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經為什麼失傳了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18日

  “《易》、《詩》、《書》、《禮》、《樂》、《春秋》為六經,周秦之際已有此稱”***《皇清文穎》***。有意思的是,當《樂》被奉為經典之時,卻已“失傳”。這《樂》究竟是什麼,又何以失傳呢?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樂經失傳的原因

  縱觀中國之文化傳統,兩週時期能夠被後世認定為樂之經典樣式者,應該是禮中用樂。“禮之品有五:吉凶軍賓嘉是也。五者其別有三十六,《周官·大宗伯》備言之是,典禮之官於此五者無所不掌。今舜欲求典禮之官,乃使之典三禮。孔氏謂三禮為天神、地祇、人鬼之禮,則此三禮特五禮所謂吉禮而已”***《尚書詳解》***。這裡是說兩週之三禮在漢魏以降歸屬吉禮,吉禮為祭禮,是諸禮之首。祭即祀,如此合“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之理念。一個國家兩件大事,一是祭祀,二是戰爭。在其時將祭祀看得如此重者,其禮中所用之樂方為經典之樂,這是祭祀中的用樂。兩週時期國家最高祭禮中的受祀者,反映出周人的“崇聖心態”。“一言禮必及樂,樂依乎禮者也。古之《樂經》存於大司樂,其五聲、六律、八音,大師以下備詳其制,而六列三宮之歌奏,則‘六代之樂’鹹備焉”***《周禮全經釋原》卷首***。周公在這種崇聖的理念下將前面五代有作為的君主作為“聖人”加以尊崇與承祀,是對這些聖人治理“國家”之政績以及其人格魅力的充分肯定。將本朝忝列,既有“式”***學習、效法***之意味,亦顯示承繼先賢的願景。

  六代之樂,又稱六代樂舞,是指黃帝之《雲門大卷》;唐堯之《大咸》;虞舜之《韶》;夏禹之《大夏》;商湯之《大濩》;周武王之《大武》。六代樂舞用於郊廟祭祀。以《雲門》祭天、《大咸》祭地、《大韶》祭四望、《大夏》祭山川、《大濩》享先妣、《大武》享先祖。周公時期將這些標誌性的樂舞以制度的形式加以規範,並設專門機構“春官”予以管理,由大司樂“以樂德教國子,中、和、祗、庸、孝、友;以樂語教國子,興、道、諷、誦、言、語;以樂舞教國子,舞雲門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周禮正義》***。這其實是對六代樂舞分“樂德”、“樂語”、“樂舞”三個層次進行教習,而這三層次也構成了六代樂舞的統一體。“樂德”是指樂舞中所具有的社會倫理道德的精神內涵;“樂語”是指在樂德理念下所制各種樂舞其樂章的基本內容以及詠誦方法;“樂舞”有著具象形態,就是指以上六種。這種用於國家祭祀的樂舞在其時屬於“歌舞樂三位一體”,即樂舞為獨立的個體,但在每一個體之內,是既歌、且舞又有樂者,這是形式與內容的統一。歌,指具有明確祭祀內容的樂章;舞,指在祭祀儀式中的形體表現;樂,則是指“金石以動之,絲竹以行之”***《國語·周語》***的樂隊所奏樂曲,承載歌舞伴奏又有獨立演奏的段落。整體說來,樂舞屬於承載著樂德、樂語,並以樂舞形式整合為一體者,是當時用於國家最高祭祀活動中的經典樂舞。如此,國家祭祀——祭禮用樂——六代樂舞,這是周公時期制禮作樂奉為經典的內容。辨清其特定語境下的所指,是我們理解《樂經》何以失傳的關鍵所在。

  史書稱《樂經》亡於秦。“《樂經》失傳,而漢武帝置‘五經博士’,宣帝講五經同異,遂有五經之目”***《皇清文穎》***。“沈約稱:《樂經》亡於秦”***《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樂類》***。“朱載堉曰:古樂絕傳率歸罪於秦火,殆不然也。古樂使人收斂,俗樂使人放肆,放肆人自好之,收斂人自惡之,是以聽古樂惟恐臥,聽俗樂不知倦,俗樂興則古樂亡,與秦火不相干也”***《經義考》***。《樂經》是否因秦火而失,還是因俗樂興而亡,這《樂經》何指,何以失傳,千百年來成為兩大疑案。

  何謂《樂經》,後世論者語焉未詳。我們以為,《樂經》應該特指在周代被奉為經典的、作為雅樂核心存在、所備受推崇的“六代樂舞”,這裡的“樂經”是“經典樂舞”的含義。如此,《樂經》之失便可釋然。何以為失,主要是秦代以下的統治者出於多種考量不再將周所推崇的六代君主作為必須承祀的物件。這肇始於“始皇帝”,一統天下者就是自己,幹嗎還要承祀別人?!由於“六代樂舞”是國家祭祀在特定時間、場合,由特定承載群體所展示的樂舞行為,如果統治者將這種樂舞展示的環境和場合祛除,沒有了專習並以致用的承載群體,用不了太長時間,這種具有明確指向性、對場所與環境有著強烈依賴性、只能在國家最高祭祀中所用、作為“小眾”的樂舞失傳也就勢在必然了。特別是在當時尚未發明樂譜、舞譜,亦沒有現代科技手段諸如錄音、錄影的情況下,就樂舞這樣一種具有強烈時空性質的音聲技藝形式說來,其傳承均靠“活體”,沒有了管理機構、教習人員、傳承物件、使用環境、承祀物件,這種樂舞還會有整體意義上的存在嗎?從這種道理上講,如果說六代樂舞“毀於秦火”,那這火就是始皇帝膨脹之“火”,他從制度上祛除周公定製,這對六代樂舞的打擊是致命的。我們看到,秦漢以下的文獻中沒有了將六代樂舞在各種國家祭祀場合集中使用的記載,這大概就是“樂經失傳”的道理。鑑於六代樂舞承祀物件的特殊用途;鑑於人、環境對於六代樂舞承載的具體顯現,一旦這些客觀條件缺失,六代樂舞失傳屬於必然。較為明確的是,出於對先賢的景仰和尊崇,周代制定的國家祭祀樂舞將前五代代表性的樂舞承繼下來,周代甚至還保留了“商頌”,這在《詩》中可以顯現。所謂“頌”,是為祭祀中所用樂章,周能夠在國家祭祀中承載頌商之辭,這在後世是不可想象的。秦漢以下祭禮用樂基本屬於不跨代相承者,是始皇帝改變了這個制度、這個傳統,一旦改變竟然也就“順理成章”。所以說,秦是祭禮樂舞不跨代相承的分水嶺。所謂“秦、漢、魏、晉代有加減……有帝王為治,禮樂不相沿”***《魏書》***。這種觀念貫穿了整個封建社會。“三王之興,禮樂不相沿襲”***《宋史》***。上面第一條文獻明確指出不相沿是秦漢以下的事情;第二條說得也不錯,但還可以再辨析。那就是祭禮之樂作為部落、氏族、方國一朝君主的象徵以別於他者,即便在三王時期也是各自制定禮樂以彰,不相沿者是指各自擁有,這也成為後世帝王自制禮樂的依憑,只不過這後世的君主不似周公那樣“聖明”,既有本朝禮樂,又尊前世聖賢,樂不相沿,卻可以傳、可以用,這顯現出周公豁達的胸懷,否則八百年周室,人們可能也就知道《大武》而不知前五代樂舞為何物了,孔夫子在齊也不可能看到展示《韶樂》的場景,發出“盡善盡美”之感嘆。秦漢以下,這六代樂舞不再被統治者奉為經典,不再為“用”,從這種意義上講,《樂經》失傳。

  說《樂經》失傳,主要是指“六代樂舞”這種有具體承祀物件的樂舞形態本身,但禮樂觀念“未失”。中華民族的禮樂文化,自邈遠的太古發端,到兩週時期成熟,並以制度的形式規範。既然是成熟的樣態,即是將理念付諸實施,在國家最為重要的祭祀儀式中用樂,所謂“樂者,德之華也”,這樣的樂是用“以和邦國、諧萬民、安賓客、悅遠人”,具有強烈的社會功能性和實用功能性的意味,在祭禮中所用之樂為天神、地祇、人鬼之樂,這是在“為神奏樂”。樂在祭禮儀式中成為溝通人和天地鬼神的橋樑與紐帶,又是祭祀儀式的興奮劑和黏合劑,將人世間最為美好的音聲技藝形式作為動態的祭品奉獻於祭壇。兩週時期對於國家禮樂***多指祭祀用樂***的認知詳而精到,有禮樂制度的實施與其相輔相成。諸子百家依周禮而對“樂”持續性地進行詮釋,諸如《禮記·樂記》、《樂論》等等,這是禮樂體系化理念的凝聚,並對後世影響深遠。《經義考》稱“俗樂興則古樂亡”,這其實是對兩種不同性質、具有不同功能用樂形式的混淆。《樂經》所指為祭祀所用的、在周代被奉為經典的六代樂舞,雖因始皇帝的膨脹之火使其失傳,但六代樂舞所體現的那種禮樂文化觀念卻並未被秦火所滅。後世各朝各代依然有用於吉禮之樂,金石鏗鏘,干鏚羽旄翩翩。當然,作為人之性情不可免者,俗樂也不可或缺,中國音樂文化恰恰是在這種禮樂***用於吉凶嘉軍賓者***與俗樂並存與互動的狀態下向前發展的。禮樂並未因俗樂之興而亡,只不過是在理念的動態發展中,轉而成為不相沿襲卻自我尊崇的樣式。何以如此?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既然祭有專祀,那麼自始皇帝以降,更多是本朝制禮作樂以為祀者。趙宋絕對不會用李唐,如用,就意味著替別人祭祖,所以這種祭祀之禮樂——吉禮用樂總是轟然倒在改朝換代的門檻上,不相沿襲的吉禮用樂隨著朝代更替必然失傳。古樂非因俗樂興而亡,禮樂觀念已經滲透到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六代樂舞作為兩週時期的經典禮樂之所以在秦被廢,是因為始皇帝棄周而彰顯自我,所失的只是六代樂舞這種經典性樂舞具象形態自身,但“禮樂相須以為用,禮非樂不行,樂非禮不舉”***《通志》***的觀念,卻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整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於整個傳統社會之中,代有承繼,連綿不斷。

  樂經可能殘留於清華簡

  清華大學於2008年7月入藏了一批流散到***的戰國竹簡,經過兩年的清理保護和研究,最終確定清華簡共為2388枚。

  清華簡中還出現了周代詩篇。據瞭解,“詩、書、禮、樂、易、春秋”被稱做“六經”,其中的《樂經》也因為焚書坑儒導致失傳,就只剩下了五經。專家在對清華簡的研究中發現了周武王征伐黎國得勝回朝後在典禮中飲酒賦詩的資料,專家認為這是《樂經》的篇目。在竹簡中還有一篇編年體的史書,記載著上起西周初,下至戰國前期的歷史。竹簡中周公的一首詩竟然與《詩經》中《蟋蟀》一詩有關,令人驚奇。
 

老舍散文_老舍短篇經典散文
為什麼說賽珍珠是諾貝爾文學獎的敗筆
相關知識
樂經為什麼失傳了
醉玲瓏元凌為什麼失憶了
為什麼上傳頭像失敗
電腦調聲音的小喇叭為什麼不見了
膝上型電腦為什麼開不了機怎麼辦
月經為什麼也叫大姨媽
貝多芬為什麼失聰原因是什麼
臺式電腦為什麼開不了機
兔子為什麼暈倒了腦筋急轉彎
來月經為什麼叫大姨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