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園地三反思
教學反思是促使教師的教學參與更為主動、專業發展更為積極的一種手段和工具,對改進教學、促進教學質量提高的有效途徑。小編在此整理了,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1
由於生活環境和語言環境的影響,一些學生膽小、害羞,沒有當眾大膽、清楚表達的習慣和膽量,並且一些學生從小用方言說話,給學習規範化的語言,培養表達能力造成了障礙。因此,教師應把創設良好的語言氛圍,大膽地讓學生的嘴巴動起來,培養和訓練學生敢於表達放在首位。
“激發學生的動機、興趣和追求的意向,加強教師與學生情感交流,是促進認知發展的支柱和動力”。長期以來,語文課堂只是教師的“講壇”,學生習慣了做忠實聽眾。在聽講和繁瑣的一問一答中,學生慢慢地丟失了說的慾望,說的能力、口語交際的能力可想而知了。要真正解放學生的嘴巴,就要樹立正確的語文教學觀,淡化語文教師的表演慾,從興趣、情感的啟用入手,培養學生的表現欲。一般來說口語交際訓練內容是很有吸引力的。像這一節課中,學生主動提出“老師讓我們四人小組表演,好嗎?”這就是我們新課程所追求的,不是嗎?
保護學生口語交際的自尊心、自信心至關重要。一要在課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諧的師生關係。教師要認識並尊重學生作為一個人所應有的權利、尊嚴、個性特長、思維與說話方式,要給學生一種感覺:口語交際課是我們自己的,是輕鬆的、自主的、愉悅的。同時,教師還要認識到:學生是處於發展中的人,是一個正在成長的過程,因而每個學生都是等待開墾的金礦,有著發展的可能和潛力。但要理解學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在課堂教學中要少一些批評,多一些表揚,把相信人人能成功進行口語交際的期望傳達給每個學生。教師還要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可以作為一個聽眾、朋友而不是一個威嚴的法官,與學生一起聊天、討論,進行沒有心靈距離的開放式的交流。二是要處理好學生之間的關係,營造一個輕鬆的、積極的班級口語交際環境。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顯然是不可忽視的教育因素。如果一個學生在說話時,其它學生冷眼旁觀、竊竊私語甚至在做小動作,那麼有幾個學生能順利、輕鬆地完成口語交際,可能連最後的一絲勇氣都會消失。所以要鼓勵學生學會交往,學會合作。既要學會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也要學會傾聽、補充和幫助,讓融洽與合作的陽光普照每個學生的心靈。
2
匆匆的一個月又過去了,下面我就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三》進行簡單的課後反思.
1、開放展示的舞臺,讓學生獲取成功的體驗:
如同桌間互讀詞語,每個學生能夠在交流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之後,在開火車讀詞、小老師帶讀、男女挑戰讀等多種競賽活動中,學生有了更高的學習積極性。在讀詞的過程中,學生有了很強的主體意識。學生A能準確地指出學生B出現的讀音錯誤,還能當小老師幫助糾正讀音的錯誤。學生當小老師的過程就是一次展現自我、體驗成功的過程。再如,老師鼓勵學生照樣子說說疊詞,說得好就能當小老師帶大家讀。這不僅給學生拓展思維的空間,也是一次再積累好詞的機會。
2、設定積累的平臺,構建運用的階梯:
在新課程中注重學生的積累感悟。改進的教材中,“日積月累”給學生積累好詞好句提供了很好的平臺。但如何啟發學生在說話、寫話的過程中運用好詞好句也同樣重要。因此,讓學生用自己喜歡詞語說一句話,引導學生學會運用好詞來說完整句。首先,學生圍繞自己喜歡的詞語說一句話,內容不受限制,有更廣闊的說話空間。其次,從詞到句是學習中的一個層次性的飛躍。如開始運用“冰涼”說一句話時,只說了一個短語“冰涼的雪碧”。在H的引導下,他把它擴充成了一個完整句“我喝了冰涼的雪碧,真舒服。”積累詞、句是語文學習的起步,學會運用是更高的一個層次。
積累不應侷限在課本的好詞好句,應把它延伸到廣闊的課外。對於低年級學生的積累,可以從好詞著眼,逐步提高到好句的摘錄。一方面激發學生積累的興趣,另一方面需要對學生的課外閱讀、積累的方法做具體的指導。
3
教學完本節課,感到諸多不足。對文字的挖掘和解讀還不夠深,導課、引課還不夠順暢。課堂教學過於拘緊、緊張。對學生放手學習和合作學習做得還不夠,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而對學生的主體作用的發揮重視不夠。 教學中對學生領讀、多讀重視不足,課堂氣氛過於呆板,沒有讓學生放下包袱輕鬆學習。語言表達不夠精準到位,對學生的引導不夠好。面對聰明活潑的孩子,微笑和激勵就是一種最好的方法,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既是對他們潛能的開發,又是對他們個性的張揚,運用得法,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能,這一點本節課作的不夠好。另外,板書不夠規整,有待於今後教學中注意改正和規範。
一年級語文園地六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