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充國緩行討賊的典故介紹
在史書《漢書·趙充國傳》中,有一個體現他的謀略的典故叫做“趙充國緩行討賊”。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趙充國緩行討賊的典故
這個故事發生的時間應該是在他晚年的時候,是他率軍攻打羌人期間發生的故事。話說有一天,趙充國帶著兵馬到達了敵軍先零羌所在的地方。關於這個先零羌,它是古代羌人部落中的其中一支,它的實力非常強大,是西漢時期繼研種羌之後最強大的部落。因為他們在此地駐紮了很長的時間,因此在趙充國抵達的時候已經放鬆了警惕。先零羌看到漢軍的大部隊之後,就丟掉了自己的車輛輜重,想要渡過湟水。但是因為道路比較狹窄,敵軍的行進速度也比較緩慢,因此趙充國便命令兵馬悄悄地跟蹤敵人。
但是有下屬提出應該和他們速戰速決,這樣的行進方式太慢了。趙充國說道:“你不知道有一句話叫做‘窮寇莫追’嗎?我們緩慢地追趕他們,他們就會逃跑而不會回頭,一旦我們追急了他們可能就會回頭和我們決一死戰。”屬下這才明白了他的用意。敵人在渡河的時候就被淹死了數百人,另外加上投降和被殺的一共有五百多人,還俘獲了馬牛羊等牲畜十多萬頭,車輛四千對輛,可謂是大獲全勝。
從這個典故中,我們完全可以看到趙充國作戰經驗豐富,對兵法瞭然於胸。
趙充國傳
《趙充國傳》出自我國東漢時期著名的史學家班固所撰寫的史書《漢書》,這是一本全面介紹西漢至新朝王莽年間主要事件和人物的詳盡史書。而《趙充傳》則是西漢時期著名大將趙充國生平事蹟的篇章,全篇內容豐富,資料詳盡,是一篇可以充分了解趙充國的重要史料和典籍。
趙充國,生於公元前137年,子翁孫,原本是隴西上邽即現今的甘肅天水人,之後遷居到了現在的青海西寧一帶。他是西漢時期著名的大將,善謀略,因為熟悉匈奴和氐羌的習性,在漢武帝時期曾經跟隨貳師李廣利遠征匈奴,他僅僅率領七百兵士就突破了匈奴人的重重包圍,可見他的勇猛和智慧。隨後又打過大大小小很多次仗,幾乎都取得了大勝。趙充國在最開始的時候只是一個小小的騎兵,之後因為才能突出,尤其精於騎馬射箭而被提拔擔任羽林衛士的職位。除此之外,他對兵法也頗有興趣,閒暇之餘只要一有空就會去閱讀兵書。趙充國因為才能突出很快就得到升遷,在漢昭帝的時候已經擔任了後和水衡都尉這樣重要的官職。在本始年間,趙充國曾擔任蒲類,率軍三萬,從酒泉出發攻打匈奴。原本他是和當時的少數民族烏孫一起抗擊匈奴的,但是烏孫卻先出發了,沒有等他們的到來。趙充國於是帶著人馬一直離開邊塞有一千八百多裡,在候山於匈奴相遇,在他的指揮下,漢軍大敗匈奴,殺死了幾百人,同時俘虜牲畜七千多頭,取得了一場大勝。之後匈奴發兵十萬準備大舉進攻漢朝邊境,結果他們一聽到漢朝派趙充國來迎戰,就放棄了這次行動,帶兵離開了。
趙充國很重視實踐經驗,有一次羌人入侵漢朝,當時的漢宣帝立即召叢集臣商議對策,並詢問誰願意前去迎敵,當時已經年近七十九歲的趙充國挺身而出。漢宣帝問他要多少人馬,趙充國說:百聞不如一見,我要到邊境親自去看看才能確定人馬。這就是成語“百聞不如一見”的來歷。
他於前52年病逝,諡號為壯。他一生為國為民,付出了自己全部的智慧和心血,建立了卓越的功勳,他的名字註定和歷史上那些驍勇善戰的一起,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
趙充國陵園
趙充國陵園位於現在的甘肅天水清水縣城北一公里處的牛頭河畔。這是一座為了紀念西漢時期著名將領趙充國的陵墓。這座陵園從漢代的時候就開始修建了,此後後世之人在原先的基礎上又開闢祭田,修築了用於祭祀的宮殿,建造了石碑,終於形成了現在比較大的規模。現在的陵園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趙充國墓區、宋金墓葬群博物館和碑林區。在1962年的時候被甘肅省認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目前的陵園總佔地面積為7000多平方米。整個陵園莊重肅穆,環境十分優雅宜人,是很多遊客來到此地的一個不能錯過的旅遊景點,在這裡既可以瞻仰到千百年前一代名將的風采,開闊自己的眼界和視野,也是休閒旅遊不錯的選擇。在這座陵園中,最吸引人的眼球的應該是趙充國的墓冢了,墓冢高3.8米,底徑為10米,十分壯觀。在墓冢的前面分別樹立著兩座石碑,一座是清朝嘉慶年間所建造的“漢後營平侯之墓”,另一座是清朝乙酉年間的“漢故營平侯之墓”。此外還建立了仿漢白玉石柱沖天式牌樓,仿古建木結構的碑亭兩座,一座是元朝時期的書法家趙孟書寫的“趙充國頌”碑刻,另一座是南北朝時期北周天和二年魯恭姬碑刻。
應該說這座陵園歷經千年的光景,還能夠儲存如此完好是十分令人高興的事情,因此在原來的基礎上,當地政府還把在本縣境內發現的碑刻和雕像一起搬遷到了這座陵園之中,使之內容更加豐富,也提高了陵園的文化內涵。
趙充國屯田
趙充國是我國西漢時期一位戰功顯赫的著名將領,他在很小的時候便展露除了自己在軍事方面的天賦和才能,因為他自小便生長在西北邊境一代,因此他對當時的遊牧名族的習性非常熟悉。在漢武帝年間,他就已經跟隨貳師李廣利攻打匈奴了,正是在這一戰中,他憑藉著自己過人的膽識和謀略,僅率領七百人馬就突破了匈奴的重重包圍圈,從此開始自己輝煌的作戰生涯。他不但在作戰上十分勇猛,而且在計謀上也是不遑多讓的,比如說他晚年進行的屯田活動。
那是在漢宣帝神爵元年即公元前61年,此時的趙充國擔任後一職,他出兵河湟,先是攻打零羌,之後又安撫罕開羌,取得了一定的軍事成效,但是因為開支實在是十分巨大,給國家財政帶來了嚴重的負擔。趙充國於是提出了屯田的策略,自給自足,才能在邊境和羌人長期作戰。
但是宣帝和朝臣們並不認同,他們認為應該乘勝追擊,一舉殲滅羌人。趙充國於是便謊稱患病,同時也上奏宣帝,指出在從臨羌到浩門之間,羌人沒有開墾的田地一共有2000頃之多,如果能夠駐足人馬屯田,那麼羌人就會不攻自破。宣帝在經過思索之後準備按照趙充國的想法進行屯田,於是便問他屯田之後對多久可以攻打羌人,趙充國說最晚明年的春天,羌人就會全部滅亡。於是趙充國便開始施行屯田的策略。漢軍在這一地區的屯田不僅有利於攻打敵軍,也將中原地區先進的生產技術帶到了這裡,推動了當地農業的發展。
趙充國不愧為一代名將,具有深遠的謀略和智慧,值得後人銘記和悼念。
暴戾恣睢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