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貴族婚禮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2日

  中國古代婚禮,完整的婚禮習俗在古代有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六禮。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婚禮。婚禮是傳統社會的人生大禮,只有結婚才能“上以事祖廟,下以繼後世”。因此結婚不是個人行為,是“合兩姓之好”,以及繁衍後代的家族大事。因此婚禮成為傳統社會關係的聚集點,人們通過繁複的禮儀行為來保障婚姻,使這一事關家族存續的重大禮儀隆重、熱鬧。古代婚制有“周公六禮”,《儀禮·士婚禮》中記述了貴族婚禮的六道儀式:一、納采,男方以雁為禮品,到女家求婚;二、問名,男方再備雁,去問女子的名字;三、納吉,男方將女名字取回後到祖廟占卜,卜得吉兆後備雁往告女家;四、納徵,男方送上聘禮,正式確定婚姻關係;五、請期,男方卜得吉日,送女家請求同意婚期;六、親迎,婚期之日,男子帶車前往女家迎娶。這是古代一般貴族的婚儀。諸侯的婚禮自然要氣派得多,如周代韓侯娶妻時,迎親的車隊是“百兩彭彭,八鸞鏘鏘”,送親的女家親眷亦“祁祁如雲”,門前一片光鮮。皇帝大婚更是國家大典,清代皇帝成婚,程式遵循六禮,但極鋪張豪華,文武大臣身穿朝服,肅立如儀,大婚次日,皇帝在太和殿行大朝慶賀禮,宴請文武百官,百官向皇太后、皇帝行表稱賀,向皇后進箋稱賀。皇帝頒佈詔書,以大婚冊封皇后,佈告天下。

  成親請吃酒迎親日子叫“好日”。俗諺“請吃酒,掗拜生”,好日前新郎拿著紅紙“知單”請長輩親友吃喜酒***好日酒***,長輩要在自己姓名下寫上個“知”字。好日前有待郎、待嫁習俗,雙方父母親請子、女吃包子、蚶子、肘子、栗子、蓮子,討“五子登科”彩頭。好日前三五天,男方送女方“轎前擔”,一般為鵝2只、肉l方、魚2尾等。看嫁資男方去女方搬嫁資***嫁妝***,女方置嫁資於廳堂,讓人觀看,稱“看嫁資”。器物披掛紅色彩線,衣服等薰以檀香,箱底放數枚銀元,俗稱“壓箱錢”。嫁資搬到男方,亦陳列於廳堂供人觀看,亦叫“看嫁資”。由阿婆取女方鑰匙包,取鑰開箱,俗稱“掏箱”。安床伴郎迎親先一日,男方要“安床”,由一位“全福”婦女,取24雙筷子系扎紅線,安放新郎席子下,稱“安床”。婚前一至三天夜裡,由一個父母雙全的小儇***男孩***伴新郎同睡,睡於床的裡邊,稱“伴郎”。晚上要給這個小儇吃包子、花生、雞蛋,寓“包生兒子”意,待“好日”那天早晨離開時,要給紅包,俗稱“挈出尿瓶”。享先好日先一二天,男家向貰器店貰得花轎和婚禮器物,掛燈結綵,以上等筵席款待賀客,稱“細便飯”。好日五更時辰,男家以全副豬羊或五牲福禮及果品,在廳堂供祭“天地君親師”,俗稱“享先”。早餐興吃“享先湯果”。

  坐花轎寧波閨女出嫁均坐花轎。傳說南宋小康王***高宗***逃難至明州,金兵追急,賴一女子相救得脫,後找恩女不得,詔明州女子出嫁可享半副鑾駕待遇,鳳冠霞披,並坐花轎。花轎,俗稱“大紅花轎”,有四人抬、八人抬之分。20年代寧波美球針織廠趙姓廠主的兒子成親,特約貰器店製作一頂上等花轎,精工細鏤吉慶故事人物300餘個,名“美球轎”,貰器店化本錢5000元,趙家首次貰用付費500元。這頂八人抬花轎,抬轎者穿一色特製的緞子馬褂,炫耀一時。坐花轎尚含有明媒正娶、原配夫人之意,女子一生只能坐一次。故夫妻吵嘴,妻子帶在嘴邊一句話:我是大紅花轎抬進門的,又不是走上門的,以此來炫耀高貴。迎親日,花轎出門,以淨茶、四色糕點供“轎神”。放銃、放炮仗,大紅燈籠開路,沿途吹吹打打。新郎不到岳父家迎親,以喜娘***送娘***為使者,持名貼前往。開面女家喜娘用五色棉紗線為新娘家絞去臉上汗毛,俗稱“開面”***含有現在美容意***,客人興吃“開面湯果”。花轎臨門,女家放炮仗迎轎,旋即虛掩大門“攔轎門”,待塞入紅包後始開。花轎停放須轎門朝外,女家有人燃著紅燭、持著鏡子,向轎內照一下,謂驅逐匿藏轎內的冤鬼,稱“搜轎”。女家中午為正席酒,俗稱“開面酒”,亦叫“起嫁酒”。上轎新娘上轎前,經男方喜娘三次催妝,佯作不願出嫁,懶於梳妝***當然也有封建婚姻確實不願者***,而後坐娘腿上,娘為女兒喂上轎飯,寓意不要忘記哺育之恩。較異習俗有三:其一,“哭上轎”。女兒上轎,母親哭送,哭詞多為祝頌、叮囑話,有:“囡啊囡,儂抬得去呵,烘烘響啊!儂獨自去呵,領一潮來啊!”“儂敬重公婆敬重福,敬重丈夫有飯吃”等,新娘動了感情含淚惜別。其二,“抱上轎”。

  新娘由兄長抱上轎,進轎坐定後,臀部不可隨便移動,寓平安穩當意。其三,“倒火熜灰”。新娘座下放一隻焚著炭火、香料的火熜,花轎的後轎槓上擱系一條席子,俗稱“轎內火熜,轎後席子”。起轎時,女家放炮仗,並用茶葉、米粒撒轎頂。新娘兄弟隨轎行,謂之“送轎”。城區抬花轎要繞至千歲坊或三法卿***地名***等處,以討“千歲”、“三發”彩頭。兄弟送至中途即回,且要包點火熜灰回來,並從火種中點燃香或香菸,返家置於火缸,俗稱“倒火熜灰”,亦稱“接火種”。拜堂花轎進門,男家奏樂放炮仗迎轎。停轎後卸轎門,由一名五六歲盛妝幼女***俗稱“出轎小娘”***迎新娘出轎,用手微拉新娘衣袖三下,始出轎。新娘出轎門先跨過一隻硃紅漆的木製“馬鞍子”,步紅氈,由喜娘相扶站在喜堂右側位置。是時,新郎聞轎進門,即佯躲別處,由捧花燭小儇請***找***回,站左側。喜堂布置與各地相同,拜堂儀式則稍異,有主香公公,多由新郎祖父或祖伯叔擔任。主香者和新郎、新娘皆遵贊禮聲動作。贊禮者喊:行廟見禮,奏樂!***樂起***主祝者詣香案前跪,皆跪!上香,二上香,三上香!叩首,再叩首,三叩首!贊禮者接著贊唱:升,平身,復位!跪,皆脆!接唱:升,拜!升,拜!升,拜!又唱:跪,皆脆,讀祝章!由一個十三四歲小儇跪在右側拜佛凳上讀畢***事先念熟,不可讀錯***。贊禮者又唱:升,拜!升,拜!升,拜!整個過程總稱為“三跪,九叩首,六升拜”。最後贊禮者唱:禮畢,退班,送入洞房!其間,新郎、新娘在拜堂時,有搶前頭跪習俗,謂誰跪在前面,以後就可管住後者,致鬧出邊拜邊踢墊子,新郎拂袖而起拒拜的笑話。

  繁縟的拜堂儀式畢,由兩個小儇捧龍鳳花燭導行,新郎執綵球綢帶引新娘進入洞房。腳須踏在麻袋上行走,一般為5只,也有10只麻袋,走過一隻,喜娘等又遞傳於前接鋪於道,意謂“傳宗接代”、“五代見面”。入洞房後,按男左女右坐床沿,稱“坐床”,由一名福壽雙全婦人用秤桿微叩一下新娘頭部,而後挑去“蓋頭篷”,意示“稱心如意”,謂“請方巾”。新郎稍坐即出,新娘換妝,客人吃“換妝湯果”。而後,新郎、新娘行“拜見禮”,論親疏、輩份依序跪拜見面,稱“見大小”。拜時起樂,堂上擺大座兩把,受拜者夫婦同坐,如一個已故,則亦按男左女右就坐,另一把空著。拜畢賜紅包給新娘,俗稱“見面錢”。公婆可不掏紅包,謂“媳婦自家人”。新娘與同輩見面則作揖,若小輩拜見時,新娘亦給“見面錢”。之後,舉行“待筵”,新娘坐首席,由4名女子陪宴勸食,新娘多不真吃。筵畢,喜娘陪新娘至廚房行“親割禮”,有撈粉絲、摸泥鰍等習俗,謂之上廚。

  賀郎酒拜堂晚上,男家為好日正席酒,叫“賀郎酒”,新娘須逐桌逐位為長輩和客人斟酒,酒要斟滿又不可淌出。酒飲狀元紅,菜多鴛鴦名,樂奏百鳥朝鳳、龍鳳呈祥。席間,新娘在上熱菜***換湯***時,喜娘喊:新娘子換湯***換妝***作揖啦!宴後,喜家請有福有德的座客兩人至洞房,向新郎、新娘行“三酌易飲”禮,每進一次酒***新人只啜一口***相互交換下酒杯。主賀者須邊唱賀郎詞,戲謔、祥和兼有,諸如:第一杯酒賀新郎,有啥閒話被裡講,恐怕人家要聽房。第二杯酒賀新郎,房裡事體暗商量,謹防別人要來張***看***。第三杯酒賀新郎,祝願夫妻同到老,早生貴子狀元郎。是夜,有吵新房習俗,諺雲:“三日無大小”。成親那天新娘不多與客人說話,吵房時先逗新娘開口,看其衣裳鈕釦,五顆鈕釦說是“五子登科”,看其腳髁頭,說是看老壽星。鬧至午夜始散。新郎隨出送客,喜娘始鋪被褥,新娘即賞以紅包,喜娘嫌不足則佯立不走,待增加後才出。新娘關房門,新人共吃“床頭果”。新郎上床,新娘“坐花燭”,花燭不可吹滅,燭盡方可上床。尚有在白天做好手腳,夜裡撬門跳窗進新房挪走新郎衣裳,吵房成功,新人要罰出糖果、香菸錢。

中國古代貴族爵位等級
古代貴族的象徵
相關知識
中國古代貴族婚禮
中國古代貴族爵位等級
中國古代貴族等級制度
中國古代貴族形成
中國古代貴族等級
中國古代貴族姓氏
中國古代貴族的生活方式
中國古代貴族複姓
中國古代貴族文化
中國古代貴族等級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