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文地理知識點總結
人文地理學的發展經歷了知識積累、學科形成和理論演變、學科分化,以及理論和方法的革新等過程。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高中人文地理知識點,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人文地理知識點:農業
①影響農業發展的條件:氣候、水源、地形、土壤、市場、交通、政策等
區位因素 |
農業發展 |
氣候 |
光熱水條件與農作物的分佈、複種制度和產量關係最為密切。 |
水源 |
年降水量少於250毫米的乾旱地區,灌溉水源是決定性因素。 |
地形 |
不同的地形區(坡向、坡度、高度),適宜發展不同型別的農業。 |
土壤 |
作物生長的物質基礎;不同的土壤種類,適宜生長不同的作物。 |
市場需求 |
市場的需求量最終決定了農業生產的型別和規模 |
交通運輸 |
主要影響商品農業的區位,園藝、乳畜業等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運輸條件 |
國家政策 |
世界各國的農業都受到國家政策以及政府幹預手段的影響。 |
科學技術 |
影響農業區位的重要因素,但它是通過影響其它因素而影響農業區位。 |
工業、城市的發展 |
在城市郊區及工礦區周圍,往往形成以生產蔬菜、肉、乳、禽、蛋為重點的農業生產基地。以城市為中心,地價(租)呈遞減分佈。 |
②主要農業地域型別的特點:
農業地域型別 |
地域分佈 |
生產特點或改良措施 |
|
水稻種植業 |
集中分佈在東亞、東南亞和南亞的季風區,以及東南亞的熱帶雨林區(零星種植:美國、拉美、南歐、非洲) |
勞動密集型,小農經營;單位面積產量高,但商品率低;機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 |
|
大牧場放牧業 |
美國、阿根廷、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等地;具有氣候溫和,草類茂盛;地廣人稀;距海港近的優勢 |
採取的措施(以阿根廷為例):培育良種牛;改善交通運輸條件;開闢水源;種植飼料。 |
|
商品穀物農業 |
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阿根廷、俄羅斯、烏克蘭等地;具有優越的自然條件;便利的交通運輸;地廣人稀;高度發達的工業和先進的科技等優勢 |
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是商品穀物農業的基本特徵。以生產小麥、玉米等穀物為主。注意美國的農業帶。 |
|
混合農業的優點:農場成為一個良性的生態系統;農民可有效地利用時間安排農業活動;農業生產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對市場的適應性。 |
|||
混合農業 |
主要分佈在歐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將飼養牲畜和穀物生產有機結合起來。 |
③澳大利亞混合農業農事安排:冬小麥播種3-5月,收割10-12月,剪羊毛:8-9月。
④其他幾種農業地域型別:乳畜業――面向市場,飼養奶牛以獲得牛奶及乳製品的密集農業,一般分佈於大城市周圍。世界主要分佈區:北美五大湖周圍、西歐、中歐、澳大利亞、紐西蘭等;熱帶種植園農業――種植單一熱帶經濟作物的大規模密集型農場,分佈於拉美、東南亞、南亞及撒哈拉以南非洲,企業化經營,僱工生產。重要熱帶農產品的主產國。地中海型農業:分佈於地中海式氣候區,園藝業發達,作物以葡萄、無花果、橄欖、柑橘、蔬菜、花卉及小麥為主,兼營畜牧。
⑤中國農業發展方針:“確保糧食供求平衡”、“積極發展多種經營”、“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
高中人文地理知識點:工業
①工業區位因素:原料、動力***燃料***、勞動力、市場、交通運輸、土地、水源、政府政策、環境等。
②工業發展與區位:
工業部門類屬名稱 |
區位選擇的基本原則 |
代表部門 |
原料指向型工業 |
運輸原料成本較高(原料製成產品後重量大大減輕)原料不便於長距離運輸(易變質損毀等) |
甜菜、甘蔗製糖,水果、水產品加工、低品位鍊鐵等 |
市場指向型工業 |
運輸原料成本較高(重量、體積減少不多或有增加)產品不便於長距離運輸(易變質損毀等) |
傢俱、印刷、啤酒、食品、石化廠等 |
動力指向型工業 |
能耗大的工業,一般要求接近能源供應地(特別是豐富廉價的水電基地吸引力很大) |
有色金屬冶金(鍊鋁、鍊銅、合金等) |
廉價勞力指向型 |
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應接近有大量廉價勞力的地區 |
普通服裝、電子裝配、包帶、製鞋等 |
技術指向型工業 |
技術要求高,應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地區,一般要求環境優美,臨近高速公路與航空港 |
積體電路、衛星、飛機、精密機械等 |
③不同型別工業區的特點:
著名工業區 |
發展條件 |
發展特點 |
|
傳統工業區 |
德國魯爾區(英國中部工業區、美國東北部工業區、俄羅斯的歐洲部分) |
豐富的煤炭、離鐵礦區近、充沛的水源、便捷的水陸交通條件、廣闊的市場 |
生產結構單一,由於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鋼鐵過剩、新技術革命的衝擊。後經五個方面進行綜合整治,經濟由衰落轉向繁榮。 |
新興工業區 |
義大利新興工業區 |
大批廉價勞力、發達的銀行信貸體系、經濟高度開放、政府的大力支援 |
以中小企業為主;輕工業為主;生產過程分散;資本集中程度低;大多分散在小城鎮或農村,但密切協作。 |
美國“矽谷”(日本的矽島、英國的蘇格蘭中部、德國南部慕尼黑) |
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氣候宜人;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軍事訂貨。 |
科技人才比例高;增長速度快、產品更新換代週期短;研究開發費用比例高;產品面向世界市場 |
高中人文地理知識點:人口的增長和分佈
①世界人口的增長:時間上,工業革命以前人口增長緩慢,工業革命之後尤其是二戰後人口增長迅速,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後,世界人口增速有所放慢。地區上,亞非拉的許多發展中國家由於政治上的獨立,民族經濟的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死亡率下降,因而人口增長很快;歐洲、北美的發達國家由於社會經濟、文化教育等原因,人口增長緩慢,有些國家的人口已停止增長或負增長。
②世界人口的分佈:
人口稠密區 |
原因 |
東亞、南亞 |
世界古老的文化中心,人類在此聚居的歷史悠久,發展農業的自然條件優越 |
西歐 |
世界上資本主義發展最早和商業活動頻繁的重要工業地帶 |
美國東北部 |
世界上最發達的工業和金融貿易區 |
人口稀疏區 |
原因:自然條件惡劣 |
北美和亞洲的高山寒冷地帶,撒哈拉、中亞和澳大利亞的沙漠地帶;亞馬孫河、剛果河流域的溼熱地帶;南極洲。 |
|
人口一億以上的國家:中國、印度、美國、印尼、巴西、俄羅斯、日本、孟加拉國、奈及利亞、巴基斯坦 |
③我國人口的增長和分佈:
我國人口的突出特點是:人口基數大,增長快。
原因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經濟文化迅速發展,醫療衛生條件逐步改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口的平均壽命延長,嬰兒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在上世紀70年代實行計劃生育以前,人口出生率長期保持在新中國成立前的水平。實行計劃生育後,人口自然增長率顯著降低。
我國人口分佈不平均:東南多,西北少。***以黑河---騰衝一線以東以南,面積佔全國43%,人口占94%***
原因是:東部耕地多,氣候優越,人口密度大;工商業、交通業發達、城鎮多,城鎮人口集中。西部多沙漠、草原、山地,耕地少,人口密度小;工商業、交通運輸業不發達,城鎮少,城鎮人口也少。
④基本國策: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是我國人口政策的基本內容。
高中區域地理東亞的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