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世祥的事蹟材料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5日

  畢世祥,在2013年12月16日上午,他從康定前往新龍縣開展群眾工作。當日9時50分,在翻越國道318線康定縣境內海拔4412米的高爾寺山時,因大雪道路結冰嚴重發生事故,畢世祥同志因公殉職,下面是小編跟大家分享的畢世祥事蹟,歡迎大家來閱讀學習~

  2013年12月16日上午9時50分,州委、宣傳部長畢世祥等3人從康定前往雅江、新龍等縣開展群眾工作,在翻越國道318線康定縣境內海拔4412米的高爾寺山時,因大雪道路結冰嚴重,山高路險,發生車禍,畢世祥同志因公殉職,終年53歲。

  12月19日上午,畢世祥同志遺體在康定殯儀館火化後,送往家鄉丹巴下葬。當日下午,丹巴當地上萬名幹部群眾聞訊後,早早地便來到縣城沙子壩,在街道兩旁站立成兩條蜿蜒的長龍,他們滿含淚水,靜靜地等待親人畢世祥魂歸故里,為他送行。人群中,來自梭坡鄉的一位藏族老鄉告訴記者,他並不認識畢世祥,但他聽別人說過,畢世祥是一位人品很好的好領導,得知畢世祥的骨灰運回家鄉下葬,便專程趕來送這位好人一程,他希望畢世祥的靈魂早登天堂。在丹巴縣某部門工作的張建明先生則對記者說,因為工作的原因,自己曾和畢世祥見過一面,畢世祥的和藹可親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說:“那麼‘大’一個領導,對我這樣的小人物卻一點架子都沒有。”張建明先生對畢世祥非常敬重。

  畢世祥同志因公殉職後,靈堂設在康定甘孜日報社院內,期間,各族幹部群眾送來的花圈多達500多個,先後有上萬名幹部群眾自發前往弔唁。而畢世祥同志殉職噩耗的訊息及悼念文章則更是在網際網路、微博、微信中被大量轉發,著實無法確切統計。

  那麼,畢世祥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他因公殉職,為什麼會引起這麼強烈的反響?為什麼會有那麼多普通老百姓為他流下悲傷的淚水?為什麼那麼多人都說他是個好人、是個好領導?他又有著怎樣的成長經歷呢?在丹巴,記者走訪了他的親人、他的中學同學,以及他曾經就讀的中學的校長……或許,從他們的講述中可以找到答案。

  一個勤奮的人

  1960年6月,畢世祥出生于丹巴縣一個普通幹部家庭。並不顯赫的家庭出身和並不富裕的家庭條件,加之父母的嚴格管教,從小造就了他吃苦耐勞、勤奮好學、為人低調的人格品質。

  劉承瑜:純的山、純的水和厚重的嘉絨文化,以及父母寬厚的愛和嚴格的家庭教育,孕育了畢世祥的樸實、友善、關愛、包容、不索取和勤奮好學。

  今年55歲的中學退休語文教師劉承瑜,是畢世祥初中和高中的同學,是很好的朋友,和熟悉畢世祥的所有人一樣,對畢世祥的不幸殉職感到非常悲痛:“世祥同學的殉職,讓我們失去了一位很好的同學、很好的朋友、很好的領導、很好的老師……”在劉承瑜的心裡,畢世祥就是她敬畏的神、就是藏族人民的英雄。

  談及畢世祥從小所受的家庭教育,劉承瑜介紹,畢世祥的父親畢德鑫是四川雅安市人,從部隊轉業後,先供職於州財政局,後調至丹巴縣財政局工作直至退休,於 2010年去世;作為一名轉業軍人,曾經的軍旅生活鍛造了他良好的思想品質,具有濃烈的愛國、愛家和愛事業的情懷。母親楊馬初則是土生土長的丹巴嘉絨藏族,1985年從丹巴縣財政局退休,現年已79歲高齡;母親雖然文化不高,但身體裡流淌著東女王族的血液,承襲了東女王博大的胸懷和寬厚的愛。儘管父母都是國家工作人員,可在那個年代,家庭條件卻並不寬裕。因此,父母對年少的畢世祥要求十分嚴格,不僅鼓勵他認真讀書,而且教育他勤儉節約、誠實做人。正是這樣,培養了畢世祥吃苦耐勞、勤奮好學和待人寬厚的品格。

  對於畢世祥學習的勤奮,他的初中同班同學蒲建林是這樣向記者介紹的,“我和世祥同學是街坊,住在一個院壩內,我年齡比他大一點,雖然是同班同學,但很少在一起玩耍。他給我的印象是,話不多,一天總在看書,所以學習成績一直很好,老師和同學都非常喜歡他。世祥同學尤其對英語感興趣,在那個‘不學ABC照樣幹革命’的年代,世祥同學卻始終沒有放棄對英語的學習。我們班共有50多個人,他的考試成績總是名列前茅。”上高中時,勤奮好學的畢世祥為了把英語基礎鋪墊得更好,他非常希望擁有一本“大”的英語字典,儘管當時的家庭條件並不好,但為了支援兒子學習,父母還是擠出錢來給他買了一本。這本字典買回來後,畢世祥非常珍惜,立即用牛皮紙包了封面,一般不準別人去“摸”,包括妹妹畢玉,而他自己,每次翻閱這本字典,都必須先把手洗乾淨。

  畢世祥先進事蹟然而,在劉承瑜的記憶中,儘管畢世祥具有極高的語言天賦,中學時代的他卻沒有過多的語言,他給人的印象總是在實實在在地看書、學習,一切都是那麼簡單、一切都是那麼自然。

  “簡單、樸實、勤奮,不斷提升自己。反正,在初中和高中,世祥同學的首要任務就是學習。當然,他努力學習不是功利,而是付出。”對於學生時代的畢世祥,他的初中同級、高中同班同學夏丹勇至今記憶深刻。夏丹勇和畢世祥不僅是中學時代的同學,而且兩人還是同年同月出生的,是資資格格的“老庚”,他們的感情一直都很好。高中畢業後,夏丹勇在縣上的糧食部門工作,後來下崗,便在丹巴縣城開出租車謀生。已經擔任領導職務的畢世祥,每次回丹巴見到夏丹勇,都要關切地問他母親的身體好不好,叫他一定要照顧好母親,並叮囑他開出租車一定要注意安全。“世祥同學不僅對自己的父母孝順,就是對我的老人也是那麼關愛……”說到畢世祥生前對人的好,人到中年的堂堂七尺男兒夏丹勇幾度流下悲傷的淚水。

  畢世祥出生於母親的老家——丹巴縣東谷鄉東馬村五家寨。東谷鄉,距丹巴縣城約50公里;東馬村地處素有“天然盆景”美譽的綠色生態走廊犛牛谷的深處;五家寨,因整個寨子只有5家人而得名。這裡有純淨的山、純淨的水,五家寨就坐落在東馬山的半山腰上,站在畢世祥母親老家老房子門前,放眼望去,美麗的頂果山巍然在目,還可看見犛牛神山的雄峻雪峰。這是一個山靈水秀,非常美麗的地方。

  採訪中,劉承瑜不無感慨地說:“是家鄉純的山、純的水和厚重的嘉絨文化,以及父母寬厚的愛和嚴格的家庭教育,造就了世祥同學樸實、友善、關愛、包容、不索取和勤奮好學的人格品質。”

  一個孝順的人

  在丹巴,所有接受採訪的人都眾口一詞地說,畢世祥是一個非常孝順的人。不管是小時候還是參加工作以後,抑或是當了領導,對於父母來說,他就是一個孝順的兒子。

  畢玉:哥哥對父母很孝順,只要有空回到丹巴,就會牽著老人的手陪老人出去散步。哥哥是我永遠學習的榜樣。

  也許,在經歷了過度的悲傷之後就會更加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緒,面對記者的採訪,畢世祥的妹妹畢玉顯得非常平靜。她說,哥哥是一個很孝順的人,是她永遠學習的榜樣。在畢玉的記憶中,能夠擠出時間的節假日,畢世祥總會帶著妻子和孩子回到丹巴陪老人,並手牽著手陪老人出去散步。後來畢世祥擔任州領導職務了,工作也越來越忙,不僅經常開會,而且經常出差在外,即使這樣,沒有更多的時間回老家陪伴老人,他也會盡量抽出時間打電話給老人,向老人噓寒問暖。

  擔任州領導職務後的畢世祥儘管很難擠出時間回老家看望老人,但老人卻非常理解他。畢世祥的母親常常對畢玉說,“你哥哥工作忙,經常開會、經常出差,我們要多理解他、多支援他……”正因為這樣,所以老人有個三病兩痛時,從來都不準畢玉告訴畢世祥,她總是說,“不要告訴他,不要影響他的工作,不要給他添麻煩。”得到畢世祥殉職的噩耗時,老人悲痛欲絕,她說,“世祥不應該走啊,他應該活著再多為黨和人民群眾做更多的事情。我老了,沒有用了,我願意用我的生命去換回世祥的生命……”

  畢玉記得很清楚,2010年春節前,有一個縣發生森林火災,當時畢世祥做了膽結石手術僅僅15天。火災發生後,分管護林防火的畢世祥立即趕往現場指揮滅火,並親自參加撲火,春節也未能回家。畢玉回憶說:“開始母親不知道具體情況,還埋怨哥哥不回家過春節。後來知道情況了,就由埋怨變成了擔心,她說,火滅了就好、人安全就好……”去年7月,畢世祥前往阿壩州考察手機報,返回時途經丹巴,年近八旬的老母親和妹妹畢玉早早就在門口翹首等待他回家。車到家門口,畢世祥下車向母親問寒問暖,母親拉著他的手,慈愛地叮囑他要注意身體。因為工作實在太忙,這一次畢世祥和母親、妹妹短短交流不到5分鐘,便又不得不踏上趕往康定的旅程。畢玉說:“我知道哥哥是很想多陪母親一會兒的,但是沒有辦法,他實在是太忙了。哥哥上車時,我看見他眼裡含著淚花……”

  在畢玉的記憶中,孝順的哥哥也曾和父母發生過一次爭執,但最終還是因為哥哥的孝順而向父母妥協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那是一個崇拜工人的時代。初中畢業時,同班、同級的許多同學都參加工作去當了工人。當時,畢世祥也很想放棄讀高中的機會去工作。當然,他想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希望承擔起家庭的責任,以減輕父母的負擔。當他把這個想法告訴父母時,卻得到了父母的堅決反對,無論如何父母也要求畢世祥繼續讀高中。這一次畢世祥與父母發生了激烈的爭執,但最終為了不讓父母繼續生氣,孝順的他同意繼續讀高中。採訪中,畢玉對記者說:“雖然我當時還小,但我記得很清楚。在我的記憶中,這是哥哥53歲的生命中唯一一次與父母爭吵。我知道,當時哥哥向父母妥協,完全是因為他的孝順。哥哥不願意惹父母生氣。”畢玉介紹,也就是在初中畢業的那個假期,畢世祥很想擁有一輛自行車,但當時的家庭條件是不可能滿足他的願望的。畢世祥便利用假期去道班上做小工,每天可以掙到1元6角3分錢,一個假期下來,還真的掙夠了買一輛自行車的錢。 “但是哥哥卻並沒有用自己做小工掙來的錢去給自己買一輛自行車,而是把錢全部交給了母親。”畢玉說:“哥哥知道當時家庭條件的艱難,他願意為家庭出一些力,為父母作一些分擔。”

  一個關愛親人的人

  畢世祥生前很愛家人和親人,尤其是關愛他的妹妹、兒子及他的侄兒侄女,但對他們卻要求非常嚴格,經常鼓勵他們好好學習、好好工作,教育他們要認真做事、低調做人。家人和親戚有什麼困難需要幫助,他從不利用職權給予特殊“照顧”。

  澤裡降初:舅舅非常關心我們,總是教育我們誠實做人……

  12月20日,記者前往畢世祥母親的老家丹巴縣東谷鄉東馬村五家寨子採訪時,畢世祥的堂外甥澤裡降初及堂侄女尹小紅正在忙著處理畢世祥的骨灰安葬後的後續事宜。

  尹小紅今年24歲,是畢世祥堂兄的女兒。憶及伯伯生前的點點滴滴,尹小紅抑制不住內心的悲傷,她說:“伯伯很關心我們,平常總是教育我們要好好工作、好好做人……”尹小紅在甘孜縣人民醫院工作,畢世祥生前出公差路過甘孜,總會抽出時間去看她,不僅鼓勵她好好工作,還噓寒問暖地關心她的生活情況,叫她多學習、多向同事和前輩學習。

  採訪中,畢世祥的堂外甥澤裡降初告訴記者,畢世祥生前非常關愛他的侄兒侄女。2009年,澤裡降初因車禍受傷,在州人民醫院治療,畢世祥非常掛念外甥的病情,百忙之中擠出時間和妻子一起到醫院去看望外甥,問他的病情怎樣。“舅舅工作那麼忙,還到醫院來看我……”說到這裡,澤裡降初的眼淚一下子就滾了出來。

  同樣,畢世祥對自己的妹妹也非常關心、愛護。妹妹畢玉一輩子也不會忘記,哥哥把自己的單身宿舍讓給她住,給她提供了一個清靜的學習和休息環境。1984年畢玉初中畢業,為了讓妹妹更好地接受高中教育,畢世祥硬是把妹妹從丹巴接到康定,讓她在康定中學讀高中。那時,畢世祥剛參加工作不久,在單位只有一間單身宿舍,為了給妹妹提供一個清靜的課餘學習環境,他讓妹妹住他的單身宿舍,自己則到朋友那裡去“打擠”,一直到3年後妹妹高中畢業考上高一級學校。

  儘管畢世祥生前對親人特別關愛,但他卻從不利用職權對他們給予特殊“照顧”。畢世祥生前經常教育他們說,“自己的事情就得靠自己努力,別人的成功是靠努力得來的,你們要成功,就必須自己努力,只有這樣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也才會真正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就連他的兒子大學畢業後找工作,他都要求兒子靠自己的本事去找。後來,兒子通過考試到了林業公安部門工作。

  一個低調的人

  畢世祥生前給人最深的印象是,為人低調。低調做人是他一生中最基本的信條。他要求家人、親朋低調做人,前提是自己首先低調做人。

  李亞明:只有低調的領導,才會影響出低調的家人和親戚。

  畢世祥先進事蹟丹巴中學是畢世祥的母校,他的初中和高中學業,都是在這裡完成的。在丹巴中學的採訪讓記者感到很是意外,居然在12月19日之前,學校的很多老師甚至校長,都不知道畢世祥就是丹巴中學畢業的學生!

  12月20日上午,在丹巴中學校長辦公室,校長李亞明告訴記者,他是昨天下午才從老師們的議論中知道畢世祥就是丹巴中學畢業的學生,而且初中和高中學業都是在丹巴中學完成的,初中是76級、高中是78級。在丹巴中學讀書期間,畢世祥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好,尤其是對英語特別感興趣,語言天賦極高。遺憾的是,由於種種原因,如今在學校已無法找到畢世祥當年學習的相關資料。

  李亞明於2002年從丹巴縣八旺中學調至丹巴中學。他說:“這麼多年以來,我一直不知道畢世祥就是丹巴中學畢業的學生,只知道他是州委、宣傳部長,是丹巴縣東谷鄉人。”

  採訪中,李亞明校長多次重複著這樣一句話:“部長太低調了,他的家人太低調了。”原來,畢世祥的妹弟羅興川曾經在丹巴中學工作,今年2013年9月調至丹巴縣半扇門中學工作。李亞明說:“羅興川曾與我共事一年,我當校長,他任我的助理,我們就在一個辦公室辦公。我們是很好的同事,也是很好的朋友,平常幾乎是無話不說,可是他就是沒向我提起過畢世祥是他的哥哥!這事我是昨天下午從一些老師的議論中才知道的。”對此,李亞明校長不無感嘆:“羅興川有這麼硬的 ‘關係’卻這麼低調,如今像這樣的人真是太少了!我見過的人多了,有的人有一點點所謂的關係就到處張揚,害怕別人不知道似的。”他說:“真是啊,只有低調的領導,才會影響出低調的家人。”

禰衡是被誰殺的
關於成功人士的文章
相關知識
畢世祥的事蹟材料
畢淑敏的事蹟材料
名人勵志學習的事蹟材料
有關創業致富的事蹟材料
優秀班主任的事蹟材料
優秀三好學生的事蹟材料
捐贈器官的事蹟材料
教師勞模的事蹟材料
有關家庭美德的事蹟材料
有關見義勇為的事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