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功效的中草藥介紹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18日

  中草藥有很多功效,止血的中草藥也有很多,那大家知道止血的中草藥有哪些嗎?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止血功效的中草藥

  1、小薊

  小薊為菊科植物刺兒菜的乾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開時採割,除去雜質,晒乾。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用於衄血,吐血,尿血,血淋,便血,崩漏,外傷出血,癰腫瘡毒。脾胃虛寒而無瘀滯者忌服。

  2、大薊

  大薊為菊科植物薊的乾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開時採割地上部分,除去雜質,晒乾。涼血止血,祛瘀消腫。用於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癰腫瘡毒。

  3、地榆

  地榆為薔薇科植物地榆或長葉地榆的乾燥根,後者習稱“綿地榆”。春季將發芽時或秋季植株枯萎後採挖,除去鬚根,洗淨,乾燥,或趁鮮切片,乾燥。涼血止血,解毒斂瘡。用於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燙傷,癰腫瘡毒。

  4、槐花

  槐花為豆科植物槐的乾燥花及花蕾。夏季花開放或花蕾形成時採收,即使乾燥,除去枝、梗及雜質。涼血止血,清肝瀉火。用於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熱目赤,頭痛眩暈。脾胃虛寒及陰虛發熱而無實火者慎用。

  5、側柏葉

  側柏葉為柏科植物側柏的乾燥枝梢和葉。多在夏、秋二季採收,陰乾。涼血止血,化痰止咳,生髮烏髮。用於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下血,肺熱咳嗽,血熱脫髮,鬚髮早白。

  6、白茅根

  白茅根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乾燥根莖。春、秋二季採挖,洗淨,晒乾,除去鬚根和膜質葉鞘,捆成小把。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用於血熱吐血,衄血,尿血,熱病煩渴,肺熱咳嗽,胃熱嘔吐,溼熱黃疸,水腫尿少,熱淋澀痛。脾胃虛寒,溲多不渴者忌服。

  7、苧麻根

  苧麻根為蕁麻科植物苧麻的根。冬春季採挖,洗淨,晒乾。具有涼血止血,安胎,清熱解毒之功效。常用於感冒發熱,麻疹高熱,尿路感染,腎炎水腫,孕婦腹痛,胎動不安,先兆流產。外用治跌打損傷。

  8、羊蹄

  羊蹄為蓼科植物羊蹄或尼泊爾羊蹄的根。具有清熱解毒,止血,通便,殺蟲之功效。常用於鼻出血,功能性子宮出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慢性肝炎,肛門周圍炎,大便祕結;外用治外痔,急性乳腺炎,黃水瘡,癤腫,皮癬。本品有小毒,內服須謹慎。

  中草藥使用注意事項

  1、煎藥前的浸泡

  一般加冷水漫過藥面,浸透後再煎煮,則有效成分易於煎出。一般浸泡30分鐘左右即可,但也要根據藥材自身質地的輕重和季節、溫度的差異分別對待。花、草、葉可浸20分鐘;根莖、種子、果實及礦石、甲殼類藥材宜浸泡30~60分鐘。總之以藥材浸透為準。

  2、煎藥用具的選擇

  煎煮容器與藥液質量關係非常密切,歷史記載認為,“銀為上,磁者次之”,不主張用錫、鐵之類的鍋煎煮。因為有些藥物遇到錫、鐵等金屬後會發生沉澱,中草藥使用注意事項低溶解度,甚至會引起化學變化,產生副作用。目前多主張使用陶瓷、瓦罐而不用鐵鍋、銅鍋,最好也不用鋁鍋及不鏽鋼、搪瓷容器來煎藥,以確保中藥的療效。

  3、煎藥的火候

  煎煮中藥有“武火、文火”之分,急火煎之為“武火”,慢火煎之為“文火”。一般先武后文,即開始用大火,煎沸後改用文火。不同的方劑需用不同的煎煮時間。治療外感表證的發汗解表藥煎煮時間宜短,治療虛證的滋補藥煎煮時間宜長。

  中草藥的種類

  1、按藥物功能分類

  如解毒藥、清熱藥、理氣藥、活血化瘀藥等。

  2、按藥用部分分類

  如根類、葉類、花類、皮類等。

  3、按有效成分分類

  如含生物鹼的中草藥、含揮發油的中草藥、含甙類的中草藥等。

  4、按自然屬性和親緣關係分類

  先把中草藥分為植物藥、動物藥和礦物藥。動植物藥材再根據其原植物原動物的親緣關係來分類和排列次序。如麻黃科、木蘭科、毛莨科等等。

看過的人還會看:

止咳吃什麼中草藥的效果比較好
什麼是心理的亞健康狀態
相關知識
止血功效的中草藥介紹
具有美容功效的中草藥
具有染髮功效的中草藥大全
可以降血脂的中草藥介紹
有效治療過敏的中草藥介紹
鹼性中草藥有哪些鹼性的中草藥介紹
鹼性中草藥有哪些鹼性的中草藥介紹
祛寒中草藥有哪些祛寒的中草藥介紹
治療溼疹的中草藥介紹
補氣補血補腎的中草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