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新解讀後感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3日

  在“三查三看”的學習活動中,《論語新解》是我們教師必讀的的讀物之一,仔細品讀,不難看出它告訴讀者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並能把我們讀者內心深處的良知給激活了。下面是小編整理分享的,歡迎閱讀!!!!!

  篇一

  在“三查三看”的學習活動中,《論語新解》是我們教師必讀的的讀物之一,仔細品讀,不難看出它告訴讀者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並能把我們讀者內心深處的良知給激活了。

  的確如此,通過認真研讀,一方面讓我感悟到,開啟《論語新解》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了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看到了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雖然他的思想言行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另一方面使我發現了,《論語》好像沒有嚴密的邏輯性,很多是就事論事,幾乎每則語錄都很簡單,然而它對我的啟發是多方面的,是深刻的。

  就“仁”而言。眾所周知,儒家理論的核心和最精髓的東西,除了“恕”字以外,就是“仁”。孔子的學生樊遲曾經問他什麼叫仁?孔子之回答兩個字;“愛人”。樊遲又問什麼叫智?孔子說:“知人”。可見,關愛別人,就是仁;瞭解別人,就是智。就是這麼簡單的道理,真令人受益。

  就快樂生活而言,《論語新解》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快樂生活。這裡講的是如何調和“學”和“思”的矛盾。作為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我來說,總認為,只學而不思,不易發現別人的錯誤,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思而不學,則會進展緩慢,而且一旦鑽進牛角尖就出不來,這時,如果能夠參考一下以往人們對同一問題的看法,則很可能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所以,孔子告訴他的弟子,在學習中要把握好“學”和“思”這對矛盾。是呀,只有將矛盾的兩個方面相輔相成了,那麼學中不就真正快樂了嗎?

  就學習方法而言,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給我感觸最深。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的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重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並可成為良師益友。就說我身邊的同事吧,就有教學能手、演講能手、班務管理能手、繪畫能手、書法好手、能歌善舞能手……多向他們學習,不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所以,只有“不恥下問”,才能不斷進步,著難道不是真理嗎?

  就學習和工作態度而言,孔子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其意思是:做人要不斷學習,不感到厭煩;教育學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學而不厭”,作為老師更要做到。老師是學生的示範,我們希望學生做一個終身學習的人,首先老師要做一個終身學習的人。“身教重於言傳”,“親其師,信其道”,老師應該是學生很好的榜樣。老師要做到“誨人不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老師教育學生要耐心”,我們經常這樣說,但事實上,嚴格的講,之前我並沒有真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有時在在課堂上不也生氣嗎?其實,老師在課堂上失去理智,感情衝動,除了傷害學生的感情外,別無任何益處;老師的喋喋不休,智慧引起學生的心煩、討厭,在沒有其他功能可言了。這些都不是我們老師想要的,我們老師想要的無非是希望學生好好學習,健康成長,如此而已。因此,當學生上課走神時,原諒他,提醒他,逼近學習是學生自個兒的事,他沒做好,希望得到是老師的幫助;當課堂秩序亂的時候,更不要對學生大呼小叫,我們應該考慮是不是我們的課堂對學生沒有吸引力呀?及時調整自己的課堂,把學生吸引過來;當學生沒有完成作業時,原諒他,幫他找出沒有完成作業的原因,並耐心指導完成,使學生體驗及時完成作業的成功感;當學生犯了錯誤,要耐下性子,調查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找出問題的根本,有的放矢地跟學生交談,幫他認識自己的錯誤,這才是我們教育的目的。由此可見,“誨人不倦”簡簡單單隻四個字,但蘊含的不是我們老師的愛心嗎?

  總而言之,在此次“三查三看”的學習活動中,經過認真讀《論語新解》,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從行為上,都使自己有了新的認識和提高。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一要把學習與工作結合起來,做到忙中求職不間斷,學中促工作有成效;二要把讀《論語新解》時體會到的真諦,用來指導教育教學工作,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學的水平再上新臺階。

  篇二

  近日讀完錢穆先生所著的《論語新解》,對於儒家的道德學說有了一點新的感悟。眾所周知,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那是一個動盪不安、禮崩樂壞的時代,人人自危,求取自己的利益,道德準則則被棄置一旁,屬於一個新舊交替、方生方死的時代。為了使社會從動盪不堪解脫出來,孔子選擇了復周禮的道路。孔子認為周代禮樂制度完善,以周禮為行事的基本規範能使社會井然有序,天下安定、百姓安樂。但是有禮還是不夠的,孔子創造性地改造了古代仁的概念,將其賦予新的內容,把仁作為行禮的內在基礎,從而有了儒家完整的道德學說。

  一、禮——理想化的社會

  禮起源於原始先民的儀式活動,但最初的儀式活動並不是禮。在儀式活動發展成為禮的過程中,有一個重要的環節——出現了一批專門掌管儀式活動的人員,儀式活動變為少數人壟斷,成為體現少數人意志的一種活動。顯然,禮的起源是以貧富分化、等級分化為前提的,反過來,禮的起源又促進了這種分化與文明的形成。由於特定的親屬制度和發達的祖先崇拜,禮一經產生便具有重視現實和人倫的特質。同時,禮的關注重心是人而非神。與殷人尊神尚鬼的作法不同,周人對鬼神采取敬而遠之的態度,把注意力集中到現世人間,通過禮的實踐以行人事。

  春秋時代是一個動盪不堪,方生方死的時代。盛極一時,成功運作數百年的周代禮樂制度,這時已經行不通了。孔子稱這種情況為“天下無道”。為了解決這樣的情況,孔子提出了“復周禮”的主張。他看到了最初的“禮”的等級分化和重視人倫的特點,看到了構建安定的社會秩序的希望。

  在孔子眼中,禮與政的定義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政是“正”、而禮則是“事之治也”。從狹義看,禮只是典禮、禮節的意思;從廣義看,其含義是禮貌好的行為;從哲學意義看,又具備了理想的社會秩序之義。

  在我看來,對於孔子的“禮”的解釋,最合適的是第三者,即禮是一種理想的社會秩序,尤其是合理中節的封建社會。孔子追求禮,毋寧說是追求一種理想社會。這種社會人人相愛,尊敬當權者,等級分化明確,在社會上公眾的拜祭喜慶符合禮樂之制。這種禮不僅包括了宗教的法規,也包括了生活的規範。周禮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只有依靠這種禮,整個社會可以得到合理的安排。

  二、仁——諸德之家

  孔子從來不沒有給仁一個明確的定義。仁可以是“為人也孝悌”、可以是“愛人”、可以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仁的表現實在是太豐富了,其中每一個表現都是仁的一個子項,要想用其中任何一個子項,哪怕大一點的子項,去統一其他子項,都是不可能的。孔子從來沒有用仁來具體指代某個人某件事,相反,他賦予了仁很多的變數。我看來,只要行為是符合道德的,符合人之為人的標準的,就能夠被稱為仁。可以說,仁應當是一種人的純乎自然的狀態,是合乎人情的思考,是儒家確立人之為人的道德標準。從這點來說,仁是諸德之名,凡是合乎道德的都能被稱為仁。

  仁的另一個說法是諸德之源。仁可以說是道德的根據和源頭,是道德的根據,是道德的本體。沒有了仁也就沒有了一切道德。維護好了內心的仁,也就有了“德”。仁是內在的。因為是內在的,所以仁往往表現為一種道德情感而非知識。因為是內在的,所以仁成為了道德的起源和根據。

  關於仁,孔子有著極高極精的涵義,他絕不肯以仁這個字輕予許可任何人,也從不把仁的涵義具體化。仁對於孔子更是一種心境,描寫做人所追尋、所獲得的狀態、心情寧靜時的感受、心情中失去仁以後的情況、心中依於仁的感受。孟子所說“居於仁”可以說很好的說明了孔子仁的思想的內涵。

  三、禮與仁的關係—— 外在目的與內在基礎

  那麼,禮與仁之間又存在什麼聯絡呢?孔子復周禮的程序並不順利,遇到了很大的困難,這個困難並不在於周禮當時已經湮落,散落在民間,而在於很多人明明知道了禮卻不按照禮的要求去做。有了禮樂制度,還需要有仁,來保證禮樂制度得以實現,仁是更本質、更內在的東西。行禮必須有內在的基礎,只有有了內在的基礎,行禮才能變成人們的自覺行動,這種內在的基礎就是仁。

  可以說,禮是行仁的外在目的,仁是行禮的內在基礎。如同孔子所言,“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為人而不仁,再好的禮樂也沒有用。人如果做不到仁,就不會自覺實行禮樂制度;反之,人如果做到了仁,就會將實行禮樂制度變成自己的自覺行動。

  四、禮與仁的現實啟示——道德的重要

  毋庸置疑,行禮必先以仁為基礎,而要做到仁,對於個人的道德修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仁是存在於人的內心、不是靠學習就能會的東西,而禮是外在的、記錄於典籍之上的。孔子使“仁”成為了最重要的基礎,維護好內心的“仁”,也就成就了“德”,才能做到“禮”。然而仁是易於流失的,這也就給人們提出了處事行為的要求,提出瞭如何保持“仁”的一大挑戰,自然就引到了“德”上。因此,在《論語》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孔子有關為人處世的評價,指出了很多人應該怎麼做的道德準則。孝、悌、忠、恕等等,都是各種值得提倡的德,能夠做好這些,並且一直保持警惕、堅持不懈,也就能不違仁了,這樣,禮也自然能實現。

  孔子禮和仁的思想盡管是針對他那個時代而發的,但這一思想有極大的普遍性,對於今天的社會生活仍然有其適應性。

  在我們當今社會,雖然說不上禮崩樂壞,但是可以說,很多人的內心是沒有信仰的。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社會道德的缺失。我們應該做的是給正確的“禮”找到一個內心的仁的基礎,而不是將所有的禮教全盤否定,甚至也扔掉了仁。

  首先要明確的是:禮非常重要。一個家庭乃至一個國家若想穩定安泰,一定的“禮”是必不可少的。例如父母與子女、師長與學生、上級與下級之間必要的尊重和愛護,這些都是應該有的,不僅如此,這些更是中華民族禮儀之邦的驕傲。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味地否定禮教,盲目追求所謂的自由,只能引起社會的混亂。再比如,我們講人人平等,可是這難道能作為對父母長輩大呼小叫、放肆無禮的藉口嗎?在去除了對長輩行禮問安之類的繁文縟節之後,我們又豈能連“孝”也一併捨棄?放眼現代社會,多少人以奇異的裝束、中性的打扮為美;一些女孩子自認為任性刁蠻就是可愛、更惹人喜歡,以之為學習的榜樣、努力的目標,這難道正常嗎?而當這個社會在過度解放之後所產生的浮躁、輕薄,已經造成了人們精神世界的空虛、造成了這個社會的物慾橫流、享樂主義橫行。

  是時候好好反思一下這個時代了。是時候追求內心的“仁”了,是時候認識到儒家學說所崇尚的“德”了。如今,利慾的追求應該讓位於道德的追求,而不是再讓拜金主義佔據時代的主流。道德的追求是人最崇高的追求,它揭示了人真正的生存意義。在追求道德的過程中,人們找到生活的方向、實踐生命的意義、使生命得到充實,猶如陽光遍灑大地,沒有一絲的陰影——“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因此而使心靈平靜、靈魂坦蕩,一如對上帝的信仰使基督徒獲得了心靈的皈依和靈魂的救贖。追求道德,讓人獲得心靈的滿足,讓人學會犧牲、懂得責任,讓人活得充實坦蕩、活得無悔。對道德的追求應該成為一種信仰,即使辛苦也應堅持。

  在當今時代再度反思孔子關於仁與禮的學說,在如今這個缺乏道德感的時代更顯出其重要。而作為教師的我們,或許就可以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喚起學生關於道德感的思考與踐行。

論語別裁南懷瑾讀後感
論語心得作文
相關知識
論語新解讀後感
論語詮解讀後感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論語詮解讀後感優秀作文示例
論語六則讀後感初一作文
論語經典讀後感
論語學而讀後感
于丹論語心得讀後感高中作文
論語六則讀後感範文三篇
于丹論語心得讀後感精選
論語八則讀後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