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間接回指及對其釋義過程的分析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19日

 摘要:間接回指是回指研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文章在前人分析的基礎上對漢語中各種間接回指的現象重新進行了分類,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認知分類方法,並用認知域堆疊以及認知域關聯過程對漢語間接回指的釋義過程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漢語間接回指;認知分類;釋義過程;認知域 
  一、引言 
  在《英語語法》一書中,Quirk et. al 1985 把回指定義為:“一個詞或短語在語篇中用來回指同一語篇中的另一個詞或短語的概念。” 根據他的觀點,回指可分為直接回指和間接回指。所謂直接回指就是回指語與先行語存在明顯共指關係;而間接回指中的回指語與先行語之間的關係不明顯,必須通過間接推理才能確立。如: 


  例1 門口停著好些三輪車,許多車伕在那裡閒站著。半生緣 
  在例1中,“車伕”雖是新引入實體,卻能讓人立刻聯想到前面才提到的“三輪車”。而通過推導過程可以把指稱項與先行項聯絡起來,因此這種指稱關係稱作“間接回指”。 
  在間接回指的分類上,英語主要參照句法成分進行劃分。而漢語作為一種主題顯著語言,在小句組織結構中,篇章功能比語法結構更受到重視,也較容易分析。正如Jackendoff 1997 所指出,回指“從根本上來說是兩個概念成分,而非句法成分之間的一種關係”。因此,本文除了從句法和語義角度外,還從認知方面進行了分析,找出了間接回指過程在人們意識中形成的內在動因。 

  在間接回指的釋義過程上,以往以英語為物件的研究大多把重點放在語言形式的銜接上,通過設計某 種計算規則,在篇章中找到間接回指的先行項如Hawkins,1978; Sidner, 1983。然而,漢語由於其特殊性,單純地從形式上去解釋的做法肯定是不可取的。本文通過引入認知域堆疊的概念,從認知角度入手,用認知域關聯理論解釋了回指形成的內在原因,從而完成了對漢語間接回指的釋義過程。 
  二、漢語間接回指的分類 
  一句法分類 
  通過上文對回指的定義我們可得知,回指有兩個重要的要素,即先行項與回指項。因此我們對間接回指進行分類時,對於這兩個要素都要有充分的考慮。範振強,韓瑋2009在對漢語中間接回指進行分類時,主要是參照了先行項、回指項及二者之間的關係三個標準。而本文通過對大量漢語語料的分析及歸納,主要從先行項與回指項出發對間接回指進行歸類。 
  1、依照先行項的句法分類 
  根據先行項的不同,我們將漢語間接回指分為先行項為名詞,先行項為指示性名詞短語,先行項為動詞三大類。 
  先行項為名詞: 
  例2 我昨天買了一臺電腦,顯示器是三星的,硬碟是40G的。 
  先行項為指示性名詞短語: 
  例3 這房子相當講究。門是楠木做的…… 
  先行項為動詞: 
  例4 差不多天天吃飯的時候都是這樣。簡直叫人受不了。但是鴻才似乎也受不了這種空氣的壓迫,要想快一點離開這張桌子。半生緣 
  2、依照回指項的句法分類 
  根據回指詞的不同,漢語間接回指又分為回指項為名詞,回指項為代詞,回指項為指示性名詞短語三類。 
  回指項為名詞: 
  例5 對於首次去公共圖書館的借書者,只需要填上一張只有姓名和地址的卡片,管理員便給你四張借書卡,整個手續就此結束。 
  回指項為代詞: 
  例6 但是沒有用處。我只有直接找您談。請您通知研究生班:讓他們馬上給我發准考證。 
  回指項為指示項名詞短語: 
  例7 小王把房子買賣了,把那筆錢存入了銀行。 
  二語義分類 
  我們採用徐赳赳2005的分類方法,將漢語間接回指從語用上分為上下義回指和關聯回指。 
  1、上下義回指 
  所謂上下義關係回指,是指先行詞和回指詞之間有“整體-部分”或“綜合-具體”的關係。如下列例句: 
  例8 這件衣服剛買,袖子就破損了。 
  例9 別在書上寫字。《名人傳》是我向別人借的。 
  2、關聯回指 
  關聯回指指的是讀者藉助某個篇章所提供的具體語境,通過相互具有的“關聯”特性而建立起來的先行詞和回指詞之間的關係,這種關係並非上下義關係,但回指詞和回指詞兩者之間的關係極為密切。請看下例: 
  例10 俄訊息電視臺援引該發言人的話說,俄航空公司這架波音737客機於從莫斯科飛往彼爾姆的途中墜毀, 82名乘客和6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其中包括7名兒童。 
  三認知分類 
  以上間接回指的分類都是基於句法和語義的,然而無論是那種分類,將引入的回指詞定位到其所對應的先行詞都要經過大腦的認知推理。在定位的過程中,不同的回指詞與其相對應先行詞匹配起來的難易程度也是不同的。在此基礎上,我們將漢語間接回指劃分為三個級別,即突顯性間接回指,傳遞性間接回指以及隱性間接回指。 
  1、突顯性間接回指 
  人類生活中的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各種各樣的聯絡。有一些事物之間的聯絡比較穩定,他們往往共同出現在某些場景之中。比如學校總是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學生、圖書館等,因為這些都是學校裡通常會出現的事物。這些事物在形成間接回指時之間的聯絡具備突顯性,回指詞在尋回先行詞的過程中所需付出的努力也較小,我們將其稱之為突顯性間接回指。如下例: 
  例11 這棵樹真可憐啊,葉子都落光了。 
  例12 考試結束,請把試卷向前傳。 
  例11中葉子是樹的一部分,而例12中試卷也是考試這個場景中通常都會出現的一個成分。 
  2、傳遞性間接回指 
  有一些事物,它們之間也存在一定的聯絡。只不過這種聯絡無法令人立刻就聯想到,需要有一箇中間項進行過渡,通過該中間項回指詞和先行詞之間的關係得以傳遞下去,這種回指我們將其稱之為傳遞性間接回指。例如: 
  例13 院子裡停著一輛新自行車,氣門芯不知被誰拔掉了。 
  在人們的常識中,車輪是自行車的一個常規部分,它們之間具有突顯性的關聯。而氣門芯又是車輪的一個常規部分,它們之間也具有突顯性的關聯。然而,氣門芯和自行車之間的關聯卻缺乏突顯性,通過“車輪”這個中間項它們之間的聯絡得以良好過渡。 
  3、隱性間接回指 
  在一些間接回指中,回指詞和先行詞之間可能具有一定的關聯性,可是關聯卻十分薄弱,或實際回指項在先行項的眾多潛在回指項中較為隱蔽。這樣的回指為隱性間接回指。見下例: 
  例14 這座城市的南部是一個遊樂園,餐廳十分有名。 
  遊樂園通常使人想起遊客和遊樂設施,雖然裡面也有餐廳,但餐廳並不能作為遊樂園的優先突出部分進入心理篇章。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將回指詞與先行詞對應起來要花費較大力氣,有時甚至由於回指詞與先行詞的聯絡過於牽強而導致回指確認過程失敗,對句子的理解也會出現問題。 
  4、突顯性、傳遞性和隱性間接回指中回指項與先行項心理距離的測定 
  為了量化以上三種間接回指的關聯程度,我們進行了以下測試。選取三類的回指詞與先行詞每類各10對。測試開始,說出一個先行詞,讓參與測試者說出聽到該先行詞所能聯想到的所有名詞短語,直到說出的名詞短語與目標回指詞一致為止,記錄下測試者總共說出的名詞短語數,此數字便是該間接回指先行項與回指項間的心理距離,我們稱其為關聯指數。關聯指數越低說明先行語與回指語之間的關係越密切。例如,先行詞是“飛機”,目標回指語是“乘務員”,測試者可能在說出“乘務員”之前還說過“機場”、“乘客”等等,到了第10個詞才說出“乘務員”。對於該測試者,“飛機-乘務員”間的回指關聯程度便是10。我們總共選取了50名測試者,並將最後的結果求了平均值,得出下列結果:突顯性間接回指的關聯指數約為8,傳遞性間接回指的關聯指數約為12,隱性間接回指的關聯指數大於18。

三、漢語間接回指的釋義過程 
  1、認知域 
  認知域指的是“描寫某一語義結構時所涉及的概念域”Langacker,2004. 轉引自楊怏,2006。具體說來,語言中每一個實體並不是孤立的,在它中心分佈著與該實體有相關聯絡的其它實體,我們將它們稱為關聯實體,原實體為中心實體。這些關聯實體聚集在中心實體的周圍,形成了一個集合,即概念域。當中心實體被提及或出現在篇章時,其相應的概念域便被啟用,進入到讀者的心理篇章語境中,成為該實體的相關認知域。在讀者的心理篇章語境中,充斥著眾多的認知域。這些認知域間有的相互重合,有的互不相干。它們共同構成了心理篇章語境,為篇章的分析和理解服務。 
  認知域中的這些關聯實體團聚在中心實體的周圍,它們之間的排列方式在縱向上有序,在橫向上無序。具體說來,就是指關聯實體在認知域中的位置和它們同中心實體的關聯程度有關。與中心實體關係較為緊密的關聯實體分佈在認知域中靠近中心實體的位置,而與中心實體關係較為淡薄的關聯實體則分佈在認知域中離中心實體較遠的位置。以“學校”為例,在它的認知域內分佈著“學生”,“老師”,“教學樓”,“超市”等關聯實體。由於所有的學校都有著學生老師,因此這些關聯實體與中心實體的關聯較為緊密,分佈在認知域的中心區域。先對地,有些學校可能設有超市,然而它卻都不是學校的一般特徵,與學校間的聯絡也較為疏鬆,故而分佈在“學校”認知域的邊緣區域。 
  需要注意的是,認知域沒有一個確定的界限。當關聯實體與中心實體間的關係淡薄到一定程度時,便可以認為是獨立於認知域之外。另外,具有不同文化、使用不同語言的人對某個中心實體能會產生不同的認知域,此認知域的大小,認知域中關聯實體的類別也不盡相同。 
  2、認知域堆疊及認知域關聯過程 
  隨著篇章的展開,上下文中的資訊被輸入到讀者的心理篇章語境中,成為一個個中心實體及其相應的認知域。這些認知域充斥在心理篇章語境中,形成一個認知域堆疊。儲存在堆疊中的認知域根據其進入堆疊的先後順序排列,最新進入的排在最上面,從前進入的壓在下面。在篇章的處理過程中,認知域堆疊不斷更新,最新一個進入堆疊的認知域位於堆疊頂部,我們稱之為認知域堆疊中的第一期待認知域,其中心實體為第一期待實體。 
  每當篇章中引入一個新的實體,該實體及其認知域被輸入心理篇章,與認知域堆疊中的第一期待認知域進行關聯過程。這種關聯過程的預期結果有三種: 
  一新實體與第一期待認知域的中心實體一致,即新實體與第一期待實體系指同一事物。此時產生直接回指過程。回指項是新引入實體,先行項是第一期待實體。回指項取代先行項成為第一期待實體,其認知域也相應地成為第一期待認知域位於認知域堆疊頂端。 
  二新實體與第一期待實體不一致,但新實體位於第一期待認知域中,與第一期待實體具有密切的聯絡。此時產生間接回指過程。回指項是新引入實體,先行項是第一期待實體。回指項取代先行項成為第一期待實體,其認知域也相應地成為第一期待認知域位於認知域堆疊頂端。 
  三新實體與第一期待實體不一致,也不位於第一期待認知域中。這種情況下,新引入實體以及其認知域越過第一期待認知域,與堆疊中緊靠後面的認知域進行關聯過程。若結果依然為第三種情況,再按先後次序向堆疊前的認知域進行關聯,直到產生第一或第二種情況為止。若結果為以上第一和第二種情況,則相應地發生直接和間接回指過程。此時,回指項為新引入實體,先行項為堆疊當前處理中的認知域的中心實體。回指項取代原第一期待實體成為第一期待實體,而先行項由於與回指項的關聯繫結,也跟隨回指項向堆疊頂移動,成為緊隨第一期待實體之後的實體,其位置在堆疊中位於原第一期待實體之前。 
  顯然,漢語間接回指現象的形成是基於認知域關聯的第二種結果。一方面,回指項在讀者的心理篇章中尋找到了目標認知域,實現了自身在心理篇章中的解釋過程。另一方面,先行項通過其認知域與回指項建立了關聯繫結,由於關聯繫結的作用被回指項重新“拉”入了短時記憶中。 
  3、漢語間接回指的內在動因 
  漢語間接回指中,先行語和回指語間存在著一種相互找尋趨勢。即回指語所形成的認知域會極力地向心理篇章中靠前的認知域靠攏,以期獲得自身在篇章中存在的合理解釋。而先行語的語域也存留在讀者的心理篇章環境中,一直處於半啟用狀態,以期對下文新引入篇章的實體進行解釋和說明。當回指語的認知域與處於半啟用狀態的先行語的認知域相交時,先行語及其認知域由半啟用狀態上升為啟用狀態,重新進入讀者的短期記憶中。 
  四、結語 
  本文在前人分析研究的基礎上總結梳理了漢語中間接回指的分類,除了傳統上的句法分類和語義分類,又從認知上將漢語間接回指分為突顯性間接回指、傳遞性間接回指以及隱性間接回指三類,並對間接回指中回指項與先行項的心理距離進行了測定。本文還通過提出認知域,認知域堆疊及認知域關聯過程,結合具體例項對漢語間接回指的釋義過程進行了分析。指出間接回指產生的實質是篇章新實體的認知域與心理篇章認知域堆疊中的認知域在相互找尋趨勢的推動下發生了相交和重疊。 
   
  參考文獻: 
  1.Hallid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4. 
  2.Hawkins J A. Definiteness and Indefiniteness: A study in Reference and Grammaticality Prediction [M]. London: Croom Helm. 1978. 
  3.Jackendoff R. The Architecture of Language Faculty [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7. 
  4.Langacker Ronald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ume I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M].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全景接片及堆疊技巧
防火牆型別及特性介紹
相關知識
漢語間接回指及對其釋義過程的分析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對話式聽力題型分析
財務風險及其防範策略的分析
對大型多功能建築給水排水工程的分析
對外漢語專業介紹及描述
對外漢語專業介紹及描述
英漢語言文化思維對研究翻譯的影響
關於詞義民族性的表現及對跨文化交際的影響
對上市公司資產重組問題的分析及改善方法
歐盟反壟斷案件立案調查前程式分析及對我國的啟示論文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