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可讀的散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0月05日

  把微笑送給自己,就會給自己一份從容。面對爭奇鬥豔的鮮花,我們會欣賞但不會陶醉,面對襲來的風雨,我們會應對但不會逃避。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一***:棗花茶

  棗花茶是家鄉一種很平常的土產品,它是由三月剛發芽的嫩嫩的棗葉多次刨制加工而成,茶味微甜,略苦,淡香,色澤淺黃而呈綠。雖然家鄉人沒有飲茶習慣,但誰家都會準備一些,以備外地親朋好友作客來飲用。

  父親是很喜歡飲這種茶葉的。這也許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原故。父親是名牙醫,有些好友常給他饋送些好茶甚至有些名貴茶葉,但父親只是把它置放起來,或轉送給朋友或等朋友來了再拿出來品嚐。而自己還是多飲這種家鄉口味的略苦的棗花茶。

  父親六十多歲因常年的辛苦勞累,積勞成疾患上了糖尿病等多種病疾。但是父親並沒因此而停下手中的工作,父親是當時全縣內唯一的牙科技師,由於患者的信賴,父親不得不抱著病體來為患者修復診治。無論是三九嚴寒還是烈日酷署,還照常到城裡簡陋的工作地點上班。七八月份是冀中平原最炎熱的季節,父親在城裡工作多半天后,中午在城裡簡單地吃些飯萊便頂著酷暑返回十多裡的家中,每當這時,母親總是把院裡的樹蔭下打掃的千乾淨淨,放上那個陳舊的吃飯桌,父親拿來一把蒲扇和一個低低的小凳,只穿件背心,手輕輕地搖動,坐在桌前休息。儘管這樣汗水還是從父親的臉上脖子上不斷流下。母親這時提著那隻老式磁壺放在桌上,再從一個綠色紙茶桶中拿出小撮淡綠色的棗花茶,用開水衝下,再蓋上壺蓋,沏好。母親又拿來兩個吃飯用的磁碗,洗刷乾淨等茶泡好,約摸一刻鐘後,父親提起磁壺向碗中倒出呈淺黃色的茶水,隨後,小院中便彌散著這棗花茶的清香。

  父親一生不吸菸不飲酒,沒有其它任何嗜好,飲一點茶算是唯一的奢侈。但他還是聽從醫生的忠告儘量少喝。父親一生勞累奔波,據我所見,只有在父親飲茶時才顯出特有的輕閒和安逸。

  父親一隻手輕輕端起茶碗,眼神是那樣專注,輕輕吹動飄浮在茶水上面的片葉,然後輕輕的飲上一小口,淡淡的熱氣便撲繞於父親的臉上,此時父親的臉顯的溼潤,不知是汗水還是茶水的滋潤,片刻後又輕輕飲上一口。這時我發現父親滿是皺紋的臉上出了少有的輕鬆和愉悅。一碗香茶使父親忘記了勞累,忘記了當時的麻煩。汗水也從父親的背上臉上淌下,父親閉上眼睛,輕輕搖動蒲扇享受著悠閒時光,享受這工作後的幸福,父親也許是在慢慢品嚼人生的苦辣酸甜吧。

  多少年以後,我還能真切地記憶起父親那輕鬆的模樣。

  父親到了晚年是很少出遠門的,但唯一一次我見到他隨身攜帶著自己愛喝的棗花茶遠行。那是七十年代中期,我和二哥在承德山區的三線單位工作,父親在家照樣經營他的業務,那時割資本主義尾巴,批資產階級法權的口號喊的震天響,父親雖然有合法的行醫手續,但也並不因此而安生。不是今天學習就是明天接受檢查,要不就是搞革命大批判,再不就是停止營業回隊參加勞動,那些有權人象神經病患者一樣,編著心思使老百姓們不得消停,不得安寧。

  一個大雨飄潑的夜晚,去承葉線榆樹溝接站的小車司機突然把父親帶到我們的辦公室前,由於雨大,又沒帶雨具的父親被淋的一身透溼,我們趕緊把父親接進屋內換上乾淨農服,父親的突然到來使我們有些緊張,因為如果沒有緊要事情,父親不會不顧六十多歲高齡千里迢迢來到塞北。父親坐下體息片刻告訴二哥和我,他是來拿營業證的,縣裡後天就要突擊檢查,如果沒有就要受到批判,停止營業。聽完後我才想起,原來兩個月前我回老家,為了在保定買些牙科材科,我攜帶並使用了父親的營業證,而後準備再給父親郵回,哪知一回到三線單位就把這事給忘記了。自己的疏忽使的父親日夜兼程來這裡。父親說因為時間緊急寫信不行,就只好來了,我聽後心中十分慚愧,趕忙從臥室中取出營業證交給父親,父親這時才顯的輕鬆起來。我扶父親上床休息,趕忙打來開水給父親泡茶。哪知父親卻說不用了,我自己帶著呢,說完忙從帶著的那隻黑色手提包內取出一個磁缸,而後又取出小塑料袋裡的一包茶葉,父親輕輕用手取出幾片,燈光下,我看到是父親愛喝的棗花荼,趕忙給父親泡好,等泡好後父親只喝了兩口就躺在床上發出了輕輕鼾聲。我趕忙給父親蓋上毛毯,望著身困疲憊的父親,我想父親為了這個家操透了心,勞透了力呀!

  一覺醒來天已大亮,父親從床上爬起就要準備上火車站。我知道昨天晚上 父親沒有吃飯,而且昨天一天也只吃了一頓,我和二哥勸父親多住兩天,父親說不行,明天就要檢查,要不他們就又挑出毛病找麻煩的。我們知道父親脾氣勸說是沒有用的,因不到開飯時間,我們手下又沒有可吃的東西,父親看看我們有些為難,就說再喝點棗花茶又解餓又解渴。我們知道父親是在安慰我們,就這樣來去匆匆兩千多里路,父親只喝了幾杯茶水。我們送父親去了十多裡外的榆樹溝車站,在車站上父親才草草吃了點東西,匆匆踏上了南下的火車。在父親踏上列車車門剎那問望著父親疲勞,蒼老,憂心過度的身影,我掉下了眼淚。

  棗花茶微苦談香略甜,是極平民化的飲料,它不只是悠閒時的品嚐,而是品嚐後的愉悅!

  受父親的薰陶我也愛飲起了家鄉的棗花茶。我雖身居塞北多年,但我每次回家都帶回一些,每空閒時總愛飲上幾杯。每當這時我就想起父親,想起父親的音容笑貌,想起父親的勤勞和不易。

  ***二***:父親是一本讀不完的書

  世上有一種情最厚重,那就是親情。世上有一種愛最深沉,那就是父愛。年輕時的我,大都是憑著感性去認識和理解父親的。在我的印象裡,更多的感覺是父親的冷峻、嚴厲和苛刻,而缺少的是對子輩細膩的關懷和溫柔的呵護,甚至在心目中還或多或少產生過一種畏懼的感覺。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閱歷的增長,思維的日漸成熟,我越來越覺得,自己對父親的認識非常膚淺。父親就像一本名著,只有細細的品味,才能感受到它的深邃、領略到它的厚重、體會到它的博大精深。我作為一個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能夠入伍、入黨、提幹並調至軍一級機關工作,轉業後又成為省一級機關的公務員、處級幹部,回顧這一歷程,可以說,這裡面既有各級領導的關心培養、同事朋友的熱心幫助,也有自身的奮發努力。然而,正是那潤物無聲、深情無言的父愛,給我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和茁壯成長的土壤。

  關注貧弱,行醫濟世,救死扶傷,回報社會,是父親畢生奮鬥和追求的目標。父親大名趙學詩,屬馬,1930 年出生在行唐縣一個窮苦的家庭。爺爺趙老強是個文盲,腿有些殘疾,一輩子靠賣豆腐為生。據說奶奶一生共生育十一胎,因家境貧寒和缺醫少藥等原因,十之七八大都夭折或是送人。父親是第十胎,故取名“小十子”,叔叔則取名“十一子”。父親高小畢業即因家貧失學。之後,他立志救死扶傷,造福百姓。於是就到本縣順城街名中醫王錦章的藥鋪學徒兼當司藥。王老爺子大醫精誠、懸壺濟世、懸絲切脈、妙手回春的醫德醫術,對父親影響極深。靠耳濡目染、勤奮學習和名師點撥,加之天資聰慧和悟性較高,他很快就鍛鍊成為一名獨當一面的醫生,並在縣城辦起了私立康寧診所。由於他醫德高尚,行醫嚴謹,治病獨闢蹊徑,雖年紀較輕,卻已在縣城嶄露頭角。五十年代國家實行公私合營,28歲的父親就擔任了行唐縣城關鎮醫院第一任院長兼黨支部書記。父親重視醫德醫風培養,倡導鑽研業務、又紅又專。他那時領導下的鎮醫院,可謂是人才薈萃,高手如雲,陣容強大。眼科劉峰、兒科劉新辰、婦科周國雲、外科楊文才、內科劉玉春、精神病科張英全、五官科郭振清等一大批或科班出身或私家名醫齊聚麾下,並在日後都成為行唐醫學界的權威和棟樑。然而,直到1988年父親因病去世時,他仍然兢兢業業、默默無聞地工作在一個公社醫院院長的崗位上。在我的記憶中,父親從來沒為自己的提拔使用,個人待遇爭過什麼,講過什麼。倒是那一個個經他妙手回春,解除病痛,延續生命的小小百姓們讓他感到莫大的欣慰。

  刻苦學習,深造醫學,探索不止,不斷更新自己的醫療水平,以精湛的醫技救治患者,是父親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在我的印象裡,父親最捨得花的錢就是購買醫書,最大的嗜好博覽醫書。醫療專業,在他的一生中,幾乎佔據了全部的位置。五十年代末,他曾經自費到當時的省會保定一家大醫院,專門向名醫學習外科技術。轟轟烈烈的“***”開始後,破“四舊”、搞“四大”、文攻武衛,天下大亂,造反派、保皇派你方唱罷我登場。而父親則與世無爭,獨善其身。他充分利用國家醫學界部分“反動學術權威”下放行唐勞動改造的天賜良機,主動接近,不恥下問,學到了許多高階的醫學知識。

  忠於職守,嚴謹求實,淡泊名利,人道行醫,是父親的安身立命之本和終身奉行的最高準則。醫生是一個特殊的行業,健康所繫,生命所託。人是世界上最複雜的物體,把日積月累的病體調整好,絕不是找到鬆動的螺絲再擰緊一下那麼簡單。面對眾多的疑難雜症,父親總是那樣心神氣定,不急不躁,精益求精,毫不馬虎。有的病情比較複雜,一時拿不準如何診斷,他從不顧及個人面子,草率處方,或拿病人去做實驗。而是通過翻醫書、查資料,與高手交流,直到胸有成竹之後,再處方下藥。面對眾多家境貧困、一分錢都要掰兩掰來花的農民,他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中西結合診病,組方精妙獨到,常常以小處方出奇制勝,用最少的藥費解除了無數病人的痛苦。類似例子不勝列舉。有一年,鄰居家的女婿將一個多年不孕的戰友夫人帶到我家,經過父親的精心診治,多年頑疾終解沉痾。第二年,就生下了一個大胖小子。當母親抱怨這位夫人的感謝行動只是僅僅寄來一張照片之時,而思想境界已達到醫者仁心的父親對此卻並不以為然。因為金錢、地位、榮譽對他來講,都不過是過眼煙雲。作為一個醫務工作者,他的滿足和喜悅,就是追求自己醫術上的進步、創新和突破,就是靠自己的醫術為百姓治病減災、為一個個家庭帶來幸福,這種成就感和自豪感非一般人所能理解。即使是父親晚年身患癌症之後,他仍然堅持為慕名而來的患者把脈看病,開出了一個又一個處方,拯救了一個又一個生靈,他在平凡的崗位上找到了自己生命的價值所在,造福天下蒼生,成了他一生的快樂和追求。

  嚴於律己,克己奉公,忠誠老實,不向組織討價還價,是父親一生所遵循的處事原則。1964年,父親擔任城關鎮醫院院長期間,國家為減輕天災人禍帶來的巨大財政壓力,決定要下放部分國家職工。當時在鎮醫院婦產科擔任助產師的母親被父親第一個列入下放名單。從此,母親和我們兄弟三人的戶口由行唐縣城轉到了老家貝村,商品糧改吃農業糧。正是他的這一率先垂範的決定,讓我們全家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雖然後來我通過當兵提幹改變了身份,但兩個兄弟及後來出生的妹妹農村戶口的身份,卻使他們永遠失去了城鎮戶口分配工作的那種特殊待遇,並受到了不少的磨難。儘管兩個弟弟後來靠黨的改革開放政策日子過的還都不錯,但父親的這一舉動一直讓他們難以理解和釋懷。60年代中期到72年期間,父親在離家較遠的趙陽關公社醫院擔任院長。那時的全家,上有爺爺奶奶姥爺姥娘,下有我們兄弟三人,家庭又因被下放面臨不少實際困難。其實,當時的縣衛生科長***相當於***後的縣衛生局長***王炳海就住著我家縣城的房子。這位曾在朝鮮打過仗轉業幹部,與我家關係也一直處的很好。通過它調到近一點的地方應該是能做的,但父親卻從未為個人的這些私事向這位領導開過口。

  父親性格內向,不拘言笑,為人低調,謹言慎行。無論是在社會上還是在工作中,他總是一付冷靜、從容、深沉和平淡的面孔。即是是在家庭裡,也很少與我們做近距離的交流和溝通。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身上就沒有濃濃的父愛,他自有自己的表達方式。60年代中期,我放假後來到父親所在的趙陽關公社醫院,有機會跟隨父親一起到患者家出診。面對熱情好客百姓群眾,本以為父親會帶些好吃的讓我回去解饞,沒想到父親卻陸續為我借了些書讓我閱讀。記得有《鐵道游擊隊》、《烈火金剛》、《敵後武工隊》、《野火春風斗古城》、《林海雪原》、《紅旗譜》、《小城春秋》等不少現代文學書籍。正是這些書籍,將我帶進了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並使我從此愛上了讀書,逐步學會了怎樣寫作,怎樣做人。品味起書香裡的父愛,一生咀嚼,受益無窮。1972年12月我高中畢業後應徵參軍,因村裡幹部把指標都留給了自己的親朋好友,我雖體檢合格但就是不讓走。幾經周折,最後還是接兵的魏傳篤副政委聽說我有些特長而點名要我,我才得以當兵。記得我參軍離家時,一向沉默寡言的父親態度嚴肅、聲音不大地對我說:“好好幹、爭口氣”。六個字,透出了人世間最真情的囑咐和殷切的期望。正是這六個沉甸甸的字,激勵我奮發向上,永不言敗,信步風雨人生。我1975年3月入黨、5月提幹,1976年6月提拔為副連、10月調到師政治部當幹事,1979年調到北京軍區炮兵政治部當幹事,並提拔為正連,成為我們這批兵當年提幹最早、提升最快的一個。

  “做人要知足,做事要不知足,做學問要知不足”、“人要靠本事和本分立足”、“一招鮮吃遍天”、“做事不貪大舍小,為人莫瞞上欺下”、“知恩圖報,施恩不圖報”。這既是父親平凡一生的真實寫照,也是壘砌和樹立在我心中的人生座標。在父親的一生中,也許還有太多、太多我不曾知曉的故事和奇蹟,但父愛的深沉與厚重,就蘊藏在這平淡如水的日常生活之中。那些無言的父愛,就像清茶一杯,細心品味,雖苦澀卻清香,雖淡然卻深刻。如陳年的老酒,令我回味無窮,歷久彌香。如明亮的燈塔,不僅照亮了我的成長之路,並讓我由此讀懂了人生。

  ***三***:兒時的中秋

  塞上的九月真好,最熱的天氣已經過去,中秋月圓、雲淡月清、溫和爽颯。

  在這風和景明的季節裡,我常常想起老家的中秋節來。“八月十五” 是老家人對中秋節的統稱,因為農家人記事的時間都以農曆為主,除此之外,就再沒有其他叫法。雖然很直白,但卻承載著家鄉人對美好生活的無限期盼與嚮往。

  農家小院的房前屋後都有成片的樹蔭,當月上樹梢,月光散向院落的時候,整個院落靜謐極了,樹梢下面斑駁陸離的月影如月亮娘娘散向人間的碎銀一般,將這農家小院妝扮得神祕而潔淨、溫情而浪漫,再無喧囂和雜亂。庭院中央的桌子上,父親燃起了爐香,母親剛從鍋裡烙出的月餅及水果之類也被一一敬獻於月光之下,這此地,如沒有院外一兩聲蛙鳴傳來,還真不分天上人間呢!

  月餅是母親烙制的,剛出鍋散發出新鮮而濃郁的麥香味兒,如母親的味道熟悉而好聞極了。離家多年後的今天,我一直在想,那該是家的味道才對呀!

  在我的記憶裡,老家人過八月十五的心是非常虔誠的,烙制的月餅得用當年自家新產的麥面,得家人親自烙制,而且必須得獻在皎潔的月光下才算了結一年的心事。如果這天沒有月光,這個節日的敬獻活動就得向後順延,直到月亮賞臉為至。敬獻的物品除了月餅之外,還有粗糧製品和自家水果及其他農作物。因為,敬獻過月亮的食品中既飽含著月亮娘娘對敬獻者來年的祝福,也深含著農家人對一年來上天賜予風調雨順、豐收年景等福報的感激。所以,敬獻過月亮的食品是要分給家人每個成員還有雞狗等家畜來享用,以保來年五穀豐登、風調雨順。

  兒時的八月十五,在我的心中很早就佔據著很大的空間,不僅很神祕,而且還能吃到母親做的月餅和平時很少有的水果。這一天,所有的敬獻活動都是在大人的操持下完成的,除製作月餅之外,村子裡還要唱大戲。所以,這一天,大人們都賦閒在家,整個村子裡到處人來人往,節日的氣氛很隨意的飄蕩在村子上空。平時不走動的親戚在這一天也要相互登門送去祝福。不僅如此,村子裡將要過門的姑娘們在這一天都會收到男方家裡送來的禮品,兩家新親戚同座一席大話未來的美好生活。既將要做媳婦的姑娘們,在這一天就會一改往日的羞澀,妝扮一新,如同主婦一般開始上鍋煮飯,大顯身手,預示著她們即將步入主婦的行列。我也是在這一天,真切地看到村子裡的姑娘們如月亮娘娘賦予靈氣一般,變得嫵媚了許多、柔情了許多、清秀了許多、動人了許多。也有好多姐姐被鄰村的小夥子們牽著手,在這一天喜滋滋地做了別人的新娘……

  少不更事的我,每逢此時,就纏著姐姐讓她保證永遠不被別人牽手,永遠不離開我。姐姐被我不懂事的胡攪蠻纏逗得笑翻了天,掐住我的鼻子嗔怪道:趕快長大掙錢,給你媳婦送禮去…姐姐無意的戲謔,竟讓我心中湧起陣陣的不捨與酸楚。因為,我知道姐姐總是要離我而去的。

  在我離家後的多年裡,每逢這個節日,大街小巷、超市的櫃檯上到處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月餅。雖然精緻極了、炫目極了,可在我的眼中,竟沒有一樣能抵得上家鄉月餅的甜美與醇香,不僅沒有新鮮的麥香,更沒有母親和家的味道,也失去了月餅應有的寓意。給我的感覺是月是月、餅是餅,餅來自超市、月自在天邊,超市的餅永遠不能擺脫市儈的俗豔,而母親烙制的餅始終飽含著農家人對明月的虔誠與美好生活的嚮往。遠在天邊的明月時時關注著人間的一切,可忙碌的人們有幾人在這一刻想起了母親的味道、新鮮的麥香、靜謐的農家小院、還有院落裡年邁的爹孃?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是古人對“圓滿”生活的一種美好向往。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沒有什麼是圓滿的,親人天各一方的日子無處不在。在我們很小的時候,一家人因為生活聚集一處,當我們長大成人的時候,這個圓滿就被生活所切割……,如果不是這樣,現實生活中就不會有“每逢佳節倍思情”這樣精美的詩句來膾炙人口了。

  其實,月亮是永不失去的,當我們看不到月光的時候,那只是被雲層遮蔽了。人人都知道月亮的存在,可不一定時時能觸及月光清輝的愛撫,可月的清輝不因為遮蔽而消失,就象兒時的八月十五一樣,永遠在我的心中,那裡有母親烙制的月餅、還有月影下農家小院及小院裡年邁的爹孃……既使因為忙碌而忘卻,我想那只是暫時的。

  以上就是小編為你帶來的的內容,謝謝你的閱讀。

小學生該讀的散文
小學生畢業散文
相關知識
小學生可讀的散文
小學生該讀的散文
適合小學生朗誦的散文小學生勵志散文朗誦
關於小學生優美的散文精選
林清玄適合大學生閱讀的散文
小學生必讀的現代散文
關於適合小學生閱讀的人生簡短感悟文章
小學生必讀的韻母繞口令
小學生必讀的課外閱讀書目
小學生必讀的課外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