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關羽是怎麼死的
關羽,字雲長,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那麼?下面小編就告訴大家,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哦。
:
關羽之死:
219年10月,魏王曹操欲遷都避其鋒芒,司馬懿、蔣濟等勸阻,並建議挑撥孫權攻打關羽。同時孫權因一向對關羽不滿,又對荊州覬覦已久,主動向曹操請纓攻打關羽後方。呂蒙再度受命偷襲荊州,荊州守將麋芳、士仁不戰而降,以致關羽只知後方生變,不知荊州已輕易陷落。
同時關羽和前來救援的徐晃作戰失利,解除對樊城的包圍南撤,但水軍仍然控制漢水。關羽如昔試圖和平解決與昔日盟友孫權間的紛爭,使者反遭呂蒙利用動搖關羽軍心,關羽軍隊漸漸解散,唯有退至麥城。12月,試圖詐降以乘機回蜀,被呂蒙看破,在途中被潘璋手下馬忠擒獲,於臨沮被斬。後劉禪追諡關羽為壯繆侯。
關羽之死說法一:
關羽是被孫權殺死的在歷史上有三個凶手.
第一個凶手當然孫權,他答應了曹操的條件***割江南之地以封之***偷襲了荊州,俘虜關羽的家人.最後如願活捉了關羽並殺之.
第二個凶手是曹操,他以巨大的利益誘惑孫權,二國合力夾擊關羽一旅之師.
第三個凶手就是關羽自己了,他正史中,水淹七軍之後,曹操約孫權夾擊關羽,孫權沒有馬上答應,相反是派使者去關羽那裡和親.迎娶關羽的女兒.關羽大怒,辱罵其使,孫權聞之,更加大怒,派呂蒙偷襲荊州!
關羽之死說法二:
從小看《三國演義》,看到關羽之死的時候,總是覺得有些蹊蹺。北有曹操,東有孫權,關羽孤軍北上,身後沒有任何支援,不是找死是什麼?就算關羽看不明白,劉備看不明白,諸葛亮也看不明白?
這些年突然明白:無論於曹操來說,於孫權來說,甚至於劉備來說,關羽是必死的。說不定,關羽也是抱著必死的心出發的。
為什麼關羽必死?這不妨從荀彧之死說起。
荀彧是最早跟隨曹操的謀士,在曹操謀士中排名僅次於郭嘉,對曹操忠心耿耿,立下許多功勞,曹操對他非常尊重。荀彧家族“四世三公”,地位遠遠高於曹操的家族,因此荀彧對於曹操的貢獻還包括荀家江湖地位給曹操帶來的好處。
可是,荀彧這個人幫助曹操的目的並不是幫曹操,而是幫曹操匡扶漢室。可是後來曹操封魏王加九錫,荀彧發現曹操有篡奪漢朝的野心,於是站出來反對曹操,結果曹操大怒,賜了一杯毒藥,害死了荀彧。
為什麼先說荀彧?因為關羽和荀彧是一類人。
關羽這人,沒事了喜歡讀《春秋》,講大義。他追隨劉備固然有兄弟義氣的成分,但是更多的,還是希望能夠匡扶漢室,留名千古。
舉個例子就能說明問題,關羽被曹操俘獲之後,曹操封他為“漢壽亭侯”,名義上是漢獻帝所封,實際上是曹操封的。對於這個封號,關羽十分看重,畢竟這在名義上是漢朝所封。
後來離開了曹操,按理說關羽就應該避免再提這個“漢壽亭侯”,以免刺激大哥劉備。可是,關羽依然高調。在關羽看來這個“漢壽亭侯”是榮譽,可在他大哥眼裡這就是曹操的“糖衣炮彈”。華容道關羽私放曹操之後,劉備心中就應該涼了:看來這個老弟有點靠不住。
到劉備取了西川,關羽心中也算明白了:大哥就想佔地為王,根本沒想匡扶漢室。等到劉備自封漢中王,關羽又有看法;你這沒經過漢獻帝批准,這就是僭越啊。所以,劉備封關羽為五虎之首,關羽不肯接受任命。原因很簡單:你這王都是不合法的,你哪有權力封我啊?我是漢壽亭侯啊,不要你的五虎之首。
以關羽的實力,決不是曹操的對手。劉備命令關羽討伐曹操,卻沒有後續增援,意思其實已經很明白:去送死吧。對於這一點,關羽自然也明白。而這個時候的關羽也做了兩手準備:要麼戰死;要麼殲滅曹操,匡扶漢室。
結果,關羽戰死了。
儘管哭得傷心,劉備的心裡算是鬆了一口氣。如果關羽不死,今後必然是荀彧第二。曹操殺荀彧,壞了自己的名聲。如今關羽死在曹操和孫權之手,總比死在自己的手裡好多了吧?而曹操也樂見關羽之死,畢竟這個死心眼對自己有很大威脅;至於孫權就更不用說,關羽對他的輕蔑早就使之恨之入骨了。
當然,一切歷史都無從印證,只有利害關係歷歷在目。如果說劉備是一個比較忠厚的人,想不到這些陰謀詭計,那麼我們就只好說這些都是諸葛亮乾的,或者諸葛亮指導劉備乾的。
其實,羅貫中早已經看透了一切,該埋的伏筆都埋下了,只看我們能不能領悟。
歷史上的關羽簡介:
關羽***161-220年***,字雲長,河東解良***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
赤壁之戰後,劉備助東吳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別遣關羽絕北道,阻擋曹操援軍,曹仁退走後,關羽被封為襄陽太守。劉備入益州,關羽留守荊州。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圍襄樊,曹操派于禁前來增援,關羽擒獲于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曹操曾想遷都以避其銳。後曹操派徐晃前來增援,東吳呂蒙又偷襲荊州,關羽腹背受敵,兵敗被殺。
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又稱美髯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三國演義》尊其為蜀國“五虎”之首,毛宗崗稱其為“《演義》三絕”之“義絕”。
李小龍經典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