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儉與奢侈的優秀作文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7日

  節儉是一種社會責任,是一種個人涵養,是一種文明的傳承、美德的延續,是亙古不變的永恆時尚。奢侈是一種浪費,下面一起來看幾篇節儉與奢侈的作文吧,歡迎大家閱讀!

  節儉與奢侈的作文1

  “儉以養德”是諸葛亮的一句名言。勤儉節約不僅能積累財富,還能培養艱苦創業的精神和奮發向上的品質。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的崛起和國家的昌盛,無不經過長期的艱苦奮鬥。勤儉節約,艱苦奮鬥這一傳統,也是中華民族的“傳家寶”,今天,我們提倡理性的適度消費和低碳的生活習慣,“傳家寶”更不能丟。

  2008年6月1日,一碗飯,一碗湯,這就是***在甘肅地震災區時的午餐。用餐的帳篷,是戰士們的食堂,搭建在甘肅地震災區一個偏僻的高海拔的小山村裡。戰士們的午餐,還是相對豐盛的,但是,***只吃了一碗米飯,盛了一碗菜湯。看到這個電視畫面,許多人的眼眶溼潤了,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毛澤東主席曾經深刻地指出:“要使我國富強起來,需要幾十年艱苦奮鬥的時間。”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總設計師告誡全黨:“艱苦奮鬥是我們的傳統,艱苦樸素的教育今後要抓緊,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們的國家越發展,越要抓艱苦創業。提倡艱苦創業精神,也有助於克服腐敗現象。”***在西柏坡學習考察時,曾經引用明朝薛瑄的話告誡大家:“節儉樸素,人之美德,奢侈華麗,人之大惡。”

  再看看我們如今,走進學校飯堂,食物是相當豐盛的,有雞腿,豬排,大排。和***吃的比起來,我們都比他吃的好,但我們有些人吃了一口就倒掉了,多浪費呀!難道他們不知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嗎?”

  現在每個孩子都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爸爸媽媽燒的菜有些人都不吃,只能倒掉,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行動起來,勤儉節約,不要浪費糧食,浪費最可恥的。同學們,我們要向***學習,不要浪費糧食。

  司馬光曾經說過:“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是古人給我們敲響的警鐘,所以我們要勤儉節約,那些農民在烈日炎炎的陽光下幹活,多麼辛苦啊!他們披星戴月,任勞任怨,可換來的卻是我們的浪費,全體人民應該保持“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作風。

  節儉與奢侈的作文2

  培根說:“美德猶如寶石,需要相互的東西鑲嵌。”而節儉便是這樣一種美德,鑲嵌,能讓它變得更加閃閃發光,神采奕奕。司馬光的父親對於他家教甚嚴,他用自身“以儉素為美”來告誡後輩,使他們能夠節儉樸素,不浪費,不奢侈,繼承儉樸家風。因此後面便有“途之人見其客止,雖不識皆知司馬氏子”,可見,儉樸是一種偉大的力量,人人得以頌之。

  在我們的今天,隨著經濟的繁榮與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奢靡之風盛行。一些人為擺闊氣,要面子,28萬元買一雙鱷魚皮鞋,32萬元吃一頓飯。

  試想,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怎麼能教育出勤儉節約的後代呢?己儉方能教人,知之者不乏其人。我們在面對於後代的教育上,必須要以身作則。要讓他們懂得無論是什麼東西都來之不易,無論是什麼東西我們都要學著去珍惜。即使身價過億照樣不浪費一滴水,一粒米。

  我的一個朋友給我說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對新人在酒店舉辦婚宴,各方面都比較節儉,婚禮上來的客人大多裝扮也很一般,有位老人在宴會完後要求打包一些食物給他的貓吃,大多數人都不以為然,以為這只是一位拿著退休工資的老人而已,結果出門時發現在酒店的門口,有一輛價值差不多一千多萬的車在等著老人。大家都目瞪口呆,心想一位身價如此之高的老人竟也會如此節儉。

  那麼,作為普普通通的我們不是更應該要節儉嗎?陸賈曾說:“不節,則雖盈必竭,能節,則雖虛必盈。”我們只有節儉才可以積累更多的財富,創造更多的財富。儉樸是一種力量。這種力量,擁有它可能毫無感覺,但是失去它,損失無法估量。我們都應該要學會節儉。

  節儉與奢侈的作文3

  勤儉就是勤勞節儉,包括努力工作和節約用度兩個重要方面。我國自古就以勤儉作為修身治家的美德,《尚書》說:“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左傳》引古語說:“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周易》提出:“儉德闢難”之說,《墨子》有:“儉節則昌,淫佚則亡”之論。古人認為能否做到勤儉,是關係到生存敗亡的大事,不可輕忽。在現在社會,經濟增長和物質消費的觀念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但勤儉作為一種美德,作為一種工作態度、生活作風或治國方針,還是要大力提倡的。

  有許多的歷史人物都以勤儉來修身,他們不僅在國家事業上勤勞,而且在家庭生活上也非常節儉。克勤克儉,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美德。傳說中的古代聖賢都是這樣做的,如堯特別關心民眾,認為別人挨餓受凍是自己的工作沒有做好,是自己的過錯。而他自己的生活卻十分節儉,經常穿著粗布衣裳,吃粗米飯,喝野菜湯。正是由於堯在事業上和生活上克勤克儉,所以贏得了百姓的愛戴,成為一位聖賢。

  奢侈浪費小到足以破壞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大到足以滅亡一個無比強盛的國家。自古就有許多帝王在剛開始創業時,以勤儉修身,受到了百姓的擁戴,但後來他們逐漸放棄了勤儉而一味的追求安逸享樂,結果招致了自己的滅亡。五代時的後唐莊宗李存勖,一開始勵精圖治,奮發有為,擊敗各個敵手稱帝。但後來沉湎於音樂戲曲,每天在宮廷上用重金請人表演,演得好,用重金封賞,並且整天大肆興建樂宮,樂隊,造成黃金流失,最終導致部下作亂,伶人發難,在位三年就死於兵亂之中。歐陽修在撰寫《伶官傳》時,有感於這段歷史,闡發了“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中國有著很強的憂患意識,特別是在國家動盪,***時更是如此。孔子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孟子講“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就是分別從個人和國家的角度強調了保持憂患意識的重要性。魏徵即使在大唐盛世,也規勸皇帝“居安思危,戒奢以儉”,以實現長治久安。

  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逐漸淡漠了古人的教訓,大肆的奢侈浪費。我國就形成了一種通病——“節儉冷漠症”。身邊的小事就足見這種病態的嚴重。白天明亮的教室裡非得開燈,洗手間的水龍頭“細水長流”,電腦永遠處在待機狀態,簡直是“不知節儉何滋味”。據上海能源管理部門統計,按平均每戶家庭有15瓦特的耗電量計算,上海480萬戶家庭在白天高峰時就增加了2.5萬千瓦左右的用電負荷;一臺電腦的待機能耗30瓦,如果上海15萬機關幹部下班後都不關掉電腦電源,僅此一項,就將每天增加4500千瓦的用電負荷,倘若加上企事單位的的電腦待機浪費,數字十分驚人。如果這樣浪費下去,有多少能源將被這樣白白的浪費掉。為國家造成多大的經濟損失。長此下去,即使我國再強盛,恐怕也支撐不了多長時間。

  縱觀歷史,大到邦國,小到家庭,無不是興於勤儉,忘於奢靡。古往今來,成功的創業者大都經過艱苦奮鬥階段,所以都很勤儉節約。但是對於守業者來說,則正好相反,他們沒有經歷過創業的艱辛,容易貪圖奢侈享樂,最終的命運必然是事業的衰敗,國家的滅亡。這是幾千年歷史所昭示的真理。

  在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戒奢從儉,不糜費財物,認識我們崇尚的美德。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節儉與奢侈的作文4

  節儉是一種社會責任,是一種個人涵養,是一種文明的傳承、美德的延續,是亙古不變的永恆時尚。因為富足,我們有權享受生活,但我們無權廢棄和浪費有價值的物質、資源,“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否則,是一種罪過。能變廢為寶、節支創收、挖潛資源是智者所為;鋪張浪費、揮金如土、今朝有酒今朝醉乃愚人之舉。

  節儉在我們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是一種可觀而必要的儲蓄。有人做過這樣的統計:在我們國家,如果每人每天節約1分錢,全國13億人就能節約1300萬,一年就能節約大約50億;每人每天節省一粒米,全國一天大約能節省32。5噸糧食,如果每人每天吃大米400克,這些節省的大米可供一個人吃81250天,可吃222年;如果每人節約一度電,就可以節約5億多元人民幣;每人節約一滴水,13億人就可節約126噸。我們不僅是一個大國,有這樣一組資料足以表明我們還是一個窮國:我們有著3000多萬失學兒童,2600多萬絕對貧困人口,1100多萬低保物件和上億流動民工,儘管我國大部分人算得上豐衣足食,但任何人都沒有理由去浪費點點滴滴,因為還有很多人需要救助。

  其實,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節約一度電、一張紙、一滴水,對我們來說只是舉手之勞,我們何不讓此舉成為一種習慣利己利人呢!事情看起來雖小,卻體現著一份摯誠的責任心和令人尊崇的內在品格。我國13億人口,如果每人每天每件事都浪費一點兒,長期如此,後果是不堪設想的。人口多底子薄是我們的基本國情,因此我們辦一切事情都必須節儉當頭。

  “國以儉得之,以奢失之”,節儉對於國家大有利弊,與個人得失也休慼相關。“儉則可以成家,儉則可以立身”;諸葛孔明“以儉養德”傳為佳話;清代徐榮說:“街頭廟腳襤褸身,半是當年奢靡人。”節儉使人安樂幸福,奢侈使人沒有退路。貧窮需要節儉,富裕不忘節儉,“當用則萬金不惜,不當用則一文不費。”才是適宜消費之道。節儉是興家立業之本,不僅有其經濟意義,更有其道德意義。

關於勤儉節約的優秀作文
欣賞自己的作文
相關知識
節儉與奢侈的優秀作文
描寫節儉與奢侈的高中說明文
關於堅持與放棄的優秀作文
重陽節感恩老人的優秀作文
端午節思念故鄉的優秀作文
挫折與成功的優秀作文
有關細節決定成敗的優秀作文
關於成功與失敗的優秀作文
個人與集體的優秀作文模板
成長與責任的優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