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2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08日

  北師大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篇三

  確定位置***一***教學反思:

  新課標明確提出“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歷數學學習的過程”。在平時的生活中同學們已經初步接觸過數對錶示位置,只不過沒有規範書寫,如我班表示第一組第三個就用1--3表示。用學生生活中的情境引入新課,使學生感到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加深了學生對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印象。

  確定位置***二***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通過具體活動,認識方向與距離對確定位置的作用。能根據方向***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在教學中我丟擲大象館在猴山東北面,你能找到大象館的具體位置嗎?引導學生髮現還要知道具體的方向。接著我又丟擲大象館在猴山的東偏北30度,現在你能指出大象館的具體位置嗎?通過討論學生髮現還是不能找到,那麼還要知道什麼呢?學生馬上能說出還要知道大象館到猴山的距離。通過這三步的練教學,學生知道了判定方向的方法,再由學生描述,方向就準確的多了,最後用語言寫出來。

  溫度教學反思:

  新課程強調:數學學習應該是一個思維活動,而不是程式操練的過程。學生總是帶著自己的數學現實參與課堂教學,不地利用原有的經驗背景對新的問題作出解釋,進行加工,從而實現對新數學知識、數學思想的意義建構。在“溫度的讀寫”這一環節中,首先考慮讓學生感知負數產生的必要性,以溫度為切入點,通過學生感知零上溫度、零下溫度的冷暖,使學生初步認識到正負數是表示在一個情境中成對出現的兩個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在溫度計上撥出零上和零下溫度,操作性強,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在此基礎上再通過一系列的操作、觀察、討論,讓學生在思維的碰撞中明確感悟到:在溫度中,0℃是區分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的分界點,比0℃高的溫度用正數表示,比0℃低的溫度則用負數表示。最後教師結合學生的操作結果,引導學生進行正負數大小的比較。在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正負數大小的比較這一知識點上溫度計教具發揮了很大作用。

  栽蒜苗***一***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通過結合實驗資料畫統計圖的活動,體會統計圖中1格表示不同單位量的必要性和靈活性。理解條形統計圖上的資料所表示的各種資訊。會將實驗中所得的資料繪製條形統計圖。教材在85頁的“實踐活動”已組織學生栽種蒜苗並作資料記錄。學生在這一活動中,經歷了資料收集、整理、描述以及分析的過程。教學過程分為三步:第一步,交流實驗觀察記錄的資料;第二步,將各小組記錄的資料填入統計表;第三步,討論如何將所得的資料製成條形統計圖。在學生繪製條形統計圖時,對單位量的選擇,教師不要作硬性的規定,每個小組可以根據蒜苗高度範圍確定單位量。然後再交流討論。

  栽蒜苗***二***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經歷處理實驗資料的過程,瞭解單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根據一組相關的資料,繪製折線統計圖。能從折線統計圖上,獲取資料變化情況的資訊,並進行簡單預測。在教學時,我利用學生栽蒜苗的實驗資料,向學生提出“如果想知道蒜苗生長的趨勢該用什麼方法”的問題,供學生討論。在學生的討論中,引出折線統計圖。接著,師生共同討論畫折線統計圖的方法,並讓學生親自試一試。本活動的另一個要點是能根據折線統計圖提供的有關資訊,瞭解並預測蒜苗生長的趨勢。所以,當學生認識了折線統計圖後,接著應是分析與預測:

  如蒜苗第10天大約長到多少釐米,蒜苗第20天約長到多少釐米?

  數一數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通過數一數的活動感受較大數的必要性,體會較大數的實際意義。認識“十萬、百萬、千萬、億”等較大的計數單位,瞭解各單位之間的關係。在課前我就佈置學生自己去尋找有關萬以上的數的資訊,在課堂中又為學生準備了大量的於大數目有關的現實情境,讓學生從中感受到一萬、十萬,甚至更大的數到底是多少,大數在孩子的頭腦中不再是沒有意義的。在教學計數單位時,從已經學過的個級入手,結合計數器,學習萬級、億級,以及各個數位之間的關係。本節課的教學太保守,始終牽著孩子走。如學習萬級的計數單位後完全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探索億級的計數單位,各個數位之間的關係也可以讓孩子自己去發現。

  人口普查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會正確的讀數、寫數。在教學時我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把該內容分成2課時教學。由於學生對萬以上的數位順序表還沒有完全熟練,所以在課堂中我花了10分鐘的時間幫助孩子鞏固萬以上的數位順序表。只有學生熟練地記住數位順序表,才能順利地學習讀數、寫數。在教學讀數時,我還特別強調學生分級。引導學生認識四位一級,從最高位讀起,每一級的讀法都和個級一樣,讀完億級在後面加個億字,讀完萬級在後面加個萬字。

  近似數教學反思:

  在課前讓學生去收集一些數,課堂上老師又出示大量的數,通過觀察討論這些數的意義,將資料進行分類,從而找到共同的特徵,引出近似數。教學完這一內容後,我發現學生只是知道什麼是近似數,但為什麼要用近似數還沒有完全感悟到。在教學近似數的求法時,抓住什麼是四捨五入法?為什麼四舍五人到哪一位就看它的前面一位就可以了?四捨五入到萬位於精確到萬位的意思是一樣的。

  平移與平行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是在學習了平移和直線、射線、線段認識的基礎上學習的。《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根據這一理念,我在教學中通過課件展示生活中的平移,引導學生動手移窗戶、同桌之間移鉛筆盒,課件演示鉛筆的移動等讓學生感受到由平移與平行線的關係,平行線之間的特點。然後讓學生通過折一折、畫一畫、找一找等實踐活動,抽象出平移與平行的關係,平行線之間的特點。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探究的趣味性。

  10、畫角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在量角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有了量角的基礎,學生在畫角時的困難相對來說已減少了。因此,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放在讓學生的自主探索上,通過學生自主的探索,總結畫角的基本方法。在教學時我讓學生想辦法畫一個60°的角,有困難的學生看書自學新課——畫角的方法與步驟,試著畫角,然後小組交流,談談自己畫60°角的方法。哪一個同學畫得好,還有哪一個同學不會畫,讓小夥伴幫幫他。在學生初步掌握畫角的方法之後,我要求每小組的一個同學在小組內展示畫角,邊畫邊講,其它三人邊聽邊糾正評價,力爭讓所有同學都能熟

  練的畫角。最後引導學生小結畫角的方法:一畫射線,二重合,三找點,四連線,標出角度,再檢驗。

  11、衛星執行時間教學反思:

  《衛星執行時間》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乘法的內容。本課通過一些有關人造衛星執行的資料,讓學生學會能對較大的數進行估計,並在具體活動情境中探索並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方法。這節課是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課,我將重點主要放在計算方法的探究上,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然後再小組合作具體討論交流;從而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方法。估算教學也是非常重要,對於一些學生來講,估算較為困難。在教學過程中我過於擔心學生不會估算,所以就使勁提示,結果估算這一環節花費時間過長,影響了下一環節,導致試一試沒能讓學生充分的練習。本節課教學節課重點體現的是“重視知識的獲取過程”這個新理念,提供了大量的時間給學生以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對數學知識的感受和體驗,關注孩子獲取新知識和掌握新知識的層次性和遞進性,圍繞它還創設了生動的情境和豐富的競賽遊戲。

  12、乘法結合律與交換律教學反思:

  根據數學新課標理念,我把本節課的重點放在經歷探索過程,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上。課開始引導學生進行一些特殊算式的口算,例如:25×4,125×8,25×8等,為學習簡算作鋪墊,再讓學生猜一猜情景圖中用了多少個小正方體,並估一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接著出示課本情景圖,通過從不同角度觀察寫出計算小長方體個數的不同算式,在計算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假設,合作交流討論後,舉例驗證,進而建立模型,歸納總結用字母表示乘法結合律。最後應用規律,由學生獨立嘗試練習,集體交流對一些算式進行簡便運算。課後仔細分析,我覺得從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來看,應該讓學生邊學邊練,講完乘法結合律就來進行簡便運算的教學,這樣更利於運算定律的掌握、理解。並不是每次按照學生上課隨機調整教學就是靈活的課堂,就是符合教學規律,有時也應該把學生調整到自己預定的計劃、預期目標、認準的方向去。

  13、乘法分配律教學反思:

  學生學習中,難免有疑點、難點,教師應及時發現,並抓住它,站在兒童的角度,以兒童的思維去介入,用兒童的語言去幫助,和學生一起探討、研究,分解學生探究的難點,使難點不難,讓學生容易明白。

  對於“乘法分配律”概念,老師們都是這樣描述的: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用這兩個數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把兩次乘得的積相加。第一次教學時,我照本宣科,反覆講解,但每次作業仍會出現這樣的錯誤:如***3+5***×8=3×8+5。究其原因,是沒有真正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義。所以第二次教學時,我就採用適於兒童理解的語言來理解乘法分配律:如9×99+99是這樣描述的:9個99再加1個99共有10個99,寫成算式就是:9×99+99=***9+1***×99。無需重複,學生居然能迎刃而解。

  14、圖形的旋轉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是能在方格紙上把簡單的圖形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90度。數學教學應是活動教學,在課堂上我儘可能地創設機會讓學生“做”數學。我帶領孩子們仔細觀察鐘錶和風車旋轉的過程,分別認識這些實物是怎樣按照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旋轉,明確旋轉的含義,探索旋轉的特徵和性質。我引導學生討論,觀察旋轉的圖形是看整個圖形簡單些還是選擇圖形中的一個點來觀察簡單

  些?圖形繞一個點旋轉,這個點在圖形旋轉時位置發生了變化嗎?請同學們用準備好的三角形紙板自己旋轉一下,並將旋轉前的圖形和旋轉後的圖形都描下來,然後進行比較。並且要求學生明白在表述圖形的旋轉時,一定要說清“圖形繞哪個點旋轉”“是向什麼方向旋轉”“旋轉了多少度”這三點。引導學生小結旋轉時要掌握了中心點不動,圖中的其他點圍繞中心點動的原則,作圖時就不那麼容易出錯了。學生在畫90度角時尋找起始邊就清楚多了。課開始我引導學生學習旋轉地方法,有順時針旋轉、逆時針旋轉,

  15、買文具教學反思:

  在三年級就學過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所以教學中應抓住新舊知識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進行對比教學。相同點:計算方法***都是從高位除起,一位一位的往下除,除到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位的上面***計算要求:餘數要比除數小、書寫格式一樣。不同點: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先看前一位,前一位不夠商1,就看前兩位,再一位一位的往下除。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先看前兩位,前兩位不夠商1,就看前三位,再一位一位的往下除。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是要讓孩子明白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的算理。如:80÷20=4 把80表示8個十,20表示2個十,8個十中每2個十分一份,可以分成4份,說明80裡面有4個20,80÷20=4。追問:為什麼4寫在個位不寫在十位?因為4寫在個位表示4個20,寫在十位表示40個20,40個20是800而不是80。讓學生進一步理解算理,避免商的數位寫錯。

  16、路程、時間與速度教學反思:

  我們常說的快慢指的就是速度。可是到底什麼是速度,速度的快慢又與什麼有關呢?學生便不太清楚。所以在情境中,教師通過劉翔奪得110米欄冠軍的成績表以及我校運動員與劉翔比賽的成績分析,使學生知道了在路程相等和時間相等的時候怎樣比快慢,並明確了速度的快慢與路程和時間有關。同時也埋下一個伏筆,如果路程和時間都不相同,又該怎樣比快慢呢?進而揭示課題。當學生理解到1時、1分、1秒這樣的時間內行駛的路程就是速度時,教師給出“單位時間”的概念,進而引導學生概括出“速度”的意義,既體現了從一般到特殊的數學從而發展了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17、參觀苗圃教學反思:

  計算教學應該是整個數學教學中最枯燥無味的,也是學生最不喜歡的。在這節課中,我所設計的各項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動手做的過程中自然地理解算理,並掌握計算方法。在教學中我重點引導學生理解“154÷22=你是怎樣算的?”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演算法;“你是怎樣想的?”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對算理的理解。“154÷22=為什麼你要把22看作20來試商?” “120÷18=為什麼你要把18看作20來試商?”“為什麼要把除數看作整十數來試商?”加深對演算法和算理的理解。

  18、秋遊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通過具體的情境,體驗“調商”的過程。能正確計算三位數除以兩位數,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本課教學中,我精心設計與實際生活相聯絡的數學情境,把那些需要學生解決的矛盾問題帶到一定的情境中去,以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學習慾望。教學時,我讓學生說一說情境圖上的資訊,然後討論怎樣安排乘車,在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引出第***1***題;接著估計商的得數。教材中呈現了兩種估計的方法:一是把除數看作整十數,估計約需要 9 輛車;二是車輛數直接取整十數,知道需要的車輛應比 10 輛少。在討論時,學生可能會有其他的估計方法,只要他們說得合理,就應肯定。在試商的過程中,學生仍會把“34”看作“30”來進行試商,但在具體的計算時,會發現“9 × 34的積”比被除數大。那麼,積大了說明什麼,為什麼會大呢,這些都是討論的重點問題。學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那麼商是改大還是改小,自然就理解了。

  19、商不變規律教學反思;

  在教學《商不變的性質》時,嘗試從學生感興趣的例項引入,從學生的反應來看比我原來直接出現一些數學算式,讓他們直接計算的效果更好。課的開始我首先給學生講了一個小故事:悟空摘來了一些桃子,他拿出20個分給10個小猴子吃,小猴子們覺得太少了;於是悟空40個分給20個猴子吃,小猴子還是不滿意。於是孫悟空又拿出200個桃子分給100個猴子吃。同學們你們認為誰最聰明呢?於是我很順利的就引入了本課的教學。教學中我緊緊抓住:“孫悟空總是分給每個猴子2個桃子,你發現什麼訣竅嗎?”這個關鍵引導學生從自己編題到自己動腦探索,從數之間的變化得出“商不變”的規律,期間教師扶得少,學生創造的多;學生學會的不僅僅是一條數學性質,更重要的是,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學會了獨立思考,學會了進行合作,還學習了“像數學家一樣進行研究、創造”。同學們學習積極性很高,人人蔘與互動學習,通過列式、比較、討論,學生自己總結出了商不變的規律,同時還有個別同學能指出希望同學要注意的地方,這一點講的非常好,從這裡我看到了學生的潛力。

  20、中括號教學反思:

  計算課教學是學生最不喜歡,老師最不願意認真備課、最容易忽視的教學內容,可是數學中計算又佔了很大一部分,一些課堂上沒掌握計算方法的同學課後就要在大量的練習中尋找方法,這樣就給學生增加了學習負擔,所以計算教學教師也要認真備課。在這節課中,我抓住為什麼要用中括號?中括號裡的小括號算完後是用中括號還是用小括號?在用脫式計算時需要注意什麼?引導學生髮現下一步沒算到的要注意抄下來。為什麼一定要用脫式計算?等一系列的問題研究,通過探索學生完全掌握了中括號的運用方法。

一年級拼音教學反思
2017年小學數學教研工作總結範文
相關知識
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計劃
北師大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
北師大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2
青島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集
新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