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學科技教育校本課程開發的運演路徑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6日
 [論文關鍵字]科技教育 校本課程 運演路徑

  [論文摘 要]學校推進科技教育與建立科技教育特色,需要充分認識校本課程開發的運演路徑選擇在課程改革中的重要意義和不可替代的實踐價值。通過建立合作、整合、體驗、活動四大機制,能促進校內價值認同一致、學科滲透互動、學習走向生活、智慧多元開發,構建適合學校實際的科技教育校本課程開發模式,促進學校課程發展,並更好地體現其教育價值和育人功能。
  校本課程資源開發和配置是學校整個課程體系建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學校在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同時,應視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傳統和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和選擇適合本校的課程。”學校特色發展,課程是關鍵。當前,小學科技教育愈來愈引起重視,推進科技教育,特別是建立科技教育特色,須充分認識校本課程運演策略在課程改革中的重要意義和不可替代的實踐價值。因為學校特色課程文化的重建與否與學校特色教育的內涵發展有著必然聯絡,促進課程改革的深化和科技教育特色建設的創新發展就必須重視學校課程文化的重構和實踐運演。
  一、建立合作機制,多介面價值認同
  當代課程研究的理論與實踐成果表明,影響特色課程建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來自課程本身的因素,又有來自學校內部和外部的因素。而在諸多因素中,學校理念文化在課程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實踐價值。因為一所成功的特色學校,應有不同於一般學校傳統教育的辦學思想和辦學宗旨,必須根據學校傳統教育文化特色、師生特點、教育環境、辦學信念及獨特的發展方向確定特色課程目標、結構和內容。耐斯等人的研究發現,全校性的改革與多種因素有關,主要包括學校文化、資源、組織結構和領導四個因素。學校文化方面,要求學校內成員必須認同及分享以下價值取向:強調學習、珍惜互助與合作、接納不同專業的意見、重視相互參考與支援。因此,只有充分調動全體教師的積極性,使教師成為課程開發和實施的主力軍,使校本課程開發成為在特色教育理念指導下的學校整體性行為,全校性的課程改革就會容易成功。也就是說,教師的開發態度、合作精神、合作行為是校本課程有效實施和整合的有效保證。
  學校在建構科技教育特色建設理念時,有位教師提出了“傳承科技啟智未來,學做合一提高素養”的建議,他認為這與學校辦學理念“在實踐中求真,在實踐中求學,在實踐中求發展”以及校訓“強學力行”具有較大的相融性。教師對科技教育理念文化的深度思考,反映了教師在課程開發中的文化自覺,能以學習、開放、反省的方式投入課程開發。此後,學校通過“建立組織,明確職責;巨集觀指導,落實責任;強化培訓,提高教師;挖掘資源,編撰教材;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健全制度,加強評價”等一系列校本課程的實施過程,使科技教育文化以強大的影響力規範著學校教育的精神氣質,科技教育特色建立工作逐步成為全校教師的普遍自覺,體現在每個教師的期望和態度中,不斷影響著教師的教育行為。學校還通過學校理事會和家長學校向社會、家長廣泛宣傳學校的辦學思想和科技教育特色文化,使特色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得到街道、社群、家長的廣泛支援。通過多年努力,學校領導、教師共同參與編寫的校本教材《科藝苑》納入課程後,越來越受到學生的廣泛歡迎。為了用好校本教材,教師們主動參與校本課程教學方案設計,實現資源共享。
  筆者認為,校長對課程的領導主要包括課程的價值領導和課程的教學領導,而課程的價值領導主要是把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變為具體的引導決策,拓展校本課程的合作領導的空間和質量,因為現代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科技教育的內容需要向現代科技領域不斷拓展和延伸,課程目標、型別、內容需要不斷完善,只有確立教師是校本課程開發的主要參與者和開發質量的主要決定者的意識,由校長、教師、學生、家長、教育專家共同擔當科技教育特色教育責任,合作參與課程開發,才能反映學校對課程的價值追求。如果學校領導、師生、家長對學校特色教育課程理念沒有一致的價值認識,就會缺乏課程建設的動力機制,教師缺乏創造性,並得不到家長的積極支援和配合,那麼再好的校本課程也必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淺析學生專業課學習主動性缺乏的原因分析及應對措施
淺論教育的三個基本原則
相關知識
探析小學科技教育校本課程開發的運演路徑
小學科技教育論文
小學校本課程開發計劃範本
小學校本課程開發計劃
小學校本課程開發計劃
新學期初中校本課程開發方案範例
學校校本課程開發計劃範本
學校校本課程開發計劃範本
探討小學藝術教育論文
小學科普教育月度工作總結範文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