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公務員申論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3日

  備考內蒙古公務員的考生想要取得高分,申論範文的閱讀是必不可少的,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一

  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助力政府職能轉變

  自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以來,各級政府不斷減少或下放行政審批許可權,取得了重大成效。但另一方面,行政審批事項多、流程長、環節多、要求嚴、速度慢等帶來的辦證難問題一直困擾著企業和群眾。這些不僅造成行政效率低下、容易滋生腐敗和權力尋租行為,而且打擊了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抑制了社會的發展活力。因此,必須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合理界定政府權力邊界,打造法治政府、有限政府和服務型政府。

  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有助於規範行政權力運作。在2016年度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以減許可權權、創新監管等舉措減少尋租空間,剷除滋生腐敗土壤。”通過簡政放權,進一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來合理、明晰地界定政府與社會、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拿出“權力清單”,明確政府應該做什麼,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理出“責任清單”明確政府該怎麼管市場,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通過簡政放權和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轉變政府職能,來合理界定和規範政府權力的邊界,提升行政權力運作效率,減少權力尋租空間,剷除滋生腐敗的土壤。

  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有助於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市場經濟的優越性就是市場對資源的配置起著決定性作用。行政權力對市場主體管的過於微觀、具體,權力之手伸得過長、管得過寬,不僅容易引發權力尋租行為,滋生貪汙腐敗問題,而且會嚴重的打擊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限制市場主體創新活力的發揮,增加市場經濟執行成本。因此,必須通過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化行政審批事項和審批流程,降低登記創業門檻,更加註重服務和事中、事後監管,充分釋放和發揮各類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穩定發展。

  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有助於增強社會自治能力。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要求“正確處理政府和社會關係,加快實施政社分開,推進社會組織明確權責、依法自治、發揮作用。適合由社會組織提供的公共服務和解決的事項,交由社會組織承擔。”因此,一方面,必須進一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改進社會組織登記管理辦法,簡化審批流程,放寬准入限制,降低登記門檻,推動社會組織“去行政化”;另一方面,要注重培育和發展社會組織,增強社會自治能力,構建一種“小政府,大社會”的格局,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的重要作用。

  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需要合理地界定政府權力的邊界和政府職能,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關係,做到政府的歸政府、市場的歸市場、社會的歸社會。惟其如此,才能真正發揮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規範行政權力運作,增強社會自治能力的作用。

  二

  在全社會培育弘揚工匠精神

  經過30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製造大國,但製造業大而不強,產品檔次不夠高,自主創新能力較弱。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邁進,需要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勞動者揮灑汗水、奉獻智慧。

  工匠精神是一種嚴謹認真、精益求精的精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工匠精神,大至“格物致知”的理念,小如“家有良田萬頃,不如薄藝在身”的意識,都與工匠精神有著密切聯絡。回顧歷史,從古代的魯班、庖丁,到新中國成立後的八級工,我國一直不缺乏對工匠精神的推崇。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流傳的一句歇後語“八級工拜師——精益求精”,反映了當時社會上對工匠精神的崇尚。但近些年來,“速度為王”成為一些地方和企業的時髦用語,工匠精神逐漸被忽視,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我國製造業大而不強。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期。如果說提高科技創新水平、強化工業基礎能力、提升資訊化與工業化融合水平是製造業轉型升級的“硬體”,那麼,工匠精神則是製造業轉型升級必不可少的“軟體”。缺少“軟體”支撐的“硬體”,難以充分發揮作用。建設製造強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精益求精、注重細節的工匠精神。把品質從99%提高到99.99%,將產品的每個細節儘可能做到極致,是工匠精神的精髓。在建設製造強國的程序中,現代產業工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價值。具有工匠精神的產業工人不僅是現代化大生產中的“螺絲釘”,更是具有“匠心”的工業藝術品大師,是現代製造業的棟樑。

  當今世界,凡擁有發達製造業的國家,無不重視工匠精神的培育。德國人素以嚴謹的工作態度著稱。德國的現代化之路,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一條技術興國、製造強國的道路;從內涵看,支撐這條道路的則是工匠精神。當歐盟其他國家經濟處於衰退中時,德國經濟卻能一枝獨秀、表現搶眼,這與德國人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密不可分。在日本,製造者認為製作出一件優良的產品是自己的榮耀;如果由於自身疏漏而導致產品缺陷,即是恥辱。這種“榮譽法則”推動很多日本企業數十年如一日專攻一種產品、一門技藝,使其工業製造能力長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培育工匠精神,需要改善社會文化環境、完善激勵制度。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應具備“四個崇尚”,即崇尚勞動,尊重生產一線勞動者的勞動;崇尚技能,讓技能型人才有地位、有較高收入、有發展前途;崇尚創造,真正的工匠應富有強烈的創新和創造精神;崇尚“十年磨一劍”的理念,摒棄急功近利的思想。同時,合理的激勵制度能夠促使產業工人養成精益求精的習慣,最終形成體現工匠精神的行為準則和價值觀念。為此,應圍繞產業工人的培訓、獎勵、社會保障等建立完善的制度體系,轉變“重灌備、輕技工,重學歷、輕能力,重理論、輕操作”的觀念,逐漸形成培育工匠精神的良好土壤。

  三

  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

  黨的以來,黨中央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高度,把扶貧開發作為一項重大戰略任務來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鉅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我們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敢於擔當、勇於負責,創新思路方法,加大扶持力度,善於因地制宜,注重精準發力,全力推進扶貧開發工作。

  推進精準扶貧,需須在號準“貧脈”上多下功夫。扶貧開發成效如何,關鍵要看是不是做到了識真貧、扶真貧、真扶貧。要按照提出的“摸清底數、區分型別、找準問題、分類施策”要求,在找準切入點、提高精準度、確保實效性上瞄準扶貧物件精準發力。要懷著真摯的感情,把貧困群眾當作自己的親人,常思群眾疾苦,善謀致富之策,摸清貧困底數,切實把“家底”摸清摸透、摸準摸實,精準識別貧困物件;要分清致貧原因,科學劃分貧困村、貧困戶型別,為制定針對性措施、推進精準扶貧打好基礎;要理清扶貧思路,根據貧困地區和貧困家庭的實際情況,精準施策,精準發力,力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切實做到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型別施策,確保扶貧攻堅有的放矢、精準到位。

  推進精準扶貧,需須在切斷“貧根”上多做文章。開展扶貧攻堅,就是要切斷致貧返貧的根源,找準脫貧致富的路子,徹底走出“年年扶貧年年貧”的貧困陷阱。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堅持實事求是的政績導向,按照“三嚴三實”要求,強化扶貧攻堅的實效性,把出發點和落腳點放在貧困地區加快發展上、放在貧困農民獲得實惠上、放在帶領群眾脫貧致富上,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大力推進產業扶貧、搬遷扶貧、基礎扶貧、科教扶貧、保障扶貧、旅遊扶貧和社會扶貧等,重點做好興業扶貧、搬遷減貧、扶智脫貧、兜底濟貧、強基治貧等工作,確保貧困地區真正發展起來、貧困群眾真正富裕起來。

  推進精準扶貧,需須在摘掉“貧帽”上多想辦法。如果領導幹部在一個地方執政多年,不能加快地方經濟發展、不能改變鄉村落後面貌、不能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就是不稱職的表現;在加快發展的過程中,如果民生得不到保障、貧困得不到消除,就不能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巨集偉目標。各級黨委政府要充分認識到“貧帽”與執政為民的宗旨不相吻合,與全面小康的步伐不相適應,切實增強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強化“摘掉貧困帽子”為榮、“摘不掉貧困帽子”為恥的思想,擔起扶貧攻堅之責、立下減貧摘帽之志、邁出小康提速之步,做到轉變觀念“主動摘”,明確目標“率先摘”,注重實績“真正摘”,加大投入“保障摘”,強化幫扶“合力摘”,變“要我摘帽”為“我要摘帽”,凝聚起扶貧攻堅的強大合力。

  天下大事,需作於細;扶貧脫貧,成於精準。各級黨委政府只有把實施精準扶貧的內涵要義領會好,把工作舉措落實好,把目標任務完成好,方能打贏精準扶貧的攻堅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與獲得感做出應有的貢獻。

河北公務員申論範文
天津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精選
相關知識
內蒙古公務員申論範文精選
內蒙古公務員申論範文
內蒙古公務員申論題目解析
內蒙古公務員申論參考範文
浙江省公務員申論範文
浙江省公務員申論範文參考
浙江公務員申論範文
山東省公務員申論範文精選
青海省公務員申論範文
四川省公務員申論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