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教育孩子的理論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2日

  自孩子出生起,養育和教育便成了貫穿父母一生的兩件大事。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希望對你有幫助

  家庭教育中的六大經典理論

  1、延遲滿足效應—適度忍耐能成大事

  上世紀60年代,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做了一個著名的實驗:將一群幼兒帶進房間,每人面前擺著一個棉花糖。孩子們被告知:可以現在把糖吃掉,也可以等待15分鐘,那樣可再得到一個棉花糖作獎勵。最終約2/3的孩子放棄獎勵,立即吃掉了糖果。十幾年後,米歇爾對這些孩子進行了跟蹤隨訪,發現當年忍耐力強的孩子成績更好、注意力更集中、人際關係更好。

  延遲滿足其實就是平常所說的“忍耐”,為獲得更大的利益而剋制慾望,放棄眼前的誘惑。如果延遲滿足能力發展不足,孩子可能會性格急躁,缺乏耐心,平時邊做作業邊看電視,放學後貪玩不回家,社交中過於固執等。從生長髮育中來看,19個月大的幼兒就能表現出延遲滿足的能力差異,因此,從1歲半到八九歲,家長都應有意識地訓練這一能力。

  米歇爾認為,有些孩子之所以自控能力強,祕訣在於“轉移注意力”。家長要善於運用這一方法,比如孩子在餐桌前吵著要出去玩,父母可以給他講個故事,轉移注意力。平時可制定一些規矩,如晚飯前不能吃零食、把零用錢攢起來等,都是鍛鍊。

  2、羅森塔爾效應—認可期望帶來力量

  1960年,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羅森塔爾來到一所學校,隨機抽出18名學生,卻告訴校長:“他們經過科學測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半年後,他又來到該校隨訪,發現這18個學生進步很大。再後來,這18個人都在不同的崗位上幹出了非凡的成績。

  讚美、信任和期待具有正能量,讓人感覺獲得了社會支援,自我價值感增強,變得更自信,擁有積極向上的動力,會盡力達到對方的積極期望。有的家長老覺得孩子難管,同樣的錯誤一犯再犯。這樣的父母不妨先自我反思一下,是否在糾正孩子的言行時,總是不經意地帶著數落的口吻,還總拿別人家孩子跟自家孩子比……這些言行都是在給孩子消極的心理暗示。聰明的家長說“正話”、辦“正事”,希望孩子成為天才,就像對待天才一樣愛他。少挑毛病多鼓勵,是每位家長的必修課。

  3、破窗理論—“護犢子”會助長無序

  1969年,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找來兩輛汽車,一輛停在高階社群,另一輛停在貧民窟。他先把後者的車牌摘掉,頂棚開啟,結果當天就被偷走了;前者放了一個星期也無人理睬。後來,津巴多用錘子把前者的玻璃敲了個大洞,結果幾個小時後就不見了。心理學家凱琳以這項實驗為基礎提出了“破窗效應”理論:破窗戶給人無序的感覺,在公眾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猖獗。

  這個理論說的正是環境的作用。如果父母生性懶散,孩子多數不會勤快;如果夫妻倆天天吵架,孩子很快便會變得性格暴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家裡要以身作則,不要讓孩子所處的環境被“破窗”所影響。

  此外,現在很多家長過分“護犢子”,容不得別人說自家孩子一個“不”字,對孩子也不好。孩子做錯事,家長不能包庇,要弄清事實,讓孩子勇於承擔後果。讓孩子接受教訓,就是在他們的“車窗”破了一個小洞時,及時換上一塊完整的玻璃。

  4、超限效應—批評絮叨引來逆反

  大文豪馬克·吐溫聽牧師演講,最初感覺講得好,打算捐款;10分鐘後牧師還沒講完,他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講完,他決定不捐了。等牧師結束演講時,氣憤的馬克 吐溫不僅分文未捐,還從盤子裡偷了兩元錢。這種由於刺激過多或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逆反心理的現象,就是“超限效應”。

  家庭教育中,有些父母的批評絮絮叨叨,孩子聽得“頭都要炸了”。還有的父母會就同一件事再三批評,孩子就從內疚不安變成不耐煩、反感,甚至會出現逆反心理和行為,導致親子關係緊張。犯一次錯只批評一次,不能超過限度。如果孩子重複犯錯,家長的批評不應簡單重複,可以換個角度和說法,孩子才不會覺得犯了錯被“揪住不放”。對非原則性的小錯,家長不妨給孩子留點面子,點到為止,可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5、手錶定律—教育理念必須統一

  一名遊客穿越森林,把手錶落在岩石上,被猴王撿到了。後來,猴王又擁有了一塊手錶,卻也帶來了麻煩:兩塊表的時間不一樣,猴群的作息時間也因此變得混亂。一段時間後,猴子們造反,把猴王推下了寶座。這就是“手錶定律”的來歷:有一隻手錶可以知道準確的時間,更多的手錶卻讓人失去判斷力。

  戰國時期思想家韓非子說過:“夫妻持政,子無適從。”意思是,父母教育子女若各持各的觀點,孩子就不知聽誰的,將無所適從,身心都陷於矛盾中。父母雙方首先要統一意見,然後給孩子設定明確的準則。例如,媽媽教育孩子時,爸爸如果總是加以詆譭,對孩子說“別聽你媽媽的,她不懂”,孩子就會對媽媽的教導不以為然。如果長輩參與帶孩子,年輕父母應在尊重的前提下與長輩溝通好,儘量讓教育理念和行為相一致。

  6、甘地夫人法則—困難面前實話實說

  有一次,印度前甘地夫人的大兒子拉吉夫要做手術。醫生打算說一些“善意的謊言”安慰孩子,但甘地夫人阻止了醫生,平靜地告訴12歲的兒子:“可愛的小拉吉夫,手術後你有幾天會相當痛苦,這種痛苦是誰也不能代替的,所以你要有精神上的準備。哭泣或喊叫都不能減輕痛苦,可能還會引起頭痛。所以,你必須勇敢地承受。”術後,拉吉夫沒有哭,也沒有叫苦,勇敢地忍受了這一切。甘地夫人認為,挫折的到來不會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更不是父母時刻呵護就能避免。要讓孩子知道和慢慢體會,拒絕挫折就等於拒絕成長。

  孩子需要關愛,但太多的愛與關注可能適得其反,甚至“軟化”孩子的生命力。孩子的第一次挫折很可能是從吃藥、打針開始的。看著孩子恐懼的表情,不妨抱緊他並坦誠相告。讓孩子直面挫折和困難,端正面對失敗、痛苦的態度,孩子才能學會自控,培養健全人格,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各種變化。

  父母必知的十大心理學原理

  心理規律一:羅森塔爾效應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他把一群小白鼠隨機地分成兩組:A組和B組,並且告訴A組的飼養員說,這一組的老鼠非常聰明;同時又告訴B組的飼養員說他這一組的老鼠智力一般。幾個月後,教授對這兩組的老鼠進行穿越迷宮的測試,發現A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組的老鼠聰明,它們能夠先走出迷宮並找到食物。

  於是羅森塔爾教授得到了啟發,他想這種效應能不能也發生在人的身上呢?他來到了一所普通中學,在一個班裡隨便地走了一趟,然後就在學生名單上圈了幾個名字,告訴他們的老師說,這幾個學生智商很高,很聰明。過了一段時間,教授又來到這所中學,奇蹟又發生了,那幾個被他選出的學生現在真的成為了班上的佼佼者。

  心理規律二:超限效應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使人感動,準備捐款。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於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等到牧師終於結束了冗長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未捐錢,還從盤子裡偷了2元錢。

  這種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反抗的心理現象,被稱之為“超限效應”。超限效應在家庭教育中時常發生。如,當孩子犯錯時,父母會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複對一件事作同樣的批評,使孩子從內疚不安到不耐煩乃至反感討厭。被“逼急”了,就會出現“我偏要這樣”的反抗心理和行為。可見,媽媽對孩子的批評不能超過限度,應對孩子“犯一次錯,只批評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評,那也不應簡單地重複,要換個角度、換種說法。這樣,孩子才不會覺得同樣的錯誤被“揪住不放”,厭煩心理、逆反心理也會隨之減低。

  心理規律三:德西效應

  心理學家德西曾講述了這樣一個寓言: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叫聲連天。幾天過去,老人難以忍受。於是,他出來給了每個孩子10美分,對他們說:“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這點錢表示謝意。”孩子們很高興,第二天仍然來了,一如既往地嬉鬧。老人再出來,給了每個孩子5美分。5美分也還可以吧,孩子仍然興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給了每個孩子2美分,孩子們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們多辛苦!”他們向老人發誓,他們再也不會為他玩了!

  在這個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簡單,他將孩子們的內部動機“為自己快樂而玩”變成了外部動機“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縱著美分這個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縱了孩子們的行為。

  德西效應在生活中時有顯現。比如,父母經常會對孩子說:“如果你這次考得100分,就獎勵你100塊錢”、“要是你能考進前5名,就獎勵你一個新玩具”等等。家長們也許沒有想到,正是這種不當的獎勵機制,將孩子的學習興趣一點點地消減了。在學習方面,家長應引導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增進孩子對學習的情感和興趣,增加孩子對學習本身的動機,幫助孩子收穫學習的樂趣。家長的獎勵可以是對學習有幫助的一些東西,如書本、學習器具,而一些與學習無關的獎勵,則最好不要。

  心理規律四:南風效應

  “南風”效應也稱“溫暖”效應,源於法國作家拉·封丹寫過的一則寓言: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來一個冷風凜凜、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為了抵禦北風的侵襲,便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覺得春暖上身,始而解開鈕釦,繼而脫掉大衣,南風獲得了勝利。

  故事中南風之所以能達到目的,就是因為它順應了人的內在需要。這種因啟發自我反省、滿足自我需要而產生的心理反應,就是“南風效應”。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家庭教育中採用“棍棒”、“恐嚇”之類“北風”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實行溫情教育,多點“人情味”式的表揚,培養孩子自覺向上,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規律五:木桶效應

  “木桶”效應的意思是:一隻沿口不齊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於木桶上那塊最長的木板,而在於木桶上最短的那塊木板。 一個孩子學習的學科綜合成績好比一個大木桶,每一門學科成績都是組成這個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塊木板。孩子良好學習成績的穩定形成不能靠某幾門學科成績的突出,而是應該取決於它的整體狀況,特別取決於它的某些薄弱環節。因此當發現孩子的某些科目存在不足時,就應及時提醒孩子,讓其在這門學科上多花費一些時間,做到“取長補短”。

  心理規律六:霍桑效應

  美國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廠是一個製造電話交換機的工廠,有較完善的娛樂設施、醫療制度和養老金制度等,但工人們仍然憤憤不平,生產狀況很不理想。後來,心理學專家專門對其進行了一項試驗,即用兩年時間,專家找工人個別談話兩萬餘人次,規定在談話過程中,要耐心傾聽工人對廠方的各種意見和不滿。這一談話試驗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結果:霍桑工廠的產值大幅度提高。孩子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有困惑或者不滿,但又不能充分地表達出來。作為母親,要儘量擠出時間與孩子談心,並且在談的過程中,要耐心地引導孩子盡情地說,說出自己生活、學習中的困惑,說出自己對家長、學校、老師、同學等的不滿。

  孩子在“說”過之後,會有一種發洩式的滿足,他們會感到輕鬆、舒暢。如此,他們在學習中就會更加努力,生活中就會更加自信!

  心理規律七:增減效應

  人際交往中的“增減效應”是指:任何人都希望對方對自己的喜歡能“不斷增加”而不是“不斷減少”。比如,許多銷售員就是抓住了人們的這種心理,在稱貨給顧客時總是先抓一小堆放在稱盤裡再一點點地添入,而不是先抓一大堆放在稱盤裡再一點點地拿出。我們在評價孩子的時候難免將他的缺點和優點都要訴說一番,並常常採用“先褒後貶”的方法。其實??這是一種很不理想的評價方法。在評價孩子的時候,我們不妨運用“增減效應”,比如先說孩子一些無傷尊嚴的小毛病,然後再恰如其分地給予讚揚……

  心理規律八:蝴蝶效應

  據研究,南半球一隻蝴蝶偶爾扇動翅膀所帶起來的微弱氣流,由於其他各種因素的摻和,幾星期後,竟會變成席捲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紊亂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蝴蝶效應”,並作出了理論表述:一個極微小的起因,經過一定的時間及其他因素的參與作用,可以發展成極為巨大和複雜的影響力。

  “蝴蝶效應”告訴我們,教育孩子無小事。一句話的表述、一件事的處理,正確和恰當的,可能影響孩子一生;錯誤和武斷的,則可能貽誤孩子一生。

  心理規律九:標籤效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由於兵力不足,而戰爭又的確需要一批軍人。於是,美國就決定組織關在監獄裡的犯人上前線戰鬥。為此,美國特派了幾個心理學專家對犯人進行戰前的訓練和動員,並隨他們一起到前線作戰。訓練期間心理學專家們對他們並不過多地進行說教,而特別強調犯人們每週給自己最親的人寫一封信。

  信的內容由心理學家統一擬定,敘述的是犯人在獄中的表現是如何地好、如何改過自等。專家們要求犯人們認真抄寫後寄給自己最親愛的人。三個月後,犯人們開赴前線,專家們要犯人給親人的信中寫自己是如何地服從指揮、如何地勇敢等。結果,這批犯人在戰場上的表現比起正規軍來毫不遜色,他們在戰鬥中正如他們信中所說的那樣服從指揮、那樣勇敢拼搏。後來,心理學家就把這一現象稱為“標籤效應”,心理學上也叫暗示效應。

  這一心理規律在家庭教育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如果我們老是對著孩子吼“笨蛋”、“豬頭”、“怎麼這麼笨”、“連這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會做”等,時間長了,孩子可能就會真的成為了我們所說的“笨蛋”。所以,媽媽必須戒除嘲笑羞辱、責怪抱怨、威脅恐嚇等語言,多用激勵性語言,對孩子多貼正向的標籤。

  心理規律十:門檻效應

  日常生活中常有這樣一種現象:在你請求別人幫助時,如果一開始就提出較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絕;而如果你先提出較小要求,別人同意後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則更容易達到目標,這種現象被心理學家稱為“門檻效應”。 在家庭教育中,我們也可以運用“門檻效應”。例如,先對孩子提出較低的要求,待他們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揚乃至獎勵,然後逐漸提高要求,從而使孩子樂於無休止地積極奮發向上。

古代父母教育孩子的事例_古代父母教育孩子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嬪徐惠結局是怎樣的
相關知識
家長教育孩子的理論
家長教育孩子的建議有哪些
中國家長教育孩子的十大硬傷
給家長教育孩子的建議
小學六年級家長教育孩子的心得
六年級家長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六年級家長教育孩子的心得
初中生家長教育孩子的文章
國外家長教育孩子的短文章有哪些
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