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孩子有效的學習應該怎麼做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認真主動的學習,要是自家孩子不主動學習家長該怎麼指導呢?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指導孩子有效的學習的做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指導孩子有效的學習的做法1.制定計劃
根據存檔成績,結合孩子的當期表現,我們就知道了孩子的學習優點和缺點,然後進行發揚和規避;根據名次比較, 我們知道孩子的強科和弱科,然後進行保持和提升。
而計劃的制定,就需要把上述內容具體化,可操作化。***強調,必須是可操作性的計劃,而非籠統的“你做的很好,你很努力”***
計劃制定至少包含以下兩方面:各科或弱科的,在家學習時間量或額外學習量;過程驗收時間截點。
額外學習量:
一般而言,成績好的學生,學習效率會高於成績低的學生。即,在相同學習時間內,相同作業量的情況下,成績差的學生,很難超越成績好的學生。要想實現成績和名次的提升,必須有額外的作業量,有學校作業外的額外學習時間。
成績提升的必然過程:拼學習時間--提高成績--拼學習效率--再次提高學習成績。
對中小學生而言,全體學生的學習時間並不是很長,只需在時間上做出延長,即可提高成績;但對高中生而言,一天24小時,時間上已經拼無可拼了,應注重學習效率。
曾有一位家長問:既然成績=時間×效率,我們可否先提高效率,讓孩子能有更多的時間玩耍?
否。效率的提升,實際是成績提升的伴生物,沒有一定的優秀成績,絕對不可能產生出高的效率;同時,在幼稚的年齡條件下,對遊戲可以產生出高的效率,但對學習,卻很難。
延長學習時間,是中小學生,提升成績的最佳選擇。
杏壇要做的,是在這個時間基礎上的,效率提升,使時間不成為“假學習時間”。
對於有限時間的家長,則需要進行下述的過程監督。
指導孩子有效的學習的做法2.過程監督
我們下面所說的過程監督,前提設定是:家長能用於孩子輔導的時間有限;或者家長的知識水平有限。如果您不在此列,可在下述內容的基礎上,進行自主增加。
可操作性:
在計劃制定階段,我們強調計劃要有可操作性,具體指的是:孩子學習計劃的可操作性,以及家長監督的可操作性。
比較兩種計劃書:要加強語文的學習 VS 每3天完成一篇課文背誦,3周內全部完成。
第一種計劃,讓孩子執行起來很混亂,而且家長怎麼監督?第2種計劃,家長就可以在每週結束的時候檢查孩子的2篇課文背誦,執行和監督都有明確的目標。
強制性:
孩子天性玩耍而非學習,也許在知道成績的那一刻,或者在制定計劃書的時候,會下很大的決心去學習,第一天會100%完成,第2天也許就會有拖延。這就需要家長去監督,督促孩子去完成已經制定好的計劃。
計劃調整:
新制定的計劃,由於對孩子學習能力的掌握不夠充分,或者在制定計劃時,對執行力的過分自信,往往會制定出過於緩慢或過於急促的計劃,導致孩子很容易完成或很難完成。太容易,則起不到額外學習的目的;太難,則打擊孩子自信。所以完成計劃制定並實施一段時間後,要由家長和孩子一起對計劃進行稽核,是否太快或太慢,然後進行調整。這個過程也是家長了解孩子學習情況的過程。
指導孩子有效的學習的做法3.結果驗收
請注意此結果驗收不是學校的考試,而是由家長主導的驗收。
一般而言,我們會分階段制定不同的計劃。比如剛開學時候的計劃,側重各單元基礎知識的學習和預習;考試前的計劃則側重整冊書的複習和整合。再每個計劃結束時,家長進行結果驗收。
驗收時,必須完成計劃的全部內容,但效果評估可依照下述進行:對於成績中等或較差的孩子,能完成目標的50%-80%即可,比如十篇背誦課文,在過程監督的時候,都可背誦下來,但在結果最終驗收時,只要有5-8篇會背誦即可。對成績較好的孩子,則需要完成80%-100%。
對於知識有限的家長,結果驗收可單純的依據“數量”進行。比如買的習題做了多少頁,而不關注正確與否***這種方式效果會低,但仍然有效***。
然後依據驗收的實際情況,再製定新一輪的學習計劃。一般有2個方向:a.已完成的計劃的再次學習,時間上一般會較短;b.全新計劃的制定。依次,推進孩子學習。
綜上:學習計劃的制定,耗費時間最少,但最重要,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效果;過程監督則是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需要蜻蜓點水,多次進行;結果驗收則是給孩子設定一個又一個的類考試,讓孩子看到成長,建立信心。
1.輔導孩子學習的心得體會
2.家長輔導孩子學習心得
3.能給孩子最高效的學習方式的學習金字塔
4.怎樣教育孩子愛學習
5.如何培養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方法
如何快速有效學習電腦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