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偏難的成語典故及解釋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4日

  成語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生產實踐中形成的一種特定格式片語,有著固定的結構和特有的文化內涵。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厲兵秣馬的故事

  春秋時代,秦國和晉國聯合攻打鄭國。後來,秦穆公卻暗中與鄭國單獨媾***ɡòu***和,並派杞子帶領軍隊以幫助鄭國保衛邊疆為名進駐鄭國,企圖吞併它。杞子的軍隊進駐鄭國之後,發現鄭國沒有什麼戒備,就派人去報告秦穆公,請他祕密派兵來襲擊鄭國,一舉滅掉它。秦穆公得到杞子的情報之後,馬上派孟明視這位大將帶兵出發。

  秦軍到了鄭國的邊境滑地,恰好有個鄭國的賣牛商人弦高要到洛陽去做買賣。弦高發現秦軍要襲擊鄭國,他突然想到一個好辦法,就冒充鄭國使者,宰了十二頭牛,代表鄭國慰勞秦軍。同時,馬上派人回報鄭國國君鄭穆公。鄭穆公得到報告後,馬上下令準備應戰,並且派人到秦軍駐地偵察,發現秦軍正在整盔甲、磨兵器、喂戰馬。***原文是:“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於是鄭穆公就派皇武子去見秦軍駐鄭國的將領杞子,告訴他說:“你們在我們鄭國已經駐紮了很久,我們的供給也不足了,聽說你們快回國了,我們鄭國有個園圃,你們可以到那裡去打獵。”杞子聽他這麼一說,知道自己的陰謀已經暴露,就跑到齊國去了。孟明視發現鄭國已經有準備,也認為襲擊它不會取得勝利,於是不戰而回。

  【解釋】厲:同“礪”,磨;兵:兵器;秣:喂牲口。磨好兵器,喂好馬。形容準備戰鬥。

  篇二:櫛風沐雨的故事

  相傳在堯的時代,中國有大川三百條,支流三千多,小的河流到處都是,一旦發生大水,江河橫溢,常把田地和房子都沖毀了,人們生活十分痛苦。後來大禹擔起了治河的重任,他親自拿著治水的工具,和人們一起開通水道,疏通洪水,終於匯聚地面的水而使它歸入大江河。因為太勞累,以至腿上無肉,小腿上的汗毛也被磨光了,身體常常浸沐在暴雨中,頭髮被強風給吹動著,每天頂著烈風急雨不斷辛勤地工作,只希望早日消除洪水,讓天下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莊子·天下》記載,墨子稱禹“沐甚雨,櫛疾風”,因此,要讓後世的墨家,多用羊皮、粗布做衣服,用木鞋、草鞋做服飾,日夜不停地操勞,把自身清苦看作是行為準則。並且還說:“不這樣做,就不符合夏禹的主張,也就不配稱作墨家。”

  後來“櫛風沐雨”就被用來比喻行程非常辛苦,在外奔走,極為辛勞。亦可作“沐雨櫛風”。

  【解釋】櫛:梳頭髮;沐:洗頭髮。風梳髮,雨洗頭。形容人經常在外面不顧風雨地辛苦奔波。

  篇三:白虹貫日的故事

  太子丹的太傅鞠武,認為太子丹的設想並不可行,但又無法勸阻,便向他推薦了燕國一位智謀深遠的處士田光,建議太子同田光祥細討論之後再決定是否採取行動。

  誰知田光年老昏聵,聽完太子丹敘述的行動計劃後,表示首肯,還向他推薦了勇士荊軻。

  太子丹便向荊軻坦陳了自己的設想:

  “我準備派一位勇士出使秦國,給秦王獻上豐厚的禮物。秦王貪利,一定會接見使者。這時,就可伺機挾持秦王,迫使他答應把侵佔各國的土地全數歸還,撤退軍隊。如能有這樣的結果,再好不過了。如果秦王不答應,就馬上殺了他。望壯士為我出力。”

  荊軻同意了。他帶著秦王追捕的逃亡秦將樊於期的首級匣和裹有鋒利匕首的燕國督亢的地圖匣上路了。

  荊軻走後,太子丹命人觀看天象,天上有一道白虹,但沒有貫穿太陽。***古人認為虹象徵臣,日象徵君,白虹貫日,預示臣行剌君得以成功。***太子丹憂心如焚,喪氣地說:“看來我的事***計劃***不能成功了。”

  在秦國的朝堂之上,荊軻獻上地圖,趁秦王展開地圖之時,奪過已露出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結果沒能刺中秦王,反被亂劍斬死。

  後來,“白虹貫日”這一典故,用來形容義士抗擊暴君的壯舉。

  【解釋】白色的長虹穿日而過。古人認為人間有不平凡的事,就會引起這種天象的變化。實際上這不是虹而是暈,是一種大氣光學現象。

高中的偏難成語典故及解釋精選
中考語文一模模擬試題
相關知識
高中偏難的成語典故及解釋精選
高中偏難的成語典故及解釋
高中偏難的成語典故及出處
高中生的成語典故及解釋精選
高中生的成語典故及解釋
高中語文的成語典故及解釋
高中語文的成語典故及解釋精選
簡短的成語典故及解釋
短篇的成語典故及解釋精選
短篇的成語典故及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