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靈魂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感想錦集
暑假終於有機會讀書,一本《做有靈魂的教師》讀下來,似乎看到了鏡子中的夥伴和自己,在此分享讀書心得體會感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做有靈魂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感想,歡迎大家閱讀。
做有靈魂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感想
最近我讀了《做有靈魂的教師》後思緒萬千,使我更加深刻的理解:教育的真諦在於將知識轉化為智慧,將文化積澱為人格,一個教師能走多遠,她的學生就能走多遠,教師因讀書鑄就備課靈魂,便成為了教育的永恆愛心、理想信念、社會良知以及社會責任心,這,才是一個真正的教師不可或缺的靈魂。
而淡泊名利、志存高遠,鑄就高尚師德,一名合格教師,應該以身示範,在思想上崇尚師德,在行為上體現師德,在師德中體現自我價值,實現崇高的教育目的。用陶行知先生當年的話來說,就是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無私無畏精神。師德的核心是師愛。要關愛每一名學生,關心每一名學生的成長進步,以真情、真心、真誠教育去影響學生,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這就是師愛。對教師而言,高尚的師德也體現在嚴謹的教風之中。
教師的工作固然是一種職業,但它更是一個事業,幹事業就需要有一種專業精神。教師的專業與一般職業相比,所不同的是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體,它需要我們用不同的彩筆渲染,而渲染後的作品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取決於教師的專業素養。可以說,教師是否具備良好的專業底氣,是能否提供良好教育的前提。任何一位教師,都要學會把學習獲得的能量轉化為課堂智慧。教師的智慧之所以有差別,課堂教學效果之所以有好壞,關鍵在於教師能否
發現自己的優缺點,能否在課堂教學中做到揚長避短。我認為除了學習、觀摩、研討外,更重要的是要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生實際和學習所得主動實踐,並在課後積極反思自己的成敗得失,進而再指導自己的課堂實踐,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
在我的班上還有部分後進生,欲轉變這些後進生,除了加強深入細緻的思想教育和進行科學嚴格的行為規範訓練外,還應幫助差生獲得學習上的成功感,並以此樹立起一種健康而穩定的精神追求。如果我們用發展的觀點看待學生,就有可能把自己對學生的希望與信心傳遞給學生,燃起學生深藏於內心深處的希望之火,使學生獲得源源不斷的進步的動力;就有可能在教學中不斷髮現學生的發展潛力,努力挖掘學生的發展潛力,為學生髮展開拓廣闊的空間,也就會堅信學生的明天會更精彩。我們也會因胸懷廣闊、會因善待學生而在教育中不斷地收穫著成功、快樂與幸福的。
既然我們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我們就要《做有靈魂的教師》,保持一份好的心情,積極尋找生命中每一個階段的亮點,讓平凡的日子裡充滿燦爛的陽光,為自己的生命而感激生活。使我們每個教師的生命因教育而精彩。
做有靈魂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感想
我一直很欣賞斯帕卡爾的一句名言:人是一棵會思想的蘆葦。恩格斯也說過: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思維著的精神。既然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那麼,做有靈魂的教師,就是對教師的必然要求。有靈魂的教師,就是有思想、有追求的教師,就是有道德並能夠堅守教育的道德要求、在功利侵蝕的大潮中保持一份從容和篤定的教師,就是能賦予學生以價值生命的教師。
傳道之人,必須聞道在先;塑造他人靈魂的人,首先自己必須有高尚的靈魂。縱觀古今中外教育名家,無不把德視為最高智慧。從孔子到陶行知,從柏拉圖到蘇霍姆林斯基他們都以德示範,人格的力量就是教育的力量。
做有靈魂的教師,首先必須成為一個思想者,具有獨立思考能力和懷疑精神。如果一個教師自身都缺乏批判意識和懷疑精神,他的學生只能是一群精神侏儒和思想奴隸。只有用思想才能滋養豐富的心靈和厚重的人格。只有教師的思想光明才能燭照出學生的精神燦爛,只有教師的情感高尚才能薰陶出學生的高尚情感,只有教師的心理健康才能培育出學生的健康心理,只有教師的人格偉岸與厚重,才不會導致學生人格的猥瑣與淺薄。
讀書,才會有思考;有思考,才會有思想;有思想,才會有追求。因此,教師要學會教書,首先應該學會讀書,學會思考,學會思想。教師讀書是關係教育成敗的大事。教師不讀書,就不會有教育理想、教育信念、教育思考、教育智慧、教育活力、教育創新,一句話:就不會有教育生命!教師是天生的職業學習者,職業讀書人。只有讀書,才能豐厚自己的文化底蘊、淵博自己的學識水平、陶冶自己的品性修養、昇華自己的教育追求、積澱自己的教育智慧,才能修煉成為值得學生終身閱讀的聖賢之書。因此,讀書是教師的職業生活和專業生活方式,是教師思想的本源,是教師追求的動力源泉。
做有靈魂的教師,始終著眼學生的終身發展。對每個孩子的未來負責,讓每個孩子獲得個性發展的空間,讓每個孩子都能幸福成長是他們堅持不懈的追求。有靈魂的教師堅持育人至上,始終把孩子放在心中,把孩子當作發展中的人和能夠發展好的人,在他們眼中:孩子有差異,但是沒有層次。他們用寬廣的胸懷包容孩子,用崇高的人格陶冶孩子,用豐富的學識涵養孩子,用優秀的作品鼓舞孩子,解放孩子,尊重孩子,關注孩子生命的成長,為孩子夯就堅實的心路歷程,讓孩子擁有健康幸福的人生。
做有靈魂的教師,推進的教學是有靈魂的教學。學科思想是學科教學的靈魂。學科思想是形成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重要因素,是賦予學生價值生命的營養要素。道德課堂的教學,是有靈魂的教學,是基於課程標準、基於學科思想方法的教學,教師要在學科思想、學科方法的指導和統領下,把長期顛倒了的學科教學重心重新顛倒過來,以學科的基本觀念、方法論原理為核心,以學科思想方法來組織和建構學科知識體系,把教學從淺表的知識教學和技巧訓練的層面,推進到深入學科本質與核心的思想教學和方法教學的層面上來,更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科能力、學科素養的提升和人格的健全與發展。
推進有靈魂的教學,是推進道德課堂建設的必然要求,是課堂改革與創新之道,更是課堂改革與創新之德!正所謂:合乎道,至於德。
做有靈魂的教師,始終關注自己的專業成長。教師的發展意願是其自主發展的原動力,有靈魂的教師總是專注於自身學養的豐厚,不斷培育自己的專業情意,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涵養自己的專業精神。他們專注於學生生命成長的本質,專注於喚醒學生的獨特,調動學生的內驅力。有靈魂的教師總是能自覺地為自己設定發展目標,分析自己的優勢劣勢,堅持每天進步一點點,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他們把教育當作一種生活,一種蓬勃向上、鍥而不捨的生活,在教育這塊豐沃的土壤上,種植芳香四溢的花朵,用教育描繪自己的詩意人生,用自己的人生描繪教育理想。 做有靈魂的教師,始終堅守教育的道德要求。麥金泰爾說:教育者的責任就是要抵抗事實上將會控制他的社會潮流。有靈魂的教師,永遠守護在教育的核心地帶,小心呵護教育的本真,不斷追求教育的真諦,堅守教育陣地,努力為教育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有靈魂的教師具備穿越歷史、通達未來的智慧,在功利侵蝕的大潮中,總是能保持一份從容和篤定。心靜則遠,他們不把追逐利益作為人生的終極目標,懷持寧靜自由的心態,從容地去追求浮躁時代裡樸素的教育真諦。
做有靈魂的教師,始終充滿育人的幸福感。教育的功利與浮躁,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鼓吹或熱衷於奔跑,且是百米衝刺。站在現實的大地上,有靈魂的教師不但具有批判的精神,更有建設的行為。教育不能沒有夢,但是教育不是夢,有靈魂的教師總是能在紛繁複雜的教育瑣事中尋覓到育人的幸福,他們堅持山不過來,我就過去的一份明智、一份責任和義務。他們能夠把問題轉化為課題,品味思考的愉悅;他們能把思考轉化為行動,體驗探究的快樂。他們總能從學生渴盼的雙眸中,從學生的點滴進步中,體會到為人師者的自豪和愉悅。
做有靈魂的教師,不會把學生的學業成績冊看成是自己的工資冊和獎金髮放冊。做人有人德,為師有師德。做一個有思想、有追求、有道德的教師,為學生指明生命的方向,賦予學生生命以意義和價值,就是最高尚師德的具體體現!這是為師之道,更是為師之德!
做有靈魂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感想
初中教師的工作瑣碎而繁重,難得清閒。暑假終於有機會讀書,一本《做有靈魂的教師》讀下來,似乎看到了鏡子中的夥伴和自己。
關於靈魂,中國自古就有許多傳說,也留下了不少成語。有一個成語魂飛魄散,形容人驚懼萬分,沒有了人正常的反應。古人認為,沒有了魂魄,就沒有了人氣,沒了生命,只能是徒具形態的物質肉體。所以,當一個孩子受到了驚嚇,大人們拖著綁著紅布的掃帚為他她喊魂。
職業也有魂魄,有靈魂。職業的靈魂在從業者身上。那麼,教師的職業靈魂是什麼呢?
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教師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老人家對教師判定的標準僅限於專業技術領域,延伸開去,即業精為師。還有下一句:德高為範。德又包含哪些呢?孔子又說:仁者愛人,這似乎又給出了道德品質的一個標準:仁愛。是的,作為老師必須是一個仁愛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己及人,用對待親人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學生,有了這一條,教師的形象一下子變得溫暖可親起來。至於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一句中包含的教師應有的謙虛好學、勤奮、有耐心等品質,都可以在仁愛之心的催發孕育之下生根發芽。
上大學時,有一位教授頗有幾分個性,課上得好,孤傲又謙虛,
矛盾得令人注目。一次他在課上就一個問題引申開去:教師這個稱呼很不妥當。讀幾本書,做幾張卷子,拿到一個紅本本,就搖身一變成了別人的老師了?充其量是個教員!我就是一個老教員,不敢稱老師。說得臺下的我們後背發涼,慚愧不已。他雖是這樣自謙,語言冷僻,對學生卻細心有關愛。常有學生到他家做客,除了吃,還有拿,當然,其中必有書。他向我們推介各種書籍,除了叮囑好好讀書,有反覆關照:你們到了新單位,除了和領導同事搞好關係,一定要和廚師搞好關係。別問為什麼,試試就知道了。老先生做過多年右派,經歷過飢餓年代。這絕對是肺腑之言。二十多年過去了,他也應該八十多歲了,祝福他長壽健康。他,是一位令人尊重的真正的教師。
是教員還是教師?審視我們的工作,每天都是充滿了細小平凡的事情的日子,因重複而沉重的腳步,但是每一個人又似乎樂在其中,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如同比喻中的辛勤的園丁。可是,真的夠格做一個園丁嗎?
清明前後,種瓜點都,頭伏蘿蔔末伏芥,春種秋收,農夫相時而動,順應季節的規律,尊重自然勞作。清風拂面,幼苗破土而出,農夫有播種育新丫的欣喜,絕不做揠苗助長、急功近利的短視之人。可以披星戴月、汗流浹背地耕耘,迎來滿眼金黃、瓜糧滿倉的豐收。當一切歸於沉寂,只有秋蟲的唧唧,農夫遠望蒼茫的天宇和田野,目光中滿是任庭前花開花落,看天上雲捲雲舒的悠閒與淡定。 農夫的收穫,除了自己的過硬的農耕技術外,還有勤奮、踏實、
能吃苦,更有對自然規律的尊重與順應。教師,育人育心,更應著眼長遠,尊重順應規律。
那麼,總結一下,一個真正的可以稱得起教師的人應該具備的素養有:高潮的職業知識與技能。建立在仁愛基礎上的謙虛、勤奮、踏實、有耐心以及對科學的尊重與順應,這些,可以熔鑄出一個鮮活而飽滿的有靈魂的教師。
但是且慢,僅此而已嗎?獨立思考呢?開拓創新呢?教師不應是傳聲筒和兩腳書櫥。而且,是否還有其它呢?
看來,從教員到教師的路很長,要準確定位教師的靈魂確有難度。熔鑄靈魂是一個豐富與完善的過程,需要每一個從教者用一生去完成。唯有仁愛者、勇敢者、智慧者、堅持者才能登臨絕頂,一覽眾山小。
教師履職工作心得體會相關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