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地理下冊期末總複習知識點
通過複習,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鞏固,形成熟練的技巧,有助於知識和技能的廣泛遷移。這是小編整理的,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一***
極地地區
1.地理位置:
北極地區:北緯66.5o***北極圈***以北的廣大地區,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亞、歐、北美三洲的陸地和島嶼,北冰洋是世界是緯度最高、跨經度最廣的大洋。
南極地區:南緯66.5o***南極圈***以南的廣大區域,包括南極大陸,以及周圍的海洋。南極洲位於地球的最南端,跨經度360o,是緯度最高的大洲和跨經度最廣的大洲。南極洲被三大洋環繞,按順時針方向,即由西向東南的方向是: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南極洲與南美洲、非洲、大洋洲三大洲隔海相望,其中,南極大陸距南美洲最近。
2.氣候:
①南極地區氣候特徵:酷寒、乾燥、烈風。原因:南極地區處在高緯度地區,太陽高度很小,陽光微弱,一年之內地面接受的太陽光最少;海拔高,地表被立雪覆蓋,反射了部分太陽輻射;低溫使南極大陸形成了強大的高壓中心,降水稀少而風力很大。南極地區素有“冰雪高原”之稱,儲存著世界上最豐富的固體淡水資源。南極地區還被稱為“白色沙漠”和“風庫”,是世界上降水最少的地區和風速最大的地區。
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是南極洲的暖季,是到南極考察的最佳時間,我國的兩處科考站***中山站和長城站***的建站時間均為2月。
②北極地區氣候特徵:北極地區絕大部分為大洋,因此氣溫不像南極尋麼寒冷,降水量比南極地區多,風速比南極地區小。
3.方向:在北極點,每一個方向都指向南方;在南極點,每一個方向都指向北方。
4.代表動物:南極地區的代表性動物是企鵝,北極地區的代表性動物是北極熊
二、科學考察的寶地
1.1985年2月,我國第一個南極考察站——長城站在南極洲喬治王島建成。***2月,建立中山站。崑崙站——2009在南極最高點建立了我國首
2.南極資源
***1*** 礦產資源:煤、鐵、錳、石油、銅等
***2*** 淡水資源:“固體淡水庫”
3.18個國家在南極建立140多個科考站。
三、極地的保護和利用
1.南極洲無定居居民,僅有一些來自其它大陸的科學考察人員和捕鯨隊。
2.1959年12月,澳大利亞、阿根廷等12個國家簽訂了《南極條約》。其重要內容是:南極洲僅用於和平目的,保證在南極進行科學考察自由,促進科學考察中國際合作。禁止進行一切軍事活動和任何核爆炸或處理放射性廢物,凍結隊南極領土要求等。
3.我國於1983年正式加入《南極條約》
***二***
自然環境
1.亞洲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周邊的海洋: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臨印度洋
2.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世界上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一個大洲
3.大洲分界線:亞歐分界線: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裡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亞非分界線:蘇伊士運河;亞洲和北美洲分界線:白令海峽 ***南、北美洲分界線:巴拿馬運河***
4.亞洲6個分割槽: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北亞。著重瞭解不同分割槽的一些主要國家,如東亞:中國、日本等
5.亞洲地勢特點:起伏大,中間高,四周低。亞洲的河流特點:發源於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
6.亞洲之最:喜馬拉雅山脈—世界上最高的山脈;珠穆朗瑪峰—世界最高峰;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譽為“世界屋脊”***區別於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貝加爾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裡海***鹹水湖***—世界最大的湖泊***區分於世介面積最大的淡水湖——蘇比利爾湖***;阿拉伯半島—世界上最大的半島;馬來群島—世界最大的群島;陸地表面最低點:死海;最大的內陸國:哈薩克;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最長的運河:京杭運河
7.亞洲地跨熱帶、溫帶和寒帶,氣候特點:複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和大陸性氣候分佈廣。
各種氣候的特點:
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少雨
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
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
分旱季和雨季
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
冬季低溫少雨
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
冬季寒冷乾燥
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年較差大,
全年降水少
地中海氣候:夏季高溫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三***
人文環境
1.亞洲是世界人口最多洲,約40億。佔世界61%。
2.亞洲人口稠密地區:東亞、東南亞、南亞地區。其中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有中國、印度、日本、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6個國。
3.世界各大洲或地區按人口數的多少排序為:亞洲、非洲、歐洲、拉丁美洲、北美和大洋洲。按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的高低排序為:非洲、拉丁美洲、亞洲、大洋洲、北美、歐洲。
4.亞洲人口過多,對資源環境產生了沉重壓力
5.亞洲大小民族有100個左右,約佔世界民族總數的一半。
6.亞洲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有發源於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的華夏文化;
發源於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河流域文化;發源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因其由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衝擊而成,故又稱“兩河流域”***的古印度文化。
7.人類文明發祥地形成原因:因其適的溫帶或熱帶氣候、豐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而分別成為人類文明的發祥地。
8. 經濟發展的差距:亞洲除日本是發達國家外,其餘國家為發展中國家。各國經濟發展的差異很大。主要原因是:除日本外,各國過去長期遭受殖民統治,工業基礎一般較薄弱。從20 世紀70年代開始,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泰國等經濟發展較快。
9.三類產業的劃分:第一產業是農業,第二產業是工業和建築業,第三產業是流通部門和服務部門***除農業、工業和建築業以外的***。
***四***
日本
1.領土組成:由本州、北海道、四國、九州四大島嶼及上千小島組成,統稱日本群島。b—太平洋、a—日本海,c—瀨戶內海;A—北海道、B—本州島、C—九州島、D—四國島人口1.27億多,面積37.7平方千米
2.自然環境:日本地形特點:以山地丘陵為主,山地、丘陵佔國土總面積的3/4。關東平原為最大的平原。最大的島嶼為本州島,最高的山峰為富士山,富士山為活火山。著名的海港神戶和橫濱。多火山、地震。森林和水力資源豐富,礦產資源貧乏。
3.氣候:屬溫帶季風氣候***北部***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南部***,具有海洋性特徵,冬季溫和夏季涼爽
4.主要城市:首都—東京,兩大港口—橫濱和神戶;名古屋 、 大阪 、 廣島、北九州、長崎
5.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對日本的漁業、造船業、海上運輸和對外經濟聯絡十分有利。
6.日本多火山、地震,原因:日本處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相互交界的地方,地殼活動頻繁。
7.日本發達的加工貿易經濟產生的背景:日本地域狹小,資源貧乏,是一個資源小國,有優良港口方便運輸,所以形成了以出口加工為主的經濟。日本是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機械、電子、化學、紡織等
8.工業分佈:集中分佈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工業分佈的原因: ①原料、燃料主要依靠進口 ②港口條件優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 ③產品主要出口 ④沿海多平原 ⑤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國內最大消費地。主要工業區:***由北至南***京濱工業區、名古屋工業區、阪神工業區、瀨戶內工業區、北九州工業區
9.發展工業的條件:
有利:***1***勞動力資源豐富且素質較高;***2***科技力量雄厚;
***3***多優良港口,有利於發展對外貿易
不利:***1***日本地域狹小,礦產資源貧乏,絕大部分依賴進口。
***2***國內市場狹小,產品大部分靠出口***3***多火山、地震;
10.漁業:捕魚量常居世界第一,北海道漁場為四大漁場之一
11.日本的文化特點:東西相容,民族為大和族
七年級地理複習知識點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