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解釋加出處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6日

  成語是語言外事實的一種反映形式,通過具體的表達抽象的,通過可感覺、可觸控的表達無形的。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萬死不辭的故事

  東漢末年,朝政大權落在董卓手中。董卓驕橫跋扈,出入宮廷用皇帝的儀仗,並讓弟弟、侄兒統率禁軍,把董氏宗族的人不論老小一律封為列侯。他還徵二十五萬民夫為自己修築宮室,又從民間選來八百美女,納入宮內。

  司徒王允見董卓如此囂張,很為漢玉室擔心,但又無法除掉董卓,心中十分煩惱。一天夜裡,他到後花園散心,忽然聽見有人在牡丹亭畔長吁短嘆。走近一看,原來是家中的歌妓貂蟬。王允問道:“深更半夜,你為什麼來這裡唉聲嘆氣?”

  貂蟬回答說:“承蒙大人恩惠撫養,為我訓習歌舞,並以禮相待。我雖然粉身碎骨,也不能報答萬一。近來見大人雙眉緊鎖,知道必定是為國事操心,所以心中憂傷,但不敢詢問。今晚又見大人行坐不安,因此也長吁短嘆起來,想不到被大人發現。如果大人有用我的地方,我一定效力,雖萬死也決不推辭。”

  王允聽了貂蟬的話,忽然靈機一動,計上心來,馬上朝貂蟬跪下,納頭便拜。貂蟬慌忙扶起。王允流著眼淚說:“眼下朝廷危如累卵,賊臣董卓將要篡位,朝中文武元計可施。董卓有一個義子呂布,驍勇異常,天下無有敵手。方才聽了你的話,我想出一條‘連環計’來,先把你許配給呂布,然後再暗中獻給董卓。你去離間他們父子兩人,讓他們因為想得到你而互相仇恨,最後挑撥呂布去殺死董卓。如此方能除掉大害,為國效忠。不知你意下如何?”

  貂蟬緩緩站起,態度堅決他說:“我已許下大人雖萬死也決不推辭,如果不能遵計殺死董卓,以報國恩,願意死在萬刃之下!”玉允和貂蟬共同謀劃,實現了“連環計”,結果除掉了奸臣董卓。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吾見兄長一面;雖萬死不辭。”

  【解釋】萬死:死一萬次,形容冒生命危險。死一萬次也不推辭。表示願意拼死效勞。

  篇二:千載難逢的故事

  唐代著名的文學家韓愈,小時候就成為孤兒由他的嫂子撫養。他刻苦自學。年輕時代就博覽群書,在學問方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35歲到京城,擔任國子監博士,後來又被提升為刑部侍郎。當時佛教盛行,連唐憲宗也很祟尚佛教。他聽說有所寺院裡安放著一塊佛祖釋迦牟尼的遺骨,便準備興師動眾,把它迎進宮裡禮拜。韓愈對此很反感,寫了一篇《諫迎佛骨表》加以反對。其中提到,佛教傳人中國後,帝王在位時間都不長;想拜佛求保佑的,結局必然是悲慘的。唐憲宗這表。十分惱怒,認為韓愈不只是故意與自己作對,而且用歷史來影射自己活不長。

  為此,要將韓愈處死,虧得宰相為他說情,才改為貶職,到潮州任刺史。唐朝中期,中央統治權力日益削弱。憲宗執政後,改革了前朝的一些弊政,因此中央政權的統治有所加強。被貶到潮州的韓愈,針對這一情況,再次給憲宗上了《潮州刺史謝上表》,極力為憲宗歌功頌德,以便重新得到信任,回到朝廷工作。在這道表中,韓愈恭維憲宗是扭轉乾坤的中興之主,並且建議憲宗到泰山去“封禪”。

  封禪,是一種祭祀天地的大典。古人認為五嶽中泰山最高,登到山頂築壇祭天稱“封”,在山甫樑父山上闢基祭地叫“撣”。歷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和漢武帝。曾舉行過這種大典。韓愈這樣建議,是把憲宗當作有傑出貢獻的帝王。韓愈還在這道表中隱約地表示,希望憲宗也讓他參加封禪的盛會,並說如果他不能參加這個千年難逢的盛會,將會引為終身的遺憾。後來,憲宗把他調回京都,讓他擔任吏部侍郎。

  【出處】南朝·齊·孔琇之《臨終上表》:“臣以凡庸;謬徼昌運;獎擢之厚;千載難逢。”

  【解釋】載:年;逢:遇到、碰到。意指一千年也難得遇到這樣的一次機會。形容機遇十分難得與寶貴。

  篇三:臨渴掘井的故事

  春秋時代,魯昭公因為在國內待不下去,就出奔到齊國。齊景公問他:“你是怎樣治理國家的呢?怎麼會搞到今天的地步呢?”魯昭公說:“因為我沒有接近愛護我的人,也沒有接納規勸我的人,結果弄得內外孤立,到現在已經沒有人真心要幫助我了。倒是那些奉承和對我說假話的人很多,我現在就好比蓬草一般,等到秋天一到,就會被連根拔起的。”景公覺得他的話很有道理,就轉告晏子,並認為如果讓魯昭公回去,將會成為一位賢良的國君。但晏子並不認為如此,他說:“掉在水裡的人,原先並沒有想到會失足落水,事後才想到應該防備;同樣的,迷路的人,也一定在迷失方向之後,才會注意到路徑到底在哪兒。”魯昭公的情形,就好像面臨災難的人,急著鑄造兵器;口渴了,才急著挖井取水,雖然最快的速度進行,但還是太遲了。

  【出處】明·朱伯廬《治家格言》:“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

  【解釋】臨:到,接近;感到渴了才掘井,比喻平時沒有準備,事到臨頭才想辦法。

  篇四:杜口裹足的故事

  戰國時代,策士說客之風很盛,他們憑仗口才,巧言善辯,以博取統治者的信任而掌握政治大權。范雎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物。

  范雎***或作範睢***本是魏國人,起初投在魏國的“中大夫”須賈門下當些差使,沒有幹成什麼大事,反而受了一頓冤枉,幾乎傷了性命。後來,改姓換名,輾轉到了秦國。

  那時,秦昭王已在位三十六年,秦國政治上最有勢力的人有四個:穰侯、華陽君,都是昭王母親宣太后的兄弟;涇陽君、高陵君,都是宣太后寵愛的兒子,即昭王的同母兄弟。穰侯是宰相,把持國政,其餘三人也輪流主持軍事;他們依靠宣太后的關係,權力很大,並且擁有廣大的封邑,家財之富,在國王之上。

  範睢針對秦國當時的這一情況,先寫一封信給昭王,要求面談。昭王便派車子去把範睢接來相見。範睢進宮,故意亂走,內侍們吆喝道:“王來了!”範睢說:“秦國只有穰侯和太后,哪有什麼王?”昭王恰巧出來,隱約聽到了,心中不免一動,當即表示歡迎,特別隆重地接待範睢。旁邊看的人,都感到很驚訝。

  昭王吩咐左右的人都退出去,然後恭敬地對範睢說:“先生有什麼見教?”範睢說:“嗯!嗯!”昭王連問三次,範睢三次都不回答,只說:“嗯!嗯!”昭王便跪著央求道:“先生終究不肯賜教嗎?”

  範睢這才開口說了一大篇道理,並且說:“現在我寄居秦國,和您的關係還很生疏,而我所要說的,卻是關於君臣之間和骨肉至親之間的事。今天說了,明天就可能有殺身之禍。死固然沒有什麼可怕,人終是要死的,只要我所說的話,對秦國有利,即便因此被殺,又有什麼可怕呢?我所顧慮的是:天下有才能的人們,看見我為秦國盡忠,反而被殺,那麼恐怕他們從此就要‘杜口裹足’,莫肯向秦了!……"

  範睢的這次談話,深深打動了秦昭王,因而取得了昭王的信任。後來,昭王就拜範睢為宰相;收回了穰侯的相印,叫他回到老家陶邑去;還讓宣太后告老,不許她再過問朝政;華陽君、高陵君、涇陽君也都住到關外去了。範睢當了好多年宰相,一直到老。

  【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三》:“臣之所恐者,獨恐臣死之後,天下見臣盡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

  【解釋】杜口:閉住嘴;裹足:止步不前。閉著嘴不敢說,停住腳不敢走。比喻有顧慮而不敢接近,遠遠避開。
 

成語典故的大全
簡單易懂的成語典故
相關知識
成語典故解釋加出處的精選
成語典故解釋加出處
抱殘守缺的成語典故解釋
南轅北轍的成語典故解釋
關於拋磚引玉的成語典故解釋
一往情深的成語典故解釋
簡短的成語典故及釋義精選
簡短的成語典故及釋義
短篇的成語典故及釋義
高中生的成語典故及釋義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