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課後反思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26日

  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最本質、最內在精神品質的時代展現。對傳統文化的態度,既表現出一個政黨對歷史的態度、現實的思考,還關乎其對未來發展的定位。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篇一

  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流傳著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本次習作,就是要求把綜合性學習當中蒐集到的資料或看到的、聽到的內容,整理成一篇習作。

  對於正處在作文起步階段的三年級孩子來說,要想把這樣一篇較為抽象的作文寫得很具體,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在課前的綜合性學習當中,我們蒐集了一些圖片、故事和實物在班上展示,並且在學校圖書館借了大量的關於中華傳統文化方面的讀物,供學生閱讀和積累。在口語交際課上,大家相互交流和補充,為習作教學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教學中,我先讓孩子們說說自己瞭解到的傳統文化知識,然後介紹自己最感興趣的是哪一種。傳統文化豐富多彩,如果習作時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針對本次習作的難點,即抓住一種傳統文化,有條理地介紹清楚,我以傳統節日當中的“春節”為例,進行習作開頭、中間、結尾部分的指導,一步一個腳印,帶領學生一起總結出習作方法。

  在指導寫開頭時,我列舉出班上孩子之前幾次習作當中用到的句子,分別歸納出提問式、對比式、開門見山式、引用歌詞式等開頭方法。如:柯心怡寫的“她高高的個子,短短的頭髮,一笑起來還有兩個小酒窩,你知道她是誰嗎?”***提問式***黃嬌寫的:“我在課餘生活裡,經常和小夥伴們一起畫畫、跳舞、跑步、跳高……其中我最喜歡的要數畫畫了。”***對比式***鄧希昱寫的:“我的弟弟叫塗輝煌,他是我乾爸乾媽的兒子。”***開門見山式***留守兒童胡梅寫的:““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每當我聽到這首歌時,我就特別想念我的媽媽。”***引用歌詞式***瞭解了這麼多方法,開頭就不是一件難事了。在寫中間部分的時候,我運用孩子們最近學過的“圍繞一句話將內容寫完整”來指導,提醒學生按順序寫出在春節時發生的趣事,並且用上好詞佳句來豐富習作的內容。在指導寫結尾時,我請孩子們在抒發感想時圍繞一個“實”字,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不能“無病呻吟”,空發感慨。

  本堂習作課,按照既定目標,深入淺出地完成了教學任務,但也存在很多的漏洞和不足。這表現在教師精神欠飽滿,激情不夠;教態和各環節銜接不是很自然;某些問題預設難度過高,出現冷場現象等,這需要我在今後教學中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量,更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以便更好地服務於學生。

  篇二

  口語交際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教學反思

  中華傳統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通過本組課文的學習,學生已經認識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瞭解了古代神話故事《盤古開天地》、欣賞了古代建築“趙州橋”、觀賞了千古名畫《清明上河圖》,已初步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光輝燦爛。

  為把學生引向社會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豐富多彩,讓學生體會到傳統文化就在我們身邊,故在本組綜合性學習之後安排了這次口語交際。

  一、創設情境,激情匯入

  師:同學們,在我們的家鄉有許多的景點,你瞭解到的有哪些地方?

  設計意圖:“言語的發源地是具體的情境,在一定情境中產生語言的動機,提供語言的材料,從而促進語言的發展。”口語交際離不開一定的情境。營造良好的交際氛圍,是開啟語言閘門的一把金鑰匙!在此課堂教學中,我利用孩子熟識的客家文化為課眼,目的在於創設生動、活潑、有趣的交際環境,營造民主、和諧、融洽的交際氣氛,讓學生產生強烈的交流慾望,使學生樂於交際。

  二、知己知彼,胸中有數

  師:誰想當導遊,帶領大夥兒暢遊“傳統文化城”?

  導遊內容──向遊客介紹新近了解到的“生活中的傳統文化”。

  注意事項──先小組交流,瞭解組內同學收集到的傳統文化資料;推選一名導遊,向遊客作具體介紹;可以向大家展示一些文字資料、圖片、照片、錄音片段、節目等;遊客專心聆聽,可以提問,也可以補充。

  評獎辦法──遊客民主測評,從“活動開展得好不好,成果展示得充分不充分”等方面進行評價,評出“最佳導遊”、“文明遊客”、“最新創意獎”、“同心協力獎”。

  設計意圖:正如托爾斯泰所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口語交際教學要選擇直觀、形象的內容,生動活潑的教法,使學生饒有興趣的主動地投入到說話訓練中去,積極的觀察、思考、想象。這樣他們的語言才會如涓涓細流,流出心田。在這兒,我採用競選導遊這一新穎話題,把學生的心收進來,讓學生的情動起來。

  三、小組互動,民主推薦

  根據綜合性實踐活動中的個性研究專題***民間工藝、民族藝術、風俗習慣、飲食文化、神話傳說、古詩賞析……***分組交流,充分展示各自收集到的資料,共同商議以何種方式向大家介紹,推選導遊。教師深入各研究小組,瞭解資料收集情況,指導個性展示。

  設計意圖: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的機會。同時培養學生處理資訊的能力、組織策劃能力以及合作研究的精神,為最後的交流展示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成果釋出,眾口紛紜

  設計意圖:通過後續活動,繼續培養學生的探究品質,進一步激發學生傳承祖國燦爛文化的意識,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篇三

  什麼是文化?文化是人類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總合,文化亦是亭臺樓榭、音畫歌賦,文化的概念極寬泛而又極細小;文化又是個動態概念,在交流中彼此獨立,在碰撞中相互融合。因此,通過文字研習讓學生全面地瞭解文化,有相當大的困難;再加上所閱讀的文章多以論說性文章為主,更增加了學生閱讀的難度。因此,首先,我採用了專題式的閱讀方式,打破以文章為單位的傳統教學方式,教學之初就明確一週學習計劃,然後對文章進行分類指導,集中閱讀,使學生有了足夠的閱讀心理準備;其次,在閱讀指導中為學生設計了階梯式的閱讀順序,由易到難,由形象到抽象,使學生對文化由零散的片段式的感受,到理性思維再到整體的文化觀的形成,水到渠成;最後,設計了體驗式的閱讀遷移創造,取諸生活,讓學生參與到文化的提煉與建設中去,在生活中感受文化,這個一個環節雖然有一定的難度,但學生參與熱情很高,收穫頗豐。

  教學之後,兩點感受頗深:一是教師要有放手讓學生閱讀的勇氣,要敢於打破“反芻式”教學方式,走出替代學生閱讀的角色,把閱讀的時間交給學生,要敢於把閱讀的文章交給學生;當然,這種勇氣要以教學的智慧為根本,教師要善於做高效的組織者、智慧的對話者。二是教師要不斷地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底蘊,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善於兼收幷蓄,做生活的熱愛者,善於歸納整合,做知識的敏感者,善於思考創新,做教學藝術的追求者。

  

巴公鎮的古遺址
中華傳統文化反思
相關知識
傳統文化課後反思
傳統文化教後反思
傳統文化課堂反思
中國傳統文化課後感想怎麼寫
傳統文化教學反思
傳統文化讀後感
初中化學課後反思範文
中華傳統文化反思
二年級傳統文化反思
她是我的朋友課後反思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