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版七年級地理上冊教案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8日

  只有有一個很好的地理教案,其地理課程的效果才能會明顯。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大家閱讀!

  範文

  氣溫和降水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知道我國冬、夏氣溫分佈特點以及降水分佈特點。

  2、能力目標:

  ①初步學會分析氣溫和降水特點的形成原因。

  ②使學生初步掌握評價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

  3、德育目標:

  使學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資源,使人和環境相互協調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教學重點:

  我國氣溫和降水的分佈特點及差異。

  教學難點:

  溫度帶、乾溼地區與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的關係。有關氣候圖的分析判讀。

  教學方法:

  讀圖分析、觀察對比等為主的教學方法。

  教具準備:

  有關地圖等。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三章 第二節氣溫和降水

  第一課時

  匯入新課:

  看圖A、B,引導學生了解“除夕之夜,北國冰城哈爾濱的自然景觀 ***冰天雪地***和人文景觀***“冰燈遊園會”***:在冰燈遊園會上人們冒著零下二十多攝氏度的嚴寒,觀賞那正在開屏的冰孔雀、競相開放的冰荷花、展翅待飛的冰天鵝,還有那昂首欲鳴的冰公雞、活潑可愛的冰小貓„„,晶瑩剔透,色彩繽紛,像是步入神話中的水晶宮。南國的廣州,在一年一度

  的春節迎春花市上,數不清的奇花異卉、爭妍鬥麗,競放芳香。穿著花花綠綠的人們,有的抱著五顏六色的鮮花,有的手捧金果燦燦的盆栽柑橘,„„,喜氣盈盈,流連忘返。”使學生獲得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很大的感性認識。

  小結:可見,同是冬季、同是春節期間,我國南北的氣溫和景觀差別很大。

  板書:第二節 氣溫和降水

  提問: 同學們請估計一下今天的氣溫是多少度?緊接著追問第二個問題“關於氣溫大家想了解哪些內容?”

  總結:大家對氣溫都非常感興趣,那麼現在我們就來學習第一個問題—— 氣溫的變化

  一、在黑板上寫出一句習語“午熱晨涼,冬寒夏暑。”並設定一個問題:“通過這句話你能得出一個與氣溫有關的什麼結論。”

  講授:我們在研究氣溫的變化規律時,經常要用到一些描述氣溫的值,請大家閱讀課文,自己總結都有哪些值,這些值都是如何得來的。

  常用描述氣溫的值有:

  a.日最高氣溫;b.日最低氣溫;c.日平均氣溫;d.月平均氣溫;e.年平均氣溫。這些值是通過觀測與計算得來的。

  讀圖:學生讀圖P69圖,完成讀圖活動。

  ① 圖上縱座標代表什麼?橫座標代表什麼?

  ② 讀出一天中最高與最低氣溫出現的時刻及度數。

  ③ 日最高氣溫與日最低氣溫的差,叫做什麼?

  小結: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在14時,最低氣溫出現日出前後。

  二、南北氣溫的差異

  1.冬季南北溫差很大

  講授新課:

  提問:我國冬季南北氣溫為什麼會有很大差異呢?

  讀圖:讀《我國1月平均氣溫圖》

  1.黑龍江省最北部的一月平均氣溫大約是多少攝氏度?***約為-28℃以下***

  2.海南省的一月平均氣溫大約是多少攝氏度?***學生回答:16℃以上***

  3.計算一下,我國南北一月平均氣溫大約相差多少度?***相差約50℃***

  4.自南向北,我國氣溫分佈有什麼規律?***愈往北,氣溫愈低***

  5.在圖上找出0℃等溫線,看看它大體與哪條河流和哪條山脈的分佈一致。***向學生說明,一月0℃等溫線大致通過秦嶺-淮河一線,這是我國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要求學生記住***

  歸納: 從一月平均氣溫圖上可以看出,我國冬季氣溫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氣溫相差很大;一月0℃等溫線大致通過秦嶺-淮河一線,向西沿青藏高原的東南邊緣。

  過渡:剛才,我們搞清了我國冬季氣溫分佈的特點:冬季南北氣溫相差很大。下面我們再來看看我國夏季氣溫分佈有什麼特點,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特點?

  讀圖:《我國7月平均氣溫分佈圖》

  思考:1.七月,我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多少攝氏度以上?***我國大部分地區七月平均

  氣溫在20℃以上。***

  2.黑龍江省北部和海南省南部的七月平均氣溫各約多少攝氏度?我國南北氣溫大約相差多少攝氏度?***黑龍江省北部約為16℃,海南省南部約為28℃,我國南北七月平均氣溫相差僅12℃左右,氣溫差 別不大。***

  3.我國七月平均氣溫最低的地區分佈在哪裡?為什麼?***我國七月平均氣溫最低的地區分佈在青藏高原。因為這裡海拔特別高,所以成為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區。*** 歸納: 從七月平均氣溫圖上我們看到:夏季,除了青藏高原外,我國大多數地方氣溫

  均在20℃以上,全國普遍高溫。

  板書: 2.除青藏高原等地區外,夏季南北普遍高溫

  三、溫度帶的劃分與分佈

  過渡:前面,我們搞清了我國冬夏季南北氣溫的差異及其形成原因,下面再來了解一下我國的溫度帶。

  板書: 三、溫度帶的劃分及其分佈

  讀圖:《我國溫度帶的劃分圖》

  提問: 我們知道,地球上有熱帶、北溫帶和南溫帶、北寒帶和南寒帶五個熱量帶。請同學們想一想:劃分地球五帶的依據是什麼?我國主要位於哪個帶?***地球上的五帶是根據溫度高低和熱量多少來劃分的,我國絕大部分位於北溫帶。***

  過渡: 那麼,用什麼指標來衡量一個地方的溫度高低和熱量多少呢?

  提問:我國的溫度帶是根據什麼來劃分的呢?讀圖觀察觀察一下我國自北向南劃分為哪5個溫度帶?在我國西南部還有一個什麼氣候區?***根據各地熱量狀況的總體差異劃分為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和熱帶5個溫度帶;另外,由於青藏高原海拔特別高,還形成了地高天寒、面積廣大的高原垂直溫度帶***

  那麼,我國的各溫度帶都包括哪些地方呢?請同學們仔細閱讀《我國溫度帶的劃分圖》。 引導學生閱讀我國溫度帶的分佈圖,並將溫度帶的分佈與地形區、省級行政區等有關地圖相對應,尤其應著重指導學生觀察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分界線,並將其與0℃等溫線相對應,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間的聯絡,同時使學生明確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線***它既是1月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又是暖溫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

  小結:學生觀察判斷後,歸納小結:寒溫帶位於黑龍江省北部、內蒙古東北部;中溫帶位於東北和內蒙古大部分、新疆北部;暖溫帶位於黃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區和新疆南部,亞熱帶位於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熱帶位於滇、粵、臺南部和海南省。

  課堂活動:閱讀下面的資料,再補充有關資料,說說不同的溫度帶對我們的生產和生活有什麼影響?

  ***1***不同的溫度帶內,生長著不同的果樹。如,暖溫帶內適合種蘋果、梨,柑橘只能在亞熱帶生長,芒果、香蕉主要分佈在熱帶。

  ***2***在不同的溫度帶內,作物能夠成熟的次數也不一樣。如中溫帶內一般只能一年一熟,到了熱帶就可一年三熟。

  ***3***不同的溫度帶內,同一種糧食作物***如小麥***選擇的播種時間也不同。暖溫帶適合於秋季播種小麥,收穫的是冬小麥;中溫帶只適合於春季播種小麥,收穫的是春小麥

  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著重瞭解了我國冬夏氣溫的分佈特點、南北氣溫的差異和溫度帶的劃分與分佈,明白了冬夏氣溫的分佈與緯度位置高低不同有關,也與地形的地勢影響有關,不同的溫度帶有不同的地面植被,有不同的作物熟制和農作物,溫度帶與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息息相關。

  七年級地理混合式教學實踐

  摘要:

  在現代資訊科技的推動下,網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越來越多地進入到了教學領域,推動了新的教學改革。作為一種新生事物,E學習平臺得到了蓬勃的發展。E學習平臺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資訊素養、創新能力和基本學習能力,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變。然而課堂E學習不能純粹化,因此E學習平臺與傳統課堂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受到了廣大教育者的廣泛關注。本文在初中地理教學中以E學系平臺為基礎,開展混合式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供相關人員參考借鑑。

  關鍵詞:

  E學習平臺;初中地理;混合式教學

  在科技發展的過程中,人們有了更多的方式進行交流和獲取資訊,也對現代教育方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所謂的E學習指的是E-Learning***ElectronicLearning***,也就是網路化學習、電子化學習、數字化學習。純粹應用E學習平臺來進行教學又會忽視了人與人之間的基本交流,因此將傳統課堂教學和E學習平臺結合起來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被視為一種更為科學、更為實用的教學模式。

  1.混合式教學模式

  E學習平臺的出現給傳統的教學模式帶來了極大的衝擊,E學習,又被翻譯為網路化學習、電子化學習和數字化學習,不同的翻譯方法也表明了對E學習的不同觀點,而這3種觀點都強調將網路資源和數字化內容結合起來,通過數字技術來對教育進行引導,從而實現快速學習和網路傳播的目的,逐漸向無紙化教學、虛擬化教學的方向發展。然而純粹應用E學習平臺進行教學也會帶來很多問題,其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E學習平臺中線上交流的模式忽視了最快捷、最基本的交流方式,減少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正面的語言交流,從而使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被逐漸拉大。而且E學習平臺在一些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方面的教學中也並不適用,因此一些教育學者提出了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概念[1]。也就是將網路學習和課堂學習混合起來、將現代媒體和傳統媒體混合起來、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混合起來。

  2.基於E學習平臺的初中地理混合式教學策略

  2.1將網路學習和課堂學習混合起來

  所以教無常法,在初中地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情來選擇合適的教學組織形式。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主要是通過個人表現、教學語言、肢體語言和板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和交流。而基於E學習平臺的線上教學可以突破時空限制,體現良好的人機互動性。因此初中地理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將這兩種教學模式結合起來。例如初中地理《降水的變化和分佈》這一章的教學中,要對降水和人類之間的關係進行討論。教師可以充分應用E學習平臺的分組討論功能,設計一個“我想對你說”的教學環節,教師先通過分組研討功能在E平臺上向學生髮布一些極端降水的資料和圖片,激發學生的心理波動,然後再讓學生選擇一種極端降水天氣,向受極端天氣影響的人們送去自己的關心和祝福。這個教學環節既使學生對極端降水的天氣有了一定的瞭解,培養了學生的人文情懷,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細節予以關注,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2將現代媒體和傳統媒體混合起來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就要用到現代媒體,也要應用到傳統媒體,二者的混合能夠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例如通過資訊科技和黑板板書的結合,能夠創造一個數字化的資訊資源教學環境。一直以來在教學的過程中都非常強調積極應用各種現代媒體,例如多媒體、EDA技術、多媒體CAI課件等,這些現代媒體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一個真實、生動的教學環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課件來展示各種天氣現象,展示世界各地區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通過生動有趣的圖片、視訊、音樂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但是教師要考慮到如果只使用現代媒體,學生也可能因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而感到疲勞,或者被過多的無效資訊所幹擾,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傳統的,黑板板書也不可偏廢。在學生觀看多媒體課件之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多媒體課件中的一些知識重點進行總結,並將其製作成為簡明扼要的板書[2]。

  2.3將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和教師的教學主導作用混合起來

  以學為中心和以教為中心是兩種不同的教學理念,我國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比較重視教師的教學,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而在西方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影響下,出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論,但是帶來了學生學習過於散漫、隨意的問題。混合式教學模式應該結合這兩種教學觀點,在突出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同時,也不能忽視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使教學達到和諧的境界。在混合式教學中,教師可以對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的控制,並對學生的自主學習進行指導,適當地組織課堂教學,維持學習的高效性和有序性。而學生可以以教師設計的問題為依據進行討論交流和自主探究,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3]。

  3.結語

  混合式教學模式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以E學習平臺為基礎,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將所有的學生納入到課堂教學中來,學生也可以通過E平臺的展示功能來暢所欲言,進一步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交流,提高初中地理教學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作者:李妍 單位:常州市新閘中學

粵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教案
七年級地理下冊湘教版法國的教案
相關知識
中圖版七年級地理上冊教案
粵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教案
星球版七年級地理上冊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教案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教案
中圖版七年級地理下冊複習資料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教學工作計劃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教材目錄
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教學計劃
七年級地理上冊教案商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