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偏難成語典故及解釋精選
成語是一種相沿習用、結構固定的特殊詞彙。它具有完整的意義和固定的結構,語法功能與一般詞彙大致相同,書卷氣息濃重。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發奸擿伏的故事
漢宣帝時,有個執法不避權貴的官員,名叫趙廣漢。他在任穎川太守期間,曾經秉公辦案,誅殺許多殘害百姓的豪強。後來調到都城長安任京兆尹,經常親自辦案,捉拿壞人。在辦案中,他仔細分析案情,尋找線索,併到現場勘察。有時發現可疑情況,親自出馬,制止尚未發生的案件,往往當場抓住案犯。
有個名叫蘇回的人,在宮中當侍衛,兩個壞人瞭解到他很有錢,便在路上將他劫走,隨即向家屬***贖金。案子報到京兆尹的衙門,趙廣漢從蛛絲馬跡中尋找線索,最後終於發現了劫人者的住處。於是他立即帶了官兵趕到那裡。到了那人住處,趙廣漢考慮到硬衝進去抓人可能傷及人質蘇回,便想出一個辦法:叫副手前去喊話。那副手敲敲門對裡面的人說:“裡面的人聽著,京兆尹趙某要我傳話,勸你們千萬不要殺被劫持的人質。他是皇帝的侍衛,殺了他你們也就完了。要是放了他,自己投降,僥倖逢到朝廷發出赦令,還可以獲得寬大!”,那兩個壞人聽說是趙廣漢在門外,想想沒有其他出路,只好把人質放了,開門叩頭求饒。
趙廣漢對他們還了禮,說:“幸虧你們沒有殺了人質,這樣對你們總有些好處。”,兩個壞人被關進監獄後,趙廣漢實現諾言,吩咐獄卒好生對待他們,並送酒肉給他們吃。
按照當時法律,犯這種大罪的人要斬首。到了冬天,終於要執刑了。趙廣漢叫人事先給他倆買好棺木,並且派人告訴他們。這兩人感激涕零,表示死了也決不怨恨。
趙廣漢在任職期間,經常能把藏匿的壞人壞事揭露出來。就連一般隱藏未露的情況,他也能瞭解得非常清楚。一次他召某地一個亭長來問事,那亭長路過界上,界上的亭長開玩笑似地託他問候趙廣漢。亭長到了京城,趙廣漢問事完畢後問道:“界上亭長託你問候我,你為什麼不代他問候?”那亭長趕緊叩頭謝罪,說確有這件事。趙廣漢又說:“你為我問候界上亭長,勉勵他忠於職守,好好報效朝廷。”
【解釋】發、擿:揭發;奸:奸臣,壞人;伏:指隱瞞壞事。揭發隱祕的壞人壞事。
篇二:防微杜漸的故事
東漢和帝即位後,竇太后專權。她的哥哥竇憲官居大將軍,任用竇家兄弟為文武大官,掌握著國家的軍政大權。看到這種現象,許多大臣心裡很著急,都為漢室江山捏了把汗。大臣丁鴻就是其中的一個。
丁鴻很有學問,對經書極有研究。對竇太后的專權他十分氣憤,決心為國除掉這一禍根。幾年後,天上發生日蝕,丁鴻就借這個當時認為不祥的徵兆,上書皇帝,指出竇家權勢對於國家的危害,建議迅速改變這種現象。和帝本來早已有這種感覺和打算,於是迅速撤了竇憲的官,竇憲和他的兄弟們因此而自殺。
丁鴻在給和帝的上書中,說皇帝如果親手整頓政治,應在事故開始萌芽時候就注意防止,這樣才可以消除隱患,使得國家能夠長治久安。
【解釋】微:微小;杜:堵住;漸:指事物的開端。比喻在壞事情壞思想萌芽的時候就加以制止,不讓它發展。
篇三:負隅頑抗的故事
戰國時,有一年齊國發生饑荒,許多人餓死。孟子的弟子陳臻聽到這個訊息,急忙來找老師,心情沉重地說:“老師,您聽說了嗎?齊國鬧饑荒,人都快餓死了。人都以為老師您會再次勸說齊王,請他開啟棠地的穀倉救濟百姓。我看不能再這樣做了吧。”
孟子回答說:“再這樣做,我就成為馮婦了。”
接著,孟子向陳臻講述了有關馮婦的故事。馮婦是晉國的獵手,善於和老虎博鬥。後來他成為善人,不再打虎了,他的名字也幾乎被人們忘掉。有一年,某座山裡出現了一隻猛虎,常常傷害行人。幾個年輕獵人聯合起來去打虎,他們把老虎追至山的深處,老虎背靠著一個山勢彎曲險要的地方,面向眾人。它瞪圓了眼睛吼叫,沒有人敢上前去捕捉。
就在這時,馮婦坐車路過這兒。獵手們見了他,都快步上前迎接,請他幫助打虎。馮婦下了車,挽起袖子與老虎搏鬥起來,經過一場拼搏,終於打死了猛虎,為民除了害。年輕的獵手們高興地謝他,可是一些讀書人卻譏笑他。
【解釋】負:依靠;隅:山勢彎曲險阻的地方。憑藉險阻,頑固抵抗。指依仗某種條件,頑固進行抵抗。
高中偏難的成語典故及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