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核彈歷史發展程序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5日

  核彈是指利用爆炸性核反應釋放出的巨大能量對目標造成殺傷破壞作用的武器。爆炸性核反應是利用能自持快速進行的原子核裂變或聚變反應,瞬間釋放出巨大能量產生的核反應爆炸而形成巨大殺傷破壞效應。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

  1949年8月29日,蘇聯首枚核彈爆炸成功。

  這條訊息讓美國總統杜魯門十分震驚,更讓他難以接受的是,美國專家還判斷,蘇聯的這枚核彈的型號和型別幾乎是美國已有核彈的翻版。聞聽此言,杜魯門立即將時任聯邦調查局局長的埃德加·胡佛找來,要求他調查美國核武器專案是否有洩密情況,調查重點放在參與核彈研究的各國專家身上。

  英美兩國從1939年即開始合作研製核彈。

  蘇德戰爭爆發後,斯大林開始擔憂德國核物理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在人民內務委員會內成立了科技情報處,其主要任務就是探聽德國及其他國家是否在研究核武器。不久,該部門就注意到,當時在核物理領域知名的英美專家幾乎同時從公眾眼前消失。於是,科技情報處加緊了情報蒐集的工作。

  1941年,從倫敦和紐約同時傳來情報稱,美國和英國正在倫敦合作研製核武器。1942年6月又傳來訊息,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英國首相丘吉爾已簽署協議,將核彈研製工作轉移到美國進行,因為當時德國正對英國本土進行轟炸。蘇聯情報部門將英美核武器專案命名為“埃諾爾莫斯”專案,這就是美國的“曼哈頓工程”專案。而當年2月,蘇軍還在烏克蘭前線抓獲了一名德國軍官,從他隨身攜帶的資料中得到情報,納粹德國也正在加緊研製核彈。

  時任人民內務委員會主席的貝利亞立即向斯大林報告了各國爭相研製核彈的情況。斯大林於是將國內最優秀的科學家召集在一起。會上,斯大林淡淡地說:“我們也該造了。”於是,蘇聯科學院2號實驗室被火速組建起來,後來被稱為“蘇聯核彈之父”的科學家庫爾恰托夫受命領導該工程,一切有關核武器的情報也開始向他直接報告。

  間諜原來是德共黨員

  1943年11月,蘇聯終於等到了好訊息,幾名英國科學家將進入“埃諾爾莫斯”專案實驗室——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其中,一位名叫克勞斯·福克斯的德裔科學家已被蘇聯情報總局策反,他是一名德國共產黨黨員。

  當時福克斯雖僅有32歲,但他早已在核物理界享有極大聲譽。希特勒上臺後他移居英國,並在1940年末由自己導師引薦,開始接觸英國核武專案。不久後,福克斯又獲得英國國籍,他也正式進入了英國核武專案研究核心。

  出於政治信仰,福克斯主動同蘇聯情報部門取得聯絡,提供了大量英國核武研究的情報,並表示願繼續同蘇聯合作。1943年,福克斯同其他英國科學家進入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後更成為蘇聯情報部門的“香餑餑”。

  此後,大量關於美國“曼哈頓工程”的情報源源不斷地流入蘇聯。在參與美國“曼哈頓工程”的45000名科研人員中有12名諾貝爾獎獲得者,但即使這樣,福克斯的知識和水平仍是整個工程不可或缺的,這就更讓蘇聯有機可乘。對蘇聯情報部門來說,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掌握美國核武器研製的進度。1945年4月美國開建首個核反應堆,在福克斯的幫助下,蘇聯的核反應堆也在1年後誕生。1945年7月美國首次核爆的訊息也被迅速送到斯大林手中。在美國核武器研製成功後,包括福克斯在內的英國科學家回到祖國。但由於杜魯門不願同英國分享核彈技術,於是英國又開始了獨立研製的工作。蘇聯由此又得以掌握英國核專案的情報。

  讓蘇聯核彈研製大大提速

  斯大林曾說過,好在我們沒有太遲,否則核彈就要被用到我們頭上了。

  蘇聯“核彈之父”庫爾恰托夫評價道:“福克斯的情報讓我們在許多問題上進行了顛覆性的思考和重新計劃,他讓我們得以在極短的時間內解決大量的問題。”美國專家也認為,福克斯的情報讓蘇聯核彈專案大大提速。但福克斯終究還是沒能躲過英美情報部門的偵查。在蘇聯首枚核彈爆炸後,美國聯邦調查局截獲了蘇聯人民內務委員會紐約分部的部分電報,發現了福克斯這隻大“鼴鼠”,並立即通報英國方面。英國軍情五處立即將福克斯逮捕,1950年,他被判處監禁。1959年福克斯被釋放。他拒絕了重新進行核武器研究的工作,而是選擇到東德從事教育工作。此後,憑藉自己傑出的貢獻,他先後獲得東德政府頒發的“卡爾·馬克思獎”和蘇聯的“人民友誼獎”。1988年,福克斯離開人世。

  據多年後俄羅斯披露的資料顯示,當時為蘇聯效勞的外國科學家遠不止福克斯一人。蘇聯情報部門紐約分部曾向總部發回電報稱,整個潛伏在洛斯阿拉莫斯的科學家間諜網高效且專業,而且他們往往都不圖個人回報,而是憑藉友誼和對共產主義的政治認同在與蘇聯合作。

吞武裡大帝是誰
蒲甘王朝國王阿努律陀
相關知識
蘇聯核彈歷史發展程序
國際柔道聯合會的歷史發展
聯盟式橄欖球運動的歷史發展介紹
中國的兒童節歷史發展是怎麼樣的
啤酒歷史發展介紹
墨西哥的歷史發展介紹
日本天皇的歷史發展介紹
瓷器的歷史發展
安道爾的歷史發展
立陶宛的歷史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