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多變的方法讓課堂教學更精彩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08日
     探求作為一種學習心理機制,是由學生對所解決問題未完成感和不滿足感而產生的,而教學中,適時地創設情景,將會使教學過程成為一種學生渴望不斷探索、追求知識的心理需求。在教學中,我們要給學生留下問題及充分思考的空間,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提出“思維自驚奇和疑問開始”,學生的思維活躍於疑問的交叉點。沒有問題的課不能算是成功能課,所以,老師因地制宜,靈活多樣地掌握課堂教學藝術是必備的基本素養。
        一、要善於設疑導思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產生認知衝突,進而撥動其思維之弦。適時激疑,可以使學生因疑生趣,由疑誘思,以疑獲知。 如在教學“體積的意義”時,教師巧妙地利用“烏鴉喝水”的故事向學生提問:“為什麼瓶子裡的水沒有增加,丟進石子後水面卻上升了?”一石激起千層浪,課堂上頓時活躍起來,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中有關長度、面積等的知識塊被啟用。他們各抒己見,有的說因為石子有長度,有的說因為有寬度,還有的說因為有厚度、有面積等。正當學生為到底跟什麼有關係而苦苦思索時,教師及時匯入新課,並鼓勵學生比一比,看誰學習了新課後能夠正確解釋這個現象。這樣通過激發學生的興趣,打破了學生原有認知結構的平衡狀態,使學生充滿熱情地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學生推到了主動探索的位置上。 
        二、要擅長提出問題
        一個恰當而耐人尋味的問題可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因此,教學中要結合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問題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求知興趣。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我提出如下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自行車的車輪是什麼樣的?”學生回答:“是圓形的。”“如果是長方形或三角形行不行?”學生笑著連連搖頭。我又問:“如果車輪是橢圓形的呢?”(隨手在黑板上畫出橢圓形)。學生急著回答:“不行,沒法騎。”我緊接著追問:“為什麼圓的就行呢?”學生一聽,馬上活躍起來,紛紛議論。這一系列的提問不僅使學生對所要解決的問題產生懸念,而且為隨後的教學提供了必要的心理準備。學生“找結論”的興趣非常地濃,而且這樣找到的結論給學生的印象也深刻。 
        三、要引導探求對錯
        教學時有意蒐集或編制一些學生易犯而又意識不到的錯題,使學生的思維在錯與對之間產生衝突,進而引導學生找出錯的原因,克服思維定勢。如我在教學四則混合運算時,出示了一道容易出錯的複習題:36-36÷3。許多學生的計算步驟如下:36-36÷3=0÷3=0。造成計算錯誤的原因,是因為強資訊“36-36”削弱了計算順序這一資訊,造成了計算的差錯。 
只有個別學生的計算步驟是:36-36÷3=36-12=24。出現這兩種情況,在老師的意料之中。老師應順水推舟,把這兩種計算過程寫在黑板上,讓學生討論這兩種計算哪種正確。學生們個個情緒高漲,老師順勢引入新課:“到底哪種解答方法正確呢?我們學習四則混合運算後,就知道答案了。”接著開始講授新課,教學效果很好。實踐證明,有目的地設計一些容易做錯的題目,展示錯誤,造成“懸念”,有助於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學習的主動性。  
     四、要適時設定障礙 
        教師要準確把握新知識的生長點,在新舊知識的銜接處設疑置難,利用新舊知識的矛盾衝突創設懸念,促使學生積極思維。如在教學“迴圈小數”時,出示兩組題:(1)1.6÷0.25,15÷0.15;(2)10÷3,14.2÷22。學生很快計算出第一組題的得數,但在計算第二組題時,學生髮現怎麼除也除不完。“怎麼辦?”“如何寫出商呢?”學生求知與教學內容之間形成一種“不協調”。好奇與強烈的求知慾望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處。這樣以“障”造成“懸念”,使學生在學習迴圈小數時心中始終有了一個目標,激發了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五、要多角度思考問題
        求“變”就是在教學中對典型的問題進行有目的、多角度、多層次的演變,使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此類數學問題的一般規律和本質屬性,也使學生對學習始終感到新鮮、有趣,由此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例如,在學習了分數應用題後出示兩個條件:男同學40人,女同學32人”,讓學生根據所給條件自己提出問題,並且解答。由此可以提出很多不同的問題:(1)男同學是女同學的幾倍?(2)女同學是男同學的幾分之幾?(3)男同學比女同學多幾分之幾?(4)女同學比男同學少幾分之幾?(5)男同學比女同學多百分之幾?……這樣的變換使學生再度陷入問題的探索之中,而且這種求“變”,對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六、課節之間要銜接好
        一堂數學課的結束,並不意味著教學內容和學生思維的終結。“學貴存疑”,有疑是對知識“學而不厭”的需要。小學生對新事物易產生好奇心,倘若課堂結束時充分利用教材的“新”、“奇”、“特”之處設定懸念,則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探究新知的能力。例如,在“毫米、分米的認識”這節課下課前,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如果用我們學過的米、分米、釐米、毫米來計量高臺到蘭州的路程有多遠,你覺得怎麼樣?”學生答:“不好量,太長了。”此時,教師設定懸念:“計量較長的路程有沒有更合適的計量單位呢?下一節課我們就來解開這個謎。”在揭示矛盾的同時製造懸念,使學生在掌握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又產生了探求新知的慾望。 
        學生在學習中產生的心理需求具有巨大的潛在能量,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豐富想象力,吸引注意力,增強記憶力,開拓思維。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巧妙地設定問題,靈活地運用一些方法,使你的課堂教學精彩紛呈,教學效果特別圓滿。

新課標下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
教學應講究鼓勵與因材施教
相關知識
靈活多變的方法讓課堂教學更精彩
幼兒識字的方法與識字教學策略的文化價值
淺談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走進新課改讓教學更精彩
木吉他入門教程小指的擴充套件與靈活性練習方法
瘦臉較好的方法_讓臉變瘦的小竅門
形容生活多變的成語
減肥最快的方法_讓你快速瘦身
美白面板最快的方法讓面板快速美白的方法
小公司保持企業活下去的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