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的原因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27日

  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促進了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隨後佈雷頓森林體系出現了奔潰現象。下面給大家分析。

  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形成

  1、條件: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力量對比發生了重大變化。

  ①戰後初期,西歐各國普遍衰落。

  ②英國經濟遭到嚴重削弱,傳統的以英鎊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已經難以支援。

  ③美國經濟實力空前膨脹。

  2、形成:1944年夏天,44國代表在美國的佈雷頓森林召開會議,簽訂了幾個協議,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即佈雷頓森林體系。

  3、內容: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鉤,實行固定匯率制度。

  4、實質: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

  5、影響:

  ①通過佈雷頓森林體系和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美國控制了更廣闊的世界市場。

  ②促進了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擴大了各國間的經濟交往。

  

  佈雷頓森林貨幣體系的運轉與美元的信譽和地位密切相關。為了保持美元匯率,抑制金價上漲,減少黃金儲備流失,美國聯合英國、瑞士、法國、西德、義大利、荷蘭、比利時八個國家於1961年10月建立了“黃金總庫”,八國央行共拿出2.7億美元的黃金.由英格蘭銀行為黃金總庫的代理機關,負責維持倫敦黃金價格,並採取各種手段阻止外國政府持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

  但從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美國深陷越南戰爭的泥潭,財政赤字巨大,國際收支情況惡化,美元的信譽受到極大的衝擊。大徽資本出逃.各國紛紛拋告自己手中的美元,搶購黃金,使美國黃金儲備急劇減少.倫敦金價暴漲,美元危機再度爆發。

  關國再也沒有維持黃金官價的能力.經與黃金總庫成員協商後.宜布不再按每盎司35美元官價向市場供應黃金,市場金價自由浮動,但各國政府或中央銀行仍按官價結算,從此黃金開始了雙價制階段。 但雙價制也只維持了三年的時間,原因是美國國際收支仍不斷惡化,美元不穩;二是西方各國不滿美國以一己私利為原則,不顧美元危機拒不貶值,強行維持固定匯率。於是歐洲一些國家採取了“請君人甕”的策略,既然美國拒不提高黃金價格,讓美元貶值,他們就以手中的美元兌換美國的儲備黃金。當1971年8月傳出法國等西歐國家要以美元大量兌換黃金的訊息後,美國於8月巧日不得不宣佈停止履行對外國政府或中央銀行以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的義務。

  到1971年底,美國的黃金儲備減少了60%以上。1973年3月因美元貶值,再次引發了歐洲拋售美元、搶購黃金的風潮。西歐和日本外匯市場不得不關閉了17天。美國政府被迫放棄按固定官價美元兌換黃金的政策,各西方國家貨幣也紛紛與美元脫鉤,黃金進人由市場自由浮動定價的時期.佈雷頓森林國際貨幣體系徹底崩潰,也開始了黃金非貨幣化的改革程序。

   佈雷頓森林體系的核心內容

  “佈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兩大國際金融機構。前者負責向成員國提供短期資金借貸,目的為保障國際貨幣體系的穩定;後者提供中長期信貸來促進成員國經濟復甦。

  “佈雷頓森林體系”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確認1944年1月美國規定的35美元一盎司的黃金官價,每一美元的含金量為0.888671克黃金。各國政府或中央銀行可按官價用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為使黃金官價不受自由市場金價衝擊,各國政府需協同美國政府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維持這一黃金官價。

  第二,其他國家貨幣與美元掛鉤,其他國家政府規定各自貨幣的含金量,通過含金量的比例確定同美元的匯率。

  第三,實行可調整的固定匯率。《國際貨幣基金協定》規定,各國貨幣對美元

  的匯率,只能在法定匯率上下各1%的幅度內波動。若市場匯率超過法定匯率1%的波動幅度,各國政府有義務在外匯市場上進行干預,以維持匯率的穩定。若會員國法定匯率的變動超過10%,就必須得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批准。1971年12月,這種即期匯率變動的幅度擴大為上下2.25%的範圍,決定“平價”的標準由黃金改為特別提款權。佈雷頓森林體系的這種匯率制度被稱為“可調整的釘住匯率制度”。

  第四,各國貨幣兌換性與國際支付結算原則。《協定》規定了各國貨幣自由兌換的原則:任何會員國對其他會員國在經常專案往來中積存的本國貨幣,若對方為支付經常項貨幣換回本國貨幣。考慮到各國的實際情況,《協定》作了“過渡期”的規定。

  《協定》規定了國際支付結算的原則:會員國未經基金組織同意,不得對國際收支經常專案的支付或清算加以限制。

  第五,確定國際儲備資產。《協定》中關於貨幣平價的規定,使美元處於等同黃金的地位,成為各國外匯儲備中最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

  第六,國際收支的調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會員國份額的25%以黃金或可兌換成黃金的貨幣繳納,其餘則以本國貨幣繳納。會員國發生國際收支逆差時,可用本國貨幣向基金組織按規定程式購買***即借貸***一定數額的外匯,並在規定時間內以購回本國貨幣的方式償還借款。會員國所認繳的份額越大,得到的貸款也越多。貸款只限於會員國用於彌補國際收支赤字,即用於經常專案的支付。

  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國際貨幣體系同歷史上的國際貨幣制度相比,有了明顯的改進。

  第一,建立了永久性的國際金融機構。佈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復興開發銀行等永久性國際金融機構。通過國際金融機構的組織、協調和監督,保證統一的國際金匯兌本位制各項原則、措施的推行。

  第二,簽訂了有一定約束力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金本位制對匯率制度、黃金輸出人沒有一個統一的協定,貨幣區是在規定的地區實施宗主國、聯絡國的法令。戰後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是一種國際協議,對會員國政府具有一定的約束力。它的統一性在於把資本主義國家囊括在國際金匯兌本位制之下;它的嚴整性在於對維持貨幣制度運轉的有關問題做了全面規定,並要求各國遵守。

  第三,根據《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建立了現代國際貨幣管理所必需的各項制度。例如,國際收支調節制度、國際信貸監督制度、國際金融統計制度、國際匯率制度、國際儲備制度、國際清算制度等。

  佈雷頓森林體系的特點

  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國際貨幣制度不是按各國的鑄幣平價來確定匯率,而是根據各國貨幣法定金平價的對比,普遍地與美元建立固定比例關係。

  第二,戰前,黃金輸送點是匯率波動的界限自動地調節匯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人為地規定匯率波動的幅度,匯率的波動是在基金組織的監督下,由各國干預外匯市場來調節。

  第三,國際金本位制度下,各國貨幣自由兌換,對國際支付一般不採取限制措施。在佈雷頓森林體系下,許多國家不能實現貨幣的自由兌換,對外支付受到一定的限制。

  第四,金本位制度下,國際儲備資產主要是黃金。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國際儲備資產則是黃金、可兌換貨幣和特別提款權,其中黃金與美元並重。在外匯儲備上,戰前包括英鎊、美元與法國法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國際貨幣制度幾乎包括資本主義世界所有國家和地區的貨幣,美元是最主要的外匯儲備。

  第五,國際金本位制下,各國實行自由的多邊結算。戰後的國際貨幣制度,有不少國家實行外匯管制,採用貿易和支付的雙邊安排。

  第六,國際金本位下,黃金的流動是完全自由的;佈雷頓森林體系下,黃金的流動受到一定的限制。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英、美、法三國都允許居民兌換黃金;實行金匯兌本位的國家也允許居民用外匯***英鎊、法郎或美元***向英、美、法三國兌換黃金;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只同意外國政府在一定條件下用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不允許外國居民,用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


硫磺島戰役的歷史事件介紹
越南戰爭的結果是什麼
相關知識
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的原因
企業財務分析指標體系設定的原則和存在的問題
寶寶體重低下的原因
艾滋病體重下降的原因是什麼怎麼辦
青少年體質下降的原因
崩漏的原因有哪些
崩漏的原因
血能在人體中流動的原因
熱帶雨林十分重要的原因
水雷能自動跟蹤目標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