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拳法的介紹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中國古拳法孫臏留下長袖拳,三百六十手相連,雞腿龍腰潑猴性,鷹眼猿臂象鼻拳,步法多為“蹣跚步”,蹣跚取意於《孫臏兵法.數陣之法》中‥‥叛山而退”,叛山即蹣跚,意指撤兵時不走走路,孫臏拳步法亦為如此,左晃右移,拳譜有云“孫臏拳法世間稀,步踏鬥罡七星奇,氣沈丹田尖點地,蹣跚跛行左右移,前進後退莫換腳,左搖右擺尋真機。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中國古拳法的基本介紹

  拳法概述

  中國古拳法是一種起源神祕,以中國傳統武學為基礎,並使用超能力輔助、強化的武術流派。

  拳法簡介

  孫臏拳廣佈于山東境內的一個地方拳派,附會為戰國時期軍事家齊人孫臏所創,但無文字記載。因其演練出擊時常以長袖藏手,故又稱"長袖拳"。清末,孫臏故鄉青年武士楊明齋學孫臏拳於張姓車把式。楊曾執教於山東省武術傳習所,20年代初在青島授拳,後在青島國術館任教至1936年。他以孫臏拳為主要教學內容之一,使其傳播於青島。孫臏拳有著自己的一套理論系統,蹲走跛行是其最突出的特點,出拳走曲不走直,曲中能夠求直,看似偏離,但擊中點卻是那樣準確。這種曲線出拳的理論以不招不架、轉向進取為表徵,最容易使對手產生錯覺。孫臏拳現主要在青島、淄博、濟南流傳。孫臏拳也叫"武子拳",據說是《清朝·同治》年間,山東萊州府掖北人氏施德所傳,其師不詳。施德字仲義號逸翁,他一生惟慎,擇徒嚴謹,活到一百另四歲,雖多子多孫,也只選其一子施仁方傳承,同時收有一男一女、皆為好友之後為徒,男欒二公、女於秀蓮***後收為兒媳改名於嫻助***,從此,施家沿襲門規,一直到解放建國前,再未外傳。 欒二公、山東萊州府掖北人,力大無窮,終身未娶,其堂侄欒秉信為人忠厚,長年在外趕腳***趕大車***,為求防身、公將所學盡授其侄,侄在外又收山東、東阿縣張家樓張好春張再春兄弟二人為徒***二人皆為趕車人***,其中一人收山東陽谷縣楊廷棟為徒。 楊廷棟,1926年來青島承接韓魁生***韓去世***的"國技學社",改名揚明齋,教授孫臏拳。1934年11月"青島國術館"新館在廣東路一號建成,楊明齋出任二課課長,楊即打破門規,在青島廣收門徒授藝,從此孫臏拳在青島民間有所流傳。由於楊明齋參加抗日離青,在青授藝時間不長,楊為了推進教授孫臏拳的進度,在眾多弟子中,採用了教 "大架"不教"小架",會"小架"的不教"大架",所以大多數弟子能有機會系統的學練孫臏拳者、實屬不多。更由於當時授藝也僅限於"身教、口授、心悟"的方式,惜未能留下有關文字方面的記述。 附:楊明齋嫡授的十大弟子劉慎思譚會朋高作霖王茂禎劉文炳祝正森杜玉嵐張文德徐自良欒秀雲***女*** 十大弟子多已作古,聽說高作霖老師還健在,欒秀雲在北京,改名欒素貞,如健在也已有92歲高令。 楊鈞韶名廷嶽,楊明齋之兄,***五、六十年代曾在青島小陽路小學工作,***期間離青***文武兼備。一生堅承家傳"洪門拳"和"黑虎拳",長短兵刃無一不精,二、三十年代,以多種長短拳械對練著稱,實為一代武術大師,但他不會孫臏拳。 楊慶章,楊明齋之子,***住濟南幹石橋***69年7月在濟南,應楊鈞韶之約,與楊慶章有過幾次接觸,很是遺憾,他沒有學過武術。 楊慶先,***楊鈞韶之子***高芳先***楊鈞韶之義子***均為楊明齋之弟子,都在臺灣,現皆已作古。 張文德,楊明齋的嫡授弟子,善"搏擊"和"摔跤",現已作古,享年九十三歲,他生前為傳授孫臏拳法默默地耕耘一生。可謂"桃李滿天下",遺憾地是對其弟子大都知其姓不知其名,不便登入。 傅志文,張文德嫡授的得意弟子。自幼習武、酷愛中國傳統武術,善"搏擊",為了繼承先師遺願,繼續發揚光大孫臏拳法。

 

  中國古拳法的風格和動作

  風格特點

  《孫臏拳譜》記載「孫臏留下長袖拳,三百六十手相連,雞腿龍腰潑猴性,鷹眼猿臂象鼻拳」,其拳理要求靜似雄雞、動似龍腰、靈似潑猴、神似鷹眼、鬆肩如長臂猿;其拳型多以「象鼻拳」為主***即南派之鳳眼拳惟凸出中指***;步法多為「蹣跚步」,蹣跚取意於《孫臏兵法.數陣之法》中「¨¨叛山而退」,叛山即蹣跚,意指撤兵時不走走路,孫臏拳步法亦為如此,左晃右移,拳譜有云「孫臏拳法世間稀,步踏鬥罡七星奇,氣沈丹田尖點地,蹣跚跛行左右移,前進後退莫換腳,左搖右擺尋真機」。

  拳法動作

  孫臏拳手法為打穴為主,並以蹦、彈、抓、挑、鑽、擂、拉、劈、抄、砍、截、擺、封、捅、砸等為輔;腿法有踢、碰、蹬、踹、踩、掛、跪、截、跛等。孫臏拳講究擰、絞、纏絲旋勁、拳走曲線、曲中求直、直中求曲,並講究「三出而一主」,即兩臂一腿併發勁;交手時主張側身對敵;技法以「圓、角、線、點」為總則,圓指步法不走直線,角指站立對己有利之角度位置,線指搶佔攻敵最佳路線,以求最時間攻敵之所救,點指儘量減少攻防次數,達到一觸即發,一發就到,一點就勝。戰術有謂「空、誆、虛、實、晃」。

  主要手法有:蹦彈抓挑擂拉劈抄砍截擺封捅砸。

  主要腿法有:踢碰蹬踹踩掛銼跪截跛。

  出拳講究擰絞纏螺旋勁,旋臂出拳,

  拳走曲線,曲中求之直,攻中有防,防中有攻。

  方法講究"三出而一主",即兩臂一腿併發,其中有一主要動作。

  拳法以組合形式為主,每一手即為一個用法,三百六十手可以互相串連,進攻時可以採用組合連擊,講究"一掌不到二掌跟,三掌四掌齊跟進"。

  交手時側身對敵,講究"側身對敵一字形,交手須知保三中,

  護住頭胸腰三位,順勢技擊不留情"。

  技法上還以"圓角點線"為原則。

  戰術以"空。誆。虛。實。晃"為主,以動作迷惑對方,

  有真有假,有虛有實,欺詐疑惑,擊打對方。

  孫臏拳演練中要求:內外相合,形意相通,並要明理內外動靜之關係。

  拳諺:"有架無力空做勢,有力無架勁白費。"。就是說拳架與力是個結合體,只有正確的結合,才能發揮其拳法的功力。任何拳法也都是把力***勁***貫穿在拳法的扎架和套路中,通過日常不斷地演煉,功力才能得以提升。

  孫臏拳是"鬆肩拔肋,力貫稍節",要求是"手是流星,臂是線……"是著力於稍節。把"滾、纏、穿、抖,寸、彈、鑽、合。"八種勁法,貫穿在拳法的扎架和套路的演煉之中。現將寸、鑽二勁轉述如下:

  寸勁: 一觸疾發、勁力突然;發如猛虎、力能排山。

  鑽勁: 含如弓張、發似弩箭;觸則即發、勁疾而旋。

  招式步驟

  孫臏拳特色乃蹲走跛形地走蹣跚步,孫臏拳~三十二手:

  1.弸拳截踢17.跪膝切打2.弸打彈踢18.上步靠橫3.落步劈掌19.橫掌蹬踹4.繞劈蹬踢20.弸拳彈踢5.屈膝掛打21.壓肘鑽拳6.轉身掛打22.圈打鉤踢7.立步搖砸23.跪膝衝擊8.弓步鑽拳24.立步弸踢9.掛踢鑽拳25.弓步砸拳10.退步劈掌26.挑掛挺擊11.順步衝拳27.退步劈掌12.閃跳反砸28.順步衝拳13.弓步圈打29.閃跳截打14.順勢橫肘30.收步截掌15.弸肘截打31.立步衝拳16.翻拳衝打32.橫掌蹬踹 .孫臏拳64手 拳譜 ***小架***

  1.起式 2.崩砸橫踢 3.上架右撐捶 4.崩打橫踢 5.右挫捶 6.轉身劈掌 7.插步劈掌 8.右挫捶 9.右衝拳 10.扭步撐掌 11.右衝拳 12.縱退右衝拳 13.插步截肘 14.獨立插捶 15.獨立下截 16.落步挑陰 17.上下三挑掌 18.拍掌彈踢 19.雙風彈踢 20.雙打跳蹬踢 21.上下三挑掌 22.拍掌彈踢 23.雙風彈踢 24.雙打跳蹬踢 25.上下挑掌 26.右挫捶 27.崩打尖踢 28.左裹拳 29.轉身右挫捶 30.崩砸橫踢 31.上架右撐捶 32.崩打橫踢 33.砍劈蹬踢 34.崩打橫踢 35.並步雙捶 36.獨立上下架 37.劈掌橫踢 38.落步挑掌 39.挑掌橫踢 40.圈掌右橫打 41.獨立雙墜 42.弓步雙衝捶 43.轉身右挫捶 44.退步雙砸 45.左架右插捶 46. 墊步左攪進掌 47.劈掌橫踢 48.右攪進掌 49.墊步劈掌橫踢 50.右挫捶 51.崩打尖踢 52.左裹拳 53.轉身右挫捶 54.退步雙砸 55.進步雙陽捶 56.虛步雙插捶 57.進步雙陰捶 58.獨立雙墜 59.跳虛步雙插捶 60.雙崩尖踢 61.扭步雙捶 63.右挫捶 63.崩砸橫踢 64.並步還原

  中國古拳法的相關描述

  電影描述

  周星馳的電影《破壞之王》中,曾有過"中國古拳法"的描述,不過電影中所講的"中國古拳法"只是一種杜撰和對各種武俠小說中武功的雜糅,是一種戲說和誇張。

  代表人物

  孫臏拳,一代宗師,愛國武術宗師抗戰英雄。

  高芳先先生,1914年5月生,字天佐,山東即墨人,於南京軍官學校第3期畢業。曾任青島國術館副館長、中華國術會監事、中華太極拳總會顧問、陸軍91師師長、青島保安旅旅長、青島市警察局局長、青島市保安隊總隊長等職。

  自1922年開始習武,1927年從王永彬、楊庭棟、田鴻業、李義三、常秉義等名武術老師學習北派少林拳、地功拳、孫臏拳、形意拳、中國摔跤等。 1933年獲第17屆華北運動會拳術及摔跤冠軍,1935年獲第6屆全國運動會中量級摔跤冠軍。先後在青島運動會上兩次獲三項冠軍。

  二次世界大戰時,山東省遭日本人攻陷,高副館長芳先於是率館成員組成大刀隊,攻襲日本軍,卓效匪淺,因功勳彪榜,一路升至為少將師長,後得國民黨徵召編為正規軍***青島保安旅***,因功勳彪榜,勳績昭彰,先生被譽為《嶗山之獅》之美譽,成為抗日英雄名噪一時。服役期間獲海陸空甲種獎章及勝利寶鼎勳章等。

  後因國民黨失利於中共,國軍大舉遷移來臺,高芳先老師當時率領青島國術館子弟兵及青島保安旅來臺,後定居於臺中市區,在臺中市開設武館,傳授武藝,也為著傳統武術的儲存留下不可磨滅的貢獻。曾編擬「軍中戰鬥體育莒拳國術教材」先生在臺中市傳授國術,長達二十年,先生有教無類,臺灣弟子及來臺習武者:美國人、日本人、英國人、德國人、香港人等從學者逾千人,桃李滿天下,為中華武術傳承做出偉大的貢獻。其門徒遍於社會各界,第一代其傳承表如下:高華傑、高華柱、蔡明雄、楊宗昌、謝淑英、路文彥、陳金寶、陳金山、紀三協、戴正義、林聰明、羅彩文、孫明玉、莊茂隆、黃連順、洪瑞堂、廖本龍、吳清發、賴錦廷、何獻欽、江瑞芳、唐人屏、魏仲良、李裕國、邱作典、黃進財、曾桂國、徐玉梅、張伯夷。

史上孫臏怎麼死的
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介紹
相關知識
中國古拳法的介紹
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的介紹
中國式茶道的介紹
中國古代名琴介紹
外家拳法的介紹
散打拳法的介紹
中國百家姓的介紹
中國百家姓的介紹
中國稀有拳種的介紹
泰拳主動攻擊腿法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