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不癒合的主要標準
骨折端在某些條件影響下,骨折癒合功能停止,骨折端已形成假關節。也有很多人對骨折不癒合風問題產生巨大的疑問。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臨床症狀與體徵,骨折端有異常活動, 疼痛, 畸形及肌萎縮,負重功能傷失
2 放射線檢查,骨折端有間隙, 骨折端硬化,骨折面光滑清晰,骨髓腔封閉,骨質疏鬆,骨痂間無骨小樑形成,假關節形成,連續觀察骨折沒有進一步癒合傾向已有3個月。凡骨折已超過所癒合時間三倍以上,骨折斷端仍有異常活動,X線片顯示骨折斷端相互分離、骨痂稀少、骨折端硬化、密度增高、或骨折端吸收、斷端圓滑、骨髓腔
骨折的臨床癒合標準
①骨折區域性無壓痛及縱向叩擊痛;
②區域性無反常活動;
③X線片示骨折線模糊,有連續骨痂通過骨折線;
④外固定解除以後傷肢能滿足以下要求:上肢能向前平舉1KG重量達一分鐘;下肢能在平地不扶拐連續步行3分鐘,並不少於30步;
⑤連續觀察兩週骨折處不變形。
封閉者稱骨不連。
影響骨折癒合的因素
影響骨折癒合的因素有全身性因素和區域性因素。全身性因素包括患者的代謝、營養、健康狀況和活動情況。另有報道認為吸菸也與之有關。而區域性因素主要有:骨折部的血液供應、感染的影響、軟組織損傷程度、骨折端軟組織嵌入及治療方法的影響。後者包括反覆多次的手法復位、切開復位時對軟組織的切開及骨膜的剝離、持續骨牽引時牽引過度、骨折固定不確實、不恰當的功能鍛鍊以及開放性骨折清創時摘除碎骨過多等。除了嚴重的營養不良外,全身性因素對骨折癒合的影響遠不如區域性因素的影響大。
骨折不連線時,骨折區域性有腫脹,壓之有疼痛,患者進行肢體活動、站立或行走時骨折部位有痠痛感,有時有假關節活動。
患者骨折後應儘快到醫院就醫,對患肢進行復位、固定,休養時應進行康復鍛鍊,並且可以服用修正頸腰康這類骨折恢復藥物,可以有效消腫止痛、活血化瘀,促進骨骼生長,幫助骨折恢復,以防止骨折不癒合的情況發生。
骨折不癒合的治療方法
應根據其形成的原因和型別採用不同的方法。總的來說,需要對骨折進行良好的復位,並選用合適的內或外固定材料對骨折進行穩定的固定,並根據骨折端的情況決定是否需要植骨:血管豐富型骨不連,只要有穩定的固定就能獲得連線,無需植骨;而缺血型骨不連則需去除骨折端的硬化骨、打通髓腔並植骨。植骨是治療骨不連的最常用及有效的方法。骨的來源很多,有自體骨、異體骨、人工合成骨替代物等,其中自體骨是最好的植骨材料。
對骨不連中的特殊型別——節段性骨缺損的治療比較困難,根據具體情況採用帶血管的骨移植如遊離腓骨移植等、骨皮質截骨和骨遷移來治療可獲得良好的效果,當然這對醫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要求較高。
手術治療:手術前積極改善患者的代謝和營養狀況、鼓勵患者戒菸、儘可能使用肢體並進行鄰近關節功能鍛鍊、控制感染,有助於提高療效。另外對部分骨不連患者,尚可採取低強度超聲、電和電磁刺激的方法來治療。
中醫治療:是較常見的治療方法,多用於骨折後恢復階段使用,外敷正骨活血可以有效促進骨折部位癒合及骨痂的生長,是避免骨折後遺症必不可少的方法。
預防骨折不癒合的護理方法
預防
骨不連重在預防。強調早期預防,消除不利骨折癒合因素,以防骨不連的發生將起重要作用。
1、運送傷員時,骨折固定要妥當,以減少區域性創傷;同樣作手法復位時,動作要輕柔,以減少區域性創傷;嚴重創傷以及過多的骨膜剝離,必將影響骨癒合。
2、避免骨折端形成間隙。
3、早期復位:骨折後區域性有不少血管處於扭曲壓迫狀態,區域性血管栓塞,必將影響區域性血液供應,從而使骨折癒合緩慢。
4、骨折固定期間,應注意活動非制動關節。
5、儘量採用非手術復位法:手術復位不可避免地要損傷骨膜及區域性血管,這都將導致骨折癒合的緩慢,但對確有軟組織嵌入的某些骨折仍須進行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
6、固定要完善,時間要充足。
骨折不癒合的飲食保健
1、多食含硫的食物,如蘆筍、雞蛋、大蒜、洋蔥。因為骨骼、軟骨和結締組織的修補與重建都要以硫為原料,同時硫也有助於鈣的吸收。
2、多食含組氨酸的食物,如稻米、小麥和黑麥。組氨酸有利於清除機體過剩的金屬。多食用富含胡蘿蔔素,黃酮類,維生素以及含硫化合物的食物。也可多食含硫食物如大蒜、洋蔥、芽甘藍及捲心菜。
3、經常吃新鮮的菠蘿,可減少患部的感染。
4、保證每天都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亞麻籽、稻米麩、燕麥麩等。
5、多進食高鈣食品,以確保老年人骨質代謝的正常需要。老年人鈣的攝取量應較一般成年人增加50%左右,即每日成分鈣不少於1200毫克,故宜多食牛奶、蛋類、豆製品、蔬菜和水果,含鈣多的食物。如:薯幹、薯粉、麵包;香菜、雪裡蕻、油菜;海產品,如海帶、海蜇、海蔘、紫菜、蝦米等。必要時要補充鈣劑。
新生兒腦膜炎能治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