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哪裡閱讀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文化是一條激盪在人類歷史中湍流不息的長河,未來文化要想創新和發展,必須把根深深扎進傳統文化營養豐厚的土壤中。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文化在哪裡》閱讀材料

  我們所謂當下文化的全部意義,就體現在人們日常的生活、工作和活動中,以及大大小小的事情裡。舉手投足是文化,待人接物是文化,企業形象是文化,機關作風是文化,社會改革是文化,制度創新是文化。有一段時間,國外的一個著名電子品牌在國內風靡一時,但我卻對之大潑涼水,並斷言其不久便會衰微。原因很簡單——以它的手機產品為例,在沒有什麼重大技術創新的情況下,每新增或者修改一個小小的細節,都要批量生產並加價銷售。如今這個品牌真的開始衰落了。不是我在惡意唱衰它,它的衰落就蘊含在其營銷策略和企業文化中。《呂氏春秋•義賞》說得好:“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焚藪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詐偽之道,雖今偷可,後將無復,非長術也。”同樣,一切以偷奸取巧、以鄰為壑、殺雞取卵、飲鴆止渴為經營理念的公司、企業或者其他什麼機構,都是不可能持續發展下去的。

  歷史越是古老悠久,文化便越是深邃悠長。文化是一條激盪在人類歷史中湍流不息的長河。《論語•八佾》:“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文獻”之“獻”古作“賢”講,所謂無賢不成禮;現在則不妨把它當成文獻典籍來解。只有歷史留存下來的文獻典籍,才能作為文化曾經存在的憑證和依據。我們說起郡縣制,即有《史記•秦始皇本紀》述其原委;我們談到科舉制,亦有《隋書•高祖紀》敘其肇始。我國傳統文化歷來講究“修齊治平”,諸如我們今天常說的“以人為本”和“以民為本”,最早分別見於《管子•霸言》和《晏子春秋》,屬於政治文化的“治平”範疇;稍微生僻的“以身為本”和“以仁為本”,較早亦分別出自《大戴札記•子張問入官》和《三國志•魏書•鍾會傳》,屬於修身文化之“修齊”範圍。據《漢書•藝文志》記載:“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左史記言,右史記事,事為《春秋》,言為《尚書》,帝王靡不同之。”即使是凝固的歷史***遺蹟***,亦需要文獻典籍來佐證,更遑論其他!此謂之其來有自、良有以也。

  文化具有多向性與多面性,既有物質性,也有精神性;既是固態的,也是動態的;既有過去時,亦有現在、未來時;既要傳承它,更要創新發展它。然而,任何一種文化***或曰文明***都不可能割斷母體的臍帶憑空發展,故學習、研究和繼承傳統文化,是開拓創新未來文化的重要一途。沒有讀過《易》的人,很難想象那些現在看來仍富於生命力的詞語——文明、革命、訊息、事業等,均來自古老的《易》。正是由於有《易》的“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和“凡益之道,與時偕行”,後哲才會創造出“窮則思變”和“與時俱進”這兩個頗具時代色彩的新詞。儘管《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中的“修學好古,實事求是”,與當代哲學意義上的“實事求是”,無論內涵還是外延都有較大的差異;但是你得承認,《漢書》的“實事求是”乃基礎性工程,是今日之“實事求是”的原始根據。俗話說,往來成今古,無古不成今。莊子亦云:“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未來文化要想創新和發展,必須把根深深扎進傳統文化營養豐厚的土壤中,只有根深才能葉茂,沒有博大何來精深!

  ***選自2013年3月12日《人民日報》,有刪改***

  《文化在哪裡》閱讀題目

  1.下列對第一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舉手投足、待人接物、企業形象、機關作風、社會改革、制度創新等都是文化,它就體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和活動中。

  B.著名電子品牌的營銷策略和企業文化,決定了企業的發展,即使沒有重大技術創新,它也不會開始衰落。

  C.公司、企業或者其他什麼機構,一旦以追求短期收益為經營理念,就不可能持續發展。

  D.本段引述《呂氏春秋·義賞》中的話,其實質講的就是長久經營的理念,換言之講的就是文化的重要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文中孔子在《論語·八佾》中的話表明中國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這說明在孔子時代就已經很重視文獻對於文化的佐證價值。

  B.文化曾經存在的憑證和依據就是歷史留存下來的文獻典籍,比如,《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的“郡縣制”,《隋書·高祖紀》中的“科舉制”。

  C.我國傳統文化歷來講究“修齊治平”,與我們今天常說的“以人為本”和“以民為本”是完全一致的。

  D.凝固的歷史,也就是歷史遺蹟,在今天也需要文獻典籍來佐證,可見探究文化須重視典籍。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拓創新未來文化的重要途徑就是學習、研究和繼承傳統文化,因為任何一種文化都不可能割斷母體的臍帶憑空發展。

  B.“窮則思變”和“與時俱進”這兩個頗具時代色彩的新詞,其實是來源於古代典籍《易》的“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和“凡益之道,與時偕行”。

  C.當代哲學意義上的“實事求是”,其基礎應是《漢書》中的“修學好古,實事求是”,它們無論是內涵還是外延都差別很大,但其間清晰的一脈相承的發展脈絡卻是顯而易見的。

  D.未來文化的創新和發展,只有深深扎進傳統文化營養豐厚的土壤中,才能達到根深葉茂、博大精深。

  《文化在哪裡》閱讀答案

  1 B

  2 C

  3 C


  

莊周的燕子閱讀答案
日成一事方可有為閱讀答案
相關知識
文化在哪裡閱讀答案
人文教育的位置在哪裡閱讀答案
雞湯營養在哪裡閱讀答案
周你在哪裡閱讀答案
警惕小丑文化的泛濫閱讀答案
中西文化的差異閱讀答案
大學文化的力量閱讀答案
故宮是一個文化整體的閱讀答案
簡談玉文化的價值閱讀答案
徽州文化的魅力閱讀答案