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叛親離成語典故介紹
眾叛親離,成語,作謂語、定語、補語,叛:背叛;離:離開。眾人反對,親人背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眾叛親離成語典故,希望能幫到你。
春秋時,衛國第十三代君主衛桓公有兩個兄弟,一個是公子晉,一個是公子州籲。州籲有些武藝,喜歡打仗。他見哥哥桓公是個老實人,便陰謀篡位。就在公元前719年,衛桓公動身上洛陽去參加周天子平王的喪禮,州籲在西門外擺下酒席,給他送行。他端著一杯酒,對桓公說:“今天哥哥出門,兄弟敬你一杯。”我很快就會回來,兄弟太費心了!衛桓公說。接著,衛桓公也斟了一杯酒回敬。州籲趁衛桓公不備突然拔出匕首,把衛桓公殺了。州籲殺了衛恆公,做了衛國國君。他害怕國內人民反對,便借對外打仗的辦法轉移國內人民的視線。
他拉攏陳國、宋國、蔡國,一起去攻打鄭國。但由於鄭國嚴密防守,進攻以失敗告終。魯國的國君隱公聽到這些情況後,問大夫眾仲說:州籲這樣幹,能長久得了嗎?眾仲回答說:“州籲只知道依仗武力。
到處興風作亂,老百姓是不會擁護他的;他為人十分殘忍,殺戮無辜,誰還敢去親近他呢?這樣。老百姓反對他、親信的人也會逐漸離開他,他的政權怎麼會長久呢?眾仲接著又說:“兵,就像火一樣。一味地用兵,而不知道加以收斂和節制,其結果必定是玩火自焚。依我看,失敗的命運正等著他呢!果然,不到一年,衛國的老臣石醋,藉助陳國的力量,把州籲殺了。
眾叛親離成語釋義
眾叛親離
讀音:z
hòng pàn qīn lí
釋 義:叛:背叛;離:離開。眾人反對,親人背離。形容不得人心,陷入完全孤立。
用 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貶義
眾叛親離,成語,作謂語、定語、補語,叛:背叛;離:離開。眾人反對,親人背離。形容不得人心,陷入完全孤立。出自:春秋·左丘明《左傳·隱公四年》:"阻兵無眾,安忍無親,眾叛親離,難以濟矣。"
示 例:
《南史·傅縡傳》:“兆庶流離,轉屍蔽野,貨賂公行,帑藏損耗,神怒人怨,眾叛親離。”
他堅持與人民為敵,以至~,死無葬身之地。
近義詞:土崩瓦解、孤家寡人、分崩離析
反義詞:團結一致、同舟共濟、和衷共濟
英 文:
be utterly isolated <be opposed by the masses and deserted by one's followers>or:Being isolated, forsaken by friends and allies
成語出處
春秋·左丘明《左傳·隱公四年》:“陰兵無眾,安忍無親,眾叛親離,難以濟矣。”
成語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貶義
眾叛親離成語典故的人還:
1.眾叛親離有什麼典故
2.終南捷徑的成語典故
3.眾叛親離的成語接龍
4.終南捷徑的典故
5.昭然若揭的用法與成語典故
舊開頭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