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路的發展簡史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6日

  最近有網友想了解下計算機網路發展史的知識.所以下面是小編跟大家分享的是,歡迎大家來閱讀學習~

  

  計算機網路發展史介紹

  網路並不新鮮。在計算機時代早期,眾所周知的巨型機時代,計算機世界被稱為分時系統的大系統所統治。分時系統允許你通過只含顯示器和鍵盤的啞終端來使用主機。啞終端很像PC,但沒有它自己的CPU、記憶體和硬碟。靠啞終端,成百上千的使用者可以同時訪問主機。這是如何工作的?是由於分時系統的威力,它將主機時間分成片,給使用者分配時間片。片很短,會使使用者產生錯覺,以為主機完全為他所用。

  在七十年代,大的分時系統被更小的微機系統所取代。微機系統在小規模上採用了分時系統。所以說,並不是直到七十年代PC發明後,才想出了今天的網路。

  遠端終端計算機系統是在分時計算機系統基礎上,通過Modem調變解調器和PSTN公用電話網向地理上分佈的許多遠端終端使用者提供共享資源服務的。這雖然還不能算是真正的計算機網路系統,但它是計算機與通訊系統結合的最初嘗試。遠端終端使用者似乎已經感覺到使用“計算機網路”的味道了。

  在遠端終端計算機系統基礎上,人們開始研究把計算機與計算機通過PSTN等已有的通訊系統互聯起來。為了使計算機之間的通訊聯接可靠,建立了分層通訊體系和相應的網路通訊協議,於是誕生了以資源共享為主要目的的計算機網路。由於網路中計算機之間具有資料交換的能力,提供了在更大範圍內計算機之間協同工作、實現分佈處理甚至並行處理的能力,聯網使用者之間直接通過計算機網路進行資訊交換的通訊能力也大大增強。

  1969年12月,Internet的前身--美國的ARPA網投入執行,它標誌著我們常稱的計算機網路的興起。這個計算機互聯的網路系統是一種分組交換網。分組交換技術使計算機網路的概念、結構和網路設計方面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它為後來的計算機網路打下了基礎。

  八十年代初,隨著PC個人微機應用的推廣,PC聯網的需求也隨之增大,各種基於PC互聯的微機區域網紛紛出臺。這個時期微機區域網系統的典型結構是在共享介質通訊網平臺上的共享檔案伺服器結構,即為所有聯網PC設定一臺專用的可共享的網路檔案伺服器。PC是一臺“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小計算機,每個PC機使用者的主要任務仍在自己的PC機上執行,僅在需要訪問共享磁碟檔案時才通過網路訪問檔案伺服器,體現了計算機網路中各計算機之間的協同工作。由於使用了較PSTN速率高得多的同軸電纜、光纖等高速傳輸介質,使PC網上訪問共享資源的速率和效率大大提高。這種基於檔案伺服器的微機網路對網內計算機進行了分工:PC機面向使用者,微機伺服器專用於提供共享檔案資源。所以它實際上就是一種客戶機/伺服器模式。

  計算機網路系統是非常複雜的系統,計算機之間相互通訊涉及到許多複雜的技術問題,為實現計算機網路通訊,計算機網路採用的是分層解決網路技術問題的方法。但是,由於存在不同的分層網路系統體系結構,它們的產品之間很難實現互聯。為此,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在1984年正式頒佈了“開放系統互連基本參考模型”OSI國際標準,使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實現了標準化。

  進入九十年代,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以及建立在計算機和網路技術基礎上的計算機網路技術得到了迅猛的發展。特別是1993年美國宣佈建立國家資訊基礎設施NII後,全世界許多國家紛紛制定和建立本國的NII,從而極大地推動了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使計算機網路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目前,全球以美國為核心的高速計算機網際網路絡即Internet已經形成,Internet已經成為人類最重要的、最大的知識寶庫。而美國政府又分別於1996年和1997年開始研究發展更加快速可靠的網際網路2Internet 2和下一代網際網路Next Generation Internet。可以說,網路互聯和高速計算機網路正成為最新一代的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方向。

  一什麼是計算機網路

  計算機網路不過是兩臺或多臺計算機通過電纜連在一起,這樣它們可以交換資訊。

  當然,除了網路,計算機之間也有其他方式交換資訊。我們中的大多數都用過一種最原始的“手工網路”的方式。那就是你將檔案複製到軟盤上,然後把這張盤拿到別人的計算機上。這就是稱之為“手工”的原因了。

  “手工網路”的問題在於其太慢,再加上要在你的地毯上假如你的辦公室裡鋪了地毯的話留下痕跡。有一天,計算機玩家們發現聯網比每隔半年換一次地毯划算得多。於是,現代計算機網路誕生了。

  有了網路,你可以把辦公室中的所有計算機都連上網,在每個計算機裡都裝一塊電路板網絡卡。這樣,你就有地方插電纜,安裝和配置網路軟體以使網路工作。於是,你有了可執行的計算機網路。

  我們的網路朋友們,到底什麼是計算機網路呢?就是用通訊裝置和線路,將處在不同地方和空間位置、操作相對獨立的多個計算機連線起來,再配置一定的系統和應用軟體,在原本獨立的計算機之間實現軟硬體資源共享和資訊傳遞,那麼這個系統就成為計算機網路了。

  二計算機網路的功能

  計算機網路有很多用處,其中最重要的三個功能是:資料通訊、資源共享、分佈處理。

  1.資料通訊

  資料通訊是計算機網路最基本的功能。它用來快速傳送計算機與終端、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的各種資訊,包括文字信件、新聞訊息、諮詢資訊、圖片資料、報紙版面等。利用這一特點,可實現將分散在各個地區的單位或部門用計算機網路聯絡起來,進行統一的調配、控制和管理。

  2.資源共享

  “資源”指的是網路中所有的軟體、硬體和資料資源。“共享”指的是網路中的使用者都能夠部分或全部地享受這些資源。例如,某些地區或單位的資料庫如飛機機票、飯店客房等可供全網使用;某些單位設計的軟體可供需要的地方有償呼叫或辦理一定手續後呼叫;一些外部裝置如印表機,可面向使用者,使不具有這些裝置的地方也能使用這些硬體裝置。如果不能實現資源共享,各地區都需要有完整的一套軟、硬體及資料資源,則將大大地增加全系統的投資費用。

  3.分佈處理

  當某臺計算機負擔過重時,或該計算機正在處理某項工作時,網路可將新任務轉交給空閒的計算機來完成,這樣處理能均衡各計算機的負載,提高處理問題的實時性;對大型綜合性問題,可將問題各部分交給不同的計算機分頭處理,充分利用網路資源,擴大計算機的處理能力,即增強實用性。對解決複雜問題來講,多臺計算機聯合使用並構成高效能的計算機體系,這種協同工作、並行處理要比單獨購置高效能的大型計算機便宜得多。

  三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1.從小到大--區域網、都會網路、廣域網、因特網

  網路中計算機裝置之間的距離可近可遠,即網路覆蓋地域面積可大可小。按照聯網的計算機之間的距離和網路覆蓋面的不同,一般分為區域網LAN,即Local area network、都會網路MAN,即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廣域網WAN,即Wide area network和因特網Internet。LAN相當於某廠、校的內部電話網,MAN猶如某地只能拔通市話的電話網,WAN好像國內直拔電話網,因特網則類似於國際長途電話網。

  區域網LAN是由某種型別的電纜把計算機直接連在一起的網路。把區域網連在一起組成了廣域網WAN。大多數的廣域網是通過電話線路連線的,少數的也採用其它型別的技術,如衛星通訊。Internet中大多數廣域網連線是通過電話系統。

  下面就是一個很典型的網路例子。設想你坐在一所大學的計算中心房間裡,裡面放滿了計算機。你的計算機在這一區域網中,與房間中所有其它的計算機相連,也與整棟建築內的辦公室的計算機相連。在一個學校,有很多的區域網。例如,電信繫有自己的計算機網路,管理系、計算機科學系等等也有。這些區域網中的每一臺機器都連在一個作為主幹的高速通路上,構成一個校園的廣域網。

  以上是一個大學的例子,很多其它的機構,如公司、政府機關、研究單位、其它種類的學校等,其實也是相似的。如果是小機構,可以只要一個區域網,大機構可把多個區域網連成一個或多個複雜的廣域網,通常由專職人員來管理這些網路。

  區域網間是怎樣連線的?它是通過一種叫做路由器router的專門裝置來實現的。路由器的作用是提供從一個網路到另一個網路的通路。我們用路由器來連線區域網構成廣域網和廣域網構成更大的廣域網。換句話說,我們可以認為:Internet裡的計算機通過大量的路由器連成區域網和廣域網。

  2.地位不同--基於伺服器的網路和對等網路

  在計算機網路中,倘若每臺計算機的地位平等,都可以平等地使用其他計算機內部的資源,每臺機器磁碟上的空間和檔案都成為公共財產,這種網就稱之為對等區域網Peer to Peer LAN,簡稱對等網。在對等網計算機資源這種共享方式將會導致計算機的速度比平時慢,但對等網非常適合於小型的、任務輕的區域網,例如在普通辦公室、家庭、遊戲廳、學生宿舍內建個小LAN。

  如果網路所連線的計算機較多,在10臺以上且共享資源較多時,就需要考慮專門設立一個計算機來儲存和管理需要共享的資源,這臺計算機被稱為檔案伺服器,其他的計算機稱為工作站,工作站裡硬碟的資源就不必與他人共享。如果想與某人共享一份檔案,就必須先把檔案從工作站拷貝到檔案伺服器上,或者一開始就把檔案安裝在伺服器上,這樣其他工作站上的使用者才能訪問到這份檔案。這種網路稱為客戶機/伺服器Client/Server網路。

  四硬體組成

  1.客戶機和伺服器

  客戶機/伺服器系統Client/Server System是計算機網路尤其是Internet中最重要的應用技術之一,其系統結構是指把一個大型的計算機應用系統變為多個能互為獨立的子系統,而伺服器便是整個應用系統資源的儲存與管理中心,多臺客戶機則各自處理相應的功能,共同實現完整的應用。使用者使用應用程式時,首先啟動客戶機通過有關命令告知伺服器進行連線以完成各種操作,而伺服器則按照此請示提供相應的服務。

  客戶機/伺服器C/S,Client/Server概念來源於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工作方式。例如,在一個大餐館中,食客向招待員點菜,招待員把食客要求通知廚房的廚師,廚師按食客要求做好菜讓招待員端給食客,這就是一種餐館的C/S工作方式。餐館中的招待員和廚師進行了分工:招待員直接面向食客,瞭解食客要求並向食客提供最終服務;廚師看不到食客,但具體運作食客提交的任務。如果把餐館看成一個系統,則招待員與廚師的分工就是一種系統的分工,C/S工作方式就是一種系統分工、協同的工作方式,有時也稱為C/S模式、C/S系統。招待員與廚師的分工關係是一種系統的結構關係,所以C/S實際上也是一種系統結構模式。

  計算機網路的主要用途之一是允許共享資源。這種共享是通過相呼應的兩個獨立程式來完成的。每個程式在相應的計算機上執行。一個程式在伺服器中,提供特定資源;另一個程式在客戶機中,它使客戶機能夠使用伺服器上的資源。

  例如,你正在計算機上用一個文書處理程式如Word進行工作,你告訴程式,你要編輯一個存貯在網路的另一臺計算機中的特定的檔案。你的程式將給那臺計算機發送一個訊號,請求它把這個檔案傳輸過來。在這種情況下,你的文書處理程式是客戶機,此時接受這種請求併發出這個檔案的程式叫伺服器,更確切地說它是一個檔案伺服器。

  在區域網上,硬體就在附近並且看得見。通常,人們用“伺服器”這個詞來稱執行伺服器程式的這臺計算機。假設有這樣的場面:一位網路管理員帶著美國總統參觀他的區域網,他在現場指著一臺米色計算機,誇耀地說“這就是我們的檔案伺服器!”對於這種恰當有禮的炫耀,總統點頭示意並說:“很好!”

  在Internet上,硬體卻通常看不到,這裡的“客戶機”和“伺服器”一般是分別指載有相應程式的計算機,一個是要求服務的計算機,另一個是可提供服務的計算機。

  可以舉一個重要的例子,很多Internet的主機提供一種叫做WWW的服務就相當於你現在瀏覽網頁。WWW允許你用滑鼠點選“連結”簡言之,就是使滑鼠游標變成手形的文字詞句和圖形,每次你點選一項,WWW程式就執行所要求的任務,一直到你的需要得到滿足。例如,某個“連結”是連到一個特定的資訊內容如“今日新聞”,WWW將檢索這個資訊,並把它顯示給你。

  當你用WWW時,要涉及兩個不同的程式。一個程式安裝在客戶機上,它執行你的滑鼠點選,立即顯示連結的網頁內容,確保你的要求得到執行,這個程式叫做WWW客戶機程式,比如你使用的瀏覽器IE或Netscape。另一個程式在伺服器上,如“阿帕奇”ApacheWeb伺服器軟體,它對你的WWW客戶機所要求的一切進行滿足。

  這種系統的絕妙之處,就是客戶機和伺服器程式不在同一臺計算機上執行,這些客戶機和伺服器程式通常歸屬不同的計算機。例如,你可能坐在中國北京的一臺PC機前,通過WWW來閱讀萬里之外的美國國家安全域性的“今日新聞”,看一看美國總統選舉的鬧劇。在這種情況下,WWW客戶機就是你的PC機,它執行著一個程式,此時WWW伺服器是在美國另一端的一臺超級計算機,它執行著另一個程式。

  大部分計算機網路包括所有的Internet服務都使用這種客戶機/伺服器關係。要懂得怎樣使用計算機網路尤其是Internet,事實上就意味著要懂得怎樣使用每個客戶機程式。你的任務是啟動客戶機,並叫它執行程式。客戶機的任務是連線上相對應的伺服器,並確保你的指令正確執行。

  計算機網路是由兩個或多個計算機通過特定通訊模式連線起來的一組計算機,完整的計算機網路系統是由網路硬體系統和網路軟體系統組成的。

  組成一般計算機網路的硬體有哪些?一是網路伺服器;二是網路工作站;三是網路介面卡,又稱為網路介面卡或網絡卡;四是連線線,學名“傳輸介質”或“傳輸媒體”,主要是電纜或雙絞線,還有不常用的光纖。如果要擴充套件區域網的規模,就需要增加通訊連線裝置,如調變解調器、集線器、網橋和路由器等。我們把這些硬體連線起來,再安裝上專門用來支援網路執行的軟體,包括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那麼一個能夠滿足工作或生活需求的計算機網路也就建成了。

  2.服務提供者--伺服器

  伺服器Server是一臺高效能運算機,用於網路管理、執行應用程式、處理各網路工作站成員的資訊請示等,並連線一些外部裝置如印表機、CD-ROM、調變解調器等。根據其作用的不同分為檔案伺服器、應用程式伺服器和資料庫伺服器等。Internet網管中心就有WWW伺服器、FTP伺服器等各類伺服器。

  廣義上的Server伺服器是指向執行在別的計算機上的客戶端程式提供某種特定服務的計算機或是軟體包。這一名稱可能指某種特定的程式,例如WWW伺服器,也可能指用於執行程式的計算機,例如,“我們的郵件伺服器今天崩潰了”,這就是電子郵件不能被髮送出去的原因。一臺單獨的伺服器計算機上可以同時有多個伺服器軟體包在執行,也就是說,它們可以向網路上的客戶提供多種不同的服務。

  網路伺服器是不是就是所說的檔案伺服器?一般意義上的網路伺服器確也是指檔案伺服器。檔案伺服器是網路中最重要的硬體裝置,其中裝有NOS網路作業系統、系統管理工具和各種應用程式等,是組建一個客戶機/伺服器區域網所必需的基本配置;對於對等網,每臺計算機則既是伺服器也是工作站。

  採用什麼樣的微機用作伺服器最為合適?若有條件購置專門的檔案伺服器則更好,因為硬體上有專門考慮,我們在前面不是說伺服器的硬碟存取速度對網路的影響很大嗎?所以專用的伺服器就對資料的儲存、速度、可靠性都有考慮,諸如硬碟映象、雙工等容錯技術一般都會得到應用。不過一般的小型LAN,採用PII級的微機,配備一個或數個GB的大容量硬碟和一個32位的網絡卡也就可以滿足需求。

  3.坐享其成者--工作站

  工作站Workstation也稱客戶機,由伺服器進行管理和提供服務的、連入網路的任何計算機都屬於工作站,其效能一般低於伺服器。個人計算機接入Internet後,在獲取Internet的服務的同時,其本身就成為一臺Internet網上的工作站。網路工作站需要執行網路作業系統的客戶端軟體。

  4.計算機的哨卡--網絡卡

  網絡卡也稱網路介面卡、網路介面卡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在區域網中用於將使用者計算機與網路相連,大多數區域網採用以太Ethernet網絡卡,如NE2000網絡卡、PCMCIA卡等。

  何謂網絡卡?網絡卡是一塊插入微機I/O槽中,發出和接收不同的資訊幀、計算幀檢驗序列、執行編碼譯碼轉換等以實現微機通訊的積體電路卡。

  它主要完成如下功能:

  1讀入由其它網路裝置路由器、交換機、集線器或其它NIC傳輸過來的資料包一般是幀的形式,經過拆包,將其變成客戶機或伺服器可以識別的資料,通過主機板上的匯流排將資料傳輸到所需PC裝置中CPU、記憶體或硬碟;

  2將PC裝置傳送的資料,打包後輸送至其它網路裝置中。它按匯流排型別可分為ISA網絡卡、EISA網絡卡、PCI網絡卡等。其中ISA網絡卡的資料傳送以16位進行,EISA和PCI網絡卡的資料傳送量為32位,速度較快。

  網絡卡的工作原理與調變解調器的工作原理類似,只不過在網絡卡中輸入和輸出的都是數字訊號,傳送速度比調變解調器快得多。

  網絡卡有16位與32位之分,16位網絡卡的代表產品是NE2000,市面上非常流行其相容產品,有些就叫不出來名字,一般用於工作站;32位網絡卡的代表產品是NE3200,一般用於伺服器,市面上也有相容產品出售。

  網絡卡的介面大小不一,其旁邊還有紅、綠兩個小燈,起什麼作用呢?網絡卡的介面有三種規格:粗同軸電纜介面AUI介面;細同軸電纜介面BNC介面;無遮蔽雙絞線介面RJ-45介面。一般的網絡卡僅一種介面,但也有兩種甚至三種介面的,稱為二合一或三合一卡。紅、綠小燈是網絡卡的工作指示燈,紅燈亮時表示正在傳送或接收資料,綠燈亮則表示網路連線正常,否則就不正常。值得說明的是,倘若聯接兩臺計算機線路的長度大於規定長度雙絞線為100米,細電纜是185米,即使連線正常,綠燈也不會亮。

  5.勤快的“貓”--調變解調器Modem

  調變解調器也叫Modem,俗稱“貓”。它是一個通過電話撥號接入Internet的必備的硬體裝置。通常計算機內部使用的是“數字訊號”,而通過電話線路傳輸的訊號是“模擬訊號”。調變解調器的作用就是當計算機發送資訊時,將計算機內部使用的數字訊號轉換成可以用電話線傳輸的模擬訊號,通過電話線傳送出去;接收資訊時,把電話線上傳來的模擬訊號轉換成數字訊號傳送給計算機,供其接收和處理。

  按調變解調器與計算機連線方式可分為內建式與外接式。內建式調變解調器體積小,使用時插入主機板的插槽,不能單獨攜帶;外接式調變解調器體積大,使用時與計算機的通訊介面COM1或COM2相連,有通訊工作狀態指示,可以單獨攜帶、能方便地與其他計算機連線使用。

  按調變解調器的傳輸能力不同有低速和高速之分,常見的調變解調器速率有14.4Kbps、28.8Kbps、33.6Kbps、56Kbps等。“bps”為每秒鐘傳輸的資料量位元組數,工作速度越快,上網效果越好,價格越高,但電話線路的通訊能力可能制約調變解調器的整體工作效率。

  6.訊號的加油站--中繼器和集線器

  要擴充套件區域網的規模,就需要用通訊線纜連線更遠的計算機裝置,但當訊號線上纜中傳輸時會受到干擾,產生衰減。如果訊號衰減到一定的程度,訊號將不能識別,計算機之間不能通訊。必須使訊號保持原樣繼續傳播才有意義。

  中繼器Repeater,用於連線同類型的兩個區域網或延伸一個區域網。當我們安裝一個區域網而物理距離又超過了線路的規定長度時,就可以用它進行延伸;中繼器也可以收到一個網路的訊號後將其放大發送到另一網路,從而起到連線兩個區域網的作用。

  集線器稱為HUB,是一種集中完成多臺裝置連線的專用裝置,提供了檢錯能力和網路管理等有關功能。HUB有三種類型:對被傳送資料不做任何新增的Passive HUB,被稱為被動集線器;能再生訊號,監測資料通訊的Active HUB,被稱為主動集線器;能提供網路管理功能的Intelligent HUB,被稱為智慧集線器。

  7.網路間的關卡--網橋、路由器和閘道器

  網橋Bridge也連線網路分支,但網橋多了一個“過濾幀”的功能。一個網路的物理連線距離雖然在規定範圍內,但由於負荷很重,可以用網橋把一個網路分割成兩個網路。這是因為網橋會檢查幀的傳送和目的地址,如果這兩個地址都在網橋的這一半,那麼這個幀就不會發送到網橋的另一半,這就可以降低整個網的通訊負荷,這個功能就叫“過濾幀”。

  假如需要連線兩種不同型別的區域網,那就得用路由器Router,它可以連線遵守不同網路協議的網路。路由器能識別資料的目的地地址所在的網路,並能從多條路徑中選擇最佳的路徑傳送資料。如果兩個網路不僅網路協議不一樣,而且硬體和資料結構都大相徑庭,那麼就得用閘道器Gateway。不過,這兩個東西在一般的區域網中幾乎是派不上用場的。

  8.訊號的馬路--傳輸媒體

  網路電纜用於網路裝置之間的通訊連線,常用的網路電纜有雙絞線、細同軸電纜、粗同軸電纜、光纜等。此外計算機網路還使用無線傳輸媒體包括微波、紅外線和鐳射、衛星線路等傳輸媒體。

  9.堅強的後盾--不間斷電源UPS

  UPS是不間斷電源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的英文名稱的縮寫,它伴隨著計算機的誕生而出現,是計算機常用的外圍裝置之一。實際上,UPS是一種含有儲能裝置,並以逆變器為主要組成部分的恆壓恆額的不間斷電源。

  UPS在其發展初期,僅被視為一種備用電源。後來,由於電壓浪湧、電壓尖峰、電壓瞬變、電壓跌落、持續過壓或者欠壓甚至電壓中斷等電網質量問題,使計算機等裝置的電子系統受到干擾,造成敏感元件受損、資訊丟失、磁碟程式被沖掉等嚴重後果,引起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UPS日益受到重視,並逐漸發展成一種具備穩壓、穩頻、濾波、抗電磁和射頻干擾、防電壓浪湧等功能的電力保護系統。目前在市場上可以購買到種類繁多的UPS電源裝置,其輸出功率從500VA到3000kVA不等。

  當有市電供給UPS的時候,UPS對市電進行穩壓220V±5%後為計算機供電。此時的UPS就是一臺交流市電穩壓器,同時它還向機內電池充電。因UPS設計的不同,UPS適應的範圍也不同,UPS輸出電壓在±10-15%的變化一般屬正常的計算機使用電壓。當市電異常或者中斷時,UPS立即將機內電池的電能通過逆變轉換供給計算機系統,以維持計算機系統的正常工作並保護計算機的軟硬體不受損失。

  配備UPS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由於突然停電而導致計算機丟失資訊和破壞硬碟,但有些裝置工作時是並不害怕突然停電的如印表機等。為了節省UPS的能源,印表機可以考慮不必經過UPS而直接接入市電。如果是網路系統,可考慮UPS只供電給主機或者伺服器及其有關部分。這樣可保證UPS既能夠用到最重要的裝置上,又能節省投資。

  五軟體組成

  1.使用者與網路的中間人--網路作業系統

  網路作業系統NOS是網路的心臟和靈魂,是向網路計算機提供服務的特殊的作業系統,它在計算機作業系統下工作,使計算機作業系統增加了網路操作所需要的能力。例如像前面已談到的當你在LAN上使用字處理程式時,你的PC機作業系統的行為就像在沒有構成LAN時一樣,這正是LAN作業系統軟體管理了你對字處理程式的訪問。網路作業系統執行在稱為伺服器的計算機上,並由連網的計算機使用者共享,這類使用者稱為客戶。

  NOS與執行在工作站上的單使用者作業系統或多使用者作業系統由於提供的服務型別不同而有差別。一般情況下,NOS是以使網路相關特性最佳為目的的。如共享資料檔案、軟體應用以及共享硬碟、印表機、調變解調器、掃描器和傳真機等。而一般計算機的作業系統,如DOS和OS/2等,其目的是讓使用者與系統及在此作業系統上執行的各種應用之間的互動作用最佳。

  為防止一次由一個以上的使用者對檔案進行訪問,一般網路作業系統都具有檔案加鎖功能。如果沒有這種功能,將不會正常工作。檔案加鎖功能可跟蹤使用中的每個檔案,並確保一次只能一個使用者對其進行編輯。檔案也可由使用者的口令加鎖,以維持專用檔案的專用性。

  NOS還負責管理LAN使用者和LAN印表機之間的連線。NOS總是跟蹤每一個可供使用的印表機以及每個使用者的列印請求,並對如何滿足這些請求進行管理,使每個終端使用者的作業系統感到所希望的印表機猶如與其計算機直接相連。

  NOS還對每個網路裝置之間的通訊進行管理,這是通過NOS中的媒體訪問法來實現的。

  NOS的各種安全特性可用來管理每個使用者的訪問權利,確保關鍵資料的安全保密。因此,NOS從根本上說是一種管理器,用來管理連線、資源和通訊量的流向。

  現在常用的NOS有Novell NetWare、Windows NT、UNIX和LINUX等。

  2.網路協議和應用服務軟體

  協議是網路裝置之間進行互相通訊的語言和規範。常用的網路協議有:IPX、TCP/IP、NetBEUI、NWLink。TCP/IP是Internet使用的協議。

  客戶機網路工作站上使用的應用軟體通稱為客戶軟體。它用於應用和獲取網路上的共享資源。用在伺服器上的服務軟體則使網路使用者可以獲取這種服務。

  客戶機/伺服器系統的引入,給許多桌面系統注入了新的活力。如電子訊息系統又叫群件系統,Groupware,利用計算機和通訊網路在工作組內協調和管理工作程序,目前的Lotus Notes、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等都使用了客戶機/伺服器概念,在降低客戶機記憶體負擔的同時,提高了效率。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歷程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及應用
相關知識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簡史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歷史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現狀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趨勢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歷程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及應用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過程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方向
淺析計算機網路的發展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