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學習心得體會精選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2日

  學習《胡錦濤文選》,我們深切感到,胡錦濤同志始終是以高度的歷史自覺、政治擔當,從事關黨和國家全域性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命運的高度來認識把握改革開放的,對改革開放的重大意義、目的性質、方向道路等重大問題,作出了一系列深刻論述。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學習胡錦濤文選心得體會精選,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學習胡錦濤文選心得體會精選篇1:

  《胡錦濤文選》的出版發行,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胡錦濤文選》全面、忠實、生動地反映了黨的十六大以後的10年裡,以胡錦濤同志為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實踐經驗和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的最好教材。

  胡錦濤同志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問題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提出了許多重大理論觀點,並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確立為我們黨的重大戰略思想。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域性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是在新的國內外形勢下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更好地推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舉措。學習領會胡錦濤同志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論述,對於新形勢下建設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一、科學發展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核心要義

  胡錦濤同志指出:“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創造更豐富的社會物質財富,使國家的整體實力不斷增強,使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物質基礎。”社會要和諧,首先要發展。社會和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取決於發展的協調性。必須堅持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為社會和諧創造雄厚的物質基礎。同時,更加註重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更加註重發展社會事業,更加註重推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我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仍然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解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許多矛盾和問題,包括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面臨的許多矛盾和問題,關鍵還是要靠發展。只有實現科學發展,我們才能更好地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才能形成更完善的分配關係和社會保障體系,才能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方面的需求。實現協調健康發展,這是人民群眾不斷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保證,也是人民群眾對發展前景充滿信心的重要保證。要始終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緊緊抓住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要認真汲取國內外經濟社會發展的經驗和教訓,深入認識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不斷增強對經濟社會發展進行科學調控的能力,切實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切實維護和實現社會和諧。

  二、正確認識和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前提

  馬克思主義辯證法告訴我們,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普遍規律和根本法則,是一切事物發展的內在源泉和動力;要運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待和處理人民內部矛盾。胡錦濤同志強調:“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就是在妥善處理各種矛盾中不斷前進的過程,就是不斷消除不和諧因素、不斷增加和諧因素的過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並不是沒有矛盾的社會。”正因為有矛盾,才要和諧,也正因為要和諧,才要協調解決矛盾。認識和諧,首先要認識矛盾,構建和諧社會,前提是協調解決矛盾。所謂和諧社會,不是否定矛盾,而是強調社會在解決矛盾的過程中求得統一和諧。面對人民內部各種矛盾扭結、碰撞、摩擦所形成的錯綜複雜的局面,需要我們頭腦清醒,審時度勢,從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高度,認清人民內部矛盾的新問題、新動向、新形式、新特點,牢牢把握其發展變化的規律,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

  目前,我國社會總體上是和諧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響社會和諧的矛盾和問題。隨著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一些人民內部矛盾呈現出多發多樣的狀況,這是我國社會深刻變革中難以完全避免的,關鍵是我們要正視矛盾,找到化解矛盾的正確途徑和有效方法,形成妥善處理矛盾的體制機制,而不能讓矛盾積累和發展起來,以致影響國家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要深刻分析現階段人民內部矛盾產生的原因特別是深層次原因,注重從源頭上減少人民內部矛盾的發生。正確區分不同性質的矛盾,用不同質的方法解決不同質的矛盾。要注重協調各方利益關係,有效化解人民內部矛盾。

  三、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

  胡錦濤同志強調:“在促進發展的同時,把維護社會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涉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只有切實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人們的心情才能舒暢,各方面的社會關係才能協調,人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充分發揮出來。要堅持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制定和貫徹黨的方針政策的基本著眼點,正確反映和兼顧不同地區、不同部門、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綜合運用多種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分配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穩步前進。要堅持在全國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礎上,妥善協調各種具體的利益關係和內部矛盾,正確處理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區域性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係。要高度重視收入分配問題,更好地處理按勞分配為主體和實行多種分配方式的關係,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合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決地區之間和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要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實現社會保障的全覆蓋,切實保障各方面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讓他們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要從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努力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從收入分配、利益調節、社會保障、公民權利保障、政府施政、執法司法等方面採取切實措施,逐步做到保證社會成員都能夠接受教育,都能夠進行勞動創造,都能夠平等地參與市場競爭、參與社會生活,都能夠依靠法律和制度來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四、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

  胡錦濤同志強調:“沒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沒有良好的道德規範,是無法實現社會和諧的。”一個社會是否和諧,一個國家能否實現長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體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隨著市場經濟深入影響,面對人們受各種思想觀念影響的渠道明顯增多、程度明顯加深,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面對社會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日趨活躍、主流和非主流同時並存、社會思潮紛紜激盪;面對世界範圍內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的新形勢,迫切需要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加強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不斷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要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全面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入開展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教育,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要進一步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著力回答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引導全體人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弘揚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使全體人民正確認識社會發展規律和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始終保持昂揚向上、開拓進取的精神狀態。要積極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廣泛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會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範,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風尚,在全社會形成團結互助、平等友愛、共同前進的社會氛圍和人際關係。

  五、堅持黨的領導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保證

  胡錦濤同志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加強和改善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各項工作的領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關鍵在黨。在我國社會發生深刻變革的歷史程序中,能否建設一個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是對我們黨的執政能力的重大考驗。要充分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以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項艱鉅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全黨全社會長期堅持不懈地努力。要堅持科學發展,堅持改革開放,堅持民主法治,堅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全社會共同建設,要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為一項重大任務,擺在全域性工作的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建立有效的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各級領導幹部要經常分析社會建設狀況,認真研究解決重大問題和突出問題,不斷認識和把握新形勢下和諧社會建設的特點和規律。要不斷提高激發社會創造活力的本領、管理社會事務的本領、協調利益關係的本領、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本領、開展群眾工作的本領、維護社會穩定的本領,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落到實處。

  要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著眼點和立足點,深入做好新形勢下黨的群眾工作。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量工作同黨的群眾工作有密切聯絡,要求我們把聯絡群眾、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服務群眾、團結群眾的工作做得更好。要高度重視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面臨的困難問題,努力使黨的群眾工作取得實效。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提供堅強保證。

  當前,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正緊密團結在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周圍,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全力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程序。社會建設作為一項重大戰略任務,繁重而艱鉅,我們要在黨中央領導下,勠力同心,攻堅克難,加強和諧社會建設,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學習胡錦濤文選心得體會精選篇2:

  《胡錦濤文選》以下簡稱《文選》的出版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不斷推進改革開放,是《文選》濃墨重彩的內容。在黨的十六大後的10年裡,以胡錦濤同志為的黨中央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這10年是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曆史的重要時段,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的重要篇章,是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歷史接力的重要一棒。認真學習《文選》,深刻領會胡錦濤同志關於改革開放的重要論述,不僅能夠加深我們對黨的歷史特別是黨的十六大後10年曆史的深入研究,而且對於我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強全面深化改革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堅定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不動搖

  學習《文選》,我們深切感到,胡錦濤同志始終是以高度的歷史自覺、政治擔當,從事關黨和國家全域性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命運的高度來認識把握改革開放的,對改革開放的重大意義、目的性質、方向道路等重大問題,作出了一系列深刻論述。

  胡錦濤同志強調,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中國過去30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中國未來的發展,也必須靠改革開放。改革開放使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改革開放就是要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實現國家現代化,讓中國人民富裕起來,振興偉大的中華民族;就是要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要在引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中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在事關改革開放的方向問題上,胡錦濤同志態度始終十分鮮明,立場始終十分堅定。他強調,要始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做到思想上堅信不疑、行動上堅定不移,決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決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是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面對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實施的西化、分化圖謀,面對各種錯誤思潮的干擾影響,胡錦濤同志旗幟鮮明指出,改革開放作為一場新的偉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風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改革開放符合黨心民心、順應時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確的,成效和功績不容否定,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他要求全黨同志要牢記歷史使命,“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干擾所惑”,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奮勇前進。

  胡錦濤同志的這些重要論述,是不斷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的歷史性宣示,體現了在舉什麼旗、走什麼路等方向性問題上的強大政治定力,表達了我們黨推進改革開放的堅定決心和信心。

  二、探索形成指導改革開放的科學理論

  胡錦濤同志是科學發展觀的主要創立者。《文選》全面展示了科學發展觀孕育、形成、發展的歷史過程,深刻揭示了科學發展觀與改革開放的內在聯絡。

  科學發展觀是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探索形成的。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不懈努力,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同時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著這樣那樣的矛盾和問題,呈現出一系列階段性特徵。科學發展觀正是通過對這些矛盾問題和階段性特徵的清醒認識和深刻把握中提出來的。比如,在抗擊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過程中,胡錦濤同志提出要更好地堅持協調發展、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觀;在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上,進一步提出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在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他首次全面闡述了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和基本要求。正是在推進改革開放事業發展的程序中,在探索解決矛盾和問題的過程中,科學發展觀應運而生。

  科學發展觀又指導著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我國改革開放的決策和部署更加註重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加註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註重構建和諧社會,更加註重生態文明建設,呈現出許多新的特色和亮點。黨的十六大以來的實踐充分證明,科學發展觀是新的歷史條件下指導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方針,也是推動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的銳利思想武器,必須貫徹到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過程,體現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和黨的建設各領域、各方面。

  堅持和深化改革開放的過程,實質上就是不斷探索科學發展的過程。胡錦濤同志指出,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最根本的是要靠深化改革、靠體制創新。只有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把改革深入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堅持用改革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努力形成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才能為科學發展提供強大持久的推動力量。

  三、深入總結改革開放的寶貴經驗

  我們黨既是一個在實踐中勇於探索的黨,又是一個在探索中善於總結經驗的黨。以胡錦濤同志為的黨中央,在總結黨的歷史經驗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黨的十六大後的10年裡,黨對歷史經驗的概括和總結呈現了豐富性、全面性展開的生動局面。如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論研討會上總結我們黨在理論建設上“三個結合”的經驗;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週年座談會上總結堅持科學理論指導“三個必須”的經驗;在首都各界紀念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50週年大會和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60週年大會上總結鞏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作用的經驗;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週年大會上總結新中國建設的經驗;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85週年暨總結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大會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週年大會上總結黨保持和發展先進性、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經驗,等等。這些經驗都包含著對改革開放總結的豐富內容。

  在已經取得多方面經驗認識的基礎上,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和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週年大會的講話中對我國改革開放的寶貴經驗進行全面總結,闡明瞭“十個結合”,即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結合起來;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同堅持改革開放結合起來;把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同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結合起來;把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同發展市場經濟結合起來;把推動經濟基礎變革同推動上層建築改革結合起來;把發展社會生產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結合起來;把提高效率同促進社會公平結合起來;把堅持獨立自主同參與經濟全球化結合起來;把促進改革發展同保持社會穩定結合起來;把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結合起來。深刻闡述和揭示了我國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關鍵和根本。

  新的實踐在不斷推進,新的經驗也在不斷積累,新的認識也就不斷深化。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報告中進一步提出了“八個必須堅持”的基本要求,即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必須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必須堅持推進改革開放,必須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必須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須堅持促進社會和諧,必須堅持和平發展,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這些基本要求深刻總結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的歷史經驗和新鮮經驗,把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

  四、真實記錄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和輝煌成就

  《文選》生動記錄了黨的十六大後的10年裡,以胡錦濤同志為的黨中央精心籌劃改革開放全域性、抓住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努力使關係經濟社會發展全域性的重大體制改革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的歷史程序。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針對改革發展實踐中出現的問題,以胡錦濤同志為的黨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深化改革開放的重要思想,如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的思想;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思想;不失時機地在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實現改革新突破的思想;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方面、各領域、各環節的思想;改革開放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想等。同時,推出了一系列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舉措,從通過《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到作出《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從廢止《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到批准設立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從經濟到政治,從文化到社會,推動各方面改革全方位展開。

  在這些重要思想和決策部署推動下,我國改革開放取得重大成就。基本經濟制度進一步完善,財稅體制改革邁出新步伐,金融體制改革取得重要進展,價格改革逐步深化,農村改革持續推進,開放型經濟快速發展,政治體制改革積極穩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步伐加快,社會體制改革不斷加強。

  這10年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推動了經濟社會不斷髮展進步:我國經濟總量從世界第6位躍升到第2位,社會生產力、經濟實力、科技實力邁上一個大臺階,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會保障水平邁上一個大臺階,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國際影響力邁上一個大臺階,國家面貌發生新的歷史性變化。人們公認,這是我國經濟持續發展、民主不斷健全、文化日益繁榮、社會保持穩定的時期,是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實惠更多的時期。這10年取得的一系列新的歷史性成就,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

  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黨的以來,以同志為的黨中央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崇高使命,以極大的理論勇氣和政治智慧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吹響改革開放新的進軍號。這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程序的繼續,是黨的偉大事業歷史程序的繼續,是改革開放30多年曆史程序的繼續,是黨的十六大後10年曆史程序的繼續。在以同志為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一定能夠續寫出新的更加美好的篇章。

  學習胡錦濤文選心得體會精選篇3: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與時俱進是中國共產黨人鮮明的理論品格。《胡錦濤文選》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的論述,生動反映了黨在實踐中不斷深化認識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歷史過程。在系統總結黨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的基礎上,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要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在黨的報告中又進一步提出,要全面落實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五位一體”總體佈局,是我們黨對“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這一重大戰略問題的科學回答,為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

  一、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指導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

  黨的十六大後的十年裡,面對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以胡錦濤同志為的黨中央,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出一系列緊密相連、相互貫通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形成和貫徹了科學發展觀,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鞏固和發展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局,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一系列新的歷史性成就,為確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

  第一,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十年間,我國經濟總量大幅躍升,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基礎設施全面加強。城鎮化水平明顯提高,城鎮人口超過農村人口,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不斷增強。科研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增長5.7倍,載人航天、探月工程、載人深潛、超級計算機、高速鐵路等實現重大突破。生態文明建設紮實展開,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全面推進,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2.9%。

  第二,改革開放取得重大進展。現代市場體系和巨集觀調控體系不斷健全,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國有企業和金融、財稅、投資、價格、科技等領域改革取得重大進展。農村綜合改革、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不斷深化,農業稅、牧業稅、特產稅全部取消。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升,成為世界第一大貨物出口國,進出口總額躍居世界第二位,外匯儲備世界第一。

  第三,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城鄉就業持續擴大,新增1.1億就業人口。居民收入較快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增長1.8倍。居民消費結構優化,衣食住行用條件明顯改善,解決了3億多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和農村扶貧標準大幅提升,農村脫貧人數超過6000萬。

  第四,民主法制建設邁出新步伐。政治體制改革持續推進。實行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基層民主不斷髮展,全國98%以上的村委會實行直選,6億農民直接參與基層群眾自治。人權事業健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成績顯著。行政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取得新進展。

  第五,文化建設邁上新臺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深入開展,文化體制改革全面推進。免費開放美術館、圖書館、文化館,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覆蓋城鄉,人民文化權益得到充分保障。文化產業快速發展,文化創作生產更加繁榮,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全民健身和競技體育取得新成績。

  第六,社會建設取得新進步。教育事業迅速發展,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全面實現,1000多萬進城務工農民隨遷子女在城市接受義務教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網,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全面建立,全民醫保基本實現。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快推進。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

  第七,國防和軍隊建設、港澳臺和外交工作開創新局面。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取得重大成就。港澳臺工作進一步加強。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和上海世博會。推動全球治理機制變革,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話語權進一步增強,為改革發展爭取了有利國際環境。

  二、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準確認識和把握“五位一體”總體佈局的深刻內涵

  黨的以來,以同志為的黨中央毫不動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形成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在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全面進步、生態逐步改善、民生得到保障,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顯著成就。做好新形勢下的各項工作,必須更加深入地理解、更加準確地把握“五位一體”總體佈局的深刻內涵。

  第一,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經濟增長必須是實實在在和沒有水分的增長。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促進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形成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

  第二,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優越性。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為根本,以增強黨和國家活力、調動人民積極性為目標,以加強黨的領導為根本保證,把制度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推進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

  第三,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道路,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和社會誠信建設,豐富文化產品和服務,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

  第四,堅持改善和保障民生,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圍繞構建中國特色社會管理體系,加快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法治保障的社會管理體制,提高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建立健全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

  第五,堅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黨的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使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地位更加明確,有利於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要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

  三、引領經濟新常態、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

  當前,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面臨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要更加有效地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辦好,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必須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全力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程序,不斷把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推向前進。

  第一,適應、把握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堅持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將其貫穿發展全域性和全過程,適度擴大總需求,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力有度有效落實好“三去一降一補”重點任務,引導良好發展預期,進一步調適理念、調適政策、調適方法,謀劃和推動“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調適理念,就是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把握好穩增長和調結構的平衡點,努力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階水平。調適政策,就是不斷研究提出調控的新辦法新舉措,既保持政策定力,又加強政策創新,使多重目標、多種政策和多項改革之間聯動協調平衡。調適方法,就是完善經濟評價指標體系,更多利用大資料等資訊科技,綜合運用多種分析評價方法,科學把握新常態下經濟執行的新特點、新規律。

  第二,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推動社會生產力水平整體提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和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一是圍繞發展動力推進創新發展。把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更好地結合起來,鼓勵、支援、包容創新,激發創業創新創造活力,使創新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二是圍繞發展整體效能推進協調發展。解決區域、城鄉、經濟和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等發展不平衡問題,促進人口經濟和資源環境空間均衡。三是圍繞人與自然和諧推進綠色發展。加快發展綠色經濟,推進低碳轉型,引導培育綠色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形成新的增長點。四是圍繞內外聯動推進開放發展。堅持內外需協調、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推進高水平雙向開放。五是圍繞保障改善民生推進共享發展。構建公平公正、共建共享的發展機制,持續改善民生,讓人民有更多獲得感。

  第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力落實好“三大戰略”及其他重點任務。認真貫徹落實“十三五”規劃《綱要》這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巨集偉藍圖,真正把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新戰略新任務落到實處。一方面,推動實施“三大戰略”。深入學習貫徹對“一帶一路”建設提出的8項要求,切實把“一帶一路”建設作為強化雙邊、多邊、次區域合作,構建合作共贏新型國際關係的戰略平臺。緊緊圍繞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戰略核心,積極有序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把保護和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首要位置,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另一方面,落實好雙創、國際產能合作、新型城鎮化等其他重點任務。鼓勵引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著力培育新動能。加快推進鐵路、核電等優質產能走出去步伐,積極開展第三方市場產能合作。以人為核心推進新型城鎮化,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培育發展新生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鎮,促進重點地區城市群發展。

  第四,全面深化改革,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堅持把經濟體制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圍繞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在基本經濟制度、產權制度、市場體系、行政管理體制、投融資體制、財稅體制、金融體制、巨集觀調控等領域,實施具有重大牽引作用的改革舉措。同時,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切實抓好電力體制、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鹽業體制、國有林場林區等全域性性的重大改革,強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示範功能,推動形成有利於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

  第五,全面依法治國,加強經濟、社會和生態領域法治建設。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加快推動經濟、社會和生態領域立法。一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制度。健全以公平為核心原則的產權保護制度,制定和完善發展規劃、投資管理、土地管理、能源和礦產資源、農業、財政稅收、金融等方面法律法規。二是加快社會建設領域法律制度建設。依法加強和規範公共服務,完善教育、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等方面的法律法規。三是用嚴格的法律制度保護生態環境。強化生產者環境保護的法律責任,制定完善生態補償和土壤、水、大氣汙染防治及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等法律法規。

  第六,全面從嚴治黨,保障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統籌融合業務黨務隊伍建設,發揮好領導核心和戰鬥堡壘作用。一是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嚴格落實管黨治黨責任,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在發展改革工作的方方面面體現黨的領導。二是嚴肅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之以恆加強作風建設,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全面淨化黨內政治生態。三是強化黨員幹部隊伍建設。把嚴格管理幹部和熱情關心幹部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幹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打造忠誠乾淨擔當的黨員幹部隊伍。

  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周圍,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緊緊圍繞引領經濟新常態、貫徹新發展理念,適度擴大總需求,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良好發展預期,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下一頁更多胡錦濤文選學習心得體會!

講政治有信念做政治合格的明白人學習心得體會
優秀教師政治學習心得體會
相關知識
文選學習心得體會精選
時代楷模黃文秀的黨員學習心得體會精選
語文新課程學習心得體會精選
安全教育學習心得體會精選範文
學習法制安全教育學習心得體會精選
心理健康教育學習心得體會精選
最新解放思想學習心得體會精選
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精選3篇
師風師德學習心得體會精選
外出學習心得體會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