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研組工作計劃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19日

  積極參與教育教學改革,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努力提高本組教師的教育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一***

  指導思想:

  在教務處和教科研室的領導下,協調好各備課組間的關係。認真學習和領會新課程標準,研讀高考大綱,發揚愛校愛生、教書育人,富有進取精神、樂觀積極向上的融洽的教研新風貌,為把我組的教研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臺階,爭當優秀教研組而努力。

  工作目標:

  一、開展說、聽、評課活動,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向課堂要質量。

  二、加強集體備課活動,在教學過程中仍然要求各課任教師按照"五個一"要求,做好教研工作,即"統一集體備課,統一內容,統一進度,統一作業,統一測試"。

  工作要點:

  一、 各備課組必須如質如量的完成本學期的教學進度:

  1、 七年級:初中《地理》上冊的教學工作。

  2、八年級:八年級《地理》的教學工作。

  二、 認真鑽研教學大綱和教材,根據學生的基礎特點,備好每一節課,很抓40分鐘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鼓勵教師採用多種教學方法,特別是應用多媒體手段,使教學更現代化、趣味性更濃、教學效果更佳。在搞好知識傳授的同時,特別要注意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把學生素質的提高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

  三、 繼續加強地理研究性學習的課題研究的資料收集、整理工作,要求每個地理教師主持或參與各類子課題的研究,撰寫課題研究、教學、教研論文至少1篇,爭取在本學年度取得初步階段成果。

  四、 重視青年地理教師的培養工作,使他們儘快勝任初中地理教學工作。

  五、 每人每學期上公開課或研究課1節,課後進行評課活動,做到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組織青年教師參加學校的教學競賽活動。

  六、 加強集體備課工作,按照學校要求每2周應該集體備課、討論教學內容1次,並且要七、認真組織好地理課外興趣小組活動的輔導工作。

  十、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網路教研活動,經常更新學校網站地理組網頁,真正做到資源共享。

  時間及活動安排:

  1--2周:制定教研組、教師個人教學計劃。

  3—4周:成立地理天文興趣小組,制定活動管理辦法;參加學校網路教研培訓;完成課題研究的開題報告和實施方案並上網。

  5—6周:組織青年地理教師的聽、評課活動。

  9—10周:各年級認真組織好期中考試的複習、按照學校安排出一份高質量的試卷,做好考試成績的分析工作。

  11—12周:認真總結段考前工作的得與失,及時修正教學計劃與方案。

  13—14周:組織初一年級地理小論文競賽

  15—16周:積極參加市教研室舉辦的八年級地理複習策略研討會。

  17—18周:基本完成教學計劃,查漏補缺,認真對待即將到來的期末考試。

  19—20周:上交各種表格、資料、教案等,進行期末總結,搞好期考閱卷工作。

  ***二***

  一、課程目標與學科目標:

  通過7—9年級地理課程的實施,學生能夠了解有關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和鄉土地理的基本知識,瞭解環境與發展問題;獲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學習能力;使學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養成愛國主義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念。

  【一】、知識與技能

  1.掌握區域地理的學習方法和技巧;掌握閱讀和使用地圖和地理圖表的基本技能,初步學會簡單的地理觀測、調查統計以及運用其他手段獲取地理資訊等基本技能。

  2.能初步說明地形、氣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環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初步認識人口、經濟和文化發展的區域差異,以及發展變化的基本規律和趨勢。

  3.知道世界、中國和家鄉的地理概貌,瞭解中國與世界的聯絡;初步學會根據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地理資訊,歸納其地理特徵。

  4.瞭解人類所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等重大問題,初步認識環境與人類活動的相互關係。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各種途徑感知身邊的地理事物,並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學會根據收集到的地理資訊,通過比較、抽象、概括等思維過程,形成地理概念,進而理解地理事物分佈和發展變化的基本規律。

  2.嘗試運用已獲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對地理事物進行分析,做出判斷。

  3.嘗試從學習和生活中發現地理問題,提出探究思路,蒐集相關資訊,運用有關知識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決問題的設想。

  4.運用適當的方法和手段,表達自己學習的體會、看法和成果,並與別人交流。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初步形成對地理的好奇心和學習地理的興趣,初步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和地理審美情趣。

  2.關心家鄉的環境與發展,關心我國的基本地理國情,增強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

  3.尊重不同國家的文化和傳統,增強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國際合作的價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識。

  4.增強對環境、資源的保護意識和法制意識,初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逐步養成關心和愛護環境的行為習慣。

  二、教學內容:

  1.初一:七年級下冊主要學習區域地理,主要包括“認識大洲”、“瞭解地區”、“走近國家”等內容。

  2.初二:八年級下冊:中國的地域差異、認識區域的位置與分佈、聯絡與差異、環境與發展

  3.初三:八年級下冊複習、專題複習、綜合複習、模擬考試

  三、實施措施:

  1.深入研究課標與教材,建立有效的課堂教學環境,突出地理素質的培養。認真學習課程教學目標,熟悉課程標準,紮實備課,將各項基本要求分解落實到具體的教學環節中去。強化備課組的集體備課功能,精心策劃每一次活動,定主題、定人選,充分調動組內每位教師的積極性。圍繞新課改建立有效的、生命化的課堂教學這一主題,積極利用現代資訊科技手段,創設生動的、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培養學生的地理素養,重在探究能力的培養。認真剖析導學案中設計的活動題,通過這一載體,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方法,同時促進教師轉變教學方法。同時在備課過程中要重視教育反思,要善於積累教學過程中的典型經驗。

  2. 抓好課堂常規教學,加強“小組合作學習”,提高課堂效率。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過程,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把課堂還給學生。改變學生死記硬背和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以培養他們的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高效課堂應該是學生學會學習的課堂,只有學會學習,才能增加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 堅持集體備課,聽評課制度,探討教學方法,選擇最佳教學模式,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堅持每週二上午集體備課的制度。主要圍繞下一週教學內容由主講人談自己的教學設計、課件準備和導學案的準備情況,其他教師在學案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見,意見統一後各人再結合自己的特點進行教學創新。學案設計要嚴格規範,保證質量,力爭能夠在較長時間內使用,保證經濟實惠,又符合學生實際。

  4.加強課題研究,教科研工作與教學實踐緊密結合。以教材教法為研究中心,大力推進新課改,教師一方面要做好及時反思,反思教學的成功和失誤,反思學生的不同見解和出現的問題等。另一方面要在教學方法上做大膽嘗試,運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等新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活動,促進新課程改革的順利實施。做到“以研促教”,用教學研究來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水平。

  5.深刻領會課改理念,爭創優秀教研組.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我們將緊緊抓住這個中心。積極應對新課改的要求,積極探索研究“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洋思中學教學模式,完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和導學案教學模式。為此,我們將努力在教研活動中求實效,多學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多談自己上課的體會,多想優化課堂教學的策略,多寫實踐課改的心得。在本學期中,爭取人人上好一堂過關課,人人寫一篇高質量的論文,以此來提高全組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6.幫扶青年教師。從常規教學、課件及導學案的製作加以指導。

  7.強化規範的落實。要加強對學生學習規範和答題規範的指導,要有明確的規範要求:課上回答問題要規範、作業完成要規範、單元考試要規範。

  8.認真抓好初三地理複習工作,一方面要加強重點知識的複習,聯絡當前熱點問題,另一方面分析近幾年的中考題,研究中考形勢。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地理中考成績。

  四、評價方案:

  1.基礎知識是形成各種能力的基礎,能力是在運用已知知識去分析、解決未知的問題,並獲得新知識的過程中形成的。因此,對學生的基礎知識進行重點考核評價。評價主要是通過課堂反饋、知識測驗、期末考試以及課外活動等進行,這實際上是考核學生的記憶力和簡單理解能力。

  2.對能力的評價方法主要是由課堂提問、作業、試卷三部分組成。根據學習效果反饋,能客觀反映學生能力的培養。例如,在地理教學中,要求對學生進行地理觀察能力、地理記憶能力、空間想象和邏輯思維能力、綜合分析等能力的培養。在初中地理新課程教學要求中應以培養和發展認知層次的地理能力為主,以推理和應用層次的能力為輔,再次為創新層次地理能力。

  總之,在新學期中,我組全體教師將繼續以積極進取的態度做好各項工作。為迎接北城中學的又一個輝煌貢獻我們的力量。

初中地理教研組工作總結
初三地理工作總結
相關知識
初中地理教研組工作計劃
初中物理教研組工作計劃範文三篇
初中地理教研組工作總結
初中英語教研組工作計劃
七年級地理教研組工作計劃範文三篇
初中數學教研組工作計劃範文三篇
初中數學教研組工作計劃安排
初中語文教研組工作計劃
初中綜合教研組工作計劃素材模板
初中數學教研組工作計劃素材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