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的簡介是什麼
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面,是中國大陸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它是中國大陸主要的觀賞性淡水湖泊之一,與南京玄武湖、嘉興南湖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湖”,也是現今《世界遺產名錄》中少數幾個和中國唯一一個湖泊類文化遺產。西湖三面環山,面積約6.39平方千米,東西寬約2.8千米,南北長約3.2千米,繞湖一週近15千米。湖中被孤山、白堤、蘇堤、楊公堤分隔,按面積大小分別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嶽湖等五片水面,蘇堤、白堤越過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個小島鼎立於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與寶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島、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史書記載
杭州西湖
西湖歷史圖片其實,西湖是一個潟湖。根據史書記載:遠在秦朝時,西湖還是一個和錢塘江相連的海灣。聳峙在西湖南北的吳山和寶石山,是當時環抱著這個小海灣的兩個岬角。後來由於潮汐的衝擊,泥沙在兩個岬角淤積起來,逐漸變成沙洲。此後日積月累,沙洲不斷向東、南、北三個方向擴充套件,終於把吳山和寶石山的沙洲連在一起,形成了一片沖積平原,把海灣和錢塘江分隔了開來,原來的海灣變成了一個內湖,西湖就由此而誕生了。
杭州西湖,最早據東漢***後漢***班固《漢書》卷二十八《地理志》記載:“武林山,武林水所到之處出。東入海,行八百三十里”。一般認為,武林山即今靈隱、天竺一帶群山的總稱,而發源於這一帶的南澗,北澗等山澗匯合為金沙澗,東流注入西湖,是西湖最大的天然水源。因此“武林水”之名是最早見於記載的西湖的名字。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載:“縣南江側,有明聖湖,父老傳言,湖有金牛,古見之,神化不測,湖取名焉”。此時衍生出西湖較早的另外兩個古稱:明聖湖和金牛湖。
約東漢時,一名叫華信的地方官,在西湖以東地帶築塘抵捍錢塘江鹹潮而得名錢塘湖。這是唐以前西湖通用的名稱。白居易詩文中每每提及錢塘湖,如《答客問杭州》中“山名天竺堆青黛,湖號錢塘瀉綠油”。詩人張祜也有詩作題為《早春錢塘湖晚》。
出現“西湖”之稱,是由於早前的錢塘縣城,隋以後從位處西湖之西,遷建到西湖之東,也就是原來在城東的錢塘湖,現位於城西了。湖居城西,故名西湖,這和全國其他地方同名西湖者是一樣的。至遲在唐代,“西湖”這個稱呼已經被頻繁使用,同樣是白居易詩文,就經常用“西湖”一詞,如其詩題有《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西湖別》等等。
北宋詩人蘇軾***東坡***在他的名篇《飲湖上初晴後雨》詩中詠“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千古絕唱後,西湖又有了西子湖的美名。西子即春秋時越國的絕代佳人西施。比較天下數十以西湖命名的湖泊,也惟有杭州西湖當得起如此盛譽。南宋時,西湖出現了畸形的繁華豔麗,偏安江南的統治集團不思恢復故土,卻沉湎於湖光山色,奢靡享樂之中,一擲萬金,花天酒地,西湖於是又被人稱為“銷金鍋”,非常恰當,也非常辛辣。
除上文提及的名稱外,西湖尚有眾多別名:龍川、錢源、石函湖、放生池、上湖、高士湖、明月湖、美人湖等等。每個別名,各有來歷。石函湖是因唐長慶年間白居易築石函以蓄洩湖水而來;上湖是相對於其北地勢較低的下湖而言;放生池是由於北宋天禧年間杭州郡守王欽若奏請以西湖為放生池而得;賢者湖系南宋文人樓鑰以西湖有賢者之風而稱。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西湖擁有這麼多的芳名雅號,正好從一個側面展示了她悠久的歷史,秀麗的風貌,豐富的文化意蘊和迷人的魅力。
汗水為什麼是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