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說論語讀後感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3日

  《論語》是傳承華夏的五千年精神財富,是凝聚在炎黃子孫心中最為神聖的精神聖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于丹說論語讀後感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于丹說論語讀後感篇一

  讀《于丹論語心得》,讓我領略到的是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一種心態,一種融入到現代社會中的理性道德。也讓我品味了一道豐盛的精神美餐,體味生命的意義。

  教師是一個特殊的職業,需要為師,就必須學習,對一個好老師而言要求他能夠達到為學、為師、為人的和諧統一的境界。學習要有積累,要博聞強記,要廣博。有了厚實的功底,才能關鍵時刻發揮作用。我們常說活到老學到老,什麼樣的學習是好的學習?“入乎耳,發乎口”可以再去講給別人,這是一種學習。還有其他“學習”嗎?有!于丹老師說,關於“學習”一詞,國際上有一個通行的標準說得好:是導致行為改變的學習。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簡單標準,“學以致用”。經過學習導致一個人重塑整個價值體系,行為方式變得更有效率、更便捷、更合乎社會要求,這才是一個好的學習。今天這個資訊時代,可學的東西太多了,應當按照孔子所說的那種為己之學,學以致用,才能在學習中汲取必要的營養,推動自己的事業。

  時間無限,自然永恆。如何在有限的人生中感受到真正的快樂呢?通過學習於丹的《論語心得》,老師們體會到一是做好人生的加減法,

  什麼是人生的加減法?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從而立到不惑,這是人生最好的光陰。三、四十歲之前,加法生活,收集我們所需要的一切,如經驗、財富、情感、名譽等等。但是物質的東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三、四十歲之後,減法生活,就是捨棄那些不是我們心靈深處真正需要的東西。如果真正的知道自己內心的需求,就會少一些煩惱,多一些快樂。當我們認識到什麼才是自己內心真正需要的時候,我們就會積極爭取、努力獲得;當我們真正擁有時,我們就會懂得珍惜,懂得感激,懂得包容。有些事情、有些得失,我們就不用那麼計較,那麼在意,正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許,我們的心態就會平和,安寧,就會感到快樂。

  于丹的《論語心得》中提到過一個故事,一個喜劇演員只有在舞臺上表演才是快樂的,而當他從舞臺上下來,到了現實生活中,他卻感到不適應、沮喪、憂鬱。很明顯,他只扮演好了一種角色,那就是工作角色。作為喜劇演員,他是成功的,大家認可了他的工作成績。可我們看來,他分不清戲裡戲外是兩重人生,這就是失敗的。一個人,在社會上立足,要扮演很多角色,如工作角色、家庭角色、親戚朋友等,我們要學會隨時換檔,在不同的場合扮演好不同的角色。如果不顧及他人、不顧一切地任由自己的性子做人處世,那肯定會處處碰壁,天天不快樂,最終受傷害的人還是自己。

  親愛的朋友,讓我們拿出勇氣、毅力和恆心,努力學習,勤加修煉,也許,我們會早一些,到達幸福快樂的彼岸。

  于丹說論語讀後感篇二

  翻開薄薄的論語,我發覺如今的我們已離儒家文化甚遠了,也許以今人的眼光,論語中的孝道已很難讓人接受,

  但我想說:請大家捧起《論語》,讓我們重視孝道。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其實父母就是我們最完美的榜樣,我們觀其志,而等到我們成為父母眼中的成人,多的更是任性的小王子、小公主,而少了對父母的崇敬之情,孝字難尋呀!我曾聽說父親賣血換來的是兒子無止境的花銷;我曾看見一個絕望母親的淚水,卻換不來浪子的回頭。我不禁想問:孝從何尋?早在春秋之時,夫子便有子尋父志之思想,父母給了我們生命,以崇敬的心來奉養父母,這就是我們對父母最大的回報。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如今我也見年過半百的父母仍為孩子操前忙後,真不知作為兒女的他們是否對父母之年有夫子般的見解。而有感於父母之年這正是現在兒女應盡的孝道。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看完這句,我不禁想起報紙電視上一個個離家出走的孩子,和那流滿淚水的父母的臉。夫子雲:“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孩子應該在父母身邊,若有時要遠行必告知父母。若那些離家的小孩能捧起《論語》,若明瞭此句的深刻含義,便知父母之用心良苦,便會少一些離家出走的孩子和焦慮萬分的父母。如果今後我們遠遊了,我們更應當珍惜與父母團聚的時間,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給父母以最大的關心來彌補遠遊之缺。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以為孝乎?”侍奉父母和顏悅色就是孝。而對於現在的小王子、小公主,和顏悅色大概只是父母對他們吧!若以夫子之言,我們應當以遵從的心來面對父母,以此來表達我們對父母的感激之情。而要在小王子、小公主輩重拾對父母的敬佩服從之心,重捧《論語》,勢在必行。

  讀《論語》,才明白了孝字當頭必從小事行起,才懂得對父母的愛應當更加的珍惜,而對父母的愛應當更加真切、切實。重讀《論語》,受益匪淺,我堅信這部哲學原典的光輝必能照耀普世孩子的心。重讀《論語》,對我們意義深遠。

  于丹說論語讀後感篇三

  既然我們可以有這麼多朋友,那麼朋友有沒有種類之分呢?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可視為開放與包容,“同”可視為封閉與單一。從人際交往來說,“和”指與不同型別的人交往,“同”是指只與氣息相投的人交朋友。不同型別指得又是什麼呢?我覺得“朋友”這個詞事實上很難定義,在很多場合,“朋友”只是“有用的熟人”的代名詞。勉強加以分類,可以以一個個體為中心,從他的主觀角度出發,以工具性目的和價值或情感認同性目的各自所佔比例為尺度,畫圈。圍繞個體最緊的是主要以純粹價值認同為紐帶的朋友,越外圍的朋友,工具性越重。

  當然,所謂工具性和認同性只是為了劃分方便,在實際中,兩者攙雜在一起,很難一刀切。不過,也會有極端情況,如果我們對於一個人毫無感情可言,與他相交只剩利用價值了,我想我們即使稱之為朋友,其內涵也變味兒了。這還僅僅是主觀的劃分,客觀的現實生活常常讓我們與工具性朋友保持最密切的關係,而認同性朋友可能一年也見不了幾次面,但兩個人的心還是相通的,客觀不能,主觀也無須見面。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可能指的就是這種情況。

  但是這種劃分仍不嚴密,只考慮了常態、共時的情況。在人生的各個階段,我們都會結交上述兩種朋友,

  有的朋友相伴一生,有的朋友只解燃眉之急,有的朋友只在人生旅途中同路一段。最值得珍惜的是老朋友,最難忘的是在人生的關鍵時刻出現的,又不能永遠在一起的朋友。這雖然是人生憾事,話又說回來,我們也不必刻意去保持聯絡。因為情感的相投、價值的認同往往只在某一情境、某一機緣下才產生。執著地追求全面的瞭解可能會使剎那的美感煙消雲散。所謂距離產生美,我和他不可能在每一方面都取得一種和諧,該散就散,回憶有時更加美好。

  所以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子罕再進一步說,如果我們能欣賞他人異於己的地方,那和他們交朋友也不是件困難的事。這一點與認同感並不矛盾。接受甚至欣賞異己,便意味著從反面認同了對方的“異”,從“異”中求得了“同”,達到“和合”的境界。這或許就是孔子所說的“君子和而不同”的基礎。如果說俞伯牙之於鍾子期是一種同質的認同,那麼莊子之於惠施就是一種異質的認同。好比矛盾的雙方,缺少任何一方,另一方都將失去存在的價值。

  

于丹論語心得讀書心得作文
于丹論語心得筆記
相關知識
于丹說論語讀後感範文
于丹說論語讀後感
于丹品論語讀後感
于丹論語讀後感範文
于丹講論語讀後感
中學生論語讀後感範文
孔子論語讀後感範文
世說新語讀後感範文高中
于丹論語讀後感作文
論語讀後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