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有什麼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張仲景被後人尊稱為“醫聖”,他的作品一直歷代醫學家的醫治原方,甚至影響到了其他東南亞地區。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張仲景的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張仲景的故事

  在建安年間,張仲景在湖南長沙做官,在一年冬天,他告老還鄉,在路上看到了許多無家可歸的人,因為寒冷他們的耳朵都被凍爛了。張仲景一直掛念著那些可憐的人,後來研製除了“祛寒嬌耳湯”。

  張仲景告老還鄉後每天有許多人來求醫,每天都很忙碌,但是想到那些無家可歸的人,張仲景的醫者父母心還是很難受。他每天都研究可以禦寒的食療,終於成功了。他叫自己的徒弟在南陽的一個空地上搭了一個棚子,然後專門給窮人治病,那些無家可歸的人也來了。

  張仲景叫人把羊肉和一些驅寒的藥物放在鍋裡煮,羊肉熟了之後就撈出來剁碎,然後用麵皮包起來,然後將其下鍋,再用原湯煮熟,分給那些窮人喝。窮人們喝了湯之後,渾身就熱和起來,他的這個“祛寒嬌耳湯”也被人流傳下來。

  據說“坐堂醫生”也是因為張仲景才流傳起來的。以前張仲景在長沙做官時,在處理完公務後,便在自己的後堂給前來看病的老百姓診治,後來人越來越多,他就索性在大堂上為人診治,他的舉動被人傳為佳話,後人為了紀念張仲景,所以將坐在藥店裡為人治病的醫生成為“坐堂醫生”。

  張仲景治好友的故事

  張仲景有個朋友叫做寧遠,有一次張仲景見到他之後,發現他的面色暗沉,給他細細診治之後,告訴他只有六個月的活頭了。但是六個月之後,寧遠沒有死,他遇到了一個醫術高明的老道,張仲景自愧不如,於是千里迢迢去求學。

  張仲景從小就有學醫的天賦,他的叔父叫張伯祖,是一個名醫。張仲景沒事就去跟叔父雲遊給人看病積累了豐富的治病經驗,經過叔父的指導,他醫術提升的很快。

  張仲景有個好友叫做寧遠,有一天,寧遠去找張仲景玩。無意中,張仲景發現寧遠的氣色不太正常,於是給他把把脈,驚覺脈象有異。再三確定之後,他對寧遠說:“你患了一種叫做消渴的病症,現在屬於初發階段,你會感覺不到。不用多久,三個月之後,你會心慌失眠,頭痛難忍,尿頻尿急。到了六個月的時候,你會感覺到一直想喝水,但是還是口渴難忍,小便費力。一年之後頭背開始生瘡流膿。等到病入膏肓的時候就無可救藥了。”於是開了一個方子給他,讓他按照這個方子吃藥。

  但是寧遠不相信,他感覺不到身體有任何問題,於是把方子撕掉了。但是六個月之後,身體變化的症狀和張仲景預料的一樣,他趕忙去找張仲景。張仲景搖搖頭:“時間太晚了,已經沒有醫治的辦法了。”寧遠倒也看得開,心想早晚一死,不如遊山玩水。等到一年之後,張仲景又見到了寧遠,大為驚奇,問他是不是遇到了名醫。

  寧遠說,他到了茅山給一個道士當了書童,那個道士治好了他,張仲景聽完之後二話不說揹著行李就上茅山拜師了。

  張仲景做餃子的故事

  相傳餃子是張仲景為了百姓不受凍傷之苦,用麵皮包裹藥材分發給百姓,因為形狀像餃子,所以叫餃耳。據說吃了餃耳喝了湯之後,身體就會不懼寒冷,能夠安穩過冬了。

  張仲景在長沙任職已滿告老還鄉,正值大雪紛飛的時候,寒風凜冽,大雪紛飛。在河邊上,張仲景看到了很多難民凍得手腳生瘡,心存不忍。在回到家鄉之後,雖然他也一直在掛診,但是心裡還是紀念著那些凍爛耳朵的人。

  經過潛心研究之後,他發明了餃耳,可以去除溼氣,增強自身抵抗力,其實餃耳最主要的就是裡面的材料,是一些禦寒的藥物,他把這些東西在鍋裡面一直煮、搗爛,然後用麵皮包裹成耳朵的形狀,再用原湯將麵皮煮熟。凡是吃了餃耳的人都會覺得體內有一團火焰在燃燒,再也不會將耳朵凍傷了。

  張仲景一生行醫,但是醫者不自醫,他在冬至那天生命走到了盡頭。百姓們都紀念他,他以前在長沙做官的那些朋友也來看望。他對別人說把他的棺材抬著一直從南陽往長沙走,在什麼地方繩子斷了,就把我安葬在哪裡。

  然後人們就抬著他的棺材走啊走,一直走到了他分發餃耳湯的地方,突然繩子斷了,人們都認為這是天意,於是就把他在這裡安葬,然後餃耳就成了人們紀念張仲景的一種方式,雖然後世不再提及,但是張仲景確是餃子的第一創始人。

 

唐太宗是誰
漢成帝劉驁簡介
相關知識
張仲景有什麼故事
董仲舒有什麼故事
管仲有什麼故事
張騫有什麼故事
張芝有什麼故事
張旭有什麼故事
張良有什麼故事
豬叫石是什麼東西有什麼故事
伊索寓言還有什麼故事
恩格斯有什麼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