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的成語典故
成語在傳播民族文化及思想方面具有其他文學形式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一士諤諤的故事
商鞅是戰國時期秦國的大臣,他執政十九年,兩次變法,奠定了秦國強大的基礎。商鞅為此十分得意,許多朋友和官員都奉承他。有一次,門客趙良拜謁商鞅。商鞅說:“孟蘭皋向我介紹了你,我希望能夠和你結交為朋友,可以嗎?”
趙良說:“這件事我不敢答應。孔子曾經說過,舉薦賢能而受百姓擁護的人應該被提升,德行不好的人,即使是可以成就王業的人也要罷退。我德行不好,所以不敢答應你的要求。”商鞅見話裡有話,就問:“你不滿意我對秦國的治理嗎?”
趙良說:“能聽取人們對自己的意見可以稱為耳力好,能夠省察自身可以稱為眼力好,能夠剋制自己才可以稱為強。虞舜說過:‘自我謙卑的人應該受到尊崇。’你不如說說虞舜這麼說的原因,就不用問我了。”
商鞅說:“從前的秦國,受戎翟影響,行的是戎翟的風俗,父子之間沒有倫常分別,一家人都住在一起。現在我設定製度,更改了風俗,使百姓知道男女有別,大搞城市建設,把秦國治理得像魯、衛等中原國家一樣文明。你看看我治理秦國的業績,我和五羖大夫比起來誰更賢能呢?”
趙良說:“一千張羊皮也沒有一塊狐腋貴重,一千個隨聲附和的人也比不上一個敢於正色直言的人。周武王因為有敢言直諫的臣子而使周國昌盛,商紂王因為臣下緘默不敢直言而使得國家滅亡。你如果不認為武王的做法是錯的,那麼我請求能夠每天對你正言進諫而不被責怪,可以嗎?”
商鞅說:“俗話都這樣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請先生指教。”趙良就把當時的形勢和變法的利弊向商鞅進行陳述,並勸他放棄權力,保全性命。但是當時身居高位的商鞅聽不進這些意見,後來秦惠文王即位,商鞅在權力鬥爭中失敗,被車裂而死。
篇二:彈冠相慶的故事
西漢宣帝時,王吉和貢禹都是琅邪的才子。他們很早相識,而且因為兩人興趣相投,很快就成為交情深厚的朋友。他們兩個人,無論是學識和人品都很出色,可是在仕途上總是不夠順利,得不到皇帝的喜愛。
貢禹曾擔任過很多職務,但多次被罷官。這樣的經歷,一次兩次還行,可是一旦頻繁地出現,他心中就會悶悶不樂,陷入憂愁之中。王吉雖然沒有多次罷官的經歷,但一直以來沒擔任過重要的官職,鬱郁不得志。兩人同病相憐,經常在一起聊天,傾瀉心中的塊壘。
漢宣帝死後,漢元帝登基。王吉忽然走了運,被提升為諫議大夫,官位顯要。
此時貢禹正賦閒在家,他聽說王吉被重用之後,心裡非常高興,他想:“我與王吉的經歷與才學都差不多,既然皇帝欣賞王吉,也可能會賞識我啊。這樣一來,我很有可能會被重用。”於是,他把官帽找出來,將上面厚厚的灰塵彈去,準備將來做官的時候戴。
果然,沒過多久,朝廷突然下旨徵召貢禹,請他擔任重要官職。
篇三:悔過自新的故事
西漢時期,醫學家中以淳于意較為有名。他從小就熱愛醫術,喜歡擺弄銀針、藥品。後來,淳于意拜著名醫生公乘陽慶為師,學到了黃帝、扁鵲流傳下來的醫術,攻克了很多疑難雜症。後來,因為醫死了人,被官府判以肉刑,要押到京城長安去行刑。
淳于意沒有生兒子,只有五個女兒在膝前行孝。他臨走時,對女兒們說:“如今父親已經到了緊要關頭,你們卻誰也幫不上忙!”
緹縈是淳于意的小女兒。她聽到父親的話後,非常傷心,更為自己的束手無策而自責。於是,她與父親一起去了長安,並給漢文帝寫了一封言辭悽切的信。信上是這樣寫的:“我父親擔任政府官職時,老百姓都說他廉潔無私,值得崇敬。現在他由於一時不慎而觸犯國法,理應受到懲罰。可是我卻感到,人死了就不能再活過來,受了肉刑之後,手腳斷裂了也無法再長出來,那時就是想悔過自新,也做不了什麼事了。我願意到官府裡去做奴婢,來贖父親的罪,以便讓他有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重新做人。”
漢文帝讀完緹縈的信,被她的一片愛父之情所感動,於是傳下一道聖旨,將淳于意的罪行赦免。漢文帝法外施恩後,覺得肉刑太過於殘酷,就索性將肉刑廢除了。
魚目混珠有什麼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