏鐵路全線貫通,這是人類鐵路建設史上的偉大創舉,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的一個重大成就,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①對於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②對於改善沿線各族群眾生活;③對於加強民族團結;④對於共同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巨集偉目標

  “兩法合併”改革意義企業所得稅“兩法合併”改革,有利於促進我國經濟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有利於為各類企業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稅收法制環境,是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新階段的一項制度創新,是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配套措施,是中國經濟體制走向成熟、規範的標誌性工作之一,也是社會各界的普遍共識和呼聲。

  制定物權法的必要性物權法是規範財產關係的民事基本法律,調整因物的歸屬和利用而產生的民事關係,包括明確國家、集體、私人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以及對物權的保護。制定物權法是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需要。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通過制定物權法,明確國有財產和集體財產的範圍、國家所有權和集體所有權的行使、加強對國有財產和集體財產的保護,有利於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明確私有財產的範圍、依法對私有財產給予保護,有利於鼓勵、支援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制定物權法是規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需要。制定物權法是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需要。制定物權法是實現2010年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目標的需要。

  2、[目的類]為加強銀行體系流動性管理,引導貨幣信貸和投資合理增長,保持物價水平基本穩定,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07年6月5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存貸款基準利率……。

  3、[建議類]

  1資源環境[資源配置、市場調節、科學發展觀、巨集觀調控、新型工業化道路]

  國家可以採取提高對高能耗型企業的稅率、降低環保型企業稅率的財政政策手段;或者採用限制對高能耗型企業貸款、向環保型企業提供優惠貸款的貨幣政策手段來進行巨集觀調控。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完善環境立法,加強對發展迴圈經濟的政策引導,加強對對高能耗型企業的監管等措施。

  企業應該節約資源、減少汙染,增長方式由粗放型轉變為集約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注重提高經濟效益,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或:發展迴圈經濟、採用清潔能源、迴圈利用、降低廢品率、提高產品質量、創品牌提高產品附加值等具體措施

  個人應樹立節約意識、環保意識,養成節約、環保習慣,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積極宣傳,參與相關活動.

  2就業[就業的意義、正確的擇業觀]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勞動者謀生的重要手段。

  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充分發揮市場的基礎性作用,同時加強國家的巨集觀調控。解決就業問題,優化勞動力資源配置,必須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一方面要發揮市場調節勞動力供求的作用,引導勞動者面向市場自主擇業;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強巨集觀調控,充分發揮政府對就業的引導、調節、監管和服務的功能,如制定科學的就業規劃和方針,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健全勞動力市場體系,進一步建立完善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和培訓,對下崗失業人員加強就業指導和服務。

  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發展和諧勞動關係。把擴大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和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目標,實現經濟發展和擴大就業良性互動。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服務業、非公有制經濟、中小企業,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業崗位。實行促進就業的財稅金融政策,積極支援自主創業、自謀職業。健全面向全體勞動者的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加強創業培訓和再就業培訓。深化戶籍、勞動就業等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城鄉統一的人才市場和勞動力市場,完善人員流動政策,規範發展就業服務機構。強化政府促進就業職能,統籌做好城鎮新增勞動力就業、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工作,加強大學畢業生、退役軍人就業指導和服務。擴大再就業政策扶持範圍,健全再就業援助制度,著力幫助零就業家庭和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完善勞動關係協調機制,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度和集體協商制度,確保工資按時足額發放。嚴格執行國家勞動標準,加強勞動保護,健全勞動保障監察體制和勞動爭議調處仲裁機制,維護勞動者特別是農民工合法權益。

  3新農村建設

  積極統籌城鄉發展,發展農村經濟,建設現代農業;加強對農村、農業的支援力度,努力增加農民收入,全面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堅持科教興農,普及農業科技,提高農民素質,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優化農村經濟結構,提高城鎮化水平。結合村民自治的知識回答????

  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城鄉協調發展。貫徹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援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加快建立有利於改變城鄉二元結構的體制機制,推進農村綜合改革,促進農業不斷增效、農村加快發展、農民持續增收。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保障農民土地承包經營的各項權利,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增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服務功能。強化支農惠農政策,增加國家對農業和農村投入,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加快農業科技進步,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調整優化農村經濟結構,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加大扶貧力度,完善扶貧機制,加快改善貧困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各級政府要把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重點轉向農村,國家財政新增教育、衛生、文化等事業經費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量主要用於農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讓金用於農村的比重。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從嚴控制徵地規模,加快徵地制度改革,提高補償標準,探索確保農民現實利益和長期穩定收益的有效辦法,解決好被徵地農民的就業和社會保障。加強對農民的宣傳教育,加快培養新型農民,充分發揮廣大農民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主體作用。

  4“引進來”與“走出去”

  ①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實施互利共贏的多元化和國際化戰略,積極開拓新的市場,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②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意識,調整出口產品的結構,改變對外貿易粗放型增長方式。③採用先進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方法,增加產品技術含量與附加值,提高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提高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比重。④提高規則意識和利用世貿組織規則的本領,提高經濟安全的防範意識和應對別國反傾銷及反別國傾銷的策略。

  5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在思想文化建設上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是我們黨深刻總結歷史經驗、科學分析當前形勢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有四個方面,即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建設這一體系,具有極強的現實針對性和重大的實踐意義。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就抓住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關鍵,把握了推進和諧文化建設的正確方向。

  一個社會的核心價值觀,反映社會意識的本質,決定社會意識的性質,涵蓋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意識形態、價值取向,影響人們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行為規範,是引領社會前進的精神旗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然要求與之相應的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和諧文化,最根本的就是要確立我們社會共同遵循的核心價值體系,打牢社會和諧的思想道德基礎,最大限度地形成社會共識,凝聚人心、激發活力,為社會和諧提供文化源泉和精神動力。

  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標,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就抓住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強大動力,樹立共同理想,就突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精神支撐,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就把握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社會主義榮辱觀,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優秀革命道德與時代精神的有機結合,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就打牢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和引導群眾,才能充分發揮和諧文化在推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巨大作用。

  6中華文化與“去中國化”

  一段時期以來,臺灣當局不僅在政治上刻意迴避一箇中國原則,“文化臺獨”鬧劇也愈演愈烈,試圖通過重新解釋“臺灣文化”與中華傳統文化的關係,從歷史的角度否定中華傳統文化在臺灣的地位,虛構一種獨立的“臺灣文化”,割斷臺灣同胞的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從而達到“去中國化”,實現其“臺獨”夢想。許多學者指出,“臺獨”運動只能算是臺灣政治生態中的一股逆流,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將是這股“逆流”始終無法逾越的。“去中國化”去不了中國傳統文化;中華文化是根,去中國化就沒有臺灣文化。

  三、時政術語詞

  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證。社會和諧是我們黨不懈奮鬥的目標。我國社會總體上是和諧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響社會和諧的矛盾和問題。點評:一分為二我們要構建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中國共產黨領導全體人民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和諧社會。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總要求,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點評:抓主要矛盾。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遵循以下原則。必須堅持以人為本。

  必須堅持科學發展。社會要和諧,首先要發展。社會公平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制度是社會公平正義的根本保證。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借鑑人類有益文明成果,倡導和諧理念,培育和諧精神,進一步形成全社會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規範,打牢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思想道德基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關鍵在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心在基層。

  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繼續加強和改善巨集觀調控,著力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增長方式,著力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著力推進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著力促進社會發展和解決民生問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努力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這個總體要求,就是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域性,切實把科學發展觀落到實處,努力實現速度、質量、效益相協調,消費、投資、出口相協調,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真正做到又好又快發展。

  堅持加強和改善巨集觀調控,保持和擴大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必須保持巨集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進一步落實調控政策措施,並根據經濟執行新的發展變化,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和微調點評:量變,重視量的積累,適度原則,主動引導社會預期,確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要正確處理好投資和消費、內需和外需的關係,最根本的是擴大國內消費需求點評:主要矛盾。當前工作的著力點,就是要合理控制投資增長,努力優化投資結構。堅持以增加居民消費尤其是農民消費為重點,加快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農民和城鎮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和消費能力。

  在保持出口和利用外資合理增長的同時,積極擴大進口,積極有序地擴大境外投資合作。要繼續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援力度;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加強流動性管理,合理控制信貸投放和優化信貸結構。要注意加強對房地產市場的合理引導和有效調控。要加強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土地政策和社會發展政策的協調配合,繼續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提高巨集觀調控的科學性和有效性。要在政策落實上狠下功夫,確保中央各項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落到實處。

考研和英語六級有什麼關係
政治辨析題的型別和答題方法
相關知識
政治學科的答題方法彙總
高中政治學科的解題技巧大全
高考政治應試的審題方法介紹
八年級政治學習的有效方法
考研政治的答題方法及複習安排
高考政治主觀題的答題方法介紹
考研數學證明題的答題方法有哪些
高考政治學科的複習計劃及複習重點
如何記憶政治學科的基礎知識
高考政治備考的答題技巧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