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禮儀我知曉文明建設我參與演講詞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27日

  一分文明一滴水,終會聚成一片海,一分和諧一盞燈,終會聚出一片光。下面就由小編為你帶來,希望你喜歡。

  

  為大力宣傳和普及文明城區建立知識,進一步深化“做賢人、建賢城、揚賢風”主題實踐活動,5月16日下午,樹園幼兒園由黨支部書記沈老師主持開展了以“文明禮儀我知曉、文明建立我參與”為主題的建立全國文明城區教師培訓活動。

  在培訓中,老師們瞭解了我們奉賢於20xx年順利通過測評驗收,獲得了“全國文明城區提名資格”,是上海市郊區中第一家獲得這項榮譽的區縣,這是全體奉賢老百姓的光榮,為我們20xx年爭創全國文明城區打下了基礎。

  作為一名奉賢市民,更應明確建立全國文明城區的意義和重要性,讓奉賢的天更藍、水更綠、居更美,人更文明!還應自覺遵守“三德規範”——家庭美德、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在平時的生活中自覺做到“三個管好”——管好自己的口、管好自己的手、管好自己的腿。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教育工作任重而道遠。在一日活動中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小手牽大手,為共創全國文明城區而努力 。

  “文明建立為大家,文明建立靠大家!”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與文明同行,為創建出力,共創和諧校園,共建奉賢美好家園。

  文明禮儀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給大家演講的題目是《文明禮儀,從我做起》

  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意思是:沒有文明禮儀,是不能在社會及家庭立足的。文明禮儀是人們在生活中養成的一種習慣。對一個人來說,禮儀是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知識水平的外表,可對祖國來說,禮儀卻是生活習慣,品德的反映。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做文明人,就要會用文明語,做文明事。簡單地來講就是要懂得禮貌、明事理。

  做文明人,就要講文明話,不講髒話、粗話。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在課間活動中,總會聽到一些刺耳的髒話從同學那裡隨口而出,他們自己可能沒有什麼感覺,可這卻反映了一個人的教養和修養,別人會對這些同學投以鄙視的目光,這些同學的自我形象也會大打折扣。“送人玫瑰,手有餘香。”所以,請大家記住,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文明用語,拒絕髒話,遠離粗俗!

  做文明人,就要學會尊重。尊重他人是文明人的一種基本素養。比如課堂上老師正在上課,或者同學在發言,而你卻在下面開小差,做小動作而不認真聽,這就是一種不尊重他人的行為,長大以後我們要去應聘求職,招聘人員在問你,如果你心不在焉,東張西望,挖鼻掏耳。那好,你不用回答了,人家一定讓你走,為什麼?因為你不講基本禮貌,動作不文明。

  做文明人,就要有文明的舉止,要拒絕暴力,遠離野蠻。同學之間難免會發生一些小的誤會、摩擦。有的同學會一笑了之,有的同學則採取極不理智的做法,以拳頭論英雄。結果,無論輕重,學校都要給予批評和處分。輕了,老師會批評你;重了,家長要掏錢給人養傷不說,你家長還要給人賠禮道歉,你的尊嚴,你家長的臉面都會被你一時的不理智毀掉,這算哪門子的英雄?請同學們記住:暴力,是一種野蠻的行為,用暴力是永遠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只會把事情弄得更糟糕!

  文明禮儀不是代表著一次性的行動,而是永久的習慣,生活中的一部分。讓祖國變成一個文明的國家,讓外國人更瞧得起我們,何樂而不為呢?讓文明禮儀一直留在我們心中,變成如同上班上學一樣的平常,在生活中幫助我們,提醒我們。也要時刻提醒自己:我是中國人,也是個文明的小公民,讓外國人把以前對我們的印象全部刪除,讓他們重新對我們另眼相看吧!

  同學們,播下一個動作,收穫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收穫一個品格。文明的事很容易做到,它卻是生活裡重要的事,也是最難堅持的事。就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一言一行、一點一滴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講文明話,行文明事,做文明人,讓我校的文明禮儀之花在結出累累碩果。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文明禮儀演講稿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接下來就由我來給大家演講一篇題目叫《文明禮儀,從我做起》

  中國自古以來就被稱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千百年來的文化傳承至今,

  作為炎黃子孫,我們就應該發揚光大這種精神。文明禮儀處處可見,常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們所忽略。所以我們要把文明禮儀融入到現實生活中去,文明禮儀注重平時,從小培養,形成良好的習慣。

  首先,注重個人的儀容儀表,談吐,著裝等。從儀容儀表上說,要求整潔乾淨;臉,脖頸手都應該洗得乾乾淨淨;頭髮按時理,經常洗;指甲經常剪;注意口腔衛生,經常洗澡、換衣服。

  其次,注意公共場所禮儀。我們在學校、教室、影院、等場所要注意禮貌。校園裡不要大聲喧鬧。

  第三,我們要謙恭禮讓。謙恭禮讓就是在人際交往中有謙虛的態度,尊重別人,對人恭敬,懂得禮貌,謙恭禮讓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謙恭禮讓能與別人友好相處,也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友誼和幫助,“孔融讓梨”的故事大家都聽說過。四歲的孔融把大梨讓給哥哥和弟弟吃,而自己卻吃小的。

  “以和為善”,“平易近人”,“讓棗推梨”,“賓至如歸”,都說明了禮貌原則。每個人來到世上,學習做人就是從講文明禮儀開始的。到社會上,時時處處都要求人們講文明禮貌。文明禮儀不僅給他人、給社會帶來愉快和諧,也能創造充滿愛心的環境,給自己帶來快樂,帶來溫馨。

  講文明、講禮儀,需要的是人人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我們是國家的小主人,我們有義務去幫助沒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去學習文明、實踐文明。因為我們今天有了豐富的物質生活,更需要建設高度的精神文明。

  著名文學家歌德說:“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的確,人們總是根據你的言談舉止評價你。讓我們大家都提高自己的禮儀意識,重視禮儀。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逐步養成文明禮儀習慣,成為有氣質、有風度、有教養的現代文明人。

  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校園文明建設演講稿
生態文明建設演講稿
相關知識
文明禮儀我知曉文明建設我參與演講詞
我與文明禮儀同行的手抄報設計
文明禮儀伴我行手抄報圖畫_文明禮儀伴手抄報版面設計資料
關於文明禮儀之花手抄報的設計
有關於文明禮儀的手抄報圖片_文明禮儀的手抄報版面設計
有關文明禮儀的格言文明禮儀的名言
文明禮儀的格言文明禮儀的句子
發生在身邊的文明禮儀故事作文_發生在身邊的文明禮儀故事範文
學習文明禮儀心得範文3篇
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