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能生巧的典故
熟能生巧是指熟練了,就能找到竅門的意思。那你們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閱讀!
熟能生巧的解析
【拼音】shú néng shēng qiǎo
【出處】俗話說的熟能生巧,舅兄昨日讀了一夜,不但他已嚼出此中意味,並且連寄女也都聽會,所以隨問隨答,毫不費事。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十一回
【釋義】熟練了,就能找到竅門。
【用法】作主語、賓語、定語;指技藝、學問等
【近義詞】得心應手、遊刃有餘
【相反詞】半路出家
從前有個叫陳康肅,號堯諮的人,箭術精良,舉世無雙。他因此心裡非常的驕傲,常常誇耀自己的本領。“哈,哈,哈,我的箭術沒人比得上。你們有誰願意跟我比比看啊?”
“師父,您實在是太高明瞭,我們怎麼比得上您呢!”“是啊,我們還要多跟您學習,學習呢!師父你再表演一下,讓我們開開眼界嘛!”這些想從陳堯諮那兒學得箭術的年輕人,每天都說些恭維他的話,讓他開心。
有一天陳堯諮帶著徒弟在院子裡練習射箭,有一個賣油的老翁正好走過,便停下來看。 陳堯諮舉起了弓,搭上箭,一連發出十枝箭,每支箭都正中紅心。徒弟們在旁邊拍手叫好,陳堯諮也很神氣的對老翁說:“你看怎麼樣?”那個老翁只是微微點頭,並不叫好。
陳堯諮心裡很不舒服,不客氣的問他:“喂,你這個老頭也會射箭嗎?”“不會。”“那麼是我的箭射得不好嗎?”“好是好,不過,這只是一平常的技術罷了,並沒有什麼了不起。”“老頭兒,你說的是什麼話?竟然這樣悔辱我們師父。你知不知道我們師父的箭術,沒人能比得上。你簡直太看不起人了。”
“年輕人,你先別生氣,我說的是真話。你的箭術的確平常的很,沒什麼值得誇讚的。”“老頭兒,聽你這麼說好象很內行,那你就露兩手給我們瞧瞧。不服氣就比畫比畫。光說不練你有個什麼用!”“小兄弟,這射箭的本領我可沒有,不過讓我倒油給你們看看。”“倒油,這還用得著你這個老頭來表演嗎?倒油誰不會?別開玩笑啊!”“你們還是看了再說吧。”
老翁說完,就拿了一個葫蘆放在地上,又在葫蘆口上面放了一枚有孔的銅錢。然後舀了一杓油,眼睛看準了,油杓輕輕一歪,那些油就像一條細細的黃線,筆直的從錢孔流入葫蘆裡。倒完之後,油一點兒也沒沾到銅錢。
老翁很謙虛的向陳堯諮說:“這也是一種平常的技術罷了,也就是熟能生巧的道理啊!”陳堯諮聽了十分慚愧,從此更加努力的練習射箭,再也不誇耀自己的箭術。後來他的人品和箭術一樣好.
熟能生巧的造句
一、凡事熟能生巧。在立法局的發言,我一般有稿子,而且自己動筆。
二、她每天都練習彈鋼琴,因為她知道,熟能生巧。
三、熟能生巧:我折一隻青蛙,折不好,經過多次的練習,我便折的又快又好了。這就是熟能生巧的結果!
四、很多事情都是熟能生巧的。所以多加練習。就一定能夠成功。
五、可取代急躁的第二種東西是水滴石穿,即熟能生巧的能力。
六、要想菜炒得好吃,就要常常做,熟能生巧嘛!
七、我剛開始接觸計算機時十分生疏,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現在已是熟能生巧了。
八、這種熟能生巧的活兒,沒什麼大學問,幹久了就會上手。
九、小明學疊紙飛機,半天后他就很會疊了。這就叫做熟能生巧。
十、不愧是熟能生巧,大名鼎鼎的張大爺的雕刻手藝果然精湛。
十一、不論學習什麼,初學時一定困難,但只要肯努力鑽研,自然就熟能生巧了。
十二、學技術得靠琢磨,久而久之,自然熟能生巧。
十三、開車雖然不是什麼大本領,想要熟能生巧,也得開個一年半載。
十四、由於熟能生巧的緣故,使人們在本行業中的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同時使人們對本行業知識掌握得更多。
十五、庖丁解牛的神技,說穿了,也不過是熟能生巧罷了。
十六、斯密的理論觀點,形成了分工專業化內生的經濟增長理論模式。分工專業化對經濟的增長主要是通過熟能生巧和知識積累起作用的。
十七、這位老爺爺練了很久了,熟能生巧,一會兒就完成了高難度的動作。
十八、一切會安好我知道,什麼叫安好別計較,不壞就很好會散的筵席忘不掉,離別的技巧不怕學不到只怕熟能生巧。
十九、波札那南部的黑臉織布鳥也能熟能生巧,上圖顯示的是它們用草編織了一個複雜的鳥巢。
二十、口中的天才並非真的天賦異稟,而是熟能生巧。
二十一、再也不會與無關緊要的人生氣,再也不會動不動就發火,每天演一個自己喜歡,別人也喜歡的自己。做一個體面的人有點熟能生巧的倦怠,做一個麻木的人有一種信手拈來的自暴自棄。做一個懷揣夢想的人卻讓你步步驚心。
二十二、他們心無旁騖、踏踏實實做活兒,在鍥而不捨的堅持中熟能生巧,進而匠心獨運、追求極致。
二十三、對此,趙小譯也沒有灰心,魂印的構架那在於一個熟字,熟能生巧,只有熟練了,以後凝結魂印才能信手拈來。
二十四、考前手寫一遍重點化學方程式、離子方程式,重點物質的電離方程式、水解方程式,做到熟能生巧,既保證課本中的反應不出錯,還能正確書寫資訊類反應。
二十五、亞昆也去問過悅凡,是否其中有什麼技巧,悅凡只告訴他熟能生巧,笨鳥先飛,只要努力一定成的。
二十六、採菜的小姑娘介紹,有的工人半天最多能採上五六十筐,而採菜的祕訣是熟能生巧。
指桑罵槐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