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所有歷史知識點
當人們走近歷史的時候,總是不自覺會被她蘊藏的豐富的文化寶藏和深刻的文化內涵深深吸引,人教版高中歷史都有哪些知識點呢?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人教版高中歷史知識點: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
一、簡要分析中國近代物質生活和習俗的發展趨勢、特點、表現及其原因
1.發展趨勢:走向西化;由封閉落後走向開放進步,走向近代化。
2.突出特徵:中西合璧、新舊並存。但帶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烙印。其他特點:中國社會生活的變化與中國近代向西方學習密切相關;中國社會生活的變化隨著中國民主程序的發展而不斷加強;中國社會生活的變化在地域之間存在著嚴重的不平衡;中國社會生活雖然不斷髮生變化,但始終保持著民族特色。
3.具體表現
1鴉片戰爭後,西餐開始在中國出現,西裝傳入中國。中華民國成立後西裝和中山裝開始流行。
2出現西式建築,寬闊的馬路、自來水、電燈等。
3社會習俗的變遷:中華民國成立後,頒佈剪辮易服、廢止纏足等法令;社交禮儀採用握手、鞠躬;稱呼採用“先生”、“同志”;辛亥革命後實行陽曆,增添了國慶、元旦等新節日。 清末民初,受過新思潮影響的青年男女開始反對包辦婚姻,主張婚姻自由; 出現西式婚禮和葬禮。揭開“剪辮易服”序幕的是洋務運動時期的留美學童;戊戌變法時期的維新派也主張“斷髮易服”、“廢止纏足”。 近代變化最為明顯的是婚喪禮俗。
4.原因:西方國家對中國侵略的客觀影響;歷屆政府的影響;近代工商業發展的影響;
西方民主思想的影響和先進的中國人主動吸收西方文明。
二、簡要敘述中國現代物質生活和習俗的演變及其原因
1.物質生活方面的演變
1新中國成立後:農民分得土地,城市解決了勞動就業問題;統購統銷,穩定了物價。
2改革開放以來:
“吃”──1987年基本實現溫飽;實施“菜籃子工程”。
“穿”──衣服人均擁有量大幅度提高,款式多樣化。
“住”──農村住房不斷更新並樓房化;1995年“安居工程”實施。
2.社會習俗方面的演變
1取締賣淫嫖娼、販毒吸毒、聚眾賭博、反動會道門等醜惡現象。
2廢除包辦婚姻制度,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新婚姻制度。
3黨和政府提倡節約、熱愛勞動、無私奉獻、樂於助人,社會風氣發生根本變化。
4實行雙休日,延長節日休假時間,休閒方式多樣化;並注重環保、講究衛生等社會新風尚也在逐步形成。
2.原因:新中國成立,人民當家作主;開展了大規模經濟建設;黨和政府切實解決人民困難;實行統購統銷,穩定物價政策;黨和政府把實現“小康”作為經濟建設的奮鬥目標;實行了改革開發政策。
三、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方式變化的主要階段特點
1.19世紀中期至20世紀中期,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是這一階段社會生活方式最突出特點。
2.20世紀50年代後新中國成立後,面貌煥然一新,但受到政治生活的明顯影響。
3.20世紀80年代後改革開放後,變化迅速,科技在民眾生活中的影響不斷增加。
人教版高中歷史知識點:第二次工業革命
一、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條件
1.政治前提:19世紀中期,東西方一系列資產階級性質的革命或改革,使資本主義制度在全球範圍內進一步確立,為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2.物質基礎:藉助第一次工業革命,歐美主要國家都實現了初步的工業化,積累了進一步創業的資本。
3.科技條件:19世紀是“科學的世紀”,自然科學成果累累:電磁學、近代化學、生物學以及物理學都取得了重大進展,以及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的技術進一步積累,這些成為第二次工業革命到來的直接原因和知識、技術條件。人們對新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多,是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展的社會條件。
4.勞動力條件: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削弱了人身依附關係。
5.市場條件:第一次工業革命後,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海外市場迅速擴大,資本主義需要大幅度提高勞動生產率和開發新產品,這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內在動力和經濟條件。
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就
第二次工業革命最顯著的成就是電力的廣泛應用,它把人類社會帶入了電氣時代;科學技術應用於工業生產的另一項重大成就,是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它引起了交通領域的革命性變革,推動了石油開採業和石油化工業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也帶動了電訊事業的發展,從此世界各地的經濟、政治和文化聯絡進一步加強,化學工業的建立也是這一時期科技發明的一項重大變革。
三、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
1.具有堅實的科學基礎。
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許多技術發明都來源於工匠的實踐經驗,科學和技術尚未真正結合;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所有發明和發現的成果都是科學技術運用於生產而創造出來的,自然科學的新發展開始同工業生產緊密地結合起來。
2.大國同步,相互促進。
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重要的新機器和新生產方法主要是在英國發明的,其他國家受其影響帶動,程序相對緩慢;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全面開花取代了英國的一枝獨秀,尤其以美國、德國貢獻最大,且規模更加廣泛,發展也較為迅速。
3.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於多數國家尚未完成工業革命之時,形成了兩次工業革命在時間上的交叉。德國和日本就是既吸收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技術成果,又直接利用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新技術,因而它們在這一時期經濟發展比較迅速。
4.第二次工業革命具有更強的經濟改造和社會改造能力。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出現了一系列重工業部門,電力工業、化學工業、石油工業、汽車工業等,其他老的工業部門也得到技術改造,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變化的巨大,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
四、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1.經濟:
生產力,迅猛提高,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生產關係,壟斷與壟斷組織形成,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經濟結構,重工業有長足發展,逐步佔主導;工業佈局,形成西歐和北美兩大工業地帶;世界經濟格局,英國喪失了世界工廠的地位,美德實力超過英法,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能源結構,人、畜、風、水、煤、電、石油。
2.政治:
政治制度,形成比較健全的以代議制民主、政黨政治和公民自由為特徵資本主義政治模式;社會主義運動,促進了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新發展和列寧主義誕生;對外政策,列強加緊對外侵略擴張,瓜分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侵略方式的變化商品輸出為主──資本輸出為主;民族民主運動:促進了新型的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國際關係世界政治格局,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戰。
3.思想文化:
壟斷主義;思想觀念,競爭意識和參與意識增強。
4.生活方式:改善日常生活,尤其在衣和行方面,思想觀念
5.環境問題:汽車的出現,促進石油的大規模使用,使大氣中,氮氧化合物,碳氫化合物的濃度增加而產生光化學煙霧等大氣汙染問題。
人教版高中歷史知識點:重農抑商
1.含義:是中國歷史上主張重視農業而限制打擊工商業的經濟思想和政策,即強調發展農耕,限制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以農為“本”,商業被稱為“末”業。從商鞅變法時首次正式提出,漢武帝時期大規模推行,此後歷代封建王朝大都執行這項政策。
2.原因:中國封建社會採取這種政策,歸根到底是由其經濟基礎決定的。封建國家的經濟基礎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這種經濟的主要部門是農業。農業是古代決定性的生產部門,提供給人們最基本的生活資料,農業生產的狀況直接關係到國家的興衰存亡。為此,歷代統治者都把農業當作根本性的大事來抓,採取一系列督促、鼓勵、組織農業生產的措施,在國家經濟政策上向有利於農業發展的方向傾斜。通過發展農業,封建國家可以徵收穩定的土地稅來保證財政收入,還有利於社會穩定,將農民緊緊束縛在土地上。統治者認為,發展工商業不如經營土地使生活有保障,還會加劇勞動力從土地上流失,造成種種社會問題。因此,重農抑商、以農立國就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傳統治國主張。“重農抑商”政策的出現,除了其經濟原因或物質方面的原因外,還有文化方面的原因,即“重義輕利”觀念的影響。
3.主要表現:1統治者反覆強調農業為本業,商業為末業;2在土地問題上,採取抑制兼併的政策,防止農民大量破產,穩固農業生產基礎;3強化戶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動;4從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業活動:對商業進行嚴格的管理,以限制商業的規模和影響;限制商人的政治權利,堵仕途之路,不許其後代做官;利用稅收制度懲罰商人;實行專賣制度,對鹽、鐵等一些與人民生活密切聯絡的手工業部門和商業種類實行官營制度,獨佔專利,不許商人染指;對民營商業和手工業徵收重稅;從日常生活方面對商人進行限制,對其穿衣、建房、乘車都有歧視性規定等。
4.影響:評價“重農抑商”政策的影響一是要客觀地一分為二地分析,二是要注意在不同歷史階段的主要影響上的差異。
1積極意義:農業是古代經濟的基礎,是人民賴以生存,人口得以增加,社會得以穩定的基礎,是一切文化政治活動的基礎,是國家統一併且不斷髮展強大的物質基礎。因此,歷代統治者奉行以農為本的重農政策,不僅有利於農業的發展,而且客觀上促進了手工業和商業以及整個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對封建國家的統一和繁榮有著重要的積極意義,這種積極意義在封建社會的前期階段尤為突出。重農抑商政策在封建社會初期對當時農業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維護社會穩定、鞏固新興地主階級政權起了積極作用。例如商鞅變法,實行重農抑商政策,鼓勵發展農業生產,從而促進了秦國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為後來秦始皇統一六國奠定了物質基礎。
②消極影響:“重農抑商”政策也導致地主官僚不斷兼併土地,使土地高度集中,農民破產流亡,影響了農業生產的發展,激化了階級矛盾,造成農民起義不斷爆發。地主官僚集團也因瘋狂兼併土地而更加腐敗。封建社會後期,尤其是到了明清時期,“重農抑商”政策的消極作用成為主要方面。它將農業和工商業完全對立起來,強化了自然經濟的主導地位,嚴重阻礙商品經濟的繁榮和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阻礙科技的進步,使中國逐漸喪失領先世界的地位,並日益落後於世界潮流。
高中歷史從蒸汽時代到網際網路時代知識點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